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型糖尿病具备FPG〉10.0mmol/L HbA1c〉9.0%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加超短效胰岛素观察患者8时点(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3点)血糖及安全性。结果:2周后8个时点血糖均达标,1例发生严重低血糖,3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初诊的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加超短效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具备FPG〉10.0mmol/L HbA1c〉9.0%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加超短效胰岛素观察患者8时点(三餐前、后、睡前及凌晨3点)血糖及安全性。结果:2周后8个时点血糖均达标,1例发生严重低血糖,3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结论:初诊的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加超短效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有些糖尿病病人白天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可以满意控制餐后血糖而空腹血糖控制不好,对此一般采用于睡前加注一次中效胰岛素,常可达到满意控制的效果。但在决定是否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之前,应测夜间零点以后的血糖,以确定空腹血糖高究竟系夜间低血糖所致的Som ogi反应还是黎明现象至关重要。下面摘登金世鑫医师等来信,旨在借此引起临床医师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说它"神奇"一点也不为过。然而,就是这么"神奇"的药物,在其应用的道路上,至今还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这些阻碍就像一只只“拦路虎”,令许多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尚未开始应用的患者朋友们闻风而胆寒,令已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朋友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常常会发生一些副作用,因此,有效预防,合理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疼痛:胰岛素注射引起疼痛是很轻微的。而腹部注射吸收快,疼痛轻,方便,故常为糖尿病患者首选。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明显,常常是针头碰到了皮下神经。另外,进针过慢,针头久用变钝带钩,精神紧张等都可加重疼痛。为了减轻疼痛最好在腹部注射,因其神经末梢分布稀疏对痛觉感应差,注射时将皮肤捏紧快速进针。皮下瘀血:常是由于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瘀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一般在一周后可自行吸收,不用专门处理。皮肤感染:严重感染少见,但是注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种不同胰岛素制剂用胰岛素泵长期治疗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制剂用胰岛素泵长期治疗时的差异。方法 15个胰岛素泵治疗的1型糖尿病人分别用诺和灵R及诺和锐各治疗3月以上,比较其疗效。结果 诺和锐显著减少了泵的胰岛素总量,基础率无明显改变而总追加量及低血糖事件显著减少。但改用诺和锐后导管堵塞次数增加,2人由此引发酮症酸中毒住院治疗。结论 超短效胰岛素可较短效胰岛素更好地控制用胰岛素泵长期治疗患者的血糖,使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更趋平稳。但其易引发导管堵塞,故坚持血糖监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空腹高血糖(IFH)、单纯餐后高血糖(IPH)和空腹并餐后高血糖(CH)三种临床表型间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及其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于2001-03~2002-06对青岛地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335例,性别、年龄与糖尿病组相匹配的正常糖耐量个体411例,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IR)、李光伟指数(IAI)评价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B细胞基础功能指数(HOMA-B)和空腹血浆胰岛素与葡萄糖比值(I0/G0)评价基础状态下的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糖刺激后2h胰岛素与葡萄糖比值(I120/G120)评价负荷后2h的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结果CH组的HOMA-IR较IFH组和IP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H组的lnIAI较IFH组和IP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lnHOMA-IR等因素后,lnHOMA-B和ln I0/G0呈现按NGT→IPH→IFH→CH逐渐降低趋势,ln I120/G120则按NGT→IFH→IPH→CH逐渐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和HOMA-IR是IFH的独立患病危险因素,HOMA-B是IFH的保护因素。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是IPH的独立患病危险因素,HOMA-B和I120/G120是IPH的保护因素。结论空腹并餐后高血糖(CH)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糖友的健康与血糖值息息相关,坚持规范的治疗,才能保障安全。胰岛素作为糖友常用的治疗武器,经常会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胰岛素不管用了。很多糖友因为用了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效果依然不好,就擅自做主放弃胰岛素。殊不知,胰岛素不管用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对应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餐时胰岛素忘打了【案例】刘先生自患糖尿病以来,一直都是采取口服降糖药治疗。可是近1个月来,刘先生监测的晚餐后2小时血糖都偏高,医生建议他在晚餐前注射1次门冬胰岛素来控制晚餐后血糖。可是一直没有打胰岛素习惯的刘先生餐前总是忘打,吃完饭想起来了,可是又不知道还需不需要补打?  相似文献   

10.
“2019年IDF最新发布的第9版“全球糖尿病地图”中提到:“2019年约有2040万例产妇孕期有高血糖症,影响了15.8%的新生儿,其中83.6%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可见,每6名新生儿中,就有一名在孕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曹月香 《山东医药》2012,52(22):60-61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40例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应用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治疗,B组应用中效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治疗。12周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4.5±0.3)mmo/L,糖化血红蛋白6.9%±0.8%,胰岛素总用量(20.2±1.5)U,1例发生低血糖;B组分别为(5.3±0.2)mmo/L、7.2%±1.0%、(25.6±2.1)U,6例。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相比P均<0.05,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总用量相比P均>0.05。结论与中效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治疗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效果好,且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的类型 外源性胰岛素根据起作用的速度和维持时间长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餐前5分钟或进餐时即刻皮下注射,吸收速度很快,通常在注射后15分钟起效,作用高峰为注射后30-70分钟,持续时间为2-5小时。可控制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强化降糖治疗降低HbA1c水平能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持续高血糖有关,且与血糖的波动密切相关^[1]。有研究发现,波动性高血糖能引起明显的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内皮表达黏附因子及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儿童糖尿病特点 儿童糖尿病的饮食、运动、睡眠是最不规律的,经常引起血糖的波动。儿童由于生长的需要,夜间生长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引起凌晨高血糖。因此,儿童糖尿病均有明显的黎明现象。又由于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功能几乎全部丧失,极容易出现半夜低血糖,所以必须监测夜间血糖。儿童生长迅速,需要足够的热量与营养,因而,用胰岛素注射的方法,血糖很难控制。目前多主张用胰岛素泵的方法治疗。对于幼小儿童用胰岛素泵不配合或家长不能掌握戴泵技术,也可以考虑用长效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相结合的方法,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人对2型糖尿病(T2DM),采用注射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HA)治疗。A组为常规组:早餐前半小时和睡前注射NPH;B组为改良组:早10:00~11:00之间及睡前NPH,两种方案均联合1—2种OHA的疗效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与空腹血糖反映的基础水平不同,餐后血糖反映机体血糖的最高水平.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与其诱发氧化应激有关,因此控制餐后血糖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控制餐后血糖对整体血糖达标又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胰岛素分泌功能衰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龄是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糖尿病和IGT患病率越高。文献报道,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糖尿病和IGT总患病率高达40%,且孤立性餐后高血糖是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不同胰岛素促泌剂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格列吡嗪速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本脲4种胰岛素促泌剂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以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不同时相的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6名健康者和1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每例受试者口服安慰剂、0.5mg瑞格列奈、5 mg格列吡嗪速释片、5 mg格列吡嗪控释片、2.5 mg格列本脲,以IVGTT时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0-19 min代表1相分泌量,AUC19-180 min代表2相分泌量,AUC0-180 min代表分泌总量。结果在两组受试者中,4种药物皆使胰岛素AUC0-180 min明显增加且大于安慰剂组(均P<0.05)。瑞格列奈使胰岛素AUC0-19 min明显增加并高于安慰剂组(P<0.05);格列吡嗪速释片及控释片也使胰岛素AUC0-19min增加,但两者增加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反促进胰岛素AUC19-180 min作用更明显(均P<0.05)。而格列本脲对胰岛素AUC0-19 min作用甚微,对胰岛素AUC19-180min作用最大。结论瑞格列奈以促进胰岛素1相分泌为主,格列吡嗪对胰岛素1相和2相分泌皆有促进作用,且控释片和速释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格列本脲以促进2相分泌为主。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制剂有很多种类,根据胰岛素作用起效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制剂可以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和超长效5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