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羊膜匀浆提取液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2016-06在佛山爱尔眼科医院治疗的角膜碱烧伤患者32例37眼,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7例19眼,采用40mg/L人羊膜匀浆提取液治疗,B组15例18眼,采用3g/L泼尼松龙滴眼液治疗.在治疗不同的时间点(1、4、7、14、21、28d)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同时检测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PEDF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患者在使用人羊膜匀浆提取液治疗后,PED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治疗28d后,PEDF表达水平达到了0.721依0.314,而B组患者PEDF表达水平仅有0.538依0.253,两组患者PEDF表达水平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VEGF表达水平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时均低于B组,在治疗28 d后,A组患者VEGF 表达水平为0.152依0.020,B 组患者VEGF表达水平为0.302依0.031,两组患者VEGF表达水平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角膜新生血管数量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郾05 ).结论:人羊膜匀浆提取液可以促进患者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PEDF表达,抑制VEGF的表达和角膜新生血管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术在早期角膜碱烧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分为新鲜羊膜移植组、保存羊膜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每日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并于术后7天、14天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角膜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术后新鲜羊膜移植组角膜新生血管发展缓慢,MMFs角膜表达降低而TIMP-1表达升高。结论羊膜移植可通过提高角膜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水平来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在早期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中起抑制角膜溃疡和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且这一作用新鲜羊膜要明显优于保存羊膜。  相似文献   

3.
奥曲肽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分每日腹腔注射奥曲肽20μg组、30μg组和对照组3组。运用裂隙灯、免疫组化、电镜分别观察新生血管长度及生长速度、2种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新生血管生长速度变慢,微血管数量减少,VEGF蛋白表达下降,PEDF蛋白表达上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和PEDF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一定剂量的奥曲肽可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抑制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碱烧伤的方法制备家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分为三组,每日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0.5毫克组、1.0毫克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宏观测量新生血管长度及生长速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查VEGF蛋白的表达,显微镜下微血管计数方法研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抑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血管生长速度变慢,微血管数量减少,VEGF蛋白表达下降,具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Avastin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3组,采用碱烧伤的方法制备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正常不烧伤组4只。烧伤后隔日球结膜下注射0.1mL生理盐水组32只,烧伤后隔日球结膜下注射Avastin0.1mL组32只,烧伤后隔日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0.1mL组32只。碱烧伤术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角膜混浊度;宏观测量新生血管长度;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作微血管计数;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角膜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CD34标记新生血管,显微镜下微血管计数方法研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抑制情况。结果:治疗组在3,7,10,14d较对照组角膜混浊程度轻(P<0.05);14d形成的新生血管数量较对照组少(P<0.05)。实验组新生血管微血管数量减少,VEGF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VEGF主要表达在角膜受损区的感染细胞胞质内,其出现时间与位置与角膜新生血管一致。Avastin和地塞米松均可有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减少角膜内VEGF表达,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膜下注射Avastin和地塞米松后,大鼠角膜超微结构无除烧伤后其它显著改变。结论:Avastin和地塞米松可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减少角膜内VEGF表达,对角膜的超微结构均无显著毒性。  相似文献   

7.
羊膜移植抑制兔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采用保存羊膜和新鲜羊膜移植抑制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效果 ;探讨应用保存人羊膜移植防治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手术时机。方法 制备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增殖的动物模型 ;2 2只家兔 ( 2 2眼 )随机分为4组 :A组 ( 4眼 )作为对照组 ;B组 ( 6眼 )在碱烧伤的急性期行新鲜羊膜移植 ;C组 ( 6眼 )在急性期行保存人羊膜移植 ;D组 ( 6眼 )在瘢痕期行保存人羊膜移植。应用计算机彩色图像处理系统测定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结果  3个移植组和对照组比较 ,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组的新生血管面积明显少于D组 (P <0 0 1)。结论 保存羊膜和新鲜羊膜移植均能有效地抑制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增殖 ,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在角膜碱烧伤的急性期施行羊膜移植防治新生血管增殖的效果要优于在瘢痕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VEGF siRNA对兔眼碱烧伤后角膜VEGF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小干扰RNA(VEGF siRNA)对兔眼碱烧伤后角膜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25只普通家兔以碱烧伤法(1 moL/L NaOH溶液)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碱烧伤后立即以脂质体(LF2000)为载体,右眼球结膜下注射VEGF siRNA重组质粒,左眼球结膜下注射pSilencer 2.1-U6 hygro空白质粒作为对照.碱烧伤后1、3、 5、 7、14 d,RT-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眼相比,实验组在各时间段RT-PCR结果 显示角膜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显示角膜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 siRNA能有效地抑制兔眼碱烧伤后角膜组织中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S-398滴眼液对碱烧伤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碱烧伤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Ⅰ组,10μmol/LNS-398滴眼;实验Ⅱ组,50μmol/L NS-398滴眼液滴眼;对照组生理盐水滴眼。伤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并计算其面积,并于3d、7d、10d、14d各时段,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VEGF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伤后各时间段,角膜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实验Ⅰ、Ⅱ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COX-2和VEGF的表达实验Ⅰ、Ⅱ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Ⅰ、Ⅱ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COX-2和VEG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OX-2、VEGF参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明显抑制碱烧伤引起的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其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分析多形核中性白细胞(PMNs)的浸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方法:将75只健康日本白兔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5只,均建立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A组兔右眼角膜碱烧伤后立即行角膜病灶区羊膜负载hUCMSCs覆盖术;B组兔右眼角膜碱烧伤后立即行角膜病灶区羊膜覆盖术;C组兔右眼角膜碱烧伤后未进行处理。角膜碱烧伤后3、7、14、21、28d,裂隙灯下观察实验兔角膜恢复情况并照相,对角膜新生血管(CNV)生长情况进行评分,并分离角膜组织制作病理切片,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PMNs浸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VEGF的表达。结果:角膜碱烧伤后14d时,A组CNV较B组生长明显缓慢,A组病灶区周围CNV生长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碱烧伤后3d时,角膜PMNs数量增加,浸润角膜基质层,7d时稍有下降,14d时达到峰值,后渐进性下降,碱烧伤后早期浸润在病灶区角膜基质内,后期浸润范围与溃疡面积相同,碱烧伤后各时间点A组和B组角膜PMNs密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1...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抑制外伤性角膜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化学烧伤所致角膜血管新生(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只鼠(52眼),用硝酸银灼伤双眼角膜,实验组行高压氧治疗。伤后不同时期定量检测角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VEGF)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tion optic density,IOD),计数血管内皮细胞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伤后第7天用血管灌注、计算机图象分析测定CNV面积百分比。结果 第7天实验组CNV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伤后两组角膜VEGF的IOD与血管皮细胞LI呈明显的平行关系,实验组各值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1或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降低角膜VEGF蛋白水平和血管细胞增殖水平,抑制CNV形成。  相似文献   

12.
人羊膜匀浆上清液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人羊膜匀浆上清液对家兔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方法63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取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制作双眼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4个组:A组为碱烧伤对照组滴用PBS液,B、C、D组为实验组分别滴用50、200、400μg/mL的羊膜匀浆上清液。术后1、5、7、14、28d每组分别随机处死3只兔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微血管数量、多形核白细胞(PMNL)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量。结果碱烧伤1、5、7、14、28d各时间点CNV的生长面积、微血管计数、PMNL浸润、VEGF的表达4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组均数最小。VEGF、PMNL、微血管计数三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羊膜匀浆上清液有减轻角膜血管化的作用,呈质量浓度依赖性,质量浓度达到400μg/mL时抑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3只,不造模1只观察药物对眼表前房等组织的不良反应。其余12只24眼采用浸润1mol/LNaOH滤纸片贴敷角膜中心60s,诱导碱烧伤CNV形成,左眼用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溶液,右眼用Gen的DMSO溶液点眼。碱烧伤后3,7,14,21d测量角膜CNV面积,处死相应组别的动物取眼球做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角膜和前房等情况。结果:兔角膜碱烧伤后CNV存在生长和消退的病理变化,Gen+DMSO组角膜CNV面积与DMSO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1)。结论:Gen对于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的CN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和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计数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其中5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35只建立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右眼不应用姜黄素滴眼液为实验对照组(B组),左眼应用姜黄素滴眼液作为实验干预组(C组)。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应用姜黄素后不同时间点VEGF在兔CNV中的表达,显微镜下PMN计数,并作统计分析。结果A组未见PMN,而VEGF没有表达或仅在上皮基底膜有微弱表达。B组PMN增多和VEGF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新生血管形成区域和上皮全层。与B组相比,C组角膜新生血管密度明显减低,PMN明显减少,VEGF在相应角膜基质层新生血管形成区域表达减少。结论姜黄素可以有效地抑制兔角膜碱烧伤诱发的CNV生长,可能是通过显著降低角膜新生血管PMN增生和VEGF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NaOH烧伤兔角膜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碱烧伤组(碱烧伤)和几丁糖组(碱烧伤+2%医用几丁糖滴眼)。分别于1、4.7、14d观察两组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情况,HE染色计算多形核粒细胞(PMN)数量,兔疫组化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结果几丁糖组新生血管较碱烧伤组生长缓慢,PMN计数及VEGF表达较碱烧伤组均明显减少。结论医用几丁糖可抑制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盐酸多西环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的影响。方法 成年大耳白兔33只(6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碱烧伤组和多西环素组。对照组3只(6眼)不做处理。剩余30只(60眼)利用1 mol·L-1NaOH滤纸片建立双眼碱烧伤模型,右眼为多西环素组,左眼为碱烧伤组。碱烧伤组不给予药物治疗,多西环素组隔日结膜下注射0.1 mL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10 g·L-1)。观察兔CNV的生长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化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造模后3 d,可见碱烧伤组和多西环素组CNV长入透明角膜。造模后4 d、7 d、14 d、21 d,多西环素组CNV的面积分别为(6.15±2.85)mm2、(14.39±4.04)mm2、(18.07±5.74)mm2、(19.44±6.95)mm2,碱烧伤组CNV的面积分别为(17.00±4.60)mm2、(37.93±6.91)mm2、(42.25±9.32)mm2、(38.81±4.87)mm2,各时间点多西环素组CNV的面积均明显小于碱烧伤组(均为P<0.05)。造模后1 d、4 d、7 d、14 d、21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VEGF灰度值分别为167.74±10.59、140.14±12.14、128.69±9.21、103.06±8.29、176.16±9.72,碱烧伤组角膜上皮层VEGF灰度值分别为129.79±10.97、100.51±21.73、81.38±9.98、62.54±10.30、148.81±8.65,造模后各个时间点多西环素组VEGF的表达均明显少于碱烧伤组(均为P<0.05)。造模后4 d、7 d、14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MMP-2灰度值分别为83.50±14.81、123.42±16.20、110.90±8.98,碱烧伤组角膜上皮层MMP-2灰度值分别为65.27±12.84、91.31±13.22、94.28±6.46,造模后4 d、7 d、14 d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MMP-2表达均明显低于碱烧伤组(均为P<0.05)。造模后21 d,角膜上皮层TIMP-2的表达最强,但造模后多西环素组角膜上皮层TIMP-2表达和碱烧伤组表达强度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MMP-2、TIMP-2在CNV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盐酸多西环素可通过抑制基质胶原纤维的降解来降低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角膜碱烧伤后兔角膜组织中VEGF、MMP-2的表达,进而抑制CNV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血清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特发性CNV的21例患者21只眼(CNV组)的临床资料。选取20名正常志愿者2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受试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总补体CH50、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  CNV组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340,P=0.025),IgE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Z=-2.765,P=0.006);其余血清因子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和IgE可能参与了特发性CNV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结膜下注射Avastin对实验性兔眼角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ization,NV)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5mm直径的加样器(末端附有棉片)吸入1mol/LNaOH接触新西兰兔右眼(20眼)中央角膜区烧灼30s,制作碱烧伤兔眼角膜NV模型。将实验兔随机分成2组,10眼(A组)碱烧伤后立即结膜下注射Avastin 2.5mg;其余10眼为对照组(B组),结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烧灼后次日每天裂隙灯观察角膜NV、角膜水肿情况,分别于3,7,14,21,28d裂隙灯照相并计算NV面积及NV抑制率。伤后7,28d各组随即处死5只实验兔,取角膜组织做石蜡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两组兔眼伤后第1d角膜缘血管网明显扩张充血,3d时血管开始侵入角膜,7~14d时NV达到高峰,14~21d后NV稳定并逐渐回退。两组角膜NV长度、NV面积及角膜水肿程度存在差异(P<0.05);A组各时间点角膜NV抑制率为44.2%~55%。A组角膜上皮及实质层水肿较轻,NV较少,后弹力层基本完整,VEGF表达明显弱于B组。结论:结膜下注射Avastin对碱烧伤诱导的兔眼角膜NV形成及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VEGF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军  马翔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643-645
目的:探讨羊膜培养液对角膜上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 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刮除并收集新鲜兔角膜上皮细胞,传代培养接种于35mm培养皿及自制的羊膜培养皿上。实验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无血清的DMEM培养液,Ⅱ组:去上皮的羊膜培养液,Ⅲ组:未去上皮的羊膜培养液,Ⅳ组:将细胞直接接种于无上皮羊膜。作用48h后用Trizol法提取各组样本的总RNA,进行RT-PCR一步法反应检测各组VEGF mRNA表达并与β-actin比较。结果:正常角膜上皮细胞中有VEGF基因表达,在Ⅲ,Ⅳ组中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n=5)。结论:羊膜培养液明显抑制VEGF mRNA在角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