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蠕形螨是一种小型的寄生螨类,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毛囊及皮脂腺中。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iculorum(simon,1842)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brevis(Akb-ulatova,1963)二种。两螨均以皮脂角质蛋白及...  相似文献   

2.
人体蠕形螨是专性寄生在人体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体皮肤的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人感染蠕形螨后,临床可无自觉症状,或有痒、刺痛等感觉,导致酒渣鼻、睑缘炎、外耳道瘙痒症、痤疮、乳头炎等皮肤疾病,面部皮损及有症状者的蠕形螨感染率可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  相似文献   

3.
575例门诊蠕形螨调查卢洁酒渣鼻和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与蠕形螨感染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蠕形螨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属真螨目肉食螨总科蠕形螨科蠕形螨属。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脂形螨两种。毛囊蠕形螨多寄生于人体皮肤表浅部位,脂形螨常寄生于皮肤深...  相似文献   

4.
西沙驻军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广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队(广州510500)龙芝美,袁文汉海军三亚市榆林基地防检所詹道成蠕形螨俗称毛囊虫,是寄生于人体毛囊和皮脂腺等的永久性寄生螨。为了解驻岛部队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3~4月对西沙驻岛官兵...  相似文献   

5.
蠕形螨俗称“毛囊螨”或“毛囊虫”。在分类上属于真螨目蠕形螨科,它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全世界已知有140余种(包括亚种),其寄生具有严格的宿主选择性。寄生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自然人群中蠕形螨感染率特高。年龄最小的四个  相似文献   

6.
蠕形螨又名脂螨或毛囊虫,属蜘蛛纲、螨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它们是一类微小的人面部寄生虫,其成虫分头胸部和腹部,呈蠕虫状。毛囊蠕形螨寄生于人颜面部皮肤的毛囊内,皮脂蠕形螨寄  相似文献   

7.
毛囊蠕形螨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的头皮和颜面部的人体蠕形螨,以鼻沟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鼻尖、颜面等.眼睑也是毛囊蠕形螨的寄生场所[1].笔者在本校保健科门诊部从21例睑缘炎患者中发现5例毛囊蠕形螨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体寄生蠕形螨多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其感染率颇高,国外报道为27%~100%。为了观察人体蠕形螨在本校学生中的流行情况,笔对268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人体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体毛囊和皮脂腺内,可引起毛囊炎症,并发症和继发感染,如酒渣鼻、痤疮等皮肤病,因而影响美容。人体蠕形螨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全国各地已有不少报道,但有关部队的资料,则少有报道。为  相似文献   

10.
268名青年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简报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检验教研室.广州,510315吕延福,刘朝霞,赵季人体寄生蠕形螨多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其感染率颇高,国外报道为27%~100%。为了观察人体蠕形螨在本校学生中的流行情况,笔者对2...  相似文献   

11.
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follicle mite)。寄生于人体的仅2种,即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uiculo Yum,Df)和皮脂蠕形螨(Demcdex brevis,Db)。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的寄生虫,Df.寄生于皮肤较为表浅的毛囊部位,且有群居现象;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寄生于皮肤深部的皮脂腺内。蠕形螨感染具有流行广泛、病变轻微、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等特点,故常易被忽视。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笔者对云南大理地区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毛囊型蠕形螨(Demodex)和皮脂型蠕形螨(Demodxfolliculoum).蠕形螨以皮肤的角质蛋白及细胞代谢产物为食,常侵犯鼻、额及颜面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近年来研究表明,蠕形螨与酒渣鼻、痤疮毛囊虫性皮炎等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影响着人的外在形象.为了解长江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该院02级20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莆田市333名大中专女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 ,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已知有 12 0余种和亚种。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 ,多寄生于人面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 ,主要取食宿主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 ,尤其是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如鼻唇沟和颊上部 ,可引起毛囊炎症及继发感染 ,也是引发痤疮、酒渣鼻、眼睑炎等皮肤病。人群感染蠕形螨遍及全球 ,全国已有 2 2个省、市先后作了人群感染的调查报道 ,感染率在 0 .8%~ 98%。为了解该虫在大中专女生中感染情况 ,我们于 2 0 0 0年 1~ 4月对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 1998级和 1999级…  相似文献   

14.
开封农村儿童蠕形螨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形螨是一类可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2种,其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国外人群感染率为27%~100%,国内人群感染率在0.8%~81.0%之间[1].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缘炎等与蠕形螨的感染有关[2].为了解农村儿童蠕形螨感染状况,笔者于1999~2001年的每年秋季,对开封地区农村儿童进行了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蠕形螨是人和动物体上一种小型永久性皮肤寄生螨,也是一种条件致病性寄生虫。人体主要有毛囊蠕形螨(Demodenx Folliculorum)和脂蠕形螨(Demodenx bre—uis)两种。分别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内,以皮脂和细胞为营养,是人体皮肤组织常见的寄生虫。多见于面部出现各种皮炎,丘疹、痤疮,甚至酒渣鼻等。近年来,国内各地陆续报导有关人体蠕形螨的调查,感染率各地不同,高达95%以上(曲魁遵)。正常人感染率为7.46% 70.03%。我们于1990年3—8月间对我市部分学生和教职工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体蠕形螨是专性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内的一类小型永久性寄生螨,可引起螨性的痤疮、酒渣鼻等皮肤病。将其从皮脂中成功分离是进行蠕形螨的标本制作与培养、制备抗原和抗体、进行临床实验研究等的重要步骤。由于蠕形螨形体微小,约0.1~0.4 mm,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将其分离。笔者结  相似文献   

17.
三种环境条件对毛囊蠕形螨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甲硝唑溶液、常用消毒剂以及高温环境对人体毛囊蠕形螨的体外杀灭作用,为选择有效的灭螨方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带法获取螨虫,置于不同的条件下,观察其存活情况。结果毛囊蠕形螨在2%甲硝唑溶液中存活时间为36(12~48)h,与空白对照组27(5~56)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66,P〉0.05)。在3组消毒剂和空白对照组间,毛囊蠕形螨存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0,P〈0.01)。其中,毛囊蠕形螨在75%医用酒精中存活时间为0.22(0.07~0.7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075,P〈0.01);而毛囊蠕形螨在1%新洁尔灭中存活时间为48(12~60)h,在84消毒液(1:50)中存活时间为24(12~48)h,二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1)。在2%甲硝唑、75%医用酒精、1%新洁尔灭、84消毒液(1:50)和空白对照组间,毛囊蠕形螨12h内死亡率分别为19.05%、100.00%、12.50%、21.43%和17.24%,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869,P〈0.01)。蠕形螨在45℃时,生存时间急剧缩短,由27℃时生存27h缩短为1.5h,54℃仅生存10min;当温度升至60℃时,存活时间最长不超过1min。结论2%甲硝唑溶液对毛囊蠕形螨无体外杀灭作用;3种消毒液中,只有75%医用酒精对蠕形螨有杀灭作用,1%新洁尔灭和84消毒液(1:50)对蠕形螨均无效。蠕形螨不耐高温,45℃对毛囊蠕形螨生存不利,54℃为致死温度,60℃为灭螨的最佳有效温度。因此,高温灭螨法可以作为目前既环保有效又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寄生于人皮肤内的蠕形螨有两种,即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Simon,1842)和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Akbulatove,1963),对人体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有关蠕形螨的人体感染,国外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国内上海、山东、四川的重庆和成都等地曾陆续开展了调查,而广东省则尚未见到调查报告。为了解梅县地区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我们于1987年5~12月在梅县地区对工人、机关干部、教师、学生、卫生人员等共1078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蠕形螨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小型永久性寄生虫,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蠕形螨感染可引起皮炎、皮肤丘疹脓疱性损伤、红斑痤疮样肉芽肿[1-2]、毛囊炎、酒渣鼻、痤疮、外耳道瘙痒、外耳炎和鼓膜炎[3]、慢性睑缘炎[4]等,也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致癌因子之一[5],影响健康和美容.  相似文献   

20.
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 (Demodexfolliculorum )和皮脂蠕形螨 (Demodexbrevis)两种 ,均具有致病作用 ,属条件致病螨〔1〕,呈世界性分布。国外报道成人感染率为 2 7%~10 0 % ,国内人群感染范围为 2 7.2 %~ 70 % 〔2〕。为了解昆明医学院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 ,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1 对象与方法在昆明医学院 1998级本科学生中随机抽查 310名在校学生进行检查 ,其中男生 15 8人 ,女生 15 2人 ,年龄 18~ 2 0岁。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 χ2 检验。2 结果与分析310名医学生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