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在我国均列首位。50岁以下发病率低,50岁以上发病率高,脑梗死好发于60岁以上者,近年来中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脑梗死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脑梗死急性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复常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沈蔚  严瑾  刘晔  龙娉 《中国医药指南》2012,(24):368-369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有关高血压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并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的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街道的4个居委,共有385名研究对象,比较这些研究对象在接受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后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前发病原因知晓率48.53%,干预后69.85%;按时医嘱服药率46.46%,干预后68.25%;诊断标准及分级知晓率17.65%,干预后61.03%;体育锻炼率42.65%,干预后78.68%;吸烟率63.97%,干预后33.82%;饮食控制率57.35%,干预后72.06%;自测血压6.62%,干预后30.88%。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信、行均有明显的改善,说明健康教育干预在预防和控制疾病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年~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08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后遗症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4.07%,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相当,P>0.05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疾病相关性。方法对研究组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群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记录结果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提示患者是否具有脑梗死疾病发生风险,并对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脑梗死疾病发病率;根据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可准确掌握其病情进展或临床疗效,为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经健康教育对其康复效果分析。方法采集自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糖尿病合并引发脑梗死患者4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后,本研究的干预组患者血糖均达到正常水平,脑梗死后遗症偏瘫患者达到正常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25%。并无一例完全性偏瘫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合理的健康教育对其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情况以及血糖控制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脑梗死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干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干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脑梗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症状消失时间、神经功能指标复常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期间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12月接收的肺结核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研究组则是采取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对疾病认知情况以及健康行为情况;对两组的预后情况(痰菌转阴、药物性肝损伤)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疾病认知、健康行为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痰菌转阴率97.50%,对照组82.50%(P <0.05);研究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5.00%,对照组22.50%(P <0.05)。结论 采取行为改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的肺结核患者,可提高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痰菌转阴并能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护理配合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9月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AIS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认知心理护理及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疾病感知、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遵医行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认知心理护理配合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老年AIS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改善患者遵医行为,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沈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247-24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3个月后展开随访,统计患者对COPD了解程度和患者呼吸肌训练、排痰训练的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对COPD了解程度为96.0%远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呼吸肌训练、排痰训练掌握程度为84.0%同样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0例,将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观察组采取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非溶栓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脑梗死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5.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P<0.05)。结论使用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患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志芳 《河北医药》2013,35(8):1215-12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 attack,TIA)属于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作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为8%~10.5%、90d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为10.5%~14.6%[1],而5年内将发展成为脑梗死的病人大约占25%~40%[2]。因此,TIA常被认为是脑梗死的先兆和可干预的高危因素。为了预防和治疗此类脑梗死的发生,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探讨与之关系密切的生物标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养老、健康等问题接踵而来,临床上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如脑梗死,且占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且抑郁情绪是该疾病的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重患者及其家庭负担。因此,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帮助其减缓心理压力,积极面对治疗,提升其生活质量,现对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出现抑郁情绪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相继出现,致使脑血管疾病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疾病,给社会、家庭和患者个人带来沉重负担。其中脑梗死是临床上引发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且易发生较多并发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例数每年以2%~3%的速度持续上升,如何及时救治脑梗死患者,成为医务人员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问题[1]。救治脑梗死患者的时间窗非常严格,研究显示[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1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Hcy未升高脑梗死组53例,Hcy升高脑梗死组87例),同时期健康对照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对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α[Lp(α)]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Lp(α)和Hcy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Hcy升高脑梗死组血清Hcy、Lp(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Hcy未升高组脑梗死组(P<0.05);Hcy未升高脑梗死组血清Hcy、Lp(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cy、Lp(α)呈正相关性(r=0.860,P<0.05)。结论血清Hcy、Lp(α)水平上升与脑梗死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做好吉林市社区居民防治急性呼吸道疾病工作,有效的实施干预措施,预防呼吸道疾病流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并进行健康宣教干预措施。结果吉林市社区居民急性呼吸道疾病基础知识回答正确率干预前后明显提高;正确洗手人数干预前62.80%,干预后提高到77.90%。结论干预后明显提高了社区居民对急性呼吸道疾病基本知识、预防保健意识和自我防护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疾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护理、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0.91%,对照组为72.73%,干预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8.64%,对照组为65.9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健康知识掌握为95.45%,对照组为68.18%(P<0.05)。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积极多方面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程度,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陆莹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35-43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在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状康复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9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心理、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早期护理干预康复治疗。结果 9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经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后,32例痊愈,治愈率32.6%,59例好转,好转率60.2%,7例未愈,未愈率7.1%,其中3例死亡,病死率3.1%。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减轻患者后遗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2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6.67%,护理满意度为98.33%,均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76.67%、护理满意度88.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帮助广大女性患者了解盆腔炎疾病的具体知识和细节,顺利通过治疗和恢复期,早日重获健康。  相似文献   

20.
陈为花 《哈尔滨医药》2012,32(6):491-492
目的为转变脑梗死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护理干预提高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方法采用我院内科脑梗死病人恢复期对此病的认知的调查问卷采集数据。结果脑梗死患者心理调查78例,男40例,女38例,抑郁型57。7%(45/78),焦虑型23.1%(18/78),兴奋型19.2%(15/78)。对家属表示依赖者占88.5%(69/78),家属对患者不关心者占11.5(9/78)。经心理护理后,其中明显好转的抑郁型患者41例(52.5%),焦虑型18例(23.1%),兴奋型10例(12.8%),无好转者9例。可见,经心理护理的患者预后效果好。结论脑梗死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