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 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住院T 2DM患者104例,根据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n=56)和非NAFLD组(n=48),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各个相关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NAFLD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清葡萄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水平(UA)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非NAFLD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BMI、TG是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 2DM合并NAFLD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刘文华  汤珊珊  魏双双  楼向明 《浙江医学》2021,43(11):1217-1219,1230
目的探讨白脂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的213例PCOS患者为PCOS组。另择本院同期年龄、BMI匹配的2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分析PCOS组患者血清白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诊断价值。结果PCOS组与对照组年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和LDL、TC、促卵泡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OS组患者血清白脂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TG、CRP、黄体生成素、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HD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COS组患者血清白脂素水平与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CRP均相关(均P<0.05)。多重性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COS组患者血清白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CRP独立相关(均P<0.05),白脂素水平越高,胰岛素抵抗指数越高,CRP水平越高。血清白脂素水平诊断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临界值为4.25ng/ml,灵敏度为0.875,特异度为0.372。结论血清白脂素水平升高与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白脂素或可用于辅助诊断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肪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检测正常人、单纯脂肪肝、脂肪肝合并糖耐量低减(IGT)和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DM)四组人群空腹状态下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脂联素和肝、肾功能、75g糖耐量试验后的血糖、血胰岛素,并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另三组血清脂联素均显著降低(P〈0.05);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F)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mT(FI)组均显著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FD)组(P〈0.05),脂联素与BMI、WHR、TG、FBG、FINS、ALT、HOMA-I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随着血糖升高逐步降低,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星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eptin)和脂联素/瘦素比值(A/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55例,2型糖尿病组117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n=58)、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T2DM+NAFLD组)(n=59),收集临床及生化资料,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计算二者比值。应用SPSS18.0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T2DM+NAFLD组的患者DBP、ALT、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BMI、AST、TG、FPI均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患者(P<0.05、P<0.01),HDL-c、APN和A/L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患者(P<0.01)。(2)回归分析显示FPG、病程和HDL-c是脂联素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APN及BMI是胰岛素抵抗预测因子;TG是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APN是其保护因素(OR 0.561,95%CI 0.45~0.70,P<0.01)。结论:低脂联素血症可能在T2DM合并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以血清脂联素预测胰岛素抵抗(IR)。瘦素在T2DM合并NAFLD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T2DM患者116例,其中合并NAFLD组(68例),未合并NAFLD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颗粒蛋白前体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相比,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INS、HOMA-IR、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2)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在T2DM合并NAFLD组显著高于未合并NAFLD组(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MI、HOMA-IR、TG分别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颗粒蛋白前体、BMI及AL T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的颗粒蛋白前体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评估T2DM合并NAFLD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102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T2DM合并高血压组(n=50)和T2DM无高血压组(n=52)。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检测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的血糖(2h BG)、胰岛素(2h INS)水平及空腹和OGTT 2 h后网膜素、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结果 2组患者血脂、FBG、FINS、2h BG、2h 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空腹网膜素、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与OGTT后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OGTT后2 h网膜素和脂联素水平低于T2DM无高血压组(P<0.05),内脂素水平高于T2DM无高血压组(P<0.05)。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OMA-IR和FINS呈正相关(P<0.05);血清网膜素和脂联素水平与HOMA-IR和FINS呈负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明显改变,且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8例住院的T2DM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所有对象依B超检查结果是否脂肪肝分为NAFLD组(54例)和非脂肪肝(NFLD)组(84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中NAFLD的患病率为39.2%,NAFLD组血清肝酶水平升高者为69.23%;T2DM合并NAFLD组患者BMI、TG、FINS、P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T2DM患者中NAFLD呈现较高的患病率;BMI、TG、FINS、PINS可能是T2DM合并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磁共振氢谱(1H-MRS)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心肌三酰甘油含量进行定量评价,探讨心肌三酰甘油含量与心功能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等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确诊的52例T2DM患者。测定患者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并应用1H-MRS扫描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采用Dixon技术行腹部磁共振成像扫描评价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心肌三酰甘油含量与心功能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等的相关性。结果腹部Dixon技术评价显示,合并NAFLD组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高于未合并NAFLD组患者[(14.99±5.21)% vs (3.5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9,P<0.01)。1H-MRS分析结果显示,合并NAFLD组T2DM患者的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为(1.87±0.55)%,高于未合并NAFLD组患者的(1.1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1)。T2DM患者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室间隔厚度(IVS)、空腹血糖及左心室重构指数(LVMVR)均呈正相关(r=0.582、0.293、0.318、0.282,P=0.001、0.035、0.021、0.042)。结论 1H-MRS可无创定量评价T2DM合并NAFLD患者的心肌三酰甘油代谢异常,且心肌三酰甘油相对含量与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IVS、空腹血糖及LVMVR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312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的肝肾功能、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生化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由超声诊断NAFLD.结果 T2DM患者中NAFLD患病率为47.0%(147/312).T2DM伴NAFLD组患者的腰围、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伴NAFLD组患者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水平、HOMA-IR、尿微量清蛋白(MALB)、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单纯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在T2DM患者中患病率高,超重、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胰岛素血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敏  唐荣珍  张维  辜晓惠  陈德薇  董巍 《西部医学》2011,23(7):1248-1250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SA)在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9例新诊断T2DM的分为NAFLD组患者39例,非NAFLD组患者40例,分别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淀粉样蛋白A(SS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NAFLD组患者的血清SSA以及BMI、W/H、ALT、AST、FINS、TG及HOMA-IR较非NAFLD组患者显著增高(P〈0.01),NAFLD组的年龄I、SI、HDL显著降低(P〈0.01)。新诊断的T2DM是否合并NAFLD与年龄、BMI、FINS及SSA有相关性(P〈0.05)。SSA与BMI,FINS,W/H呈正相关(P〈0.05)。结论 BMI、空腹胰岛素及SSA水平是新诊断的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并且BMI、腰臀比、空腹胰岛素水平与SSA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sprosin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C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9例,根据2011年《血管超声检查指南》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CIMT增厚(CIMT≥1.0 mm)患者46例(CIMT增厚组),2型糖尿病CIMT正常(CIMT<1.0 mm)患者53例(CIMT正常组)。检测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参数,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Asprosin浓度。计算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 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Asprosin与CIMT、AIP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CIMT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 CIMT增厚组血清Asprosin明显高于CIMT正常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sprosin与CIMT、三酰甘油、AI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7、0.266、0.285,P<0.01),与载脂蛋白A呈负相关(r=-0.242,P=0.016);2型糖尿病患者CIMT与年龄、病程、颈围、腰围、收缩压、Asprosin呈正相关(r分别为0.577、0.390、0.203、0.229、0.295、0.317,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血清Asprosin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的患病风险增加。结论: Asprosin可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CIMT增厚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血脂特点。方法:住院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117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T2DM)61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T2DM+NAFLD)56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肝功能。结果:绝经后女性T2DM组与T2DM+NAFLD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FBP、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组甘油三酯(TG)、BMI、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高于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T2DM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BMI增加和TG升高是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TG升高和体重增加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合并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 nesfatin-1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T2DM 组(211例,其中 T2DM 不伴 NAFLD 组98例,T2DM 伴 NAFLD 组113例)和对照组(NGT)组(75例)的空腹血清 nesfa-tin-1水平,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血糖(GLU)、血脂谱、胰岛素水平(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水平(ALT),计算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T2DM 组血清 nesfatin-1水平均明显高于 NGT 组(P <0.05),T2DM 组中 T2DM 伴NAFLD 亚组血清 nesfatin-1水平高于 T2DM 不伴 NAFLD 组(P <0.05)。T2DM 组 nesfatin-1与病程中度相关(r=-0.477,P <0.05)T2DM 组中脂肪肝的发生与 BMI、TG、nesfatin-1有关(P <0.05)。结论nesfatin-1可能参与 T2DM 及 NAFL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宽林  周青  王建 《右江医学》2007,35(6):623-62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者脂联素水平差异,探讨其与糖尿病的关系,并对受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将77例T2DM患者分为非肥胖组26例(NF组),肥胖组51例(F组)。另取18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N组)。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放射免疫法检测连接肽(CP),采用TOSHIBA TBA-120FR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C反应蛋白(CRP)。结果所有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F组血浆脂联素明显低于NF组(P<0.01);简单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NF组脂联素与MBp无显著相关性,F组和所有T2DM者的脂联素与TG及FPG亦无显著相关性之外,其他因素与脂联素均呈显著负性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T2DM者LDLC、CP、MBp与脂联素相互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NF组LDL-C、CP、BMI与其相互影响意义有显著性(P<0.05);而F组LDL-C、BMI、MBp与其相互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是T2DM、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浆脂联素在T2DM、高血压、高血脂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广树  冯烈 《海南医学》2016,(18):2959-29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 (Cys-C)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47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34例和合并大血管病变T2DM+MVC组51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受检者的Cys-C、SOD等生化指标,分析Cys-C及SOD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及T2DM+MVC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ys-C、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SU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均高于对照组,SO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MVC组患者的病程、BMI、SBP、射血分数(EF)、Cys-C、Scr、SUA、HbA1c、eGFR、TG、TC均高于T2DM组,SOD、HDL-C均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大血管病变与病程、SUA、Cys-C呈正相关(r=-2.954、1.241、4.225,P<0.05),与SOD、eGFR呈负相关(r=-3.145、-2.524,P<0.05),Cys-C与SOD呈负相关(r=-2.424,P<0.05);联合检测Cys-C与SOD对T2DM+MVC诊断的价值:即Cys-C>1.35 mg/L且SOD<126 U/mL时,其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89.2%。结论血清Cys-C及SOD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进程紧密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该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痛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红蛋白的特征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与NAFLD的关系。 方法:选取住院痛风患者537例,行腹部超声检查,根据NAFLD程度(无、轻、中重度)分为单纯痛风组、痛风合并轻度 脂肪肝、痛风合并中重度脂肪肝3组。以血红蛋白水平四分位分组,Q1组(血红蛋白<135 g/L)、Q2组(135 g/L≤血 红蛋白<145 g/L)、Q3组(145 g/L≤血红蛋白<154 g/L)、Q4组(血红蛋白≥154 g/L)。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臀围、血压。抽取肘静脉血测血常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酶 、尿素氮、肌酐、尿酸、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3组 间一般资料比较显示,脂肪肝程度越重组年龄越小,体重指数、腰臀比越大;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SD)、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CV)、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转肽酶、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HOMA-IR均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 (F=3.08~34.85,均P<0.05)。病 程、累及关节数、血小板、血尿素氮、血肌酐、碱性磷酸酶随着脂肪肝的加重而下降(F=3.46~14.54,均P<0.05)。 血红蛋白水平与年龄、血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r=-0.153、-0.222、-0.134,均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谷丙 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尿酸、有无脂肪肝呈正相关(r=0.238、0.132、0.107、0.239,均P<0.01)。随着血红蛋白 水平升高,NAFLD患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而NAFLD的病变程度呈加重趋势(χ2=25.57,P<0.001),Q1组~Q4组的 NAFLD总患病率分别为16.2%、18.43%、21.6%和20.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发生 NAFLD的风险明显增大。以Q1组作对照,Q2组的OR值为1.410(95%CI:0.848~2.345),Q3组的OR值为2.087(95%CI: 1.619~4.532), Q4组的OR值为3.113(95%CI:1.748~5.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Q4组 发生NAFLD的OR值为2.507(95%CI:1.382~4.548),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合并NAFLD患者的血红蛋白水 平随着NAFLD的严重程度而呈明显升高趋势;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NAFLD呈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显示血红 蛋白水平与NAFLD的发生有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AIP)与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79例 T2 DM患者与 87例正常对照者 ,所有 T2 DM患者按其 IMT分成三个亚组 :IMT≤ 0 .6 5mm ,0 .6 5 mm 1.1m m;测量身高、体质量、体重指数、AIP等临床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T2 DM组呈现出高 TG、低 HDL - c及 AIP值明显升高。 2 ANOVA分析结果示在 T2 DM三亚组间 ,不同 IMT水平的年龄、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 )、糖尿病病程、血红蛋白 A1C(Hb A1C)、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HDL - c、低密度脂蛋白 (L DL - c)、TG/HDL - c、AIP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示 IMT与 HDL - c呈负相关 ,与其它各指标呈正相关 ,其中以 AIP的相关系数值为最大 (r=0 .5 97,P=0 .0 0 0 )。 3以 IMT与 AIP及其它各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被选进方程的变量有 WHR(P<0 .0 1) ,糖尿病病程 (P<0 .0 5 ) ,L DL - c(P<0 .0 5 ) ,AIP(P<0 .0 1)。结论  AIP与 T2 DM患者 IM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可以作为 T2 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及临床相关因素对BMD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27例女性T2DM患者和78例非糖尿病对照者正位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Neck、Ward's区、G.T.)的BMD,按年龄和病程分组进行比较,并对糖尿病患者的BMD与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脂等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50~59岁组女性T2DM患者各部位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60~69岁和70~79岁组L2、股骨近端BMD,以及70~79岁组L3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各年龄组Ward's区BMD测定值明显低于腰椎、Neck和G.T.(P<0.01)。T2DM病程≤ 5年、6~10年和>10年组各部位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年龄与腰椎BMD均呈负相关(P<0.05~P<0.01),绝经年限与Neck、Ward's区、G.T.BMD呈负相关(P<0.01),BMI与Neck、Ward's区、G.T.BMD呈正相关(P<0.01),病程、HbA1c、血脂与BMD无显著相关。结论:女性T2DM患者绝经后各部位BMD明显高于或不低于非糖尿病对照者;年龄大、绝经年限长是T2DM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BMI是T2DM患者BMD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礼文  陈健  冯学山 《海南医学》2013,24(12):1729-17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已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T2DM合并NAFLD(A组,n=114)与T2DM不合并NAFLD(B组,n=86)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WC)、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空腹血糖(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组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脂代谢紊乱、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G、UA对糖尿病合并NAFL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易发生于肥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TG、UA升高是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