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Syk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37例肿瘤组织发生Syk基因甲基化,其相应血清中32例可检测到同样的甲基化模式;而肿瘤组织未发生甲基化的83例患者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甲基化的Syk基因.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甲基化组(68.8%比38.6%,χ2=8.55,P=0.003);前者的术后转移复发率也明显高于后者(34.4%比9.1%,χ2=10.46,P=0.001);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组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甲基化组(65.1%比90.6%,χ2=7.818,P=0.006). 结论 血清Syk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组织的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复发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侵袭性与脾酪氨酸激酶基因Syk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目的 探讨脾酪氨酸激酶 (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双重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SP)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Syk基因在 12 0例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和表达情况。 结果  12 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48例未检测到SykmRNA的表达 ,而癌旁正常组织均有表达。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3 7例肿瘤组织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3 0 .8% ) ,癌组织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高 (P <0 .0 0 0 5 )。在淋巴结转移的 5 6例中 ,2 4例发生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而无淋巴结转移的 64例中 ,13例发生甲基化 ,有淋巴结转移的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0 8)。发生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 ,均无SykmRNA的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中 ,SYK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导致其mRNA的失表达 ,从而引起结直肠癌的侵袭性增强 ,它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侵袭转移的又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中CDH1基因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中山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术中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将甲基化百分率大于20%定义为甲基化,小于或等于20%为非甲基化;分析CDH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共1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DH1甲基化组47例,非甲基化组55例.与非甲基化组比较,甲基化组患者肿瘤直径更大,浸润型比例更高,分化程度更低,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率更高,临床分期更晚(均P<0.05).甲基化组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于非甲基化组(26.0月比41.4月,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CDH1甲基化状态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27.5,95%CI:3.8~51.3,P<0.01].结论 术中腹腔灌洗液悬浮细胞中CDH1基因发生甲基化的结直肠癌患者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甲基化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应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法(MSP)法分析抑癌基因高甲基化对诊疗结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PS法检测20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术中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抑癌基因hLMH1、p15、p16甲基化的发生率。结果 2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及术中癌组织的hLMH1、p15、p16甲基化发生率为61%—97%;癌旁组织略低;术后1周血清中hLMH1、p15、p16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正常对照组抑癌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均为0。结论 MSP法的建立,直接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助于临床判断和动态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RUNX3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免疫组化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和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状态,分析甲基化状态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x2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28例腺瘤和65例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86%( 24/28)、52%( 34/65),明显低于正常组织94%(61/65)(x2=4.328,P=0.037;x2=16.675,P=0.000),腺瘤与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66,P=0.071).正常组织RUNX3基因无甲基化,腺瘤和癌组织中RUNX3甲基化率分别为21%(6/28)、35% (23/6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0),腺瘤与癌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6,P=0.183);腺瘤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者蛋白表达率为67% (4/6),非甲基化者为91%( 2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癌组织RUNX3基因甲基化者蛋白表达率为26% (6/23),非甲基化者为88% (28/32),RUNX3基因甲基化与蛋白失表达有关(x2=9.810,P=0.002).甲基化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未甲基化者(x2 =5.87,P=0.016).多因素分析显示,RUNX3基因甲基化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33).结论 RUNX3基因甲基化是结直肠癌发生中的重要基因事件和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可能与蛋白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E-钙黏附素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E-钙黏附素(E-cadherin)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巢式PCR技术(nMSP法)研究10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100例癌旁组织E-eadherin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有33例呈E-cad基因甲基化阳性(阳性率33.0%),相应的癌旁组织无甲基化。Dukes分期中C、D期组织E-cad基因甲基化阳性率(72.7%)明显高于A、B期(27.3%)(P〈0.05);伴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甲基化阳性率(81.8%)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18.2%)(P〈0.01);在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大体类型、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等其他病理特征,E-cad基因甲基化阳性组与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E-cad基因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Dukes分期明显相关,E-cad基因甲基化可能是结直肠癌侵袭性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和Runx3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频率(55.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2.5%)(P〈0.01);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100%)(P〈0.05);Runx3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是胃癌组织中Runx3基因表达失活的主要机制,有望成为胃癌分子诊断和病期评估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γ-synuclein基因的表达与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以及γ-synuclein基因去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的表达及去甲基化试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干预对结直肠癌细胞COLO205、LoVo和SW480的γ-synuclein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测序(BSP)法检测5-Aza-C处理前后CpG岛的甲基化情况.采用巢式甲基化PCR(NMSP)及实时荧光定量MSP法检测6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γ-synuclein mRNA的表达水平0.66±0.34,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0.4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Aza-C处理后,COLO205、LoVo和SW480细胞γ-synucle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同时γ-synucle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80.0%(24/30)的结直肠癌组织和50.0%(15/30)的相应癌旁组织的γ-synuclein基因被去甲基化,结直肠癌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去甲基化的趋势明显强于相应癌旁组织(P=0.030).γ-synuclein基因的去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结论 结直肠癌中γ-synuclein基因的上调表达与启动子区CpG岛的去甲基化状态有一定关联,γ-synuclein基因的去甲基化水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判断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甲基化对提高结直肠癌甲基化阳性率的意义。方法收集90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和60例腺瘤性息肉(腺瘤组)患者及2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正常对照组)标本,提取组织标本的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及甲基化阳性率。结果结直肠癌组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6.7%(60/90)、68.9%(62/90)和72.2%(65/90);腺瘤组则分别为53.3%(32/60)、55.0%(33/60)和50.0%(30/6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和5.0%(1/20)。结直肠癌组3个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O.05)。3个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和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为93.3%(84/90)和76.7%(46/60),高于单个基因检测的甲基化阳性率(P〈0.05)。3个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本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升高.其联合检测明显提高了结直肠癌甲基化检测阳性率.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甲基化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0.
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血RASSF2和sFRP1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血清RASSF2和sFRP1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从而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59例散发性直结肠癌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血清sFRP1和RASSF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RASSF2和sFRP1甲基化者分别为16例(27.1%)和18例(30.5%);而59例健康对照无一例发现RASSF2或sFRP1基因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9例(49.2%)结直肠癌患者有至少1个基因甲基化,其甲基化率明显高于RASSF2和sFRP1单-基因甲基化率(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清RASSF2和sFRP1基因甲基化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血清RASSF2和sFR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异常升高,联合两基因的血清甲基化检测可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粪便和外周血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F2)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评价用SFRP2基因筛查结直肠癌和判断病情的价值.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69例结直肠癌,63例结肠腺瘤和46例非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瘤组织、粪便和外周血中SFRY2基因甲基化状态,以30例健康志愿者肠镜下肠黏膜活性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本组SFRP2基因在88.2%的结直肠癌组织,65.1%的腺瘤组织和45.7%的非腺瘤性息肉组织中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粪便中分别有84.0%、46.0%和32.6%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外周血中分别有66.9%、6.4%和2.2%发生超甲基化.在正常对照的结肠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FRP2基因超甲基化,但在粪便中有2例SFRIY2基因甲基化.此外,肿瘤组织和粪便中SFRP2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位置、大小、Dukes分期等无显著相关性,与分化和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而外周血中SFRP2基因超甲基化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粪便中SFRF2基因超甲基化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物;外周血中SFBP2基因超甲基化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对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粪便和外周血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F2)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评价用SFRP2基因筛查结直肠癌和判断病情的价值.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69例结直肠癌,63例结肠腺瘤和46例非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瘤组织、粪便和外周血中SFRY2基因甲基化状态,以30例健康志愿者肠镜下肠黏膜活性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本组SFRP2基因在88.2%的结直肠癌组织,65.1%的腺瘤组织和45.7%的非腺瘤性息肉组织中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粪便中分别有84.0%、46.0%和32.6%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外周血中分别有66.9%、6.4%和2.2%发生超甲基化.在正常对照的结肠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FRP2基因超甲基化,但在粪便中有2例SFRIY2基因甲基化.此外,肿瘤组织和粪便中SFRP2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位置、大小、Dukes分期等无显著相关性,与分化和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而外周血中SFRP2基因超甲基化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粪便中SFRF2基因超甲基化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物;外周血中SFBP2基因超甲基化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对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粪便和外周血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F2)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及组织学分型的关系,评价用SFRP2基因筛查结直肠癌和判断病情的价值.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69例结直肠癌,63例结肠腺瘤和46例非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瘤组织、粪便和外周血中SFRY2基因甲基化状态,以30例健康志愿者肠镜下肠黏膜活性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本组SFRP2基因在88.2%的结直肠癌组织,65.1%的腺瘤组织和45.7%的非腺瘤性息肉组织中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粪便中分别有84.0%、46.0%和32.6%发生超甲基化;在相应的外周血中分别有66.9%、6.4%和2.2%发生超甲基化.在正常对照的结肠黏膜组织和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FRP2基因超甲基化,但在粪便中有2例SFRIY2基因甲基化.此外,肿瘤组织和粪便中SFRP2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位置、大小、Dukes分期等无显著相关性,与分化和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而外周血中SFRP2基因超甲基化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粪便中SFRF2基因超甲基化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物;外周血中SFBP2基因超甲基化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对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超甲基化改变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析117例大肠癌患者术前的外周血中SFRP2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情况,其中直肠癌69例,结肠癌48例。以5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外周血中SFRP2基因超甲基化在直肠癌、结肠癌和大肠良性病变中的发生率分别为60.8%(42/69)、56.2%(27/48)和4%(2/50),在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中没有检测到SFRP2基因甲基化。此外,SFRP2基因超甲基化与肿瘤分期、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大小、位置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外周血中SFRP2基因甲基化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呈一定相关性,其可成为检测早期CRC较为敏感的DNA单碱基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粪便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SFRP2)基因超甲基化作为筛查大肠癌的非侵袭性工具的可行性.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析69例大肠癌、34例腺瘤和26例增生性息肉患者的瘤组织和粪便中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30例内镜下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其中大肠癌患者的粪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9天采集.同时分析SFRP2基因甲基化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SFRP2基因在91.3%(63/69)的大肠癌组织、79.4%(27/34)的腺瘤组织和53.8%(14/26)的增生性息肉组织中发生超甲基化,并在同一患者所对应的粪便中有87.0%(60/69)、61.8%(21/34)和42.3%(11/26)检测到发生超甲基化.在正常对照的结肠黏膜中没有检测到SFRP2基因甲基化,但在粪便中有2例发生了SFRP2基因甲基化.在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第9天的粪便中SFRP2基因超甲基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SFRP2超甲基化与肿瘤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分期、位置及病理分级等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粪便中SFRP2基因超甲基化是大肠癌的一种新的分子标志,对于非侵袭性检测大肠癌具有高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基因启动子区的DNA甲基化状态与Rb和CDK6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3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的hsa-miR-124aDNA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Rb和CDK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总体甲基化率为73.3%(22/3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3/30)(P〈0.05),其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侵犯程度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1)。hsa-miR-124a甲基化与Rb蛋白和CDK6蛋白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sa-miR-124a处于高甲基化状态,这种高甲基化可能通过增强Rh及CDK6蛋白的表达来促进胃癌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磷酸化Afadin在伴有骨质疏松的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以及总生存率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筛选了73例伴有骨质疏松的大肠癌患者,收集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对肿瘤组织中磷酸化Afadin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与配对的非肿瘤组织进行比较,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将患者分为磷酸化Afadin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组,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总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与配对的非肿瘤组织相比,伴有骨质疏松的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磷酸化Afadin的表达水平升高,并且磷酸化Afadin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脉管浸润以及神经侵犯状况相关,磷酸化Afadin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降低,磷酸化Afadin表达水平是影响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伴有骨质疏松的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磷酸化Afadin高表达的现象,磷酸化Afadin的表达水平和肿瘤的进展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