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确定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保护持久性及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应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新生儿免疫后13年的血清学效果和加免实验的抗体反应。结果941名免疫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滴度已明显下降,66.0%的儿童抗-HBs水平在保护性水平(mIU/ml<10)以下,但仍有较高保护效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0.53%)与免疫后1年时(1.4%)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国产乙肝血源疫苗具有持久的免疫预防效果。使用5.0μg剂量的乙肝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对105名抗-HBs阴性的儿童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结果加强免疫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达70.5%,回忆反应较好。结论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持久性,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有较好的回忆反应。  相似文献   

2.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HBsAg/HBeAg双阳母亲的新生儿免疫,阻断HBV的母婴传播,结果婴儿3、9、12月龄的保护率分别为85.5%、90.0%、91.8%;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3.0%、92.0%、93.8%;GMT分别为37.6mIU/ml、71.8mIU/ml、67.7mIU/ml。较血源性乙肝疫苗为优。  相似文献   

3.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组、20μg重组CHO乙肝疫苗组的仍有较高抗体滴度(分别为84.7和70.9),其下降的速度(分别为16.7%,22.2%)低于30μg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34.2%)。说明国产基因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高度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果。〔方法〕 1996年9月至1999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全程疫苗接种,并选择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120名,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62名进行3年免疫效果和阻断效果的系统观察。〔结果〕 新生儿接种疫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抗体的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的高峰值均出现在首针免后12个月,分别为98.33%和139.03mIu/ml,至36个月时,仍保持在89.56%和89.70%mIu/ml。两组双阳母亲所生新生儿的母婴阻断保护率分别为93.06%和92.59%。〔结论〕 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国产重组酵母和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对75名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进行免疫。结果在免疫后2年,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期的抗-HBs阳性率(100.0%)则显著高于重组CHO乙肝疫苗组(91.4%)和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组(80.0%),各组的抗-HBs滴度(S/N值)在免疫后9个月时形成高峰,12个月时开始下降,在24个月时,5μ  相似文献   

6.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3年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0 、1 、2 月免疫程序,对480 名 H Bs Ag 、抗 H Bs 、抗 H Bc 均阴性的6 ~12 岁小学生进行为期3 年的3 批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1 批美国同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首剂疫苗免疫后3 个月时,两种疫苗的抗体阳转率达92 % ;6 个月时,阳转率均在98 % 以上;3 年时,仍维持在90 % 以上;3 个月、6 个月及36 个月4 批疫苗的抗体滴度( G M T) 分别在8257 m I U/ml 、9261 m I U/ ml 和11972 m I U/ ml 以上。但6 个月及3 年时,两种疫苗的抗体滴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采用0 、1 、2 月免疫程序,可较早地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但其免疫效果稍逊于美国疫苗。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4年8月,采用0,1,2月免疫程序,对480名HBsAg抗-HBs,抗-HBc均阴性的6-12岁小学生进行了为期3年的3批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1批美国同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首剂疫苗免疫后3个月时,两种疫苗的抗体阳转率达92%;6个月时,阳转率均在98%以上;3年时,仍维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免疫持久性及保护效果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对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5μg/剂)的免疫效果、免疫持久性及保护效果进行了观察。应用0、1、2免疫程序免疫了613名6~9岁的小学生,分别接种了刀批YDV,全程免疫后1个月,其血清抗-HBs阳转率为96%~100%,总阳转率为99%.YDV的免疫持久性观察结果表明,每剂5μgYDV和10μg血源乙肝疫苗(PDV)免疫后2年,其抗-HBs≥10mIU/ml者均在91%以上,两者无显著差异。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保护效果,用5μgYDV免疫65名HBsAg及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用0、1、6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后7个月(12月龄)在石家庄和横县两地区的保护率分别为%%及92%。由此表明:YDV免疫原性良好,可完全取代血源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9.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引进美国Merck公司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结果HBsAg、HBsAg双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全程免疫后7个月和12个月的保护率分别为96.7%和96.0%;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4.7%、93.5%;GMT分别为66.6mIU/ml、76.6mIU/ml。优于血源性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更为快速的免疫应答,用30μg/ml乙肝血源疫苗以0、2、6周免疫程序对68名HBsAg阳性母亲婴儿作了阻断HBV母婴传播免疫效果的观察,并与常用的0、1、6接种方案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BIG合用乙肝疫苗或单用疫苗组产生抗-HBs(〉10mIU/ml)血清转换率于T6m、T12m时分别为91.89%和83.87%,81.08%和83.87%。短程和常规免疫方案婴儿所产生的保护性抗-H  相似文献   

11.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乙肝疫勒的免疫效果。方法 1994-1999年间,应用7批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4批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以及美国MSD公司(Recombivax-HB),Amgen公司和比利时Smith Kine Beecham公司(EngerisB)生产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各一批,按0、1和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614名新生儿,其中416名新生儿母亲为HBsAg,HBeAg双阳性,81名新生儿母亲为HBsAg阳性HBeAg阴性,117名新生儿母亲HBV感染的指标阴性。结果 在1年的观察期间中,178名免疫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有22名HBsAg持续阳性,母婴传播阻断率在80.56%-92.59%之间,显高于国产重组CHO乙肝疫苗(75.43%);3批国外酵母疫苗的阻断率分别为90.33%、86.59%和92.59%。未见抗体GMT和母婴传播阻断率间有相关关系。酵母疫苗高的传播阻断率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免疫较早有关。结论 国产酵母乙肝疫苗的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达到国外同类疫苗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产与进口乙肝基因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国产和进口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分别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法国巴斯德公司生产的20ug/剂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对HBsAg和HBeAg阳性母亲的健康新生儿进行免疫,并定期随访检测其血清HBsAg和抗-HBs情况,了解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各组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为33例和24例.结果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9.2%和51.7%(P<0.05);T9抗-HBs阳转率最高,分别为81.0%和68.4%(P>0.05);T12抗体水平达高峰分别为208.5和379.3mIU(P<0.05).结论国产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性,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较进口疫苗好;但进口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国产疫苗.  相似文献   

13.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保护效果和免疫策略。方法 对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母亲的169例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于免后3、9、12、24、36、48月采血进行血清免疫学追踪观察。结果 22例婴儿1岁前HBsAg阳性,19例(11.24%)成为慢性携带者,免后一年阻断保护率为85.94%。抗-HBs阳性率和抗-HBs滴度均于9-12月龄时达一高峰,24和36月龄时有所下降,免后1-4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6.43%、91.07%、85.19%和70.00%。结论 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对HBV母婴传播具有良好免疫阻断效果。母亲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幼儿在3-4岁时需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对大学生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为制定大学生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2004年入校的新生中随机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乙肝两对半全部为阴性的部分学生300名,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YDV,每剂10μ/mL,免疫后7、12个月后观察其免疫后的阳转率,并分析阳转率与性别及免疫后时间是否有关。结果免疫后第7、12个月时,抗-HBs的阳转率分别为92.3%、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0,P〈0.01);且各月抗-HBs阳转率女性均高于男性,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对象未发现中、重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钟群  谌稳国  罗述斌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91-1493
目的 分析常用的两种国产重组乙肝疫苗在健康人群中接种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门诊接种乙肝疫苗的532例健康人群,按接种疫苗类别分为A组(酵母疫苗10 μg)与B组(CHO疫苗20μg),观察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于第2、3针接种前及3针全程接种后1月和1年时分别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HBsAb滴度水平,并比较两组抗体的阳性率. 结果 两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接种后1月时,B组的HBsAb GMT峰值高于A组(P<0.05).全程接种后1年B组抗体阳性率和HBsAb滴度均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可按受的、等同少而轻的接种不良反应基础上,应用20 μg的CHO疫苗可使健康人群获得更大的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16.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和比较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与血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采用单纯随机方法,于免疫后1年对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的新生儿进行随访观察,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其HBsAg阳性率为5.2%(4/77),抗-HBs阳性率为83.3%(65/78),疫苗保护效果为91.3%;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儿童其HBsAg阳性率为0.9%(1/114),抗-HBs阳性率为97.4%(111/114),疫苗保护效果为79.5%.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有较好的近期保护效果和免疫原性,与以前使用的血源乙肝疫苗相当.  相似文献   

17.
邹城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邹城市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自1990年起每年随机抽查50~60名儿童检测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并调查人群乙肝发病率。199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进行了调查。结果乙肝疫苗免疫后,儿童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为90.63%,0~15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HBsAg携带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尤为明显,从接种前4年平均阳性率13.14%下降到最近4年的0.39%,下降了97.03%。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35,t=4.51;P均0.01)。结论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种子细胞、生产工艺验证和临床观察资料的比较,阐明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介绍了第三代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Pre-S/S)。对细胞致瘤性、生产工艺病毒灭活能力、脱氧核糖核酸(DNA)残留量、CHO细胞残留蛋白的考察,证实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质量完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洲药典标准。该疫苗用于新生儿、儿童、成人预防接种和母婴阻断安全、有效。我国研制的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安全、有效,为进一步研制新的预防和治疗用乙肝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评价新生儿血源性乙肝疫苗免疫后的远期保护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层抽样方法,从上海市2个区1986-1996年出生的有全程血源性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中抽取2692人作为调查对象,按免疫后不同时间分11个组,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定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平均为1.75%,未见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anti—HBc阳性率平均为3.64%,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趋势。anti—HBs阳性率平均为40.16%;18岁以下青少年anti—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19岁以上者anti—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15~19岁组人群anti-HBs阴性率最高(66.80%)。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家庭成员HBsAg阳性、男性、年龄增大是青少年感染乙肝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源性乙肝疫苗具有较持久的保护效果。建议开展15岁以上人群的定期随访,对anti—HBs阴性者需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20.
The high cost and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the plasma-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nes have prevented their widespread use, especially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where they are needed most. Hepatitis B vaccines produced by recombinant technology seem to offer a solution to these difficulties. Studies reported up to now confirmed the safety of this vaccine. Immunogenicity studies in various population groups showed that seroconversion rates and antibody titres are comparable to plasma vaccine. In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the vaccin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quality of the anti-HBs induced should complement these data. Potential live vaccines using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or hepatitis .B. Preliminary studies in rabbits and chimpanzees indicated the feasibility of future using a recombinant vaccinia virus.Chemically synthesized polypeptides corresponding to relevant epitopes of HBsAg may be useful as synthetic vaccines offering the advantages of a cheap viral immunogen free from irrelevant antigenic determinants.Finally preliminary studies for an idiotypic vaccine have already been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