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血钠水平与肝功能及肝性脑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乙肝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有65.8%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其血钠水平与肝功能及肝性脑病的严重度均具有相关性.结论 血钠水平与肝性脑病严重度关系密切,血钠越低的患者其意识障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防肝硬化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预防肝性脑病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32例肝硬化患者无1例发生肝性脑病.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能预防肝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预防肝硬化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要点及方法.方法 对3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预防肝性脑病的护理,动态搜集患者早期体征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采取早期预防措施,去除和避免诱因,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32例肝硬化患者无一例发生肝性脑病.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能预防肝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病人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常合并精神症状.首精神症状的出现往往使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肝性脑病.而在临床上事实告诉我们,肝硬化出现肝性脑病虽有精神症状,但是,有精神症状的肝硬化病人并非仅仅是肝性脑病的表现,有些肝硬化病人的精神异常是与肝病毫无关系的精神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2008年6月,对我科收治的7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HE)患者,观察采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在预防肝昏迷方面的效果.结果:对78例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的工作方法,可促使肝硬化肝性脑病昏迷患者苏醒,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附7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②方法 选择7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诱因、重要生化指标(TBIL、ALB、Cr、PT)与肝性脑病(HE)分期的差异.③结果 两组在上述观察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④结论 肝性脑病的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HE分期均影响肝硬化合并HE患者的转归,可作为评价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系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本文报道3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吴庆峰 《海南医学》2007,18(6):75-75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程度与肝性脑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根据血清钠的标准判定预后.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中重度低钠血症中,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高于中轻度患者.结论 正确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可减少并发症及降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因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病情多迁延不愈且易并发肝性脑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因此肝硬化患者病程中易产生很多负性心理,尤以抑郁多见,而这些负性心理间接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肝性脑病的发生.本研究旨在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肝性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并肝性脑病28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新  罗洪娥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06-1007
肝硬化在临床上较常见,以多系统受累,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其中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在临床上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易与肝硬化并低渗性脑病相混淆,我科于2002年1月-2007年6月收治了肝硬化并肝性脑病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在规律血液透析中发生肝性脑病。文献回顾提示血液透析是肝硬化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通过及时识别高危患者, 调整透析方案, 可以预防透析中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梁艳波 《黑龙江医学》2006,30(5):386-386
目的探讨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中的早期症状观察方法和重要性。方法分析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特点及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对50例肝性脑病患者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并进行了整体评估。结果在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因及潜在危险因素,降低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和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方法:随机采集我院近10年住院的494例肝炎后肝硬化和60例肝癌患者,统计分析其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494例肝炎后肝硬化和60例肝癌患者中,分别有125例和4例并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25.30%和6.67%,两者间比较,差异显著(u=3.2242,P<0.01)。结论:肝炎后肝硬化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肝癌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非酒精性肝硬化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非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18例,非酒精性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3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18例,所有患者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促甲状腺素(TSH),以及肝功能检查。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病严重程度及与肝性脑病的关系。结果:非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FT,较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明显降低。肝硬化无肝性脑病患者ChildC较ChildA和ChildB患者F|r1降低,肝性脑病患者与肝硬化ChildA,ChildB和ChildC患者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B浓度越低,肝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在伴有肝性脑病患者13水平最低,血清T3浓度是判断肝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一、肝性脑病的定义肝性脑病(HE)是一种常见于肝硬化患者的综合征。肝性脑病定义为肝功能不全或门体静脉分流所致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将近70%的肝硬化患者中可观察到肝性脑病的轻微迹象。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占肝硬化患者的  相似文献   

16.
陈美娅 《中外医疗》2014,(26):60-61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动脉血氧水平与病情和肝性脑病的关系。方法统计该院收治17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并按照动脉血氧水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低氧血症组;对这些患者进行MELD评分,并统计分析低氧血症与肝性脑病的相关性。结果中度以上低氧血症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3级以上肝性脑病患者多合并重度以上低氧血症。与轻度低氧血症组相比,重度、极重度组的MELD评分明显增加。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氧水平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并影响到肝性脑病患者MELD评分。结论低氧血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动脉血氧水平可以作为患者肝性脑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表现,多数有明确诱因,及时治疗护理预后较好,现将我科1998-2009年收治的56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常见的并发症,是以严重肝病引起的以物质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由于长时间肝功能异常,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严重的思维障碍,多数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均有性格改变,情绪反常和行为错乱等表现,如不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常会危及生命,因此做好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观察护理对于降低病死率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增加乙肝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危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增加肝性脑病的危险。方法对23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为50.00%,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为19.4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增加乙肝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分析循证护理在肝硬化肝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观察记录应用效果。结果采用循证护理的5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对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了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