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数量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4例胃癌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术前收集外周血2 mL;选择术后30天、门诊复诊经检查恢复顺利的患者18例与术前配对,收集外周血, 以CD14 /CD11b+/CD33+/HLA DR 作为MDSCs的表面标志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所占的比例,分析MDSCs的数量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同时对MDSCs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SCs占(0.226±0.044)%,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复诊者外周血MDSCs所占比例分别为(1.903±0.247)%,(1.120±0.240)%。胃癌患者与对照组MDSCs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5),手术前后MDS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MDSCs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结论: MDSCs在胃癌患者免疫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肿瘤负荷减轻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2.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骨髓和脾脏中的骨髓生成途径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活性的不成熟异质性骨髓细胞,与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MDSC的主要功能为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促进Treg的增殖以及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而减弱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因而中医药治疗疾病是以借助中药的偏性帮助机体维持阴阳平衡为目的和手段。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阴阳平衡与免疫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能够调控MDSC的表达参与机体免疫调控来治疗肿瘤等多种疾病。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调控MDSC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在健康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癌患者及其术后外周血中的比例,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宫颈癌患者、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检测2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外周血中MDSCs、Treg的比例及MDSCs产生的精氨酸酶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中MD‐SCs、Treg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85±0.85)%,(7.82±1.04)%],其次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组[(1.52±0.53)%,(3.32±0.48)%],健康对照组最低[(0.61±0.17)%,(2.02±0.26)%],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手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DSCs、Treg的比例明显下降,MDSCs产生的精氨酸酶和NO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外周血MDSCs比例的升高可能与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检测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比例及亚群分布,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17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和20例健康者外周血、17例宫颈癌组织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悬液中MDSC比例及其亚群分布,并分析其与鳞状细胞癌抗原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比例明显增高(P<0.01),以CD15+粒细胞样亚群为主。与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悬液相比,癌组织细胞悬液CD45+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但细胞中未见CD33+表面标志的表达。宫颈癌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与鳞状细胞癌抗原值呈正相关(r=0.715 4,P<0.05)。结论: 外周血中粒细胞样的MDSC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儿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数目、亚群比例、主要功能物质变化,探讨MDSC在儿童B-ALL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8例初诊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B-ALL患儿作为试验组,按照危险度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及标危组,15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ic method,FCM)检测各组外周血中MDSC(CD11b~+CD33~+)的数量变化;检测单核细胞样MDSC(CD14~+CD11b~+CD33~+)和粒细胞样MDSC(CD15~+CD11b~+CD33~+)两种不同亚群的比例及其变化情况;检测MDSC主要功能物质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和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B-ALL患儿外周血中MDSC数量比例(2.41%±0.45%)高于完全缓解后(1.56%±0.44%)及正常对照组(0.68%±0.16%)(P0.01);且MDSC数量比例与不同危险度分层呈正相关(r_s=0.680,P0.01),不同危险度分层间MDSC的数量比例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B-ALL外周血MDSC亚群以粒细胞样MDSC(granulocyte-MDSC,G-MDSC)为主,完全缓解后B-ALL患儿与正常对照外周血中MDSC亚群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单核细胞样MDSC(monocytoid-MDSC,M-MDSC)为主。外周血MDSC中Arg-1和ROS在治疗前B-ALL患儿表达最高(41.00%±9.34%,3 004.26±611.05),完全缓解后次之(24.13%±5.49%,2 031.75±294.01),正常对照组表达最低(10.72%±4.37%,811.33±195.12)(P0.01);Arg-1的表达随ALL危险度分层升高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分层中ROS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危组表达高于中危组和标危组,中危和标危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L患儿外周血中MDSC数量随危险度分层的升高而增加,MDSC可能通过其代谢产物Arg-1及ROS的表达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参与儿童B-ALL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及其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MDSCs对CRSwNP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RSwNP组(31例)及对照组(36例)外周血中HLA-DR-CD11b+CD33+MDSCs,HLA-DR-CD11b+CD33+CD14-CD15+粒细胞性MDSCs(PMN-MDSCs)和HLA-DR-CD11b+CD33+CD14+CD15-单核细胞性MDSCs(M-MDSCs)的比例和功能分子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浆中IL-6的浓度。结果: CRSwNP患者外周血总MDSCs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CRSwNP组PMN-MDSCs比例明显升高(P<0.05),而M-MDSCs比例下降(P<0.05)。CRSwNP组总MDSCs中ARG-1的平均荧光强度升高(P<0.05),血浆IL-6浓度增加(P<0.05)。结论: CRSwNP患者中总MDSCs的表达升高且以PMN-MDSCs为主,其功能分子ARG-1表达增强,提示MDSCs可能参与了慢性鼻窦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郦茂  斯城  陈百松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39-1842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及意义。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取乳腺癌标本,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不同年龄的乳腺癌患者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6.72±1.86、9.61±2.45、12.05±2.81;髓源性抑制细胞分别为2.81±1.32、4.92±1.92和6.01±2.65。随着TNM分期的增加,髓源性抑制细胞、调节性T细胞逐步增加(P<0.001)。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均显著增高(P<0.001)。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乳腺癌患者调节性T细胞分别为8.94±1.98、9.83±2.05、10.99±2.42;髓源性抑制细胞分别为4.03±1.65、4.87±1.91、6.22±1.89;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髓源性抑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显著正相关(r=0.271,P<0.001)。 结论 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荷瘤小鼠肺部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取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3LL细胞(0.3×106个)注射入小鼠尾静脉,成瘤后3周取小鼠肺组织,酶消化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GR1-FITC、CD11b-PE双染阳性)的表达量。对照组:在小鼠尾静脉注射PBS,其余步骤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小鼠肺部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GR+CD11b+双阳性),表达量为(19.92±6.08)%;对照组MDSCs表达量为(7.06±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癌小鼠的肺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荷瘤小鼠肺部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 取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3LL细胞(0.3×106个)注射入小鼠尾静脉,成瘤后3周取小鼠肺组织,酶消化肺组织,制备肺组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GR1-FITC、CD11b-PE双染阳性)的表达量.对照组:在小鼠尾静脉注射PBS,其余步骤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小鼠肺部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GR+CD11b+双阳性),表达量为(19.92±6.08)%;对照组MDSCs表达量为(7.06±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肺癌小鼠的肺组织高表达免疫抑制细胞MDS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舌鳞癌患者外周血中血样业源抑制细胞( MDSC)的表型,探讨影响舌鳞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表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未接受过治疗的舌鳞癌患者27例和健康志愿者16例,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TNM分期、病理分型。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14-CD33+CD11b+MDSC细胞的表达。结果舌鳞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间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志愿者( P<0.001)。舌癌患者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间外周血MDSC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晚期舌癌患者MDSC细胞比例高于早期舌癌患者(P<0.05)。舌癌高分化者与中分化者,中分化者与低分化者间MDSC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者MDSC细胞比例高于低分化者(P<0.05);三者外周血中MDSC细胞比例均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患者TNM分期和病理分级与外周血中MDSC细胞比例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舌鳞癌患者外周血中CD14-CD33+CD11b+MDSC比例较健康人明显升高,升高的程度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9(IL-9)的水平和外周血中Th9的细胞比例,探讨Th9在SCLC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例局限期SCLC患者(局限期SCLC组)、16例扩散期SCLC患者(扩散期SCLC组)和10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9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h9细胞在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结果: SCLC组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t=3.731,P<0.01),局限期SCLC患者外周血中Th9细胞比例低于扩散期SCLC组(t=2.825,P<0.01)。SCLC组患者血清IL-9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4.001,P<0.01),局限期SCLC组患者血清中IL-9水平低于扩散期SCLC组(t=3.089,P<0.01);结论: Th9可能通过分泌IL-9直接促进SCLC的疾病进展,外周血中Th9细胞和IL-9可能成为评价小细胞肺癌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了解肺癌患者的基线免疫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CD3( )、CIM(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 )/CD8( )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 )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CD19( )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正常人群相比存在降低趋势,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可作为肺癌患者免疫监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Foxp3以及化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肺癌患者的发病机制,为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96例肺癌患者和5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Foxp3水平,并对49例肺癌患者进行化疗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化学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多与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化学治疗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检测Foxp3对肺癌患者发病机制的探讨和治疗观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肺特异性X蛋白(LUNX)mRNA的表达,探讨其对NSCLC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4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非肺癌恶性肿瘤患者3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16例及健康志愿者15例的外周血进行LUNX mRNA检测。结果:54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1%(26/54)和25.9%(14/5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肺癌恶性肿瘤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与NSCL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化疗前后均随TNM分期增加而升高(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NSCLC外周血LUNX mRNA表达与化疗近期疗效无关(P〉0.05)。结论:LUNX mRNA是一种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较好的特异性标志物;化疗后NSCLC外周血LUNX mRNA的表达比化疗前显著降低,表明有效化疗可消灭NSCLC患者的微转移癌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28例肺腺癌患者与4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ct、Foxp3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7A、TGF-β、IL-10的水平,所有标本同时进行肿瘤标志物系列检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腺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1.19(0.89~1.88)% vs 2.23(1.28~3.24)%,P=0.001],其特征性转录调控因子RORct及细胞因子IL-17A也明显升高(P<0.001,P=0.001)。外周血T调节细胞特征性转录调控因子Foxp3 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9),同时伴TGF-β及IL-10水平升高(P=0.014,P=0.003)。血清IL-17A与TGF-β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6,r=0.497),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与CE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24,r=-0. 502)。结论 肺腺癌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IL-17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h17比例上调可能是肺腺癌患者免疫抑制的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患者(44例)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33+HLA-DR- MDSCs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进展及肿瘤
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HLA-DR- MDSCs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1±0.66)% vs(0.62±
0.22)%,P<0.001];根据肿瘤分期划分,晚期(Ⅳ期)肾癌外周血CD33+ HLA-DR- MDSCs表达明显增高:Ⅰ+Ⅱ期∶Ⅲ期[(1.46±
0.44)%∶(2.04±0.35)%,P<0.01];Ⅲ期:Ⅳ期[(2.04±0.35)%∶(2.50±0.64)%,P<0.05];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33+ HLA-DRMDSCs
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D33+ HLA-DR- MDSCs表达与肿瘤分
期、分型相关,对肾癌患者的预后及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1-14
目的探讨Th22细胞及效应因子IL-22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程度,并探讨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肺癌患者4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随机选取来自于同一时期门诊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22细胞(CD4+IL-22+)的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2浓度变化;对比观察两组Th22细胞及IL-22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肺癌患者中,Th22细胞、IL-22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从相关性分析图看出二者呈正相关(r=0.631,P0.01);且实验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Th22细胞、IL-22因子数值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随着肿瘤直径逐渐增大,病理类型不同,Th22细胞、IL-22因子数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h22、IL-22表达频率明显升高,与肺癌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密切相关,有望为肺癌的研究增添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