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对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8例新生儿,对其展开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查,对于首次检查没有通过者改进措施后进行第二次检查,通过者视为假阳性,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首次筛查通过率为49.61%,改进措施后筛查通过率为39.49%。影响因素主要为新生儿状态、环境噪声、耳道、检测仪器等。结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在筛查工作中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新生儿及其母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115例未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新生儿自身及其母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孕母在妊娠期的一些因素如妊娠早期的先兆流产、细菌或病毒的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及新生儿自身的因素如新生儿黄疸、脐带、胎盘等均可影响新生儿听力初次筛查的结果。结论新生儿未通过听力筛查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适宜时间、初筛通过率、新生儿听力异常发病率,并分析听力筛查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574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42d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进行第3次筛查,未通过者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诊断,并对听力筛查者的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正常新生儿生后4-7d初筛通过率最高,初筛通过率为93.5%(5025/5374),高危儿初筛通过率为76.6%(285/372),两组差异显著。经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诊断为听力障碍6例,新生儿听力异常发病率为3.4‰。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正常新生儿初筛时间以生后4-7d最佳,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应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因素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效模式,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合理的措施.方法 采用丹麦 MADSEN公司生产的筛查型耳声发射仪,对1440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测试,初次筛查异常者42 d进行复筛,仍异常者测试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确诊.结果 初次筛查通过12620例,通过率为87.64%,42 d复筛通过1762例,累计通过率99.88%.3个月复查累计通过率99.96%,未通过发生率0.04%.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但日龄长短等原因会导致假阳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3084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3084例新生儿(其中普通病房2036例, NICU病房1048例)运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快速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听力初筛,对未通过者42 d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快速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3月龄时借用耳内镜+声导抗(1KHz)+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综合听力学检测,并进行诊断。结果①1048例NICU新生儿初筛未通过200例,未通过率19.08%(200/1048),复筛未通过71例,未通过率35.5%(71/200),6月龄行听力学确诊听力异常者22例,占2.09%(22/1048);②2036例普通病房新生儿初筛未通过98例,未通过率4.8%(98/2036),复筛未通过12例,未通过率12.2%(12/98),6月龄行听力学确诊听力异常者9例,占0.44%(9/203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新生儿听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新生儿,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列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的情况,针对性采取护理对策,以提高其准确性.方法 对1100名新生儿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排除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因素,去除影响因素、改进措施后再次检测;通过者为假阳性,注意分析原因.结果 筛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新生儿状态、耳道、环境噪声、内噪声、检测仪器等.结论 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应注重在操作过程中的把好质量控制,采取安抚新生儿、因人而置探头、控制环境噪声、降低内噪声、检测校准仪器等方法,可提高筛查正确通过率,降低假阳性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用ABR仪通过加载SmartScreen程序进行新生儿蜗后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和解放军第316医院妇产科出生的2864例新生儿中的550例在出生后42d后接受AABR筛查,用美国智听公司诊断用ABR仪加载SmartScreener测试程序进行。AABR采用35dBnHL的短声刺激,刺激率为19.3次/s,叠加500—2000次,在标准隔声室内进行测试。对于筛查不通过者转诊至上级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评估。结果550例新生儿中535例通过了初筛,筛查通过率97.27%(535/550),所有测试未通过者转往北京市指定的听力筛查中心,转诊百分比5.24‰(15/2864),诊断听力正常12例,确诊感音神经性聋、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唇腭裂各1例次,占同期出生新生儿的1.05‰(3/2864)。AABR筛查通过的535例婴儿,随访半年以上,听力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诊断用ABR仪加载SmartScree—net测试程序不需要添加额外设备,利用产妇产后42d到医院复查时对婴儿进行筛查,如发现筛查异常还可立即进行诊断性ABR检查,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床边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提高首次筛查通过率。方法选择我科出生的新生儿1000例,分两组。对照组500例每天上午由专职工作人员在专用房间里进行听力筛查,干预组500例,每天上午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到床边筛查。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首次筛查通过率、再次筛查通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沐浴抚触吃饱奶后再到床边筛查能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率,提高首次通过率,可减少住院期间重复测试和出院后的随访复查,从而减轻了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14.
高危新生儿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耳声发射筛查假阴性结果在高危新生儿各病种间的分布情况,探讨对不同类型高危新生儿选择合适的听力筛查技术的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婴儿在病情稳定后进行DPOAE筛查和ABR检查。结果在双耳均完成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两项测试的303例606耳中未通过DPOAE筛查的有108例157耳,ABR异常的有65例111耳;其中56耳通过DPOAE而ABR异常,分别占ABR异常总耳数50.45%(56/111)和本组总耳数的9.24%(56/606),其中80.36%(45/56)耳系极重度异常,占ABR异常总耳数的40.54%(45/111)。DPOAE筛查阴性的449耳中有56耳ABR异常,DPOAE筛查的假阴性率为12.47%(56/449)。分组结果显示在核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极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和细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ABR异常耳中均有不同比例出现DPAOE筛查阴性结果;特别是在核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的ABR异常耳中DPOAE筛查阴性的比例分别高达80.77%(42/52)和54.55%(6/11)。在无合并症的早产儿和宫内感染、甲状腺功能低下、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肺炎等疾病中,ABR异常耳的DPOAE筛查均为阳性。结论对NICU特别是有高胆红素血症、极低出生体质量、缺氧缺血性脑病和细菌性脑膜炎等蜗后性听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强烈推荐运用OAE和ABR同步初筛查;对于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患儿,初筛时无论是否通过耳声发射筛查都一定要进行ABR筛查。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惠州市健康体检高血压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东省惠州市健康体检高血压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惠州市11216人口进行健康体检和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2463份,收回11216份,有效应答率为90.0%。高血压患病1682例(14.9%);60岁以上年龄组高血压681例(40.5%),明显高于30岁以下年龄组864例(13.6%)(χ2=9.15,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有增加的趋势(χ2=10.45,P<0.001);每日吸烟1162人(69.0%),明显高于不吸烟100例(6.0%)(χ2=15.84,P<0.01);体质量指数(BMI)≥28kg/m2303例(18.0%),明显高于<24kg/m2824例(49.0%)(χ2=9.83,P<0.01);高血压患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肥胖、吸烟、腹围、食盐量均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P均<0.01)。结论加强高血压高发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控制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92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及寻求早期干预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近年出生的92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结果 926例全部存活新生儿于出生后第1~5天经过听力的初筛,通过783例,占84.56%;复筛未通过30例,最后确诊5例新生儿均为听力障碍,总发病率为5.4‰。结论及早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损失,及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的听力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将325例足月分娩胎儿窘迫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5例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分别是脐带因素占48.31%,胎盘因素占18.46%,羊水因素占11.38%,母体因素占3.69%,胎儿因素占2.77%,产力因素占6.46%,原因不明占8.92%。分娩方式对胎儿窘迫发生率有较大影响,以臀位助产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胎儿窘迫的发生是多项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控制,从而降低围生儿病率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在本院诊治的140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EP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5.3%,输卵管妊娠为主;EP相关因素:妇科炎症、孕产史、有腹部手术、IUD、异位妊娠史等。结论EP异发生率较高,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盆腔炎、选择避孕措施、提倡阴道分娩等可减少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412例产后6~8周妇女的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412例产妇中有48例EPDS评分〉13分,提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为筛查阳性。发生率为11.65%(48/412)。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经χ2分析发现: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性格以及夫妻关系等与产后抑郁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产妇的居住条件、家庭收入、地域等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常见的精神及心理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孕早、中、晚及产后等时期,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预防,可减少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