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抗体、C反应蛋白(CRP)、血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皮肤试验、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联合对复治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结核抗体采用金标法,PCR检查采用荧光双标记定量法,ESR采用魏氏法,CRP采用免疫浊度法,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皮肤试验按照国家规定。结果5项检查的单项敏感性依次为PCR(92.0%)、结核抗体检测(81.3%)、ESR(80.0%)、PPD(68.3%)、CRP(66.7%);特异性依次为94.0%、87.0%、32.0%、72.0%、75.0%。任意联合其中2项检测指标的结果对复治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明显上升;结核抗体与PCR联合检测的诊断特异性与其他联合相比更有价值(P<0.05)。联合3项及3项以上的检测指标敏感性达到或接近100.0%,但其特异性与PCR和结核抗体联合检测相比反而下降明显(P<0.01)。结论在结核抗体、ESR、CRP、PPD、PCR等5项检测指标中,联合检测结核抗体与PCR对复治肺结核的诊断最有价值,在此基础上增加检测项目并不能提高对复治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蛋白芯片、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结核菌素(PPD)皮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45例肺结核和30例非结核性肺疾病患者,同时进行结核蛋白芯片、痰抗酸杆菌直接涂片、PPD皮试,观察单项和联合指标对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结核蛋白芯片、PPD及痰涂片的敏感性分别为66.7%、44.4%、22.2%,特异性分别为93.3%、84.6%、100%。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为86.7%,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及痰涂片的阳性检出率提高到88.9%,与单项检测的最高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80%,与PPD或结核蛋白芯片单项检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核蛋白芯片是诊断结核病较有效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蛋白芯片联合PPD、痰涂片抗酸染色,能显著提高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但特异性并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9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结核抗体的测定,同时做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 与阴性患者比较,痰菌阳性患者血清结核抗体及PPD试验的阳性率显著升高。而T细胞亚群变化与痰菌关系不大。血清结核抗体阳性者,T细胞亚群异常率升高。当PPD呈较强反应时,T细胞亚群正常的概率高。结论 T细胞亚群的检测能间接了解结核抗体及PPD试验的变化,反映机体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PCR ELISA)、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AM-IgG)抗体、结核菌素(PPD)1TU皮试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4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上述4种方法检测初治菌阳肺结核57例,初治菌阴肺结核58例,非结核肺疾病41例,健康对照36例。分别进行单项与联合检测,观察初治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PCR-ELISA、LAM-IgG、TB-PPD及sIL-2R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 43.1%,37.9%,31.0%,50.0%。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2联、3联及4联依次分别为 56.9%,70.7%,84.5%,与单项检测的最高阳性检出率相比由50.0%提高到84.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2.2%,88.3%和84.4%。结论 通过4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同时也保持了相对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对于菌阴肺结核的诊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种结核抗体诊断试剂盒对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结核性胸膜炎(胸膜炎)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产ICT-TB卡、TB-DOT和国产快速ELISA试剂盒检测220例肺结核病人血清、56例结脑病人脑液、36例胸膜炎病人胸液与48例非结核肺疾病血清、17例非结脑脑病脑液、1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胸液、30例健康人血清的结核抗体对比观察。结果 三种体液结核抗体总敏感性ICT-TB卡为50.7%、TB-DOT52.7%、ELSIA58.7%,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特异性分别为97.3%、93.2%、79.7%,无显著性差异(P>0.05),ICT-TB卡对肺结核、结脑、胸膜炎血清结核抗体敏感性依次为57.2%、46.4%、30.6%,TB-DOT60.0%、44.6%、33.3%,ELSIA68.2%、42.9%、38.9%,有显著性差异(P<0.005,P<0.05)。三种试剂盒检测三种体液结核抗体比较,血清敏感性最高(57.2%~68.2%)、脑液次之(51.8%~55.4%),胸液最低(31.6%~50.0%)。结论 抗原纯度较高的TB-DOT和ICT-TB卡特异性较强,但敏感性较低,复合抗原ELISA敏感性稍高,特异性偏低,但三者的临床价值基本相同。检测结核抗体对肺结核诊断价值优于结脑和胸膜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TB-SA(Tuberculosis-Specific Antigen)抗体检测用于结核病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2004年5—11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住院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30例(菌阳肺结核60例,菌阴肺结核131例,肺外结核39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患者96例,无结核疾患的在校大学生健康志愿者41人,入选病例留取的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脊液标本同时进行抗酸杆菌浓缩集菌,结核杆菌培养,血清样本进行TB-SA抗体检测。结果 活动性结核病人血清学检测TB-SA抗体总的敏感性为67.8%。活动性肺结核敏感性为67.6%,肺外结核敏感性为59.0%(P>0.05);诊断结核病总的特异性为76.6%,在非结核呼吸系统疾患中为72.9%,在健康人群中为85.4%。结论 TB-SA抗体检测是一种快速、简单、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结核病辅助诊断手段,对菌阴肺结核及不易取得细菌学检查标本的肺外结核病、儿童结核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科住院的49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和158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患者(对照组),均为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痰细菌病原学检测或诊断性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等资料临床确诊后进行血清学诊断。分析血清MT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以及相对分子质量16000(以下采用“16kD”表示)和相对分子质量38000(以下采用“38kD”表示)的蛋白抗体的检测资料,以及单独及联合检测不同结核抗原(LAM、38kD和16kD)的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结核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 495例观察组患者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68.7%(340/495)]明显高于158例对照组患者[34.8%(5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7.50,P<0.01);菌阴肺结核患者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64.0%(210/328)]明显低于菌阳肺结核患者[77.8%(13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83,P<0.01)。观察组340例结核抗体阳性患者中,LAM、38kD、IgG抗体联合检测同时均阳性的患者最多[61.8%(210/340)];对照组55例结核抗体阳性患者中,单一IgG抗体阳性最高[67.3%(37/55)]。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血清结核抗体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约登指数分别为68.7%(340/495)、65.2%(103/158)、86.1%(340/395)和39.9%(103/258)、67.8%(443/653)、0.34。 结论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敏感度,对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其中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检测阳性率高于菌阴肺结核,LAM、38kD和IgG联合检测可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与肺结核病情变化的相关性,对肺结核疗效评价的实用价值。方法 观察肺结核患者在进展期、吸收好转期、稳定期的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好转期、稳定期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的阳性率(27.5%、19.5%)与进展期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核抗体阴转率为75.5%。结论 血清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水平对评价肺结核的疗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杂交技术(TaqMan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细菌学方法(涂片镜检和培养)及TaqMan法检测133份结核病患者痰标本,53份非结核呼吸系疾病患者痰标本。结果 细菌学方法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阳性率为36.1%,TaqMan法阳性率为61.7%,高于细菌学检测法,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TaqMan法检测临床标本特异性为96.2%。结论 TaqMan技术将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及检测一体化,在单一管内完成,具有简便、快速、防污染、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等优点,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核病治愈后抗结核抗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方法 ELISA法以PPD为包被抗原,每隔3个月检测治愈时血清抗结核抗体呈阳性的肺结核病人血清抗结核抗体1次,连续18个月。结果 每隔3个月抗结核抗体阳性人数逐渐下降,12个月时下降最明显,从9个月时的109人(63.0%)下降到21人(12.1%),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15个月时阳性人数11人(6.4%),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肺结核病治愈后抗结核抗体呈阳性的病人其特异性抗体阳性持续时间一般为12~15个月,Ⅳ型结核治疗前病灶范围广,治愈后以增殖性病灶为主的患者持续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对成人肺结核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经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 134例肺结核病、109例胸部肿瘤及 51例肺部感染成人患者接受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比较结素试验不同硬结直径作阳性筛查标准及与血清抗结核抗体的不同组合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的估计应用Bayes公式。结果 结素试验与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价值,若以结素试验硬结直径≥15mm或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作为阳性筛查标准 (标准 1),则阴性预测价值最大 ;若以结素试验硬结直径≥20mm及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作为阳性筛查标准 (标准 2),则阳性预测价值最大。若就诊患者中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0.5 %,5 %,10 %,30 %,60 %时,标准 1的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0.999,0.987,0.972,0.901,0.723;标准 2的阳性预测价值均为 1.000。结论 在结核高感染地区,联合检测结素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对诊断成人结核病仍有辅助价值。结素试验硬结直径小于 15mm且血清抗结核抗体阴性对排除结核病有帮助;结素试验硬结直径≥ 20mm且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对确诊结核病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婴幼儿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对67例婴幼儿肺结核的卡介苗接种情况、结核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特点、PPD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儿中未接种卡介苗20例(29.9%);有结核接触史31例(46.3%),外来人口26例(38.8%);发热51例(76.1%),有呼吸道症状者59例(88.1%),有神经系统症状者15例(22.4%);PPD(-)14例(20.9%),CRP升高50例,ESR升高45例(67.1%)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升高45例(67.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为主者49例(73.1%);67例行X线胸片检查,其中16例(23.9%)仅见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未见实质性病灶,CT检查58例,其中2例未见明显异常。最后诊断为原发型肺结核40例,占59.7%,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4例,占20.9%;继发性肺结核5例,占7.5%;结核性胸膜炎8例,占11.9%。结论婴幼儿肺结核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应注意早期诊断;同时应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普及外来人口儿童的卡介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结核分支杆菌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不同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在结核病体液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快速免疫色谱法(ICTTB卡)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5 种单体蛋白的抗原性,观察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PPD 皮试及脂阿拉伯糖甘露糖(LAM) 相比较。结果 ICTTB 卡、LAM 及PPD皮试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分别为55.9% 、52.6% 、75.0% ,后者与前二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 .05);ICTTB卡、LAM、PPD皮试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为87 .6% 、62.9% 、68.9% ,前者与后二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01);ICTTB卡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阳性预计值为88 .5% ,临床阴性预计值为53 .8 % ;非结核病例中的ICTTB阳性主要由抗原4、5 阳性所致,如果去除抗原4 、5,那么ICTTB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性将提高到98.9% 。结论 血清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性的测定是肺结核病一项有用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11种重组蛋白和1种脂阿拉伯甘露糖(LAM)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12种抗原包被于酶标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0例血清中抗结核抗体IgG水平,分析不同抗原组合对结核检出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单个抗原检测抗结核抗体的灵敏度介于13.3%(28/210)与40.5%(85/210)之间,特异度介于96.4%(185/192)与99.5%(191/192)之间,4种抗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65.2%(137/210)和92.2%(177/192)。结论 多种抗原联合应用可提高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结核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复治肺结核耐药性与用药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用药史和耐药情况,为评价复治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的整群抽样方法,在浙江省随机抽取30个监测县,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详细询问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用药史并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药敏结果和用药史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52.9%和29.7%,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38.1%)、R(34.8%)、S(29.7%)、E(13.5%);其中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最高,分别为77.3%和52.3%,首次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5.1%和23.2%;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随用药时间和种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不同用药史的肺结核病例耐药率差异悬殊,现行标准复治化疗方案对部分患者可能无效,提示复治病人化疗方案应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rDNA探针杂交检测病人痰标本中结核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rDNA探针杂交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rDNA,评价其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引物b对结核分枝杆菌16S-23SrDNA间隔区序列进行扩增,同时加入生物素标记,制成250bp的rDNA探针。对该探针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并对90份结核病人,30份非结核病人痰标本的PCR产物进行了斑点杂交检测。结果 rDNA探针检测引物bPCR扩增产物的敏感性为100pg。rDNA探针与受试24种分枝杆菌和11种非分枝杆菌引物bPCR扩增产物杂交只有结核分枝杆菌、胃分枝杆菌为阳性杂交,特异性较高。而rDNA探针对90份结核病人痰标本引物b扩增产物检测的阳性率为80.2%,高于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结果 (64%)。rDNA探针与30份非结核病人痰标本杂交结果均为阴性杂交。结论 rDNA探针与引物bPCR扩增相结合能提高结核病人痰标本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结核分支杆菌重组抗原ESAT6 (E)、MPT64 (M)、Ag85A(A)及两两混合物诱发豚鼠产生迟发型超敏 (DTH)反应的能力。方法 常规皮肤实验法 :灭活H37Rv全菌体致敏豚鼠,皮肤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5UPPD标准品为阳性对照,0.8μgE、0.8μgM、0.8μgA、0.4μgA+0.4μgM、0.4μgA+0.4μgE、0.4μgE+0.4μgM分别于背部皮内注射,注射后24、48、72h分别测量硬结反应横、纵直径 (mm),取二者的平均值。皮肤试验轮圈法 :生理盐水、5UPPD及0.8μgE、0.8μgM、0.8μgA、0.4μgA+0.4μgM、0.4μgA+0.4μgE、0.4μgE+0.4μgM,以轮圈法注射于同一只豚鼠背部两侧,每批6只,共3批。注射后24、48、72h分别测量硬结反应横、纵直径 (mm),取二者的平均值。结果 常规皮肤试验0.8μgM、A、M+E及E+A诱发豚鼠DTH的平均直径与PP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而0.8μgE抗原及M+A诱发豚鼠DTH的平均直径与PPD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时间效应 :重组抗原及其混合物诱发豚鼠DTH的平均直径24h平均直径显著高于48h平均直径 (P<0.05),24h测量效果较好。轮圈法皮肤试验排除个体差异后,结果与常规皮肤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从试验结果看,重组ESAT6抗原及MTP64与Ag85A混合物诱发豚鼠DTH反应强于PP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及其活检标本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患者34例进行结肠镜、胸腹部X线、病理组织学和结核菌PCR试验检查,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34例患者最终确诊为肠结核的有23例、克罗崽病3例、结肠癌3例,其他疾病5例。在各疾病中的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腹部X线阳性率47.8%,假阳性27.3%;内镜诊断阳性率为52.2%,假阳性27.3%;活检组织病理学阳性率82.6%,假阳性9.1%;PCR阳性率73.9%,假阳性18.2%;PPD阳性率52.2%,假阳性9.1%,结论结肠镜检查诊断肠结核的阳性率不高,结肠镜活柃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结核菌PCR检测可显著提高肠结核的诊断率,但要注意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9.
CT在涂阴继发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涂阴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8例涂片阴性的肺结核可疑者,同时行X线胸片和CT检查,其中肺结核76例,非结核性肺病42例。采用盲法由诊断小组分别对X线胸片和CT进行阅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两种诊断手段的优劣。结果按“可能性大”为诊断界点进行统计,则X线胸片诊断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61.9%,准确性为74.6%,阳性预计值(PV+)为76.3%:阴性预计值(PV-)为69.2%;CT诊断的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88.1%,准确性为91.5%。阳性预计值(PV+)为92.2%:阴性预计值(PV-)为89.8%。X线胸片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758±0.102),CT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z)为(0.958±0.043),X线胸片联合结核抗体、PPD进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33±0.071)。X线胸片与X线胸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小于CT诊断的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CT在诊断涂阴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