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肿瘤患者外围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进一步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桥联酶法技术,对3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CD2 、CD4 、CD8 细胞检测。结果:所查T淋巴细胞亚群CD2 、CD4 细胞水平及CD4 、CD8 细胞比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结论:表明脑肿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良性肿瘤略低,恶性及颅内转移瘤显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了解该病患者机体免疫平衡状态。方法 :使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检测 4 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和 4 0例正常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的 CD3+ 、CD4 + 细胞与细胞总数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5 ) ,CD8+细胞的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D4 + / CD8+的比值比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1)。结论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38例肺心病患者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IJSA)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清SIL-2R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组比较,CD4细胞显著减少,CD8细胞则显著增多,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如以正常人血清SIL-2R含量462×103U/L为上限阈值,CD4/CDS比值125为下限阈值,其中任何一项升高或降低均可确定为免疫异常。38例肺心病患者中31例免疫异常,占81.6%。结论:SIL-2R含量及外周T淋巴细胞检测可作为判断肺心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再生障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T细胞活化,探讨免疫机制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法检测48例再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HLA-DR表达。结果:再障组患者的CD4^ 、CD8^ 细胞明显增高,D4^ /CD8^ 比值降低,CD8^ HLA-DR^ 细胞明显增加。结论:再障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T细胞的异常活化。提示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对造血功能的押制在再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8例乙肝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活性.结果 各临床类型乙肝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GD3+、CD4+,CD8+均下降,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的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法检测36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发现上皮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CD3 T、CD4 T数值较对照组略有减少,CD8 T数值稍增加,CD4 T/CD8 T下降,二者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也说明上皮型单疫性角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轻度异常;基质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的CD3 T、CD4 T数值减少,CD8 T增加,CD4 T/CD8 T比值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提示单疱性角膜炎的发病与单疱病毒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检测单疱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阐明其发病机理、判断病情与预后、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和比值(CD3+CD4+/CD3+CD8+)水平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ITP发病的关系。方法检测55例ITP患者(ITP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的水平,并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3CT细胞、CD3+CD4CF细胞、CD3+CD47CD3+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而CD3+CD8T细胞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淋巴细胞亚群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6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水平.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而CDjT细胞受到抑制,CD4*T细胞/CDa+T细胞比值变小。结论恶性肿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机体免疫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键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3^ CD4^ 细胞降低,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下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辅助性T细胞减少及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失衡等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为估计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n=20)和健康查体儿(n=13)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含量。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CD4^ ,CD8^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恢复期CD4^ ,CD8^ ,CD4^ /CD8^ 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太比例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免疫染色法检测了50例单纯性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显示:肾病发作期患j[CD3、CD4、CD4/CD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MO.05)。缓解停药期患儿上述各值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水平。提示肾病发作期患儿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病情缓解后恢复时间较长。儿童单纯性肾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附50例报告  相似文献   

12.
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酶免疫染色法检测了50例单纯性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显示:肾病发作期患j[CD3、CD4、CD4/CD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MO.05)。缓解停药期患儿上述各值有所恢复,但未达正常水平。提示肾病发作期患儿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病情缓解后恢复时间较长。儿童单纯性肾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附50例报告  相似文献   

13.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CDMcAb系列次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恶性肿瘤病人和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表明:CD_2(T细胞总数)、CD_4(T_H)及CD_4/CD_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D_8(Ts)明显高于正常值(P<0.001).说明T细胞亚群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在肿瘤病因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检测结果手术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20),其原因可能与手术、创伤、麻醉、术后采血时间、癌瘤临床分期、组织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老年肺癌患者与35例老年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结果:老年肺癌组CD3 、CD4 、CD8 T细胞及CD4 CD28 、CD8 CD28 T细胞亚群明显低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1);CD8 CD28T细胞亚群(P<0.01)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间CD4 CD28T细胞亚群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较正常老年人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抗肿瘤能力明显下降,并导致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5.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90例实体肿瘤患者(肿瘤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和NK细胞,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3+、CD3+CD4+、NK16+56+百分率下降,CD3+CD8+百分率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临床上应对肿瘤患者提供积极的免疫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I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0例IM患者(IM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3+CD4+,CD3+CD8+)、CD19+和CD16+56+(NK)细胞,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3+CD4+T细胞、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CD19+和CD16+56+细胞显著降低(P〈0.01),CD3+T细胞、CD3+CD8+T细胞水平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I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可能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亚群可做为IM患者免疫状态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 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咳嗽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3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采用郭峰改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 、CD4 、CD8 细胞亚群,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慢性咳嗽患者C3bRR、CD8 较正常组减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较正常组结果有所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01);CD3、CD4、ICR均略高于正常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可能在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秀玲 《微创医学》2003,22(6):840-841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状况.方法对27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作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APAAP)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27例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阳性例数为21例(7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所有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1);肺结核患者组组间比较,PPD试验阳性与阴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PPD试验阳性组中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及强阳性组间比较外周血T细胞亚群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PPD试验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尤为明显,免疫调节治疗将有助于肺结核的治疗.动态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抗结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躁狂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情况。方法: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检测32例躁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的外赂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前患者组外周血的C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的CD4、CD8及CD4/CD8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躁狂症患者外周血的CD3、CD4、CD8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