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承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肺癌患者中被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10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血栓组),并选择同时期入院的非VTE肺癌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分和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评分情况及危险度分级的构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危险因素以及VTE危险度分级与肺癌患者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血栓组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栓组中通过Caprini风险评分量表被评定为极高危和高危的患者比例达98.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严重的肺部疾病,含肺炎(1个月内)、卧床的内科患者、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既往恶性肿瘤和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等6个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因素是肺癌合并VTE的主要危险因素。D-二聚体、卧床的内科患者、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既往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是肺癌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VTE危险度分级为极高危的肺癌患者是VTE发病的高危人群,极高危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发病风险是低危患者的36.573倍。结论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肺癌患者VTE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预测重症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ICU重症住院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时期入院的156例非VTE重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相关临床资料,依据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VTE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Caprini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TE危险度分级与重症患者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VTE组患者Caprini评分(8.7±3.5)高于对照组(4.2±2.6);VTE重症患者中经Caprini评分量表判定为高危和极高危的比例高达88.4%,高于非VTE重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以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内科患者、严重肺部疾病(<1个月)、脓毒症(<1个月)、大手术(<1个月)、恶性肿瘤(既往或现患)、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DVT/PTE)疾病史、血栓家族史、多发性创伤(<1个月)等8个危险因素是重症住院患者发生VTE的主要高危因素。Caprini评估量表危险度分级与VTE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显示,Caprini评估量表评定为高危和极高危的重症患者与VTE发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危和极高危重症患者VTE的发病风险分别是低危患者的2.042和11.681倍。结论 基于个体危险因素的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可以较好的评估重症患者VTE发病风险,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预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100例,其中确诊为VTE病人25例作为观察组,非VTE病人7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等,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分析2组病人Caprini风险评分、VTE危险度分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VTE危险度分级与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VTE组病人Caprini评分(4.280±1.948)高于对照组(2.947±2.155)(P < 0.01),危险度分级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卧床或制动>72 h、肥胖(BMI>25 kg/m2)、激素治疗、下肢水肿5个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危险因素是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VTE的主要高危风险因素(P < 0.05)。被评定为极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是低危病人的8.667倍(P < 0.01)。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能较好地预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VTE高危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为肺栓塞患者的初步评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住院的肺栓塞患者202例(肺栓塞组),及同期住院的非肺栓塞患者201例(非肺栓塞组),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卧床时间、吸烟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恶性肿瘤、骨折史、手术史、外伤史、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既往有无肺栓塞病史等可能导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卧床时间≥7 d、慢性阻塞性肺病、外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既往有肺栓塞病史与发生肺栓塞有显著性关联(P<0.05),而性别、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史、恶性肿瘤、感染、低白蛋白血症、肥胖与发生肺栓塞无显著性关联.结论:临床工作中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应该引起重视并予以初步评估,做到尽早完善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7年12月78例发生妊娠期及产褥期VTE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8例妊娠期及产褥期未发生VTE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T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Caprini风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prini分级极高危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危、中危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择期手术、静脉曲张、下肢肿胀、BMI≥25、需要卧床休息、手术时间>45min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曲张、BMI≥25、需要卧床休息、手术时间>45 min是妊娠期及产褥期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高危是VTE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低中危患者的15.26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rini血栓风险评估可有效预测孕产妇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栓塞引起的非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非感染性AECOPD的住院患者182例。将其分为肺栓塞组60例和无肺栓塞组12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栓塞导致的非感染性AECOP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嗜烟史、长期家庭氧疗史、伴胸痛、伴咯血、伴心悸、伴呼吸困难、合并高血压病史、合并冠心病病史、合并糖尿病病史、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伴心房纤颤、血氧分压和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栓塞组有25.00%卧床时间超过1周,36.67%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以上,28.33%血二氧化碳分压≤36 mm Hg(基线值),38.33%有深静脉血栓形成,98.33%患者D-二聚体≥500μg/L,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时间超过1周、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以上、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导致非感染性AE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时间卧床、双下肢周径存在明显差异、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导致非感染性AECOPD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肺栓塞的可能,避免发生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危重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危重深静脉血栓(DVT)患者58例为病例组(A组),以同期住院的深静脉血栓非危重患者58例为对照组(B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患者进行Caprini危险因素分析,并用帕多瓦分数预测DVT危险度分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VT危险度分级与危重深静脉血栓患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A、B组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体质量指数、血常规和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B组(χ~2/P=3.978/0.011);危险度分级中,A组患者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占84.49%,高于B组患者的44.83%(P<0.01);与干预前比较,2组干预后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均增加(t/P=44.931/0.000、8.249/0.000、32.273/0.000、6.537/0.000),且A组患者增加幅度大于B组(t/P=38.350/0.000、16.158/0.00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VT风险评分≥5分,血流平均速度和血流峰速度降低,血液黏度和D-二聚体增高是DVT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和血液流变学可以较好反映DVT危险度分级与危重深静脉血栓患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予以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评分,股深静脉、腘静脉平均血液流速,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2组Caprini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周、护理2周时Caprini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股深静脉、腘静脉平均血液流速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预防作用,可降低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显性因素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非显性因素所致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了肺栓塞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发生了肺栓塞)和B组(未发生肺栓塞)。在试验中为这两组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CT肺动脉造影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内皮素-1检测。最后,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临床特征。结果:①在卧床时间、是否发生晕厥、是否形成深静脉血栓、双侧下肢是否等粗、心电图I导联的S波T波是否倒置、心电图Ⅲ导联的Q波是否显著、PaCO2是否低于基线值、D-聚体的水平是否升高等方面,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x2=4.29--6.83,P<0.05)。②A组患者的D-二聚体平均水平、内皮素-1中位数均高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双侧下肢不等粗差距大于1cm、卧床超过7d、深静脉血栓形成是AECOPD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非显性因素所致的AECOPD其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可能性高。而这一现象与患者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双下肢不等粗等因素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无明确感染依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8年11月北京核工业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无明确感染依据的AECOPD合并PE的患者38例(A组),及同期收治的无明确感染依据的AECOPD患者60例(B组),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院12 h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化验动脉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并行床边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现病史、体格查体及化验检查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史(长期口服利尿剂)、长期卧床史(≥7 d)、下肢不等粗(≥1 cm)、D-二聚体水平(≥500 μg/L)、动脉血气中PaCO2水平(<35 mmHg)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无明确感染依据的AECOPD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史、长期卧床史、下肢不等粗、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气中PaCO2下降特点时,应高度警惕是否合并P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294例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并发肺部感染)63例和对照组(未并发肺部感染)231例。观察两组死亡发生情况,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死亡率(19.05%)显著高于对照组(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年龄、肥胖、吸烟、脑血管意外史、既往肺部疾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流阻断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术后带呼吸机及使用镇痛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年龄、肥胖、吸烟、脑血管意外史、既往肺部疾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流阻断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术后带呼吸机及使用镇痛泵可能是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是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②方法 对93例肺栓塞病例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60岁)46例,平均年龄(71.6±6.8)岁;非老年患者(<60岁)47例,平均年龄(44.8±9.9)岁.③结果 老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DVT)、心脑血管病史、手术史、骨折、肿瘤.心脑血管病史、肿瘤在老年组比非老年组高(22/46:10/47)、(8/46:1/47)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老年组病死率高(13/46:4/47),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④结论 老年肺动脉栓塞患者伴随疾病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3配比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头颈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和经疾病、年龄与性别匹配的4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生物化学指标及手术时间等围术期状况,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头颈部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吸烟史、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脑梗死、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尿酸、血钾、术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围术期血压、围术期入量以及术后Caprini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合并高血压病和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手术时间延长是头颈部肿瘤患者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病、手术时间长者并发急性肺栓塞的风险增加,改善此类危险因素可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因素应在APE疾病中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4.
郭治宇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687-1690
目的 研究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DVT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处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缓解情况、双下肢周径差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PLT)、动脉血氧分压(PO2)及凝血指标PT、APTT、TT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治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周径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疗效总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93%)(P<0.05);肺栓塞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D-二聚体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NR、FIB、PLT、PO2比较上2组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PT、APTT、TT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PT、APTT、TT时间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下肢血栓合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的近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动脉高压 的关系。方法根据肺功能和心脏彩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46例)、单纯AECOPD组(46例) 和健康对照组(38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肺功能和心脏彩超,并测定肺肿瘤标志物全套和脑钠肽(BNP)的血清学 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单纯AECOPD组的肺功能显著下降,且AECOPD合并肺动脉高 压组的肺功能最差(P<0.05)。单纯AECOPD组患者的血清CA125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当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进一步升高 (P<0.05);而其它肺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在3组之间比 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亦显著高于单纯AECOPD组(P<0.05)。Pearson 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血清CA125与肺动脉收缩压及BNP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 清CA125可能被用于判断AECOPD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一个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栓塞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5 年来本院住院肺栓塞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危险因素、伴随疾病与预后。结果 本组肺栓塞患者中年龄≥ 36 岁患者共232 例(82.27%),主要致病因素依次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24 例(43.97%),3 个月内手术、创伤92 例(32.62%),恶性肿瘤49 例(17.38%),既往肺栓塞35 例(12.41%) 等。结论 对年龄≥ 36 岁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3 个月内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既往有肺栓塞病史的患者,应重视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诊病房收治的AECOPD患者51例,根据入院后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回报有无血栓的结果,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结果 在有无下肢水肿、肺动脉高压、平均动脉压、D-二聚体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水肿、肺动脉高压是AECOPD合并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5.215, 3.741),而平均动脉压及D-二聚体不是AECOPD合并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动脉血氧分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ECOPD患者可通过下肢水肿情况、肺动脉高压推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进而针对性地检查、治疗,达到诊断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肺部感染者52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肺部感染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AECOPD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ECOPD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52例AECOPD肺部感染者中检出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4株(63.77%),以肺炎克雷伯菌(21.74%)及铜绿假单胞菌(18.84%)为主;革兰阳性菌23株(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7.39%)及屎粪肠球菌(8.70%)为主;真菌2株(2.90%)。年龄[R=3.203(95% CI:1.072,9.570)]、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R=5.27(95% CI:1.835,15.184)]、住院时间[R=2.925(95% CI:1.077,7.939)]、机械通气史[R=2.964(95% CI:1.006,8.734)]及ABCD分组[R=3.347(95% CI:1.091,10.271)]为AE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观察组DD、FIB、CRP、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E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史及ABCD分组是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类患者凝血机制及炎症反应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