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头碱植物如草乌、川乌、雪上一枝蒿、落地金钱草、抽山虎、附片等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顽症。由于使用不当或用药过量常导致中毒,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现将200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30例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3.
1例46岁男性患者误服生草乌、川乌粉约5 g后3 h出现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心电图检查示心室扑动,心率110次/min。立即电除颤,静脉推注胺碘酮,未复律。再次静脉推注胺碘酮,同时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 mg和15%硫酸镁8 ml(1 g),复律。心电监护示频发多源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继续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和利多卡因。1 min后,再次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率180~190次/min。静脉推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均无效。再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室速仍存在但频率逐渐降至160~170次/min。遂第3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率140~150次/min。10 min后,第4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律转复。1 h后给予患者行血液灌流,最初1 h出现4次多形性室速,每次静脉推注硫酸镁(1~1 g)均有效。次日,患者恢复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硫酸镁注射液用于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共纳入64例患者,均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静脉使用利多卡因。其中32例患者在以上基础上静脉使用硫酸镁注射液,32例未静脉使用硫酸镁注射液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之间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时间。结果静脉使用硫酸镁组患者平均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时间为(1.1±0.5)h,对照组平均室性心律失常控制时间为(2.3±0.7)h,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使用硫酸镁注射液对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救治方法,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救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乌头碱中毒患者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及时明确的诊断,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进行以血液灌注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李菊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9):57-57
笔者总结1995年6月-2006年8月住院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13例救治体会,旨在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5年6月-2006年8月收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22~56岁.所有患者均在30~120min内发病,中毒症状:恶心、呕吐、流涎、胃部烧灼感、头昏、口唇及四肢麻木13例;心悸、气短、胸闷12例;心脏停跳感10例;发绀、昏迷、瞳孔散大、四肢抽搐、眼睑及颈部肌肉痉挛伴大汗淋漓3例;心律不齐11例,肺部闻及湿性啰音8例.心电图示I度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各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频发室性早搏8例;ST-T下移者10例. 相似文献
9.
乌头碱类包括草乌、附子、附片。乌头碱中毒是基层急诊科的常见疾病,在冬季多见,因加工或服用不当可发生中毒,主要毒物为乌头碱,强烈兴奋迷走神经,作用于心脏,可导致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和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因误服寺院自制藏药35粒(内含乌头碱,极量5粒/d)后感四肢麻木,恶心,呕吐3h,于2006年4月26日14:05急诊收入我院。入院查体:血压70/40mmHg 相似文献
11.
刘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4):10-10
患者,男,50岁,因关节疼痛,自服150ml乌头药酒,30min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促,伴恶心、呕吐,共呕吐胃内容物3次,约400ml,非喷射性。腹痛,口唇及四肢麻木,急诊收治。既往否认“心脏病”史。 相似文献
12.
覃玉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1):141-142
患者因头晕、头痛、腹痛4+h于2013年4月28日13:30入院.入院前半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腹痛,无畏寒发热,无晕厥,院外自购“藿香正气液”口服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2+h前患者突感四肢麻木,伴心悸,无四肢抽搐,无意识障碍.患者来我院途中突发大汗淋漓,呕吐淡黄色水样物1次,非喷射状,可见咖啡色样液体,未见血丝.入院查体:T35.0℃,HP 120次/min,R 23次/min,BP 100/60mm 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适中,神清神差,不断呕吐白沫,其中夹有咖啡色液体,见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检查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欠红润,颈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救治。方法2006年5月-2011年5月本院先后成功抢救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63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的特点及抢救治疗后的变化。结果63例患者均发生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为主。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均出现在临床重度中毒患者中.其中6例重度患者行急诊床旁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心律失常迅速减少,心电图转为正常。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乌头碱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多样化,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心律失常严重性直接反映临床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早期进行床旁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迅速纠正心律失常,使心电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刘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
患者,男,50岁,因关节疼痛,自服150ml乌头药酒,30min后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促,伴恶心、呕吐,共呕吐胃内容物3次,约400ml,非喷射性.腹痛,口唇及四肢麻木,急诊收治.既往否认"心脏病"史.入院查:T 36.8℃,P 185次/min,R 42次/min,BP 70/50mm Hg(1mm Hg=0.133kPa),急性痛苦病容,全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皮肤黏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合并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常规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4.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救治乌头碱中毒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17.
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为临床急症,抢救棘手,许多偏远农村的患者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因休克、心室颤动而死亡。常规抗心律失常效果欠佳,不能及时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防治猝死。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利用120电话在第一时间指导家属及乡村医务人员进行急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治疗措施及综合治疗进展。方法对16例乌头碱中毒按中毒处理原则,积极抗心律失常,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对症等治疗基础综合治疗。结果 16例乌头碱中毒后引起心律失常患者,其中8例合并心源性休克,经抢救除1例抢救死亡外,其余均痊愈。结论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抢救乌头碱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例乌头碱中毒院前急救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根据病例进行分析,乌头碱中毒对机体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在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救治要点是及时正确使用阿托品和糖皮质激素,并根据心律失常选用相应药物.结论:在同时使用阿托品和糖皮质激素时,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与护理,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9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及研究。结果 9例患者均经过合理的救治与护理,都能脱离生命危险,最后康复出院。结论对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及时给予抗心律失常、电除颤、心肺复苏及早期的彻底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等有效地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