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确定术前CA19-9对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判断最有价值的截点,并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68例被纳入研究。首先分析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应用ROC曲线法分析确认术前血清CA19-9水平对判断预后最有价值的截点;随后采用单因素模型分析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模型分析得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 术前血清CA19-9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术前血清CA19-9水平对预后判断最有价值的截点为150 U/mL(P=0.000)。单因素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Bismuth-Corlette分型、门静脉侵犯、肝动脉侵犯、肝实质侵犯、术前减黄、淋巴结转移及切缘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动脉侵犯、切缘及术前血清CA19-9水平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与95% 置信区间分别为: 3.359(1.440-7.837)、2.973(1.927-4.587)、2.096(1.271-3.455)、2.238(1.356-3.694)和2.954(1.890-4.618)。结论 术前血清CA19-9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对预后判断最有价值的截点是150 U/mL;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动脉侵犯及切缘也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种肿瘤标志物与胃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胃癌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检测166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标志物水平,术后随访,获得76例患者完整预后信息。分析肿瘤标志物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EA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CA19-9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CA19-9、CEA、CA125预测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度都高于术前诊断。3项标志物同时升高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0个月,两项同时升高者11.0个月,只有一项标志物升高的患者19.0个月(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CA19-9和临床分期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CA19-9升高倍数与生存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0.466,P<0.01)。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A19-9、CEA、CA125升高可预测不良预后,CA19-9为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19例胃癌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依据患者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早期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93)、无复发组(n=126);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胃癌家族史、肿瘤部位、Lauren分型、Berman分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神经受浸、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辅助化疗等因素分布;然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9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年内早期复发率为42.47%(93/219),多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两组间的胃癌家族史、Lauren分型、Berman分型、TNM分期、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浆膜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辅助化疗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包含TNM分期(OR=4.568)、肿瘤直径(OR=3.149)、浸润深度(OR=2.651)、浆膜浸润(OR=3.927)、淋巴结转移(OR=3.343)等,而淋巴结清扫范围(OR=0.349)、术后辅助化疗(OR=0.288)则为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有很高的早期复发率,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且影响其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重视这些高危因素,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早期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根治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5例行根治切除术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期,收集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χ~2检验进行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69个月;生存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6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05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败血症,104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74.81%、35.56%、22.22%;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累计生存率呈下降趋势;TNM分期、Bismuth-Corlette临床分型、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术前糖类抗原19-9(CA19-9)、术前癌胚抗原(CEA)、术前最高血清总胆红素(TBil)、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是显著影响行根治切除术HCCA患者预后的单因素(P<0.05);TNM分期(OR=4.672)、术前CA19-9(OR=3.022)、术前CEA(OR=2.174)、术前最高血清TBil(OR=2.731)、淋巴结转移(OR=3.863)、血管侵犯(OR=2.658)、肿瘤分化程度(OR=4.946)是影响HCCA根治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CA根治切除术总体预后不理想,TNM分期、术前CA19-9、术前CEA、术前最高血清TBil、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HCCA根治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术后生存期比较,探讨影响预后的6个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非重复特征性临床因素:性别、年龄、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白蛋白、术前黄疸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CA19-9水平与患者生存情况。结果:PD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5.3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7%,44.2%和19.8%。不同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术前黄疸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血管神经侵润、淋巴结转移、CA19-9水平等6个独立因素的1年生存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其中肿瘤血管神经侵犯、CA19-9、淋巴结转移依次是影响胰腺癌手术预后的前3位因素。结论:胆红素水平低、黄疸持续时间短、术中输血量少、无肿瘤血管神经浸润、无淋巴结转移、CA19-9水平低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对Ⅲ期结直肠癌(CRC)复发或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行根治术治疗Ⅲ期CRC患者术后随访1年,根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16)和无复发转移组(n=84),收集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部位、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侵犯部位、肠梗阻和穿孔、术后辅助化疗情况,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清AFP、CEA、CA19-9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Ⅲ期CRC复发转移的因素,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3项指标水平对Ⅲ期CR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AFP水平与血清CEA、CA19-9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转移组Ⅲ期CRC患者血清AFP、CEA、CA19-9水平高于未复发转移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低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及血清AFP、CEA、CA19-9水平为Ⅲ期CRC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FP、CEA、CA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对于肝内胆管癌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前检测患者的CA125及CA19-9的水平,并对比CA125、CA19-9及CA125联合CA19-9与患者临床数据之间的关系。所有患者行标准化肿瘤切除术并术后化疗。根据术后随访1年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回顾性分析术前CA125、CA19-9及CA125联合CA19-9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患者的CA125、CA19-9水平与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肝功能、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 <0.05);预后不良组的CA125及CA19-9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4(P <0.05),单独预测的AUC分别为0.845和0.852(P <0.05)。结论 术前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密切相关,CA125联合CA19-9预测肝内胆管癌患者术后的预测价值大于单独预测,值得...  相似文献   

8.
张东 《河北医学》2013,19(10):1501-150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可能病因学以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6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根治性手术组、姑息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并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根治性手术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49.8%,27.9%;姑息手术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7.5%,1.3%,0%;保守治疗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0%,0%。三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患者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单发或多发、门静脉、淋巴结、腹膜转移、手术方式等影响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肝内复发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组织学分化程度、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随访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大小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均无关(P0.05);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A、CA-125均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CEA、CA-125均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肝门胆管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3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12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胆道支架植入术34例,仅行PTCD术29例。结果:4种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01.51)个月、(16.001.49)个月、(12.001.83)个月和(5.001.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均影响患者预后。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肝门胆管癌的最佳治疗方法。Bismuth分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术中化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肝右三叶切除并门静脉切除和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Bismuth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右支及分叉处,进行肝右三叶切除联合门静脉重建根治性切除肿瘤.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出血约500 mL,未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第13天出院;术后6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病人精神及身体状况良好,现在仍存活.结论肝门胆管癌患者有可能直接耐受联合右三叶切除及门静脉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收治并经根治术治疗的7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的随访资料对其转移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经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因素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术后转移复发与吸烟情况、原发部位、是否为双原发癌、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形态、脉管瘤栓、TMN分期、T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后CEAb、术前CA19-9b、术后CA19-9b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部位、淋巴结转移、肿瘤形态、TMN分期、化疗方案、术前CEAb、术前CA19-9b是转移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以淋巴结转移、TMN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临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需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的检测对其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48例胆管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进行检测。结果:CEA、CA19-9、CA242敏感性分别为52.70%,82.43%,63.51%,联合检测敏感性为89.89%,较单独检测明显提高。CA19-9在术后2周明显下降,对判断胆管癌的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结论: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胆管癌的检出率,降低漏检率;CA19-9在监测胆管癌术后复发中可能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24-2)在结直肠中分化腺癌患者术后探测及提示复发和转移灶中的应用。方法 对55例结直肠中分化腺癌患者进行 18F-FDG PET/CT显像及肿瘤标志物筛查,并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对于结直肠中分化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灶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5.74%(45/47),特异性75.00%(6/8),阳性预测值95.74%(45/47),阴性预测值75.00%(6/8),准确率92.73%(51/55),其中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CEA组、CA19-9组、CA24-2组及肿瘤标记物联合组灵敏度分别为68.09%(32/47)、28.57%(12/42)、40.00%(16/40)及74.47%(35/47),特异性为50.00%(4/8)、66.67%(4/6)、71.73%(5/7)及50.00%(4/8),阳性预测值为88.89%(32/36)、85.71%(12/14)、88.89%(16/18)及89.74%(35/39),阴性预测值为26.67%(4/19)、11.42%(4/34)、17.24%(5/29)及25.00%(4/16),准确率为65.45%(36/55)、32.65%(16/49)、44.68%(21/47)及70.91%(39/55)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结直肠癌术后中分化腺癌患者复发及转移灶的探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各项肿瘤标志物对病灶转移及复发均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胆囊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最终共纳入101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组有41例,无淋巴结转移组有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组织学分级、肝脏侵犯、术前CA19-9≥100 U/mL、术前CA19-9+CEA+CA125联合与胆囊腺癌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组织学分级、术前CA19-9+CEA+CA125联合是胆囊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术前CA19-9≥100 U/mL或CEA≥20 ng/mL或CA125≥50 U/mL的胆囊腺癌患者应考虑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于T3、T4分期,组织分级为G3、G4,以及术前CA19-9≥100 U/mL或CEA≥20 ng/mL或CA1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行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随访调查,分析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的肝癌患者病历和随访资料,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对术后预后有影响的相关因素10项进行单因素定量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的3年随访率为96.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血管癌栓、肿瘤包膜、远处转移是与预后相关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大致相同。结论 行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取决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血管癌栓、肿瘤包膜、远处转移等方面,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血管癌栓、远处转移为危险因素,肿瘤包膜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PVE)术治疗Bismuth-Corlett III型及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后肝再生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72例通过PVE术治疗Bismuth-Corlett III型、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VE术后第3周未来肝残余量再生率中位数进行分组,分为高再生组(38 例)和低再生组(34 例)。对两组患者肝再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及生存时间序列分析。结果:PVE前预保留肝容积(FLR)为(447.97±99.93)mL,预保留肝容积率(FLRR)为33.83%,小于40%的临界值。PVE术后3 周患者FLR增长至(582.80±106.60)mL,FLRR中位数为44.32%。ΔFLR为(134.83±48.73)mL,FLR再生率中位数为27.6%。高再生组和低再生组间PVE前Bismuth-Corlett分型(P =0.027)、CA19-9水平(P =0.037)、区域淋巴结转移(P =0.019)及肝纤维化(P =0.01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纤维化(P =0.034)是影响PVE后肝再生的主要危险因素。72 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12.2个月,95%CI =7.934~16.406。高再生组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18.0个月,低再生组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5.8个月,比较两组总体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1)。结论:治疗Bismuth-Corlett III型、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PVE术可以促进肝再生。高再生组较低再生组的生存时间的中位数延长。肝再生的影响因素有胆管癌分型、淋巴结转移、CA19-9、纤维化,其中肝纤维化是影响肝再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探究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在胃癌患者术后的预后价值.为提高胃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于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期间在笔者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413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胃癌预后相关指标、神经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结果 413例患者中有123例(29.78%)神经浸润,神经浸润与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宏观类型、T分期、淋巴转移率、脉管癌栓形成、转移情况及TNM之间有统计学差异,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中得出性别、T分期、淋巴转移率、转移情况、手术方式、术后化疗情况、CEA及CA199水平是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有许多,如淋巴转移率、TNM分期等,神经浸润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对胃癌患者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优势肿瘤细胞分组的混合型肝癌(CHCC)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 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CHCC 病例的临床资料,按其瘤体内优势细胞类型分为3 组:A 组(HCC 优势组18 例)、 B 组(ICC 优势组13 例)、C 组(混合组7 例),比较各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3 组患者年龄、 性别、乙肝或丙肝感染例数、肿瘤数目和直径、肝硬化、Child-Pugh 分级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类型、脉管癌栓、门静脉/ 胆管受侵、卫星灶、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 和AJCC 分期等术中、术后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A 组AFP 值高于B 组和C 组(P <0.0125)。 术后1 年各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2.1%、62.7% 和4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 年总体生存率分 别为69.3%、76.2% 和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无论瘤体内优势肿瘤细胞比例有无差异, CHCC 临床特征基本无差异,都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现阶段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大部分肝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