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张仲景之保胃气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嘉毅 《河北中医》1998,20(6):377-377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自始至终贯穿保胃气的学术思想,充分向后人昭示胃气的重要性.笔者从治疗、预防及预后等方面阐述其理,不妥之处,望同道指正.1 论理精湛胃气就是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及吸收功能,是胃受纳、脾运化、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活动的反映.胃气的重要性在许多要著中提及,如《内经》中说:“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伤寒杂病论》也不例外,如《金匮要略》曰:“四季脾旺,不受邪.”阐述了疾病的发生无不与胃气受损相关,或疾病过程中易发生呃逆、干呕食臭、呕吐、默默不欲食、心中痛热、饥不欲食、下利清谷等脾胃气虚、胃气上逆的症状.因此在《伤寒杂病论》中几乎方方不离养胃之品,法法不离保胃气之大法.2 功效卓著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治疗六经病中非常重视顾护胃气,常用保胃气药物有:炙甘草、干姜、生姜、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白芍药、半夏、粳米等,且法度严谨,功效卓著.具体治则有以下几方面:①健脾养胃法,以小建中汤为代表;②顾护脾胃法,每在攻  相似文献   

2.
仲景治疗妇科疾病,分为妊娠、产后、杂病,计三十六病。在《金匮要略》分三篇论述,分别是妇人妊娠病脉证治、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重视气血阴阳,调护胃气,责于肝、脾、肾,"保护胃气"仲景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金匾要略》妇人病三篇方证之中,内寓暖肝、清肝、养肝、抑肝、疏肝诸法。仲景非常重视安胎养胎,论述安胎养胎七法。仲景将瘀血的病因归结为:外伤、寒凝、热煎、气滞、气虚等,同时强调了瘀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月经病属于妇科杂病,妇科杂病病因多因虚、积冷、结气三个方面,辨证以寒、热、虚、实为主。仲景对妇女情志疾病的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治疗方面,仲景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病症,采用多种治法和剂型。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重视脾胃、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直接论述《黄帝内经》中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但是脾胃理论已被仲景运用于《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张仲景秉承《黄帝内经》有关胃气旨意,在其《伤寒杂病论》中不论外感内伤,抑或杂病,均时时顾护中土,保养胃气,并且开后世李东垣的温阳升脾说,叶天士的滋阴降胃说,王汝言的脾阴说,朱丹溪的脾主阴升阳降说和李中梓的脾为后天之本说等的先河,在脾胃学说的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伤寒杂病论》顾护胃气的思想有三层深意,即保胃阳,护胃阴,补胃气,防止攻伐过度伤及胃气,理法方药,煎服方法及病后调护,时时以顾护胃气为要,对于疾病的诊疗以及预防调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胃气"思想在病脉辨证中也有重要作用,脉证相符提示胃气尚存、病重能愈;脉证不符提示胃气衰败、病轻难愈。  相似文献   

4.
从桂枝汤及方后将息法谈《伤寒论》的保胃气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志毅 《河南中医》2010,30(9):837-839
《伤寒论》始终贯穿着保胃气的思想,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保胃气"就是培养后天,顾护正气。张仲景不仅从配伍用药、药后调护方面顾护胃气,而且以胃气的盛衰来判断疾病的预后,仲景辨证施治,在标本缓急之间无不寓有"保胃气"之深意。  相似文献   

5.
人体不离阴阳,津液为人体之阴的典型代表,也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顾护津液在临床治疗中所占地位甚重。仲景先师在《伤寒杂病论》中就伤津液原因、如何存护津液和预防津液损伤的方法都给出了明确指示。本文根据仲景条文将伤津液原因归纳为误用汗吐下三法所造成的失治与外界自然环境因素恶劣或金刃损伤之不内外因的作用,存护津液的治疗方法总结为急下存阴、缓下存阴、回阳存阴、清热存阴、固涩救阴。防护津液损伤的方法整理为慎用汗吐下三法与日常或病中调护法,调护法主要以"护胃气"为目的,护胃气即保津液,仲景先师以高超的预见性和精妙的治疗手法避免了在临床治疗中对津液的损伤。本文的理论观点结合仲景条文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阐明医理与治疗方法,为伤寒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胃气又称中气,即脾胃之气,保胃气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张仲景将保胃气学术思想首次运用于临床实践,对脾胃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张仲景不仅通过审察胃气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而且在方剂配伍、方剂使用、药量甄选及药物煎服、药后调护上都注重保护胃气。故从判断预后察胃气、治疗用药保胃气、煎服调护养胃气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保胃气的学术思想。笔者受张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启发,临床辨治肺胀病时重视调理脾胃,认为脾胃亏虚是肺胀病重要的病理基础,培土生金法是其主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医者必详察而绳之。然胃气者,言胃中之阴阳也。阴者,胃之津液;阳者,胃之阳气。保胃气之意,旨在顾护胃之阴阳。仲景《伤寒论》一书,正是“胃气为本”的杰出典范。以胃气言病机、测预后,断死生;更以胃气立大法、制方药、调饮食。其理之精理,其法之详尽,其方之完备,其药之博大,难及其万一。然本文以蠡测海,以■视文,但言其法则;欲寻仲景原旨,尚须同道着意刻镂。一、攻伐必护胃气仲景用药如用兵,当攻则攻,应补则补,  相似文献   

8.
仲景学说是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及其人文思想为核心的数代医家研究成果的汇集和经验结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作为仲景学说核心的《伤寒杂病论》,无疑是张仲景对人类社会的最伟大贡献。《伤寒杂病论》原书16卷,兼论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可惜原本在战乱中散失。魏晋时著名医家王叔和加以搜集编次,  相似文献   

9.
药后护理法贯穿《伤寒杂病论》全书,其目的在于增强药效、保护正气,使病邪快速祛除体外、加快机体恢复及防治旧邪残留或旧邪未尽新邪复感。啜粥助药除邪、温中补虚、控效护胃,覆被发汗除邪、取暖扶正,饮暖水辅助药物增强体内阳气、温化水饮、排汗祛邪、推陈出新,同时在药后注重观察患者的反应,病后,患者正气已虚,倘若不进行饮食上的调护,一则恐其发散太过,汗出过多而耗伤正气;二则生冷黏腻等物恐其有碍解肌发汗;三则影响药效的发挥。《伤寒杂病论》的药后护理法具有"医中有护、医护合一"的鲜明特征,是仲景辨证施护、顾护胃气、关爱患者的具体体现,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胃和则愈”病理机转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之语。仲景在《伤寒论》中,非常重视胃气在六经疾病向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胃属阳明,故仲景尤其在有关阳明病的治疗中,时时观察、推测胃气的强弱存亡,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在此基础上,或以药食助胃复和,或谨守禁忌,保其胃气,待其复和,总以胃和病愈为守则。1 药物相助 胃和而愈  胃气因病邪干扰而不能复和者,仲景常以适当的汤药助胃复和,使胃和而病愈。11 以调胃承气汤助胃复和  《伤寒论》29条述虚人外感,误汗后复阳太过,伤及胃气的治法。原文为:“伤寒,脉浮…  相似文献   

11.
曹玉风  张甦颖 《河南中医》2015,35(2):246-248
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中不仅为"扁鹊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所折服,其在介绍该书的写作背景时亦明示,此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而成。扁鹊对仲景医疗实践影响之大,由此略见一斑。受此影响,仲景不但在《金匮要略》首篇阐明"若人能养慎……病则无由入其腠理"的观点,还将"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无犯王法""房室勿令竭乏",避免"禽兽灾伤"等意外伤害,作为养生防病的重要措施加以规范并贯穿于杂病的防治过程中。健康与疾病,虽然有着质的不同,但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界限,而是存在一个"中间态",即"病前状态"。此时,虽缺乏疾病的典型表现,但体内病机已经启动,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处于欲病未作或已病未显的阶段。仲景每每见微知著,发于机先,提前干预之。仲景亦十分重视疾病的早期治疗,强调:"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对于肝实证,仲景通过实脾以截断疾病发展演变的途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肝实证的治法中提出了"肝病实脾"的理念。对于肝虚证,其主张"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既要重视通过直补病变之本脏,防止他脏之邪的乘虚侵犯;又应注意借助清心益肝、培土荣木等措施,充养已虚之肝。仲景诊脉,秉承《难经》之旨,亦以寸口诊法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 喘证,仲景又名“上气”。《伤寒杂病论》论喘,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其言简,其意赅,其辨证论治之精确,其立法处方之谨严,颇有实践指导意义。许多治喘名方,至今仍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笔者仅就《伤寒杂病论》(注:引文凡注明条文者即引自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之《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注以篇名)中喘证的因机证治,略陈管见。关于病因和病机仲景认为,喘证的形成,其因有属寒或属热挟风邪而外感,有因杂病之内伤。外邪侵袭可使痰湿不运,停痰宿饮又可引起喘息;所及脏腑,或在肺,或在脾,或在肾,  相似文献   

13.
《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笔者认为其对肿瘤发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是如下几个观点:阴寒凝聚是肿瘤的基本病因病机;寒湿伤阳,阳化气,阴成形;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病的关键;情志内伤。其对肿瘤的防治观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顾护胃气为第一要领;温阳散寒是基本治疗思路;心理治疗,加强医患沟通;杂和治之、适度治疗;重视精气神状态。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重视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4.
论仲景脉学     
<正>1关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有许多版本,目前通用《伤寒论》为明赵开美刻本。但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伤寒杂病论》各种版本的认识,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轮廓全貌愈来愈清晰。明赵刻本《伤寒论》据传为王叔和所得相传,为仲景第七次稿,而桂林古本和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相传为第十二稿,余稿已不得相见,仅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和白云阁藏本比较,白本缺佚"六气主客"一篇,可能为传抄者所误矣。  相似文献   

15.
问饮食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饮食对中医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仲景在《伤寒论》中 ,对患者饮食情况非常重视 ,通过问饮食或为立法选方确定规矩 ,或作为推断预后之依据 ,或据饮食而辨寒热、定病位、察胃气、审病机 ,可谓精妙绝伦。兹择其要者 ,将其归纳为 6种情况 ,分述于后。1 察胃气“护胃气”是贯穿《伤寒论》全书的治疗思想。由于对胃气盛衰的判断可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确立 ,故仲景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专门提出了借助饮食以判断病势进退以及胃气存亡的方法。如 332条云 :“……凡厥利者 ,当不能食 ,今反能食者 ,恐为除中 ,食以索饼 ,不发热者 ,知胃气尚…  相似文献   

16.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通阳祛湿法治疗湿痹、"小便不利"、厥证及痰饮病,叶天士继承仲景思想,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分消走泄法,从三焦给湿邪以出路,恢复阳气的通达与条畅,拓展了通阳祛湿法在外感和杂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本文对《伤寒杂病论》和《临证指南医案》中通阳祛湿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梳理,以资同道。  相似文献   

17.
浅议奔豚气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奔豚气首见于《内经》,详述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仲景精辟地论述了“奔豚气”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从惊恐得之,或由于发汗伤阳,又加烧针,复感寒邪,或有水饮,重因误汗伤阳得之,还有肝郁化热等。  相似文献   

18.
郭海虹  汪栋材 《新中医》2023,55(2):197-201
以《神农本草经》所载“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为基础,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用药特点,认为桂枝在《伤寒杂病论》同一方中常表现为一药多用,组方精妙,仲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对桂枝的应用多有创新发挥。故在临床中使用桂枝宜兼顾其性味、功效及配伍,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施治,切不可局限于一药治一证。  相似文献   

19.
一、趺阳脉诊是仲景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伤寒杂病论》可知,仲景对趺阳、人迎等脉诊相当重视。他在《伤寒论·序》中就曾对不重视趺阳、人迎脉诊的倾向进行了批评,谓:“……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趺阳脉者有28处,分别见于《辨脉法》、《平脉法》、《伤寒论·阳明病篇》及《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等11篇中。另从脉象种类也可看出,在仲景所述30种脉中,趺阳脉即占13种之多。仲景何以如此注意趺阳脉诊呢?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运用胃气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胃气理论,以之具体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从病人的能食、不能食与脉象的变化,审察胃气的强弱虚实,以辨病机的进退与预后的吉凶。养胃扶正以祛邪,攻邪和胃以护正两个方面,是仲景制订治法方药的重要学术思想。论中既立治法,又定禁例,以胃气之存亡为根本,把除邪而不伤正,邪去而得正复作为治病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