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eutz-Jeghers综合征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utz-Jeghers综合征(P-J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或黑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将我院1986-2001年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例1,男,26岁,因反复便血5年,复发5 d入院.9岁时曾行"肠套叠"手术.查体:口唇、颊粘膜、手足部可见黑色斑.肠镜示:回盲部至直肠齿状线可见0.6~2.O cm息肉多个,呈散在分布,肝曲至回盲部所见8个息肉,均有长蒂,表面呈分叶状.胃镜示胃大弯及十二指肠段分别见一直径约0.4 cm息肉,基底宽,表面光滑.经行肠镜下电切息肉9个.病理诊断:乙状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2.
类癌发生于直肠者较为少见,我院发现一例报告如下。男,34岁,住院号70549。自1977年以来,常有发作性下腹部疼痛,痛时有便意,便后腹痛可缓解,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无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在队按“肠功能紊乱”治疗效果不佳而入院治疗。体检无异常发现。血、尿、粪常规无特殊;大便隐血阴性;乙肠镜检查,距肛门7cm 5点钟处有一息肉样肿物,大小约0.8×1.0cm,带蒂,表面光滑,周围粘膜充血。经肠镜下行直肠息肉样肿物摘除,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病人,女,62岁。因大便次数增多并带血 1 月,就诊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肛诊示距肛缘4 cm处及齿状线处可扪及包块,肠镜检查示距肛门15 cm处有一2 cm×3 cm大小、底平、基隆起、表面有白苔附着的溃疡,质软,距肛门4 cm处有一 1.5 cm×3.0 cm大小带蒂样息肉,分叶状,质软,弹性差,齿状线处有一 1. 0 cm×1. 5 cm大小低平隆起,伴溃疡形成。内镜诊断为直肠多发性息肉并溃疡,淋巴瘤可能。病理检查示直肠上端、肛门齿状线慢性溃疡,伴淋巴组织增生,可见少量幼稚淋巴细胞,不除外恶性淋巴瘤;直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浆液淋巴细胞性)。遂…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 [例1] 住院号141140,女性,57岁。因大便习惯改变三年和大便带血一周于1974年6月10日入院。体检发现直肠前壁距齿状线4cm处有直径2cm“息肉”一枚,质硬,表面有糜烂。6月15日作“息肉”切除。病理检查见肿瘤以大上皮样细胞为主。核仁明显,核分裂相易见。胞浆淡红色,含有黑色素颗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 ,我院共行胃肠镜检查 76 80例 ,发现胃肠道息肉 2 32例 (6 0 4颗 ) ,均以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现将 17例 (2 0颗 )巨大息肉的分块电凝切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中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4 5~ 72岁。息肉部位 :胃体 5例 ,胃底 4例 ,胃底、胃体、胃窦部多发息肉 1例 ,升结肠 3例 ,乙状结肠 2例 ,直肠 2例。息肉直径 :3~ 3.5cm 4例 ,4~ 5cm 8例 ,5 .5cm~ 7cm 5例 ,均为带蒂和亚蒂息肉。术前病理活检证实 :增生性息肉 9例 ,腺瘤性息肉 8例 ,无恶变。1.2 治疗方法 采用OLYMPUS公司生…  相似文献   

6.
郑由周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50-151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23岁,间歇性血便3年,就诊于我院门诊,建议行结肠镜检查,口服甘露醇后行电子内镜检杏,内镜下可见数十枚大小不等息肉,亚蒂或有蒂,大者2.5cm×3.5cm,小者0.3cm×0.5cm,表面粗糙,分叶状,色泽红,视诊发现口唇部黑褐色色素斑,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10岁,因排大便带血月余来院就诊,肛诊,距齿状线上5cm处, 位于直肠前壁可触及0.5cm×0.5cm×0.5cm质地中等肿物,指套带血,无触痛,初步诊断为直肠息肉,在门诊试行手法摘除,因息肉蒂短,而且位于直肠前壁未能摘除而收入院。次日在骶麻下经肛门行息肉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较少见,误诊率较高,国内有资料报告共45例。我科1973~83年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肛管恶黑者3例,报告如下。例1,陈某某,女,68岁。因便血肛门肿块脱出1月入院。直肠检查:距肛缘上5 cm肛管直肠前壁有一带蒂灰白色包块,约6×5×4 cm,表面呈结节状,蒂直径约1 cm。肿块旁还有一个约1.5cm 直径包块,质硬。临床诊断:直肠息肉。作肿块单纯切除。病理检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例1,男,18岁.从2003年开始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偶为血便,腹泻前有左下腹疼痛,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腹泻次数增多,多为血便,伴有乏力、纳差、贫血,先后在广州等多家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均诊断为结肠多发性息肉,后又回我院复查肠镜(2004年3月18日),见从肛门至降结肠处肠壁粘膜有数百枚大小不等息肉,呈半球形,尤以直肠处息肉更为密集,其中距肛门约5cm处息肉表面不光滑,有糜烂,已造成肠腔狭窄,触之易出血,同时作胃镜示: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降段见多个半球形隆起,最大约0.5em×0.6cm,表面光滑,取直肠、胃窦处隆起病变送病检,提示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其中直肠处已癌变,患者未行手术治疗,1个月后去世,追问其家族成员情况,其母10年前也因便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示:多发性结肠息肉并癌变,已去世.  相似文献   

10.
王海勇  求一秋 《海南医学》1999,10(2):100-100
我院从1988年3月至1996年9月应用纤维结肠镜检查2046例,检出大肠息肉262例,现就大肠息肉的内镜下挂点与诊治作一探讨。互.临床资料男165例,女97例,年龄3~82岁,平均年龄sl.3岁。单发息肉207例,多发性息肉55例,其中家族性结肠息肉病5例,PcntZ-Jcghcrs综合征2例;带蒂71例,亚蒂43例,广基148例.光滑型235例,分叶状27例,结肠癌伴息肉13例,结肠癌术后炎伴息肉8例,结肠息肉恶变7例。』息肉大小:<0.5。m142例,0.6~1.0cm39例.1.l~2.0cm20例,>2.Icm19例。多发性息肉42例。息肉分布:直肠54例,乙状结肠116例,降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加强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总结3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胃肠遭息肉行内镜下切除,较大无蒂息肉手术切除,辅以术中内镜检查.结果 31例患者口唇、口腔颊黏膜、手指脚趾末端均有散在分布的黑/褐色斑,29例有阵发性腹痛,伴腹胀,无排便、排气、血便.息肉分为无蒂、亚蒂、长蒂息肉,表面呈分叶状或菜花状,部分息肉表面黏膜糜烂,伴溃疡形成.术后第3天发生便血4例,小肠穿孔行手术修补治疗1例.病理证实错构瘤29例,十二指肠黏液腺癌1例,空肠黏液腺癌1例.结论 胃镜、结肠镜、小肠镜是Peutz-Jeghers综合征重要的治疗手段,≤3cm息肉行镜下切除,>3cm无蒂或亚蒂息肉或可疑癌变倾向的患者宜手术治疗,术中辅以内镜检查进一步切除小肠息肉是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2.
自 1998年 6月以来 ,我们采用骶尾部切口切除直肠腺瘤 15例 ,其中绒毛状腺瘤伴局部恶变 3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直肠腺瘤 15例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 7 5岁。病程 6个月~ 2年 ,其中 6个月~ 1年 10例 ,8个月~ 2年 5例。1 2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增多 ,粘液血便 15例 ,血便 4例 ,排便困难 2例 ,消瘦 1例 ,贫血 3例。肿瘤情况 :距肛缘 5cm4例 ,7cm6例 ,9cm2例 ,11cm3例。位于直肠后壁10例 ,后侧壁 2例 ,侧壁 3例。息肉大小直径 0 5~ 4cm。多发性息肉 3例 ,广基 5例 ,亚蒂 7…  相似文献   

13.
尹怀琼 《四川医学》2001,22(10):F003-F003
患者 ,女 ,11岁。患者 1年前以腹痛在当地县医院行直肠息肉摘除术后病情无好转 ,长期腹部隐痛 ,轻度腹泻伴便血来我院就诊。体检 :发育欠佳 ,消瘦 ,面色苍白呈贫血貌。化验检查 :Hb80 g/ L,肝功正常 ,大便常规隐血 ( )。内镜检查 :镜头进入直肠即发现在整个降结肠、横结肠至升结肠肠腔内有密集的半球状无蒂型息肉。整个肠腔息肉呈地毯样改变 ,镜下可见到每 10 cm肠段内多于 30 0个息肉 ,为密生型 ,息肉大小多为 1~5 mm,少量 5~ 10 mm息肉散在分布其间 ,形态多为无蒂半球型 ,极少有蒂 ,表面光滑 ,大部分颜色同正常粘膜 ,在距肛门 5 5 cm处…  相似文献   

14.
王翠筠  支双芬 《医学文选》2001,20(5):619-620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院内镜室行纤维及电子大肠镜检查共 16 81例 ,共发现大肠息肉 2 84例 45 3个 ,检出率为 16 .89%。对 2 2 3例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共摘除息肉385个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84例大肠息肉患者 ,男 170例 ,女 114例 ,男女之比为 1.49∶ 1,年龄 34~ 79岁 ,平均年龄 5 6 .5岁 ,息肉直径 0 .5~ 4cm,单发 198例 ,多发 86例。有蒂 183个 ,亚蒂 12 2个 ,无蒂 148个。检出息肉分布情况见表 11.2 病理结果 管状腺瘤 198个 ,绒毛状腺瘤 45个 ,绒毛管状腺瘤 2 1个 ,炎性息肉 16 4个 ,增生性息…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 ,5 9岁 ,因解暗红色粘液血大便 2 0 d,于 1998年12月 30日入院。查体 :腹平软 ,右下腹压痛 ,无反跳痛 ,未触及肿块 ,肠鸣音 5 / min,肛门指检 ( - )。纤维结肠镜检查 :距肛缘 19cm处见 2 .0 cm× 2 .5 cm大小息肉 ,病理活检 :乙状结肠粘膜慢性炎症 ,局部呈息肉样增生。钡灌肠造影 :乙状结肠下段见腔内有 1.1cm× 2 .0 cm大小乳头状隆起 ,边缘光滑 ,病变符合乙状结肠息肉。初步诊断乙状结肠息肉 ,于 1999年 1月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手术 ,术中在乙状结肠下段系膜侧肠壁可触及向肠腔突出的肿块 ,约 2 .5 cm× 3.0 cm…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59岁,因大便性状改变并便中带血两年入院。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偏平状,排便时下腹坠胀不适,无便中带血。一年来出现稀便混合鲜血,在当地卫生院静脉给药治疗以及自行间断服药,效果不佳。此后,黏液血稀便加重,经省级医院直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绒毛状腺瘤",来我院诊治。CT检查所见:距肛门约5cm以上直肠右前壁见长约10cm的分叶状肿块影突向腔内,充满肠管,致肠管增宽达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1岁。2010年4月检查发现大便潜血阳性,按“痔疮”治疗2个月,大便潜血仍然阳性,并腹胀、腹痛1个月余。电子肠镜检查见多发性息肉,直肠距肛门8锄处见3cm×5cm隆起,表面分叶状,顶部溃烂,覆污苔和血迹。诊断为直肠癌。在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8.
自 2 0 0 1年起 ,本院应用高频电刀切除消化道息肉 32例4 4棵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10~ 73岁 ,平均 5 4岁。息肉位置 :上消化道 11例 ,其中食管息肉 1例 ,胃窦胃体息肉 6例 ,十二指肠息肉 4例 ;下消化道息肉 2 1例 ,其中升结肠息肉 4例 ,横结肠息肉 8例 ,降结肠息肉 2例 ,乙状结肠息肉 5例 ,直肠息肉 2例 ,共计4 4棵 ;息肉形状及大小 :有蒂 2 9棵、亚蒂 8棵、无蒂 7棵 ;息肉直径 <1 0cm2 8棵 ,1 0~ 2 0cm14棵 ,≥ 2 0cm3棵 ;全部息肉其根部直径均 <1 0cm。病…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果胶铋对肠道粘膜的保护及细胞修复作用 ,对 4 8例乙状结肠下段、直肠息肉采用内镜微波治疗后予果胶铋保留灌肠 ,效果满意 ,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8例均为乙、直肠息肉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1例 ,女 2 7例 ,年龄 12~ 75岁 ,平均 4 2 .6岁 ;乙状结肠下段息肉 2 8例 ,直肠息肉 2 0例 ;单发息肉 4 2例 ,多发息肉 6例 ,最多 1例 4枚 ;广基 2 1枚 ,亚蒂 2 4枚 ,有蒂 11枚 ,共 5 6枚 ;息肉直径 >1.0~ 2 .0cm 4 8枚 ,>2 .0cm 8枚 ,最大 2 .8cm ;组织病理学检查 :腺瘤性息肉 15枚 ,增生性息肉 2 7枚 ,炎症性息肉 11枚 ,…  相似文献   

20.
张列  何泽友 《四川医学》2004,25(2):245-245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8岁 ,因大便带血 1月于 1997年 2月入院。直肠指诊 :距离齿状线约 7cm之直肠前壁扪及一大小约 4cm× 3cm包块 ,质硬 ,活动度好。肠镜检查及病理报告 :直肠粘液管状腺癌。B超、胸片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灶 ,CEA(- ) ,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 ,术中未发现肝脏、腹主动脉周围等有转移。术后病理报告 :①直肠溃疡型粘液管状腺癌 ,癌细胞灶性浸及浆膜层 ;②癌旁淋巴结转移性腺癌(1/ 5 ) ;③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1/ 4 ) ;④直肠动脉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此后曾多次入院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