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WGA-HRP和CB-HRP法,追踪了16只大鼠屏状核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表明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区,视皮质及扣带皮质有细胞发出纤维投射到屏状核,后脑腹侧核,未定带,中缝背核及脑脚周核投射到屏状核,下后脑外侧核,视前大细胞核,斜角带核水平支和蓝斑青少量纤维投射到屏状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定量分析人脑标本不同区域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免疫反应强度,为筛选适于神经影像检查SERT变化的最佳参照区提供神经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免疫放射自显影的方法显示不同脑区SERT免疫反应强度的差异。结果:在所观察的脑区中,SERT免疫反应强标记信号主要分布在脑干的中缝核区;小脑皮质与胼胝体区相近、标记最弱。定量分析发现,小脑皮质的SERT免疫反应强度分别为额叶、枕叶及胼胝体的1/ 1.83、1/2.17、1/0.67,仅占中缝背核、黑质、尾状核、壳的1/49.83、1/28.83、1/5.12、1/4.67。结论:小脑皮质在所检脑区中SERT含量最低,如果放射性配基选择适当,不失为较为理想的参照区。  相似文献   

3.
一般内脏感觉传导径路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HRP逆行追踪法,对大白鼠一般内脏感觉的中枢传导径路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两条一般内脏感觉的中枢传导径路:即(1)NTS→外侧臂旁核→丘脑腹后内侧核→皮质10区;(2)NTS→外侧壁旁核→下丘禽外侧区丘脑腹后内侧核→皮质40区,以及内脏感觉传导径路的特点。进一步证明在大白鼠NTS与脊髓之间存在往返联系,认为NTS不仅是内脏感觉传导径路的中继站,而且是中枢神经系整合内脏功能的重要核团之一。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明了在NTS内存在生长抑素和脑啡肽能神经细胞胞体及纤维,它们可能参与了内脏感觉的传导和内脏功能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猫前脑和脑干向中缝背核的纤维投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缝背核在针剌镇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用HRP法,对猫前脑和脑干向中缝背核的纤维投射,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HRP注入中缝背核吻侧部后,在前脑双侧先导回皮质和梨状前区皮质V层出现较多被标记的锥体细胞;缰外侧核出现较密集且形态不一的标记细胞;下丘脑各区(视前区、外侧区、内侧区和后区)也出现散在的标记细胞。 HRP注入中缝背核尾侧部后,除前脑出现标记细胞的部位与HRP注入吻侧部者相同外,在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蓝斑,其他中缝核(中央上核,中缝线形核和中缝大核)、臂旁内、外侧核及脑干网状结构等处,也观察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前脑皮质、缰外侧核、下丘脑各区均有纤维直接投射到中缝背核。中缝背核也接受来自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蓝斑、其他中缝核等核团的纤维投射;中缝背核吻侧部和尾侧部的传入投射,存在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即中缝背核吻侧部只接受来自前脑的纤维投射,其尾侧部既接受来自前脑的纤维投射,也接受来自脑干的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 HRP示踪结合Calbindin双标猫外侧膝状体核(LGN)至视皮质的中继神经元.方法 在猫视皮质的17区多点微量注射30%HRP,逆行标记LGN至视皮质的中继神经元,先以金标抗HRP-抗孵育切片,用免疫金银法将HRP颗粒转化黑色银颗粒.然后用ABC法作Calbindin(CB)的免疫组化,试图双标记LGN的中继神经元.结果 HRP标记细胞与CB免疫阳性细胞清晰可辨,HRP标记细胞内为银染黑色颗粒,而CB免疫阳性细胞为染色均匀的棕色.猫LGN的A、A_1和C板层均有C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HRP标记细胞分布于A和A_1板层.LGN内未见HRP和CB的双标记神经元.结论 LGN内含CB神经元可能不参与视觉信息的传导,而是与局部视觉信息的整合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HRP逆轴突传递法观察了24只猫臂旁核(PB)向大脑皮质的投射。结果表明:本实验所涉及到的所有皮质区均从PB接受数量不等的投射纤维。PB投射纤维的起源细胞主要分布在臂旁内侧核(PBm),少量在臂旁外侧核(PB1)和结合臂(CB)内;这些细胞主要出现在PB的吻侧2/3,以中等大的梭形细胞居多。根据各注射例PB内标记细胞数的多少可知:PB发出的纤维广泛投向皮质各脑回,重点投向前半皮质,其中前,后乙状回是投射中心,其余各脑回(包括未见报道的听区、梨状区、压上回、压旁回和海马)只接受PB的少量上行投射纤维。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20只大白鼠躯体感觉皮质区在丘脑腹后核组内的定位。鼠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前部接受丘脑腹后核组腹外侧部的投射;后部接受腹后核组背侧部的投射;腹后核组吻侧段外侧部的纤维投射到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内侧部(上部);腹后核组尾侧段内侧部的纤维投射到躯体感觉皮质区的外侧部(下部)。丘脑腹后核组内所有标记细胞均出现在注射同侧,提示丘脑皮质投射是不交叉的。丘脑腹后核组投射到Brodmann 3区的神经元多,投射到2区的神经元少。本文还探讨了标记神经元数量与投射纤维多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胼胝体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发育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培建 《解剖学报》1998,29(1):50-52,I008
为探讨胼胝体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发育的相互关系,选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摘除左侧眼球、右侧眼球、双侧眼球及正常对照4组,用电镜法对胼胝体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发育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同期胼胝体有髓,无髓经纤维中的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中线粒体等变化的程度相似;(2)胼胝体及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发育均依赖于视觉传入冲动的刺激。(3)胼胝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HRP法、放射自显影及Nauta法研究了大鼠扣带皮质各区与丘脑诸核团的纤维联系及局部定位。结果表明:扣带皮质与丘脑核团有较广泛的纤维联系,并多数为往返性联系;一侧扣带皮质只接受同侧丘脑发出的纤维,但也有双侧性地投射到丘脑某些核团,如束旁核、带旁核、网状核和前内侧核等;扣带皮质的不同区域与丘脑核团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菜豆自细胞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顺行示踪技术,观察大白鼠扣带回3区(Cg3)向皮质下核团的纤维投射。其投射区自前向后主要有:伏核、尾壳核内侧1/3、终纹床核、外侧视前区、带旁核、丘脑前内侧核、背内侧核、前室旁核、网状核、外侧缰核、后室旁核、束旁核及丘脑筛状核等。在丘脑下方,标记纤维密集于未定带、内囊的内侧边缘区和乳头丘脑束的周围。自这些区域,有纤维投射至下丘脑外侧区。本文着重分析了标记纤维在杏仁体的分布情况,标记纤维密集于基底外侧前核和外侧核的腹内侧亚核。从而证实Cg3皮质的纤维投射参与基底外侧核一边缘系环路,即所谓记忆环路。而杏仁体中央核仅偶见极稀疏的标记纤维。所以我们认为,Cg3皮质未参与“内脏环路”。标记纤维自注射侧经胼胝体膝至对侧半球,其投射区与注射侧的投射区一致,但标记纤维比较稀疏。  相似文献   

11.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传递法,在44只大白鼠脑,研究了楔外、内核和薄束核到小脑蚓部皮质的投射。结果表明:当HRP注于蚓部皮质Ⅳ—Ⅴ小叶后,在楔外核、楔内核和薄束核均有标记细胞。在楔外核全核内标记细胞较为密集,可见此核主要投射于小脑的该区。在Ⅳ—Ⅴ小叶注射例中,标记细胞亦见于楔内核的嘴侧部,但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少;于个别例,薄束核内可见为数甚少的标记细胞。当HRP注入蚓部皮质Ⅵ—Ⅶ小叶后,在后述两核均未见到标记细胞。当HRP注于Ⅷ—Ⅸ小叶后,在楔外核出现一些标记细胞,但这些标记细胞与注射于Ⅳ、Ⅴ小叶相比,数目明显减少;在该组注射例中,于楔内核的腹外侧部可出现一些标记细胞,但数目很少;此区注射后,薄束核内未见标记细胞。由此可见,楔外核对小脑蚓部皮质有较多的投射纤维,楔内核有很少的投射纤维,薄束核只有为数更少的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微电泳导入法向猫丘脑左侧中央外侧核内导入HRP液,用O-D法显示标记细胞,结果观察到在左侧皮质体感Ⅰ区第Ⅴ层内出现较多的标记细胞。这些标记细胞主要属于第Ⅴ层内的中型锥体细胞。在对侧皮质体感Ⅰ区内,未观察到HRP酶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3.
猫大脑皮质向前庭神经核的纤维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了14只成年猫的不同皮质区后,用改进的 Nauta 法追踪皮质传出纤维向前庭神经核的投射。终于前庭神经核群的大部分纤维起源于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Ⅰ区,不多的纤维发自运动区,少量纤维起自前庭区和躯体感觉Ⅱ区。未观察到有从听和视皮质至前庭核群的纤维。皮质前庭纤维下降在锥体束中,在脑桥高度这些纤维离开锥体到达双侧前庭神经核,到本侧的纤维较多。变性纤维弥散地分布于前庭各核的全长,其总数不多。讨论了皮质前庭联系的解剖及机能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顺行示踪剂 BDA标记研究了发育中大鼠视觉与听觉皮质胼胝体轴突的形态学。 BDA应用于出生后第 4d的视觉皮质后 ,整个视觉皮质包括 17区内侧部 、 层已可见一些标记的胼胝体轴突。第 5~ 8d时 ,许多标记的胼胝体轴突已到达皮质浅层 ( ~ 层 )。第 13 d时 ,17区内侧部又不见胼胝体轴突 ,表明早期此区的胼胝体轴突为暂时性的 ;17/ 18界区则含大量胼胝体轴突 ,并在 层和 / 、 、 层分别形成致密的和稀疏的终末丛。第 17d时 ,致密的终末丛可见于上述各层 ,与成年的分布模式类似。 BDA应用于听觉皮质后 ,标记的胼胝体轴突见于对侧听觉和视觉皮质 (即同源性和异源性胼胝体轴突 )。第 13~ 2 8d期间 ,虽然同源性胼胝体轴突的形态逐渐变化 ,但它们显示类似的明显的柱状构筑。第 13~ 2 4d,一定数量的异源性胼胝体轴突可见于整个视觉皮质包括 17区内侧部。但至第 2 8d,这些轴突大多被排除 ,并且此时的轴突标记模式已类似成年。提示 ,视觉皮质大多数异源性胼胝体轴突是暂时性的  相似文献   

15.
郑芳  郑则慧 《解剖学杂志》2001,24(3):256-260
实验的目的是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投射至大鼠运动皮层的胼胝体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将HRP注射到大鼠一侧运动皮层后,对侧运动皮层中逆行标记的胼胝体神经元为中等大小的锥体细胞,分布于II/III,V和VI层,其中,V,VI层的细胞较为宽,大;计算机辅助三维重构的图象显示了注射部位和标记部位有很好的对应投射关系。此外,还首次观察到对侧眶回(外侧和腹外侧)向运动皮层的投射。这些位于眶回深层的胼胝体神经元较小而扁,且这种异位起源有投射区域的特异性。仅投向Frl的前端(触须和鼻缘的代表区),而不向Fr3(爪,唇和舌的代表区)。这些同位和异位胼胝体起源提示了在大鼠的运动功能和其发达的嗅觉之间可能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鼠嗅球向梨状皮质的纤维投射及嗅球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法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技术对20只SD大鼠嗅球向梨状皮质的纤维投射进行逆行追踪观察。结果同侧嗅球僧帽细胞层观察到HRP标记细胞。嗅球内丛层、颗粒细胞层观察到NOS阳性神经元,但未观察到HRP/NOS双标记细胞。结论嗅球僧帽细胞层发出纤维投射到同侧梨状皮质。嗅球内有NO的表达,但嗅球的NOS阳性神经元不投射到梨状皮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HRP逆行传递法研究了猫中脑Darkschewitsch氏核(DK)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观察了起源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实验证明DK仅投向前、后乙状回(感觉运动皮质),其余各脑回或机能区均不接受DK的投射;DK只投向感觉运动皮质的前肢区,而不投向后肢区和面区。标记细胞以中等大小的卵圆形、梭形和三角形为主,散在分布于同侧DK的全长,对侧几乎无标记。核的吻段较尾段的标记细胞多。  相似文献   

18.
猫皮质-后索核-脊髓通路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uta法和HRP法研究了35只猫的皮质后索核投射和后索核脊髓投射。结果表明,投向后索核的皮质纤维起自后乙状回第Ⅴ层锥体细胞,该回的内侧面和十字沟上岸投向薄束核,背外侧面外2/3投向楔束核,内1/3投向二核。皮质纤维下行于锥体束内,大部分经锥体交叉达对侧后索核,少量不交叉的纤维至同侧。后索核的中间腹侧部是皮质纤维分布的中心。投向脊髓灰质的后索核纤维主要发自核中间腹侧部的大、中型三角、多角和梭形细胞。薄束核投向下段脊髓灰质,楔束核投向上段脊髓灰质。后索核纤绀经后角尖周围的白质下行,主要终止于同侧脊髓灰质Ⅳ、Ⅴ层。皮质纤维在后索核中的终止部位与后索核脊髓纤维的起源区基本一致,据此试将两者归为一个投射系统,即皮质-后索核-脊髓通路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脑纤维束剥离、Fink-Heimer和HRP法追踪了猫、狗和人的三叉神经一级传入小脑的纤维。脑纤维束剥离法,用猫、狗和人脑各10个;Fink-Heimer法,用成体猫7只,成体狗3匹,HRP法,用成体猫6只。通过仔细观察综合分析,结论如下: 1.猫、狗和人都有三叉神经一级传入纤维进入小脑。该束纤维进入小脑后,一些纤维投射于小脑蚓部Ⅵ、Ⅶ叶,另一些纤维投射于同侧小脑CrⅠ(相当人小脑的上半月叶)和CrⅡp(相当人小脑的下半月叶后部)。並终止于该区皮质的颗粒层内。 2.在小脑CrⅠ CrⅡp区城内,有三叉神经和迷走神经一级传入纤维的会聚区。这种现象可能为认识小脑参与体躯与内脏传入冲动的整合提供新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HRP法、WGA—HRP法和ARG法进一步研究了大白鼠前脑、脑干和小脑向孤束核的纤维投射及其局部定位关系。作者发现皮质32及8区、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投射到孤束核头段;皮质24及8a区、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投射到孤束核中段;皮质23及13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投射到孤束核尾段。此外,结果还证明室旁核、下丘脑外侧区、兰斑核、K—F氏核、小脑顶核、中缝大核、网状大细胞核、外侧网状核、及延髓网状结构向孤束核的纤维投射,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本文结合前脑、脑干向孤束核的纤维投射讨论了内脏活动调节及针刺镇痛效应的中枢机理并对大白鼠孤束核的分段(头、中及尾段)标准提出了新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