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小开始接触的有关养生的说法,都是些小报上说的什么油条不能与萝卜同吃,苹果益智,洗澡冷热水交替之类的,那时倒也没觉得傻,看到个新方法便用用,也介绍老爸老妈阿姑阿婆一起用。  相似文献   

2.
李子云 《现代养生》2002,(11):10-10
1.饥饱适中.宋代苏东坡认为,饮食适宜是长寿的基本条件.常常是"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他认为这样可以"宽胃以养气".清代尤乘认为:"饮不可过,过则湿而不健;食不可过,过则壅滞而难化."所以很多养生学家皆主张饮食宜节量.这里所说的"节量"是相对于饱食而言,过饥则饮食摄入不足,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刘颖 《工企医刊》2015,(2):1343-1344
从起居养生角度看,中医养生强调作息规律、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从情志养生角度看,中医养生强调情绪稳定、心胸开阔、节制思虑;从运动养生角度看,中医养生强调劳逸结合、动静交替、小劳即止;从饮食养生角度看,中医养生强调饮食有节、不时不食、定量饮食。  相似文献   

4.
1.春季养生的特点 春为一岁首,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万物复苏,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万事万物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天地相呼应,春季,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舒发.因此,春季养生也要掌握春养阳气的原则和春令之气向外伸发舒展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之逐渐旺盛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所特有的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亦是防治疾病的一门科学.饮食养生对人类健康指导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中医饮食养生为研究对象,并从理论渊源、原则、临床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展开论述,旨在积极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合理利用食疗预防和改善疾病.  相似文献   

6.
苏碧莹 《现代保健》2010,(12):145-146
通过探讨张仲景“顾胃存津”、“四季脾旺不受邪”、“实脾”等顾护脾胃的思想,为I临床用药及养生提供借鉴。运用“顾护脾胃”养生法,建立“治已病”更要“治未病”的养生预防观念,从而达到中医阴阳平衡的最高境界——养生长寿,及《伤寒论》中“保身长命,以养其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谈起养生,我将其总结为20个字,即饮食不求素、个性吃水果、每天多运动、小病少吃药。饮食不能太清淡许多人对饮食的清补原则存在片面的理解,甚至认为清淡就等于只吃蔬菜、瓜果,追求饮食的绝对清素。其实,一味地进食蔬菜,  相似文献   

9.
春季话养生     
<正>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在和谐的春风中,在嫩绿的春色里,人们往往会陶醉其中,但却很少知道,在一年四季当中,春天的气候变化最为反复无常,特别是清明前,天气的剧烈变化,会使人产生种种不适,此时如调养不当,很容易患上种种疾病,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应特别注意春季的养生与防病。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五脏养生,古代医籍有载:“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安和;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少欲,肾水自足。”这句话强调了心理养生与饮食调节的重要性,是中医养生学的经典语句。  相似文献   

11.
中医养生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中医养生保健重在有规律的运动,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要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有益于健康,重视起居保健养生等。  相似文献   

12.
张艳霞 《现代养生》2014,(14):275-275
科学运用中医来调养身体,可以减少疾病,精力充沛,保持健康。本文对中医养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重在有规律的运动,保持心理健康,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注重起居保健养生,遵循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的节奏,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  相似文献   

13.
运动固然好,但中医历来强调运动量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过度的运动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起不到健体强身的作用,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孙思邈就曾经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过“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他强调了运动要适量,选择运动方式也要适合自己,不可看别人选择什么方式就一味模仿,甚至不服老,强行去选择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其结果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4.
王诚喜 《健康》2012,(7):44-45
中医将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制化关系称为"五行"。认为人体内部任何一个脏腑都不是狐立存在的,脏腑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制化关系,因而可以通过调理五脏之间相生相克制化的平衡,在体内营造出"风调雨顺"的环境,来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明阳的和谐,最终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老百姓最容易掌握的,与"五行"相对应的是"五色"。  相似文献   

15.
进入秋季,人们容易夜卧贪凉,从而造成腹胀腹泻、胃脘不舒、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等诸多不适。立秋过后,调补脾胃是养生保健的主题,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煎熬”,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更不能贪凉,平日饮食应注意多食用一些富含营养、补益脾胃的食物,少吃寒凉及难以消化的食物。隆顺榕建议您可以选用一些补益脾胃的食物,如蛋白粉、薏米、莲子、山药、芡实等。  相似文献   

16.
赵小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19-1520
在中医的认知中,脾胃被认为是"后天之本",是人体内气血生化的根本,脾胃相互之间的协作可以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对营养的传输过程.中医的研究认为,饮食是为生命体提供营养,维持生物体生命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相当注重用饮食来调节保护脾胃,治疗脾胃的病症.作者根据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医治疗脾胃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咀嚼养生     
咀嚼,即用牙齿磨碎食物或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说来有趣,这两种含义都能体现在养生上。咀嚼养生,自古有之。孙思邈、沈子复、乾隆皇帝都推荐咀嚼养生,且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在《食鉴》一书中提到:过量饮食会造成腹部满胀,纠正办法是肚子觉饿才吃东西,恰到好处就不要吃了。生冷坚硬的食物,要靠人的脾胃去腐熟,这是不行的,纠正的办法是食物要又软又暖,进食时细  相似文献   

18.
崆峒山的儒、释、道三教文化、秀美的山水及雄壮的人文景观、名闻天下的崆峒武术,共同构筑崆峒山最主要的中医养生资源。如果能加以开发与弘扬,必将为平凉市乃至周边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长寿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罗树星 《大众医学》2010,(12):56-57
许多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人在秋冬季节来临时,经常感觉“胃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20.
黄芬 《现代养生》2014,(14):276-276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古至今,中医以保健、养生、调理身体为其最大特色。笔者作为保健科医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介绍中医如何应用于养生,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