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脑膜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恶性脑膜瘤的CT、MRI表现,提高其术前定性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恶性脑膜瘤的CT、MRI表现.结果 10例肿瘤均为单发,大脑凸面4例,大脑镰旁3例, 海绵窦旁、矢状窦旁及蝶骨嵴各1例.密度、信号不均匀者9例,肿瘤邻近颅骨骨质破坏3例,其中1例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并突向颅外.9例表现为不均匀增强;2例出现粗细不规则的"脑膜尾征".结论 恶性脑膜瘤术前定性有一定困难,关注影像学特征有利于提高恶性脑膜瘤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CT诊断恶性脑膜瘤的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恶性脑膜瘤的CT表现.结果:15例中,CT平扫瘤体直径3.1~8.3cm,平均5.3cm;肿瘤呈不规则10例混杂密度10例,示肿瘤瘤周水肿8例,骨质明显破坏4例和大脑镰破坏3例.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增强14例.结论:CT扫描诊断恶性脑膜瘤的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范新华  赵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1):1639-1642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结果:肿瘤形态多呈分叶状(26/67)、蘑菇状(7/67)及不规则状(29/67);肿瘤边缘模糊或部分边缘与周围脑组织、邻近组织分界不清:表现为单纯蛛网膜受侵犯26例、硬脑膜受侵犯18例、脑组织受侵犯8例、脑外组织受侵犯4例;肿瘤信号改变:T1WI呈等、低信号60例、等、高信号3例及较均匀信号4例,T2WI呈不均匀信号64例、较均匀信号3例,增强后均显示不均匀强化;肿瘤恶性度与瘤周水肿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瘤周水肿形态表现为:圆晕状水肿20例、指压状水肿18例、不规则水肿24例。结论: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需要注意与良性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5例不典型脑膜瘤,男8例,女7例,年龄1173岁。15例均行CT平扫,11例加行增强扫描;13例行MRI检查,1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本组15例位于典型部位14例,1例位于脑室内;14例为大、中等肿瘤,1例为小肿瘤;类圆形5例,不规则形6例,分叶状4例;边缘清晰例6例,边缘模糊9例;4例为重度水肿,6例为中度水肿,5例为轻度水肿;5例颅骨骨板增厚、硬化,7例颅骨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另3例颅板无变化;3例瘤体内密度均匀,12例不均匀,10例CT增强扫描中9例不均匀强化。13例行MRI扫描,其中10例信号不均匀,10例增强扫描中9例不均匀强化;大部分"脑膜尾征"短粗、不规则。结论: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其CT、MRI的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肿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视神经肿瘤的CT、MRI表现。方法 对病理学或临床证实的30例视神经肿瘤患者行CT、MR检查。结果 脑膜瘤17例,表现为视神经增粗3例,梭形肿块11例,不规则眶内肿块3例;CT为软组织密度;MR T1W1呈中等或低信号,T2W2呈中等或高信号;肿瘤钙化5例,肿瘤内“轨道征”10例,均有明显强化,累及管内段及颅内段3例,同时发现肿瘤有流空血管影5例。视神经胶质瘤8例,3例表现为视神经弥漫性增粗,5例表现为梭形肿块;CT为软组织密度;MR T1W1呈低信号,T2W2呈高信号,均明显强化;累及管内段、视交叉6例,2例伴发神经纤维瘤病。视神经转移瘤5例,4例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侵及视神经,l例肺癌转移至视神经。结论 CT、MR检查不仅可以推测视神经肿瘤的性质,还可以明确肿瘤侵及范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的影像资料,将其MRI表现与病理基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大脑凸面12例,大脑镰旁4例。1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以囊性为主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瘤内可见多发分隔影,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肿瘤呈细网状强化。5例误诊为非典型脑膜瘤(3例)和血管瘤型脑膜瘤(2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软组织肿块,肿瘤内囊变坏死少见。病理上,肿瘤内部可见多发类似细筛状结构(即微囊),可与MRI表现相对应。结论:通过与病理基础的对照分析,可更深入的认识及理解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从而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其中4例同时进行CT、MRI扫描,1例仅有CT资料,6例仅有MRI资料),并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例中10例为单发,1例多发,共有12个病灶,其中位于脑室旁深部白质的病灶4个,占33.3%,位于脑表面及灰白质交界区有7个,占58.3%,位于小脑部1个,占8.4%。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5例病变CT平扫表现为等或略高于脑组织密度影,无出血和钙化,注射对比剂后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强化;10例MR平扫中,T1WI上9个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其余2个病灶呈低信号;在T2WI上,8个病灶呈等信号,3个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均匀性明显强化。病理上肿瘤细胞均呈弥漫密集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及水分少,核大,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未见明显的出血及坏死,亦未见钙化,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纤维结构较丰富,此种病理组织学特点决定了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结论 原发性脑内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CT、MRI表现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骨包虫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骨包虫病的X线、CT及MRI表现,探讨骨包虫病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包虫病影像学资料。7例均摄常规正侧位X线平片,4例行CT扫描,3例行MR扫描。结果颅骨包虫1例,脊柱包虫3例,髂骨包虫1例,骶骨包虫1例,肋骨包虫1例。X线表现:囊状膨胀性骨破坏5例,其中单囊性改变2例,多囊性骨破坏3例;溶骨性破坏2例,边缘硬化5例,钙化1例,软组织肿块4例。CT表现:4例中囊性膨胀性骨破坏3例,病灶呈多囊性2例,单囊性1例;溶骨性破坏1例;边缘硬化3例,钙化2例,软组织肿块4例。MRI表现:3例均为脊柱病变,共累计7个椎体,单囊性改变1例,多囊性改变2例,软组织肿块3例。病灶在T1IW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内容物呈高信号,簇集呈“葡萄串样”,椎体压缩楔形变。结论影像学检查对骨包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应用X线平片、CT、MR检查并密切结合流行病学史能进一步提高对骨包虫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关节滑膜结核的X线、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关节滑膜结核的X线、CT及MRI表现,探讨MRI在早期关节滑膜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关节滑膜结核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14例均行常规X线正侧位摄片及MR平扫,其中3例(膝关节2例、肘关节1例)同时行CT平扫。结果X线表现:14例中关节肿胀8例,关节间隙变窄7例,关节骨质破坏4例。CT表现:3例均显关节囊肿胀、积液。2例关节面见小破坏灶,内见点状死骨。MRI表现:14例病变关节均表现为滑膜不同程度增生肥厚,其中8例见增生滑膜呈结节状、团块状,增厚滑膜在T1WI均呈低信号,T2WI上为不均匀略高信号7例,较明显高信号6例,1例T2WI上呈中等偏低信号。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积液7例。关节面边缘破坏7例。关节软骨变薄,部分或大部分破坏消失11例。关节骨端邻近骨质骨髓水肿7例。结论MRI对滑膜结核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帮助较大,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0.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0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发生于蝶窦5例,上颌窦3例,筛窦2例。CT表现:受累窦腔内充以软组织影,其中1例伴斑点状钙化;窦壁骨质破坏,同时伴周围骨质增生肥厚。MRI表现:T1WI为低信号(与脑实质比较,以下相同)2例,等信号7例;T2WI信号不均匀,7例以低信号为主,2例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侵犯邻近结构:眼眶9例,其中6例累及眶尖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与邻近眼外肌分界不清楚,7例包绕视神经;6例侵犯海绵窦,可见形态不一的软组织影;脑膜增厚、强化5例,3例侵犯脑实质,表现为水肿1例,肉芽肿2例;4例侵犯翼腭窝及颞下窝;3例鼻咽部软组织增厚;2例上颌神经和1例下颌神经明显增粗、强化;3例面颊部软组织肿胀;1例硬腭骨质破坏。结论窦壁骨质破坏伴硬化、MR T2WI低信号、易侵犯眶尖及海绵窦为本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CT和MRI2种检查方法能够对本病的诊断、鉴别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其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微囊型脑膜瘤10例的临床及MRI资料,10例均行MRI平扫,其中增强扫描7例.结果 10例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凸面者4例,大脑镰旁4例,上矢状窦旁2例.9例肿瘤周围水肿显著,1例水肿轻微.9例肿瘤MRI平扫表现为较均匀长T1、长T2信号,其中2例肿瘤与相邻硬脑膜宽基底部可见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等、稍长T1及等、稍长T2信号.1例肿瘤MRI表现为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内见环形影,环壁呈长T1、长T2信号,环内呈短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6例肿瘤呈均匀显著强化,1例肿瘤不均匀强化.结论 微囊型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恶性脑膜瘤的CT、MR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来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35例)的CT、MRI资料.结果 恶性脑膜瘤影像学表现包括:(1)T2WI信号及密度不 均29例(82.1%);(2)T1WI信号不 均27例(77.1%);(3)边缘不规则21例(60%);(4)粗短的硬脑膜尾征19例(54.2%);(5)颅骨受侵8例(22.8%);(6)瘤内钙化14例(40%);(7)其中2例为多发(占5.7%).结论 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定性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特殊部位的脑膜瘤CT、MRI影像表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脑膜瘤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特殊部位 (侧脑室、鞍隔、额窦 )脑膜瘤的MRI、CT表现。其中MRI检查 8例 ,CT检查 3例。结果  11例均为单发。位于侧脑室 4例 ,鞍隔 4例 ,额窦 3例。T1WI加权像上脑膜瘤信号主要为等信号和略低信号。T2 WI加权像上脑膜瘤信号主要为等信号、略高信号、略低信号。MR增强为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CT平扫 :表现为均匀等密度和稍高密度 ,均未做强化。病理分型 :纤维母细胞型 4例 ,血管母细胞型 3例 ,合体细胞型 1例 ,砂粒体型 3例。 11例脑膜瘤中有 9例误诊。结论 提高特殊部位脑膜瘤影像学诊断正确率 ,对临床确定正确手术入路、提高肿瘤手术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CT平扫多呈稍高或高密度,MRI多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等高信号,除1例因肿瘤坏死致信号和强化不均匀外,余7例肿瘤密度、信号及强化较均匀;周围脑组织可见不同程度水肿。1例肿瘤稍向周围脑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为恶性脑膜瘤。结论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脑膜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脑膜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CT表现。肿瘤位于大脑镰旁10例,大脑凸面12例,矢状窦旁8例,蝶骨嵴7例,嗅沟4例,桥小脑角1例。结果:增强后多为均匀增强。边界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不典型CT表现为肿瘤混杂有低密度区,且无明显强化,或呈环形强化或有壁结节的强化。结论:脑膜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而且临床表现与CT某些征象有关。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瘤周水肿的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恶性脑膜瘤的CT、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CT、MRI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35例)的CT、MRI资料。结果恶性脑膜瘤:(1)T2WI信号及密度不均29例(82.1%);(2)T1WI信号不均27例(77.1%);(3)边缘不规则21例(60%);(4)粗短的硬脑膜尾征19例(54.2%);(5)颅骨受侵8例(22.8%);(6)瘤内钙化14例(40%);(7)多发2例(占5.7%)。结论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定性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注意与良性脑膜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复发性脑膜瘤,对其MRI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MRI示复发瘤位于大脑镰旁4例、矢状窦旁1例、蝶骨嵴3例、鞍区3例、小脑幕2例、桥小脑角区1例、枕骨大孔区1例;颅内多发7例,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12例,瘤内囊变坏死8例,脑膜尾征4例,瘤周水肿6例,1例发生C5椎体及椎旁软组织转移;瘤体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和T2FLAIR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病理证实:恶性13例,良性2例;连续复发7例;良性肿瘤全切术后,首次复发平均时间为3年,而恶性肿瘤为1.4年,连续复发者首次复发后平均每1~2年肿瘤再次复发;组织学类型改变5例,其中4例从低级别向高级别发展。结论复发性脑膜瘤有独特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充分认识并确定其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颅内HPC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所有病灶位于颅内脑外,位于颅底7例、矢状窦旁5例、大脑镰旁4例、小脑幕旁3例、大脑凸面7例。病灶呈分叶状15例,呈不规则形11例。C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7例,稍低密度3例;颅骨破坏4例,瘤内钙化1例;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6例。MR平扫病灶T1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0例,稍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3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8例,等、低混杂信号5例,等信号3例;T1WI及T2WI显示坏死囊变21例;有血管流空18例,出血7例,4例肿瘤邻近颅骨破坏;增强扫描22例呈不均匀显著强化,4例呈均匀显著强化,17例瘤周水肿明显。镜检示瘤细胞弥漫分布,间质有大量裂隙状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6例Vim、CD34、CD99阳性,CD31、EMA、CK、Syn及Bcl-2均阴性。结论 HP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需与脑膜瘤鉴别,要注意分析其恶性征象,以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的CT、MR表现,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的CT、MR表现,其中1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8例行MR平扫和增强检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特征。结果 20例患者中,单侧9例,双侧11例,共31个病灶,肿瘤最大径约2.8~16.5cm,平均(8.2±0.6)cm;22个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9个呈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其中肿瘤侵犯肾上极3个,包绕下腔静脉2个,包绕门静脉主干、侵犯腰大肌各1个。密度或信号均匀26个,不均匀5个。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15个,稍低密度5个,所有病灶内均未见钙化及出血。MR平扫病灶T1WI呈等信号7个,低信号4个;T2WI呈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ADC值平均(0.98±0.07)×10-3 mm2/s。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24个,中度强化7个。结论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影像表现多数为双侧肾上腺区域铸形生长、密度(信号)均匀、无明显钙化、轻-中度强化的占位灶,肿瘤大者可侵犯相邻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复发性脑膜瘤,对其MPI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MRI示复发瘤位于大脑镰旁4例、矢状窦旁1例、蝶骨嵴3例、鞍区3例、小脑幕2例、桥小脑角区1例、枕骨大孔区1例;颅内多发7例,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12例,瘤内囊变坏死8例,脑膜尾征4例,瘤周水肿6例,1例发生C5椎体及椎旁软组织转移;瘤体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和T2 FLAIR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病理证实:恶性13例,良性2例;连续复发7例;良性肿瘤全切术后,首次复发平均时间为3年,而恶性肿瘤为1.4年,连续复发者首次复发后平均每1~2年肿瘤再次复发;组织学类型改变5例,其中4例从低级别向高级别发展.结论 复发性脑膜瘤有独特的MRI表现及病理特点,充分认识并确定其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