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也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111-112
目的:探讨对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以尽量减少对上颌窦正常黏膜功能的干扰与破坏。方法对28例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行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并行黏膜瓣复位。结果随访1年以上未见上颌窦囊肿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径路上颌窦囊肿切除术能有效治疗上颌窦囊肿,而且能减少对上颌窦正常黏膜纤毛运动功能的干扰,最大程度的保护鼻腔、鼻窦正常生理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行下鼻道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35例(36侧)上颌窦囊肿在强化局麻鼻内镜下行下鼻道开窗术,术中彻底吸除囊液,钳除上颌窦囊壁组织。结果随访1a以上,无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采用下鼻道开窗术可彻底清除上颌窦囊肿,可达到根治效果,较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囊肿已逐步为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术上颌窦囊肿摘除所替代[1].我科自2004年10月以来应用鼻内镜下鼻道开窗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上颌窦囊肿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囊肿由于部位较为隐蔽,使用常规内镜鼻窦手术器械很难达到彻底清除效果.临床上常采用下鼻道开窗或经中鼻道联合及经上颌窦前壁切除上颌窦囊肿,手术损伤较大.我们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应用电凝吸引器治疗囊肿,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确诊为上颌窦囊肿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33侧),男17例(19侧),女13例(14侧),年龄16-60岁,中位年龄34岁.均有头痛、面部闷胀、牙痛及鼻腔间断流黄水等临床症状.单纯性囊肿13例,鼻中隔偏曲伴囊肿5例,鼻息肉鼻窦炎伴囊肿1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对20例经病理确诊的真菌性上颌窦炎进行手术治疗,并同期比较20例单纯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经病理确诊的真菌性上颌窦炎。结果随访半年,治疗组2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20例中有6例复发,再行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愈。结论真菌性上颌窦炎属难治性鼻窦炎,采用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联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对其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3种路径。方法:3种路径分别是:上颌窦自然口开窗路径;下鼻道开窗路径;中下鼻道联合进路路径,分别为5例、6例、25例。结果:所有囊肿均成功摘除。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且效果良好,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霉菌性上颌窦炎病例日益增多,视频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清理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通过单纯0°鼻内镜无法完整清除窦腔内病变组织,70°镜下对于上颌窦前壁的病变亦不能较清晰暴露处理,通过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并使用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收住我院的上颌窦囊肿39例进行鼻内镜手术,30例为经下鼻道开窗囊肿摘除,9例为经上颌窦窦口开窗行囊肿摘除。结果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效果可靠,损伤小,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种入路上颌窦病变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犬齿窝入路上颌窦开窗术、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Denker术式联合鼻内镜上颌窦病变切除术等多种入路对59例上颌窦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采用不同鼻内镜手术入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技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对我院收治的单纯性上颌窦囊肿患者应用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约10 mL,病变全部清理干净,术后症状全部消失,下鼻道和窦口开放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呈临床愈合,术后2周复查钩突在位,鼻腔色泽正常,鼻窦黏膜光滑,下鼻道开口通畅。结论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治疗单纯性上颌窦囊肿临床疗效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霉菌性上颌窦炎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3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B组57例,采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评定疗效,A组治愈35例,复发8例,治愈率为81.4%,B组治愈55例,复发2例,治愈率为96.5%,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式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较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上颌窦息肉及囊肿的有效方法。方法对鼻内镜下中鼻道、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息肉或囊肿4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46例手术均获治愈,随访13年无1例复发。结论该手术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防止复发,创伤小,操作简便,治疗效果确切,是治疗上颌窦息肉或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鼻内镜手术联合下鼻道开窗双径路治疗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40例上颌窦难治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双路径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从中鼻道扩大自然开口径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上颌窦难治性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双路径治疗上颌窦难治性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方法 对我科4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径路进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48例患者全部治愈,半年后复查上颌窦均无真菌和炎症.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径路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苏东  蹇华  阳婷 《贵州医药》2009,33(5):456-457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息肉已逐步被经鼻内镜中鼻道开窗上颌窦息肉摘除术所替代。我科自2004年开始应用鼻内镜中鼻道开窗上颌窦息肉摘除术治疗上颌窦息肉,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病变治疗的传统手术方法是经唇龈沟内切口上颌窦根治术。该术式对病人的损伤较大,而且对上颌自然开口附近的病变不能彻底清除。我科采用鼻内镜下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式治疗上颌窦病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24~68岁。上颌窦息肉10例(其中双侧上颌窦息肉5例),上颌窦囊肿18例,真菌病2例(其中双侧上颌窦霉菌病1例),内翻性乳头状病1例。术前均行鼻窦水平位及冠状位 CT 检查。全部病例未见骨质破坏。我们对所有病例先行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中遇到不能完全清除的病变,则将中、下鼻道两个窗口融合成1个窗口,形成融合开窗术共1例(2侧)。1.2 仪器:采用德国 Storz 鼻内镜、鼻窦手术器械及电视显示、录像系统。1.3 手术方法:采用表面麻醉,如术中病人疼痛明显时加用强化麻醉,鼻腔黏膜及下鼻道黏膜表面麻醉3次。切除钩突,咬除筛泡。开放前组筛漏斗处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达上下径约8mm,前后径约10mm,窦周的息肉组织用切割器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柯一陆氏手术)与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以往采取柯一陆氏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本院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El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7.89%)与总有效率(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03%,72.41%),P〈0.05;观察组复发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口小、术后易恢复、复发率低,可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霉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上颌窦发病率最高,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采用柯-陆手术,自鼻内镜问世之后,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复发率较高.我院2006年6月-2011年6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CT检查结果,分别选择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下鼻道-中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下柯-陆手术,有效降低了复发率,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 男,22岁。因左面部不适1个月余去当地医院行副鼻窦CT检查示左上颌窦占位,上颌窦前壁和下壁骨质破坏。考虑为上颌窦癌?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查患者左面部皮肤红,眶下面部隆起,无明显压痛。左眼视力无异常。左侧鼻腔黏膜略充血,鼻腔外侧壁突入鼻腔。行上颌窦强化CT,示左上颌窦牙源性囊性占位,上颌窦前壁以及下壁骨质破坏。考虑为上颌窦含牙囊肿,给予上颌窦穿刺,抽出黄绿色黏液。给予患者口内上牙龈切口,将囊肿和病牙完全切除。并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下鼻道开窗,骨腔内填塞碘仿纱条,从下鼻道开口处引出。术后给予抗炎止血治疗,3d后抽出碘仿纱条。患者恢复好。病理示:上颌窦囊肿。  相似文献   

20.
上颌窦息肉合并囊肿经典的治疗方法是上颌窦根治术,由于下鼻道造口容易狭窄、闭锁、引流不畅、通气不佳以及鼻腔局部创伤反应大,常导致术后疗效差。随着鼻内镜术的广泛应用。近几年治疗上颌窦息肉合并囊肿多采用功能悻内窥镜鼻窦外科术(EESS),但也有一定局限性。2004-2006年我科采用经尖牙窝、上颌窦自然口双径路进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宴息肉并囊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