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二尖瓣置换术后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致气管狭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50岁。1994年4月19日因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并关闭不全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第1天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第2天呼吸功能不全,动脉血氧分压(PaO2)7.6kPa(57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37kPa(47.8mmHg);再次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  相似文献   

2.
病例介绍:患者,女,43岁,因右颈内动脉瘤,全麻下切除并结扎右颈总动脉,术前心、肺、血生化检验正常,手术麻醉顺利,术终病人已完全清醒,答话。回病室后1小时心跳、呼吸停止.经复苏5分钟后心跳恢复,1小时后自动呼吸恢复,但仍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以KTH-2型可控同步呼吸机施行机械呼吸血动脉,氧分压(PaO_2)88.6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_2)18.6mmHg,12小时后 PaCO_2升至58.7mm-Hg,PaO_2 167mmHg,调潮气量500ml(模式肺测量)。经12小时后 PaCO_2升至115.9mmHg。右眼底出血,视乳头丛界模糊不清。复查潮气量只有200ml,调潮气最至最大限度,工作压增至3kg/  相似文献   

3.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呼吸频率及潮气量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气腹后呼吸频率及潮气量的调控。方法ASAⅠ~Ⅱ成人患48例,随机分成4组,全麻气管插管后机器控制呼吸,呼吸频率10次/min,潮气量10mL/kg,气腹后Ⅰ组维持不变,Ⅱ、Ⅲ、Ⅳ组潮气量改为8mL/kg,呼吸频率分别为14次/min、16次/min、18次/min,监测患气腹前及气腹后2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力峰值(PEAK)。结果Ⅰ组气腹后PETCO2显升高,显示有通气不足,同时MAP、PEAK均显升高。Ⅳ组PETCO2下降,显示有过度通气。Ⅱ、Ⅲ组PETCO2正常。结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后采用8ml/kg的潮气量和14~16次/min的呼吸频率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于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新生儿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2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生儿,ASA级,男12例,女8例,日龄20~40(32±7)天,体重2.8~4.5(3.6±2.9)kg。术前禁食4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01mg/kg及维生素K110mg,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入阿托品0.01mg/kg、羟丁酸钠80~100mg/kg、安定0.3mg/kg,间断辅助呼吸,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后潮气量为10ml/kg,调整呼吸频率使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为30~40mmHg,吸呼比为1∶2。经股动脉穿刺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患儿行单次硬膜外麻醉。以T12~L1为穿刺点,阻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鼻塞和面罩在拔出气管插管的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单鼻塞吸氧和面罩吸氧,观察拔管前和拔管后30mi n患者的心率(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PH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并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单鼻塞吸氧优于面罩吸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肺组织内毒素CD14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组(S组)和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L组)。S组潮气量(VT)8ml/kg,N组VT40ml/kg;吸:呼比均为1:1;调整呼吸频率60—80次/min,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mmHg。分别于机械通气前(基础值)、机械通气1、2、3h行动脉血气分析,机械通气3h时放血处死大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肺组织内毒素CD14受体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左肺支气管灌洗液内毒素CD14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组机械通气1h时动脉血pH值、氧分压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肺组织内毒素CD14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 大潮气量机械通气3h可上调大鼠肺组织内毒素CD14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双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4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年,加重3年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0℃,呼吸24次/min,脉搏95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口唇轻度紫绀,杵状指,桶状胸,双侧肺泡呼吸音减弱,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无明显杂音。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55.4mmHg,二氧化碳分压78.9mmHg,pH值7.32。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呈重度阻塞性减退,伴小气道明显损害,弥散功能呈重度减退。  相似文献   

8.
长期中心静脉插管引起的心包填塞虽不多见,但性质严重,可能致死。至1979年止,文献报道共有34例,死亡率高达78%。如能及早诊断当可降低。本文报告治疗成功的1例58岁女性,患出血性胰腺炎并发肾功能衰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经右颈内静脉插入聚氯乙烯导管供高营养注射。10天后作了胆囊切除及腹膜后引流。又15天后因胃瘘及局部血性积液再次手术。插管后52天发现中心静脉压上升至15mmHg;中午病人陷于休克状态,呼吸困难伴青紫,心音低弱,无心包摩擦音,心率180/min,血压80/53mmHg,中心静脉压20mmHg。胸片示心影不扩大,肺野无特殊。心电图各导程均示低电压。有反常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43mmHg,二氧化碳分压31mmHg,pH7.37。立即经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并持续滴注多巴胺(5μg/kg/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体重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时根据校正体重设置潮气量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四肢手术的低体重患者60例,均为平卧位手术,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按8 mL/kg实际体重(ABW组)、校正体重(CBW组)和理想体重(IBW组)设置初始潮气量,呼吸频率为12次/min;观察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阻力(Raw);于机械通气后30 min抽动脉血测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并对PaCO_245 mmHg或35 mmHg的患者重新调整潮气量;记录各组需要调整潮气量的例数、动脉血氧分压(PaO_2)并计算氧合指数,同时记录该时刻的动脉平均压和心率。结果:与CBW组相比,ABW组PaCO_2[(49.5±3.9)mmHg vs(40.0±2.5)mmHg]明显升高(P0.01),IBW组PaCO_2[(31.5±3.9)mmHg vs(40.0±2.5)mmHg]明显降低(P0.01);3组患者的PaO_2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BW组(0例)相比,IBW组(14例)和ABW组(16例)调整呼吸参数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加(P0.01);与CBW组相比,IBW组Ppeak[(16.0±1.7)cm H_2O vs(14.7±1.7)cm H_2O]、Pplat[(12.4±1.6)cm H_2O vs(11.4±1.3)cm H_2O]、Raw[(16.9±2.9)cm H_2O·L~(-1)·S~(-1) vs(12.6±2.4)cm H_2O·L~(-1)·S~(-1)]明显升高(P0.01)。结论:对于肺功能正常的低体重患者,当呼吸频率设为12次/min时,按8 mL/kg校正体重设置初始潮气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由于潮气量(VT)增加、吸气时间缩短,全麻时无论自主呼吸和人工通气,均能使肺泡无效腔量增加约70ml。但不同VT机械通气下病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不同VT机械通气下肺癌根治术病人PaCO2与PETCO2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气腹对婴幼儿呼吸生理的影响及呼吸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呼吸生理的影响并探讨手术中呼吸管理的要点。方法20例ASAⅠ~Ⅱ级行选择性腹腔镜手术婴幼儿,采用骶管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期间采用压力控制机械通气,调节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2~38mmHg。麻醉维持采用异氟醚吸入,丙泊酚、维库溴铵持续静脉输注。监测ECG、HR、BP、SpO2、PETCO2、中心静脉压(CVP)、胸肺顺应性(Crs)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并定时做血气分析。结果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40min动脉血二氧化碳总量(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增加(P<0.05);气腹后即刻、气腹后40min与插管前、插管后相比,HR显著下降,RR、气道峰压(Pmax)、PETCO2显著上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期间,气腹对婴幼儿呼吸生理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保证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观测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选择50例中老年择期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结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手术时,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气道压力(PAw)、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显示,患者行CO2气腹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CO2气腹后5min、15min的HR增快,MAP、PAw、PETCO2、PaCO2均升高。结果表明,CO2气腹对中老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很大,因此,术中必须严密监测,备好抢救药品,对中老年合并心肺疾病者更应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常肺功能患者术中单纯降低潮气量(VT)或呼吸频率(RR)是否可以避免过度通气。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不同通气模式,传统组:VT8ml/kg,RR12次/分;低频组:VT8ml/kg,调整RR使PETCO2维持在39~41mmHg;小潮气量组:RR12次/分,调整VT使PETCO2维持在39~41mmHg,PETCO2稳定后30min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低频组和小潮气量组的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pH、PaO2均明显降低,但三组PaO2均高于300mmHg。与低频组和小潮气量组比较,传统组发生明显的过度通气和低碳酸血症,PaCO2由基础值(38.7±3.1)mmHg降至(27.3±4.6)mmHg。结论传统通气模式将呼吸参数设定为VT8~10ml/kg,RR10~16次/分,有发生低碳酸血症的可能。根据PETCO2,降低VT到5~7ml/kg或降低RR至7~10次/分避免过度通气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中应用小潮气量(VT)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ASAⅠ或Ⅱ级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5cm H2O PEEP,VT=6ml/kg,f=15次/分;B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VT=9ml/kg,f=12次/分.观察术前(T1)、麻醉插管后30min(T2)、拔管后15min(T3)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MAP、CVP及术中的气道峰(Ppeak).结果 T3时,A PaO2较B组明显升高(P<0.05),A组A-aDO2较B组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时点A、B两组PaO2、PaCO2、A-aDO2、MAP、CVP、Ppeak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潮气量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减少肺部并发症,更有利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肥胖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肥胖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体重指数(BMI)<25者10例,为正常体重组;BMI>30者10例,为肥胖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控制呼吸,潮气量设为10ml·kg-1,控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0mmHg之间,吸呼比为1:2,吸氧浓度为100%。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15min、手术开始后30min、术后6、24h测定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D(A-a)O2]、肺功能残气量(FRC),并于术前、术后6、12h时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FRC在麻醉诱导后至术后24h时均下降,在术后6,24h时PaO2均下降,D(A-a)O2增高(P<0.01);与麻醉诱导后15min比较,正常体重组FRC在术后6,24h时升高(P<0.01)。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肥胖组在麻醉诱导后至术后24h时FRC及PaO2、D(A-a)O2的变化率降低,术后6,24h时FVC、FEV1.0、MMF降低(P<0.01)。结论肥胖患者FRC和通气功能的降低比正常体重患者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通气参数:潮气量(VT)8ml/kg,呼吸频率(RR) 12次/分,呼气末正压(PEEP)5 cmH2O(1 cmH2O=0.098 kPa).B组通气参数:VT 8 ml/kg,RR 12次/分.于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1 h(T2)、气腹后2h(T3)时记录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分别抽取各时点桡动脉血、颈内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红蛋白(Hb)浓度;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和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根据Fick公式分别计算脑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及其差值(Da-jvO2).结果 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气腹后Vm、SjvO2、PaCO2在各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但是A组Vm、SjvO2、PaCO2的上升趋势较B组更为缓和,A组PaCO2在T1、T2分别为(35.5±2.7)、(40.7±3.5)mmHg,明显低于B组的(39.9±3.1)、(49.4±4.7)mmHg(P<0.05),而Vm在T3为(68.9±8.1)cm/s,明显低于B组的(87.9 ±9.6) cm/s(P <0.05).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2h两组Da-jvO2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A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 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期间能有效降低术中的高二氧化碳血症,维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从而改善脑的过度灌注状态,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量和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75岁。因血管治疗保健器短路引起室内大火,造成面、颈、四肢、躯干等部位烧伤及吸入性损伤,于伤后 1h入院。查体:患者意识不清,体温 36℃,心率 120次 /min,呼吸 28次 /min,血压 140 /90mmHg(1mmHg=0. 133kPa),声音嘶哑,听诊闻及双肺有轻微哮鸣音。血气分析示:氧分压[P(O2 )]72. 6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 )]31. 1mmHg.诊断: (1)重度吸入性损伤。(2)烧伤总面积 45%,其中深Ⅱ度27%、Ⅲ度 8%TBSA. (3)中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相应的抢救措施。伤后 20h,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 35次 /min.经紧急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气腹建立过程中心率急剧减慢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34岁 ,5 2kg ,ASAⅠ级 ,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于 2 0 0 2年 1 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率 84次 /分。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 5mg、苯巴比妥纳 0 1 g肌肉注射 ,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2mg、芬太尼 0 1mg、丙泊酚 80mg、维库溴铵 6mg行快速诱导 ,气管内插管顺利 ,吸入 1 %~ 1 5 %异氟醚维持 ,采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测心电图 ,脉博血氧饱和度 (SpO2 )、无创血压 (N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 ,术中机控间隙正压通气 (IPPV ) ,潮气量 (VT) 8~1 0ml/kg ,呼吸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低潮气量(V_T)通气对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血气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3~6岁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患儿,有肺血增多,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小V_T组(A组,V_T为7ml/kg)、对照组(B组,V_T,为9ml/kg),每组20例。选择小儿标准频率,固定吸呼比,全麻插管后至手术结束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分别于切皮前、转流前、缝皮后即刻记录生命体征、呼吸力学指标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在切皮前、转流前和缝皮后即刻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均降低(P<0.05)、肺顺应性(Cdyn)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切皮前即刻比较,两组Ppeak、Pplat、Pmean在CPB后均增高(P<0.05);A组Cdyn在CPB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Cdyn在CPB后下降(P<0.05)。与B组比较,A组在切皮前、转流前和缝皮后即刻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P<0.05)、动脉血氧分压、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和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小儿标准频率对3~6岁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术中在全麻下行机械通气时,小V_T机械通气有利于肺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塞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小儿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的应用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对39例心脏手术拔管后早期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CPAP,观察NCPAP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动脉血气的变化. 结果 39例中除10例行二次气管内插管外,其余29例在NCPAP辅助下呼吸状况和动脉血气结果均改善,在治疗1小时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至2小时后疗效稳定,总治疗时间为24~96小时. 结论早期合理应用NCPAP可迅速改善心脏手术拔管后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可作为再次气管内插管前的补救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