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灵枢·逆顺》篇中还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2.
张利民 《新中医》2012,(7):179-180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一颗璀璨明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实为中医学预防思想之先河。 1中医学对“治未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 1.治未病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原文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从字面上讲,就是不得病.从理论和临床上讲,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无病先防,即调摄精神,适应四时,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有病早治,防止疾病的发展.如“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向》阴阳应象大论篇).除了这段原文含有这一含义外,从“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这两句原文也可以体会到这一含义.关键在于对“已成”二字的理解.因“病已成”句中还意味着疾病开始萌芽尚未“已成”的一面.正如《素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的“治未病”,作为一种重点的预防疾病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第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相似文献   

6.
谈谈“治未病”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理论首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前贤“治未病”法内容有三:一指未病先防;二指既病防变;三指病后防复。简而言之,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复发。中医“治未病”理论不仅是一种预防思想,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治疗思路。笔者将“治未病”理论运用于肿瘤临床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下面结合临床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72-172
中医基础理论中所提到的“未病先防”就是预防和治未病,古人看重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时《灵枢.逆顺》中也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体现,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思想。《素问·四气调神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是广义的概念,除了治疗外还包括预防、诊断、康复等。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不断丰富了对“治未病”的认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首先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治未病”的思想首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虽距现代时间久远,但反映在治病、治国、治事、治人的方方面面,使人不得不佩服其永不衰退的思维科学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以上文字可看出古代先贤早已认识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是《内经》创立与阐发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8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其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日渐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直至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将《内经》中“治未病”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方法[1],《黄帝内经》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将治未病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病防复。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治未病”之说。“治未病”之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了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二是既病之后要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6.
从“治未病”的概念来说,可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未发病之先,要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指在患病之后,进行了预防性治疗,以达到防止疾病的传变。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经文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意义,这与现代医学中“预防为主”的精神是一致的。至于如何进行预防性治疗问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再由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未病先防,让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的重要性。《素问·刺热篇》"病虽未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治病必先防病,能治“未病”,方称“上工”。只有在未病之时进行预防,增强人体正气即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顺应四时变化,“春夏养阳,秋  相似文献   

19.
<正>“治未病”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知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明了“治未病”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经过后代医家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