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根据24 h血压动态脉压检测结果分为24 h动态脉压≥60 mmHg组(n=35)和24 h动态脉压<60 mmHg组(n=25),...  相似文献   

2.
李维  夏豪  庞明  史文  苏卫红  郭清  梁湘琪  周芸 《广西医学》2010,32(4):398-40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30例根据脉压指数(PPI)分为A组68例,B组62例。统计并计算各组的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血糖、血脂、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脉压指数(PPI)、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EF)、射血分数(FS)。结果年龄、病程、PPI、PP、SBP与LVMI呈正相关(P〈0.01),而DBP与LVMI负相关(P〈0.01)。PPI≥0.5的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PI〈0.5的患者(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脉压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调查未治疗高血压患者 6 96例 ,男性 387例 ,女性 30 9例 ,年龄 38~ 86岁 ,平均 6 6 .9岁 ,高血压病史 8.0 3±6 .85年。按平均压 (MBP,m m Hg) <10 7,≥ 10 7分为二组 ,再分别以脉压 (mm Hg) <6 0 ,6 1~ 80 ,81~ 10 0 ,>10 0分为 4个亚组。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 ,超声心动图测定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 VM)和收缩功能指标 (EF、FS)。比较各亚组的体重指数 (BMI)、体表面积 (SBA )、血糖、血脂、BU N、Cr、UA、CCr、L VMI、EF、FS及心脑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1)不同脉压水平的患者 ,在 MBP 10 7或≥ 10 7的各亚组中 ,高血压病史、吸烟者、饮酒者、BMI、SBA、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 ;(2 )脉压与 BUN、Cr、U A、年龄、SBP、L VMI呈正相关 (分别为 0 .75 ,0 .6 0 ,0 .70 ,0 .4 8,0 .5 9,0 .5 6 ,P均 <0 .0 5 ) ,而与 CCr、DBP、FS、EF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6 8,- 0 .5 2 ,- 0 .4 9,- 5 .5 1,P均 <0 .0 5 )。 (3)左室肥厚、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脑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有关 (P均 <0 .0 5 ) ,但脉压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最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ax),按颈动脉超声分为正常组和颈动脉斑块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平均脉压及脉压指数,观察两组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差异以及IMTmax与脉压及脉压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PP及PP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IMTmax与PP及PP密切相关(r分别为0.357和0.412,P均<0.01).结论 脉压及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较脉压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最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ax),按颈动脉超声分为正常组和颈动脉斑块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平均脉压及脉压指数,观察两组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差异以及IMTmax与脉压及脉压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颈动脉斑块组PP及PP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IMTmax与PP及PP密切相关(r分别为0.357和0.412,P均<0.01).结论 脉压及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脉压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较脉压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关浩增  李醒三  郭清  陈敏  莫永秀  韦巍 《广西医学》2005,27(12):1909-19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平均脉压(24hMPP)与靶器官亚临床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和30例非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观察,分别检查他们的24h动态血压(AMBP)、心脏和颈动脉超声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计算出相应的24h平均脉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CCA-IMT)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UAE),并将两组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和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的24hⅧP、24hSBP和24hMD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该组的LVMI,CCA-1MT和UAE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高血压组的24hMPP与LVMl、CCA-IMT和UAE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0,43,0,39,P〈0.01)。结论24h动态脉压和LVMI、CCA-IMT、UAE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脉压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亚临床损害有关,检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24h平均脉压、左室重量指数、颈总动脉IMT和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率,将有利于对靶器官损害的早期发现和逆转。  相似文献   

7.
王敬军 《河北医学》2006,12(12):1225-122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l)与尿白蛋白(A lD)的关系,评价脉压和脉压指数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为4组,测量2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和PPI;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ALB和血脂的水平。结果:组间性别、年龄、血脂异常均无显著差异;脉压和脉压指数的增加,尿ALB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脉压和脉压指数与尿ALB水平密切相关,在评定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方面价值比高。  相似文献   

8.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吉云  扬志勇  苗年海  陈继群 《安徽医学》2010,31(10):1194-1196
目的通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将10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脉压〉60mmHg组和脉压〈60mmHg组,两组患者均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CT、血肌酐及尿清蛋白定量测定。结果脉压〉60mmHg组冠心病、左心室肥厚、脑梗死发生率、血肌酐浓度、24h尿清蛋白定量均高于脉压〈60mmHg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增大的脉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为临床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19例,按脉压(PP)水平分为两组:即PP≥60mmHg组和PP〈60mmHg组;对入选者做以下检查:血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部CT、尿常规、血肌酐、尿D2微球蛋白(D2-MG)。结果PP≥60mmHg组与PP〈60mmHg组比较,左心室肥厚、冠心病、脑血管并发症、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缩小脉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压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由心肌收缩力、心搏量、动脉系统的弹性所决定.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脉压增高是动脉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脉压可更敏感地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态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5例,按24 h平均脉压(MPP)分为两组:24 h MPP≥60 mm Hg为A组,24 h MPP<60 mm Hg为B组;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肌酐、动态血压测定.结果 3组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平均舒张压(MDBP)、24 h MPP、血清肌酐、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GR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患者24 h MSBP、24 h MPP较C组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升高(P<0.05);A组血清肌酐明显高于B组和C组,24 h MDBP及GRF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动态脉压增大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相关;动态脉压越大,靶器官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方法测定14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体重、血肌酐等指标,通过Cockcroft-Gault方程计算Ccr,对脉压与Ccr进行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脉压与Ccr呈负相关(P<0.01);扣除年龄因素影响后,脉压与Ccr仍呈负相关(P<0.01)。结论脉压是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脉压增宽可减少Cc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脉压的不同,分为3组:PP1组(脉压〈51mmHg,1mmHg=0.133kPa),PP2组(脉压51—65mmHg),PP3组(脉压〉65mmHg),分别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随着脉压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越严重,PP3〉PP2〉PP1(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PP3〈PP2〈PP1(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脉压高低密切相关,适当提高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脉压,减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4.
施志雄 《广西医学》2011,33(10):1302-130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20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脉压水平分为PP〈50mmHg组,50~60mmHg组,61—70mmHg组,PP〉70mmHg组。观察各组脉压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性别、吸烟、血糖、血脂和高血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进入回归方程,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脉压与靶器官损害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高血压痛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脉压增大,靶器官损害增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肱指数、脉压指数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对61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检测,分为ABI减低组(观察组)(ABI≤0.9,n=220)和ABI正常组(1.3>ABI>0.9,n=390)(对照组)。两组均以《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检测,比较两组间MMSE评分的差异并分析两组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差异。结果:ABI减低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ABI正常组(23.4±1.8比28.1±1.4,P<0.05)。其中两组计算力、即时记忆力、延迟回忆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BI降低、PPI升高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筛查ABI及PPI对早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并进行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与肾损害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25-12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按脉压(PP)水平分为〈50mmHg、50—59mmHg、60—69mmHg及≥70mmHg4组,分析PP与尿素氮、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关系。结果随着PP的增大,Ccr明显降低,Scr及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不同脉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大,可促进肾脏损害,提示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也是预测肾脏损害有价值的指标,控制脉压可以减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关系,并评估动态PP对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23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PP,按动态PP水平分为四组:A组PP≤40mmHg(1mmHg=0.133kPa,57例)、B组PP41~60mmHg(77例)、C组PP61~80mmHg(71例)和D组PP〉80mmHg(3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尿β2-MG,并分析动态PP与血、尿β2-MG的关系。结果随着动态PP水平的增大,血、尿β2-MG浓度明显增加且呈正相关性。结论动态PP与血、尿β2-MG密切相关,动态PP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富济  董焱  张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71-1372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伴脑卒中患者的脉压分析,探讨脉压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53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分成脑出血组133例和脑梗死组120例,另选取11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出3组脉压、脉压为70mmHg(1mmHg=0.133kPa)异常率及脉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脉压在脑卒中组和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脉压70mmHg的异常率在各组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脉压异常率与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脉压最大分布区域均在70-79mmHg,分别占26.7%、25.9%,而对照组则在50-59mmHg,为29.6%。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增宽与脑卒中危险性密切相关,脉压可做为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一个较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