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双腔气管插管和术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肺部短小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30例。实验组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持续泵入丙泊酚4~8mg/kg.h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插管及拔管期间的基础生命体征,并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病人清醒后的耐管情况和吸痰反应。结果:气管插管期间,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有显著变化,Ⅱ组变化更显著;气管拔管期间,与Ⅱ组比较,Ⅰ组患者在苏醒后、拔双腔管前、拔双腔管后血压、心率明显降低;Ⅰ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Ⅰ组病人清醒后的耐管效果好于Ⅱ组,吸痰反应Ⅰ组轻于Ⅱ组。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中可减轻双腔管置入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能明显增强患者对双腔管的耐受性,减轻吸痰反应,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全麻拔管期不用拮抗药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麻患者手术结束后,随着麻醉药作用的消失,意识恢复,再加吸痰、拔管的刺激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笔者旨在观察手术结束前调整全麻用药量,不用拮抗药,对全麻后苏醒期患者舒适度及气管拔管后血流动力学及精神方面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以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老年股骨下端骨折需手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全身麻醉,实验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变化明显.但实验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小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导管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置入气管导管,B组置入喉罩,分别记录两组诱导前、置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前、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即刻、置管后2min、拔管前2min、拔管时和拔管后7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并记录置管和拔管时的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其中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即刻、置管后2min和拔管时3个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置管和拔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在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喉罩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今年住院病人8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复合组行T8~9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快速诱导插管。对照组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记录术后苏醒拔管情况。结果:复合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小于对照组。讨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病人的血压、心率影响不大,苏醒快,镇痛完善,拔管后不烦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揿针穴位埋针对全麻气管插管苏醒期患者呛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90),观察组病人术前行揿针穴位埋针干预,对照组病人不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期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2组患者气管插管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各时间点循环数据。结果 观察组呛咳的发生率与呛咳程度33.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1时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MAP、HR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揿针穴位埋针可以有效抑制全麻手术患者拔管期呛咳反应,亦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异常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注参附注射液对开胸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40例ASA I~Ⅱ级择期普胸手术病人,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手术结束后送入麻醉恢复室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参附组,入室后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mL/kg;对照组,入室后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采用双盲原则,观察并记录用药前、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即刻、气管拔管后1m in、5m in血液动力学指标;患者自主通气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结果: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在气管拔管即刻达到高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前、拔管后1m in也高于参附组,拔管后5m in也未完全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组的自主通气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行开胸手术的病人在气管拔管前预注参附注射液,可以起到稳定循环、减轻应激反应并促进苏醒的作用,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气管内单次注利多卡因对全麻苏醒拔管期气道及循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气管内全麻患者 60 例,ASA 分级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 30 例,术毕时实验组为气管内单次给药,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2ml.观察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在吸痰时的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气管内给予利多卡因能够有效抑制气道机械刺激引起的循环波动及呛咳反应.  相似文献   

9.
全麻苏醒期常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颅内压升高等心脑血管反应,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等高危因素的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危险性更甚,而老年患者围拔管期又因易致苏醒延迟、呼吸抑制、血压波动而不宜通过加深麻醉的方法来减轻应激反应。有研究证明可乐定能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并有麻醉性镇痛作用[1],从而能抑制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来研究麻醉前预服可乐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作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有高…  相似文献   

10.
针麻复合气管内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顾陈怿  蔡云彪 《中国针灸》2001,21(4):231-233
方法:3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分为3组,I组单纯气管内麻醉;Ⅱ组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Ⅲ组针麻复合气管内麻醉。监测3组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Ⅲ组波动最小(P>0.05),且麻醉药用量减少,拔管提前(P<0.01)。结论:针麻复合气管内麻醉既减少麻醉药用量又对机体有调整作用,病人苏醒迅速,拔管时间缩短,使循环系统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对小儿腔镜手术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19.02-2019.08,研究对象我院接收的84例小儿腔镜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差异性划分成2组,观察组(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与对照组(气管导管全身麻醉)各42例,比较镇静评分、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不良反应。结果:气腹前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拔管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脉搏氧饱和度低,麻醉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各时间点镇痛评分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讨论:小儿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能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提高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贵航贵阳医院接受的50例需要进行全麻气管插管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25例患者。甲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乙组给予生理盐水,对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对整体反应进行评估。结果:甲组和乙组麻醉诱导前的平均血压(MBP)和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甲组的MBP和HR指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明显少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控制高血压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麻醉的中医作用理论及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静脉麻醉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单县中医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苏醒质量。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时、气管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HR)均较对照组控制平稳(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静脉麻醉中的疗效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术后苏醒速度更快,苏醒质量更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注乌拉地尔对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BIS值及血浆NE、Cor浓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麻患者机分为G1组(观察1组)、G2组(观察2组)和D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患者意识、咽喉反射尚未恢复,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时,G1组静注乌拉地尔0.25 mg/kg,G2组静注乌拉地尔0.5 mg/kg,D组静注生理盐水,随后拔管。观察3组患者入室后(t0)、静注乌拉地尔前(t1)、抽气管导管套囊时(t2)、气管拔管后即刻(t3)、气管拔管后1 min(t4)、气管拔管后3 min(t5)的SBP、DBP、HR、BIS以及t1、t5时间点血浆NE、Cor浓度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血压、心率在拔管过程中均有明显波动,且血压波动较心率大;在拔管前后G1、G2组血压、心率波动较对照组明显减弱;G1组血压变化较G2组更明显;3组各时间点BIS值,t1、t5时间点的血浆NE、Cor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拉地尔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拔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对BIS及应激、应急反应无明显影响,在拔管前预先静注乌拉地尔预防心血管不良反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地氟烷对病态肥胖手术患者麻醉深度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拟在全麻下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分别给予地氟烷复合芬太尼和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苏醒阶段指标。结果 2组麻醉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用地氟烷对肥胖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维持,具有苏醒快、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气管拔管记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7月收入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160例全麻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在全麻清醒后拔管,观察组全麻清醒前拔管。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拔管时、拔管后的生命体征明显比对照组平稳,观察组患者拔管后、术后24小时的记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清醒前拔管,缩短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小,降低拔管的不适感,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导管和呼吸暂停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33例患者采用双腔气管导管和呼吸暂停治疗为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单腔气管导管和呼吸暂停治疗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5 min、气管拔管时心率与舒张压及2组患者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人工气道建立30 min、手术结束时气道压、气道峰压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2组患者的插管时间、麻醉费用情况、咽喉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气管插管时、气管拔管时心率和舒张压均升高;2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5 min、气管拔管时心率和舒张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在人工气道建立30 min时气道压、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升高;2组患者人工气道建立成功时、人工气道建立30 min、手术结束时气道压、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插管时间、麻醉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腔气管导管和呼吸暂停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插管时间,降低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麻醉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胃大部切除术麻醉病例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计分级(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50例和针药复合全麻组50例。记录麻醉前10 min、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切皮、术中、术毕、拔管、拔管后15 min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改变;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各监测时段的Bp、HR变化,Ⅱ组患者均较Ⅰ组患者低且平稳;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结论:针药复合麻醉血流动力学平稳和显著提高拔管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异氟醚麻醉对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8例择期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DI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异氟醚麻醉,I组采用异氟醚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切头皮时(t4)、切硬脑膜时(t5)、取瘤时(t6)、术毕(t7)和拔管即刻(t8)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皮质醇水平,统计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DI组t2、t3、t4、t5、t6时MAP、HR、血糖、皮质醇水平与同期Ⅰ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5);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与I组相比较均显著缩短(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异氟醚可降低脑肿瘤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术是治疗危重患者呼吸衰竭、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其中非计划性拔管是气管插管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我科2000年1月-2005年5月行气管插管术799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9例次,其中反复脱管并重置1例,现将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