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平顶山市青少年网瘾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理念和有效戒除网络成瘾。方法:选取平顶山市7所学校以及4家网吧,年龄为13~18岁的青少年,采取问卷式的随机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共发放问卷2000份。结果: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平顶山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5.68%; 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2.09%的网民有网瘾倾向。结论: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预防青少年上网成瘾,以及戒除青少年网瘾,建立安全文明上网的网络文化,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网络成瘾(IAD)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显示,我国18~23岁的青年中有网瘾者所占比例达到11.39%,研究生、本专科生网瘾比例均超过1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医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情况,及其与五态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筛选出网瘾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筛选853名中医专业网络成瘾大学生个案52例,网瘾发生率为5.51%。网瘾组太阳、少阳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太阴、少阴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网瘾各因子得分与太阴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1),其中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耐受性和人际及健康问题得分与少阴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1),太阴、少阴进入回归方程(F=9.903,P<0.01),对网瘾有预测作用。结论 太阴、少阴人格与网瘾密切相关;太阴、少阴因子得分对网瘾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青少年网络应用与心理状况调查表,对1712个青少年进行测评。结果1712人中网络成瘾170人,发生率10.51%。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网络的吸引因素及上网时间有相关性(P<0.05,P<0.01),而与家庭情况、开始上网的原因、主要上网途径、上网是否便利、付费方式、网费承担者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使其摆脱网瘾,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系统家庭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中,青少年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无节制上网行为 不良后果是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网瘾者的内在原因、家庭环境因素和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及网络诱惑,除了认知疗法及行为治疗外,系统家庭治疗在网络成瘾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辛秦  杜亚松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3029-3030
网络成瘾(以下简称网瘾)(Intemet Addiction,IA)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met Use,PIU)和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overuse,IOU)等,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和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居民网络成瘾( IAD)行为的特征,使居民能够健康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行为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施湾社区3家网吧内随机选取500名年龄大于18岁的网民,用网络成瘾综合评定量表进行测试,再用自制的居民网络成瘾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分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居民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结果500名居民IAD得分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烦躁不安(是)、有孤寂失落感(是)。500名居民IAD危险因素为:家庭状况(不和谐)、你会因为心情不好去上网吗(经常),你上网的目的(玩游戏)。结论家庭状况不和谐、心情不好、玩游戏是居民I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宁夏一所大学、三所中学的学生,按年级分层整群抽样;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自制一般情况及上网情况调查表进行测查,从中筛选出网络成瘾者185名;对185名成瘾者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银川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5.0%。成瘾组和非成瘾组性别、上网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上网最长时间、每周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是危险因素,收发电子邮件是保护因素。结论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及网络依赖度情况。结果:634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在上网目的、上网时间分配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调查对象中网络成瘾的总体发生率为16.72%,男生、女生分别为19.84%、14.59%,大一至大三年级分别为19.47%、14.41%、16.82%,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闲娱乐、游览成人网站的行为可能促进网络成瘾的发生,而利用网络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行为则可能起到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结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将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更多地分配于学习知识技能,减少休闲娱乐等可降低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并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 运用Young’s网络成瘾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3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363名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1.8%;55.9%的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中感到自己“上网时间比预期的要长”,38.6%的大学生“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25.3%的大学生感到自己“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生存质量的生理(t=4.525,P<0.001)和心理(t=3.263,P<0.01)两个领域的得分明显低于无网瘾者。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领域存在显著负相关(r=-0.112~-0.224, P<0.05)。结论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学生亚健康和网络成瘾的状况,探讨亚健康症状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地区6所中学的2 910名中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中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Young网络成瘾自评量表。结果:中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13.6%、55.4%和64.0%,不同年级中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升高;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9.3%,男生(11.2%)高于女生(6.9%)(P<0.01),城市(10.7%)高于农村(6.8%)(P<0.01);网络成瘾组中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非成瘾组和不上网组(P<0.01)。结论:网络成瘾促进了中学生亚健康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识别和矫正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孝义市初一至高三年级18个班的中学生1 15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网络使用情况问卷和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不同年级和性别的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不同;上网时间和网络成瘾成正比;在网吧上网的成瘾率最高,不同网上行为中网络游戏成瘾率最高;青少年所处的家庭内外环境和网络成瘾有关. 结论 性别、上网时间、地点、上网行为及家庭、学校因素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有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改善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状.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应用与网络成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应用特点,对网络成瘾现象及其原因进行研究。方法294名大学生参加本研究,其中男生112名,女生182名,平均年龄21.43岁。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所有被试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5%。上网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上网参与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16PF的推理能力(B)、支配性(E)与非成瘾者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差异、神经诱发电位特征,为探讨网络成瘾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问卷、感觉寻求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1 7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志愿者各10名进行以90 dB的短纯音作为刺激检测其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结果:网络成瘾大学生占总人群的7%,男性网络成瘾者显著多于女性(P<0.05),年级间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网络成瘾大学生在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和总分上高于非成瘾者(P<0.05);网络成瘾者的N1波幅在Fz部位高于非成瘾者(P<0.05),网络成瘾与感觉寻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40,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的感觉寻求水平与神经诱发电位有关联,高校应该关注高感觉寻求者的精神生活,避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重庆市主城区4~6年级小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9所小学4~6年级共1 523名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和危害健康行为问卷进行现场调查,收回有效问卷l 501份.结果:偶尔发生的各类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较高的分别是:打架(48.37...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延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市宝塔区某重点中学75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Young网络成瘾量表、安全与不安全量表、自信心测量量表调查评估。结果延安市中学生上网率91.5%,网络成瘾率32.49%;中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缺乏安全感学生,其中,网络成瘾者为21.3%,未成瘾者为14.02%;网络成瘾者中自信心不足占7.83%,未成瘾者占3.77%。结论延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未成瘾者,应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带给学生生理、心理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贵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及干预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抽取贵阳市10所中学35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半年内有2875名学生使用过网络,占调查人数的86.1%,上网学生中有208人网络成瘾,占上网人数的7.2%,且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贵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引起重视,引导中学生合理控制上网时间,预防网络成瘾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广州市7~18岁中小学生常见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7~18岁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方法选择广州市城乡12所中小学作为监测点,抽样调查5760名在校7~18岁学生,进行视力、龋齿、营养状况、乡村部分学生的肠道蛔虫卵检查,并与历年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广州市7~18岁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59.3%,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4.5%)高于农村学生(54.1%),女生视力不良和近视均高于同年龄男生,视力不良主要表现为近视(占视力不良的97.2%);近视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由7岁时的28.8%上升至18岁的85.6%。城乡学生总龋检出率为37.3%,总龋均为1.10;城市学生恒龋的检出率(15.3%)和龋均(0.31)与乡村学生比较(分别为13.3%和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乡村学生乳龋检出率(33.1%)和龋均(1.22)高于城市学生(分别为16.0%和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状况方面城、乡学生体重正常者只占受检者33.9%和28.0%,乡村学生营养不良及较低体重比例(64.8%)高于城市学生(50.1%),而城市学生超重及肥胖比例(16.0%)高于乡村(7.3%);肠道蛔虫感染率几近为零。结论近视;乳齿的检出率升高、乳龋的充填率下降;正常体重者比例较低,营养不良或较低体重者比例较大等是当前广州市学生的常见病防治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网络对医学生带来的负效应,及早发现网络成瘾者,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方法:于2005年2月到4月,对沈阳三所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本科生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1 883名医学生中有1 642名学生上网,上网率87.2%,199名网络成瘾者,成瘾发生率为12.1%.网络成瘾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性别、生源地、上网目的和对网恋的态度.结论:互联网的使用在医学生中已经普及,且对医学生已产生了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摆脱网瘾,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