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或结束时较为常见的毒副反应,多由照射浅表肿瘤所用的低能X线或电子线引起,常常于照射数日至3个月内发生,主要表现为患者受照射部位皮肤发红、发痒、色素沉着、毛孔粗黑等;后期在颈部、腋窝等皮肤皱褶区可出现湿性脱皮,局部皮肤水肿;严重时患部可出现水疱,继之破溃、糜烂、溃疡形成,影响放疗继续进行.我科采用茶油对放疗中发生Ⅰ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区外涂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放射疗法已成为治疗食管癌 ,尤其是颈段和上胸段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1] ,但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 ,常有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发生[2 ] 。现将近远期常见反应、并发症及处理体会介绍如下。1 近期反应、并发症及处理1 1 局部反应1 1 1 皮肤反应 放疗 1~ 2周照射野皮肤表面呈淡红色 ,3~4周后局部呈褐色并伴瘙痒 ,极少数发展为湿性皮炎。处理 :轻度无需处理 ;有干性脱皮及伴有明显瘙痒时 ,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患处 ;湿性皮炎应暂停放疗 ,可用四环素可的松软膏等外涂患处 ,或用庆大霉素、氟米松、维生素B12 混合液湿敷。1 1 2 放射性食管…  相似文献   

3.
外用红花油引起皮肤过敏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患者男 ,33岁 ,于 2 0 0 2年 1 1月因患腰肌纤维组织炎来我科治疗。我们采用外涂红花油并配合神灯照射 ,灯距 30 cm,照射 30 min,每日 1次。首次治疗结束后 ,患者述其治疗部位有痒感。查看皮肤为暗红色 ,并有红色血疹出现。次日 ,全身再行治疗后 ,上述症状加重 ,痒甚。停用红花油改为神灯照射 ,3次后过敏症状消失痊愈。例 2 .患者女 ,35岁 ,于 2 0 0 1年 8月因左脚背烫伤 ,即自涂红花油于患处 ,约 2 h后 ,涂红花油处皮肤呈深红色 ,并出现米粒样红色丘疹 ,瘙痒。为止痒 ,患者再次自行涂红花油于患处 ,约 1 h后局部出现烧灼感 ,奇痒 ,红…  相似文献   

4.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是一种不易治愈的肿瘤,其治疗手段有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和手术等,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目的。部分患者晚期乳腺癌出现局部复发累积皮肤或出现远处皮肤转移。对此类患者,除进行全身性挽救治疗外,局部的皮肤护理也是影响治疗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是将一定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达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损伤到人体的正常细胞。由于皮肤对射线敏感,放射性皮炎几乎不可避免。皮肤局部轻者可出现局部红斑,烧灼感、刺痒感、照射部位出现、色素沉着等症状及体征,严重者照射区皮肤出血、渗出液、糜烂、溃疡、感染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万艳 《河北中医》2012,34(12):1893-1894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为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52.2岁。目前放疗仍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的方法应用最普遍,适应范围广,疗效好[1]。但是放疗常会引起一些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如精神不振、乏力、食欲下降、恶心、皮肤反应等,因此做好放疗的护理极为重  相似文献   

7.
<正>放射性溃疡是乳腺癌术后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皮肤软组织受放射线损伤后,引起放射区组织纤维化,局部血管内膜发生炎性水肿,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导致局部血供障碍,组织细胞缺血坏死后出现溃烂,形成溃疡。该类溃疡的愈合能力极差~([1-2]),现举例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孙某,女,65岁,因左胸部破溃流脓1周,于2015年5月4日收入院。患者2006年行左乳癌根治术,接受左胸部  相似文献   

8.
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几种中医外治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治疗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手术后机体康复,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诸多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中医药中的外治法,在肿瘤的辅助治疗中又有其独到之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外治法。1.急性放射性皮肤炎在外照射过程中,病人无论放疗的部位如何,被照射皮肤局部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急性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色素沉着、皮肤烧灼样疼痛等,此时应对局部皮肤进行保护,以免急性放射性皮肤炎加重,可用紫草油涂抹被照射部位皮肤,2-3次/日,直至症状完全缓解。2…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疗过程中常见的皮肤损伤,Ⅱ度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因其症状较明显,常表现为局部组织高度充血、水肿、有渗出液、表皮糜烂、溃疡、出血、坏死,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不适,甚至使放疗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影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约75%的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是放疗过程中因放射线的照射而引起的一种皮肤黏膜炎症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毛发脱落、皮肤红肿、红斑、脱屑、疼痛、色素沉着、严重可见皮肤萎缩、腺体的损伤、皮肤溃烂出血,其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机体、照射剂量、照射种类、照射面积及机体自身的状态等原因有关,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断放疗计划,影响放疗进程。西医针对此放射性皮肤损伤,尚无标准治疗方案,而中医结合卫气营血理论将放射性皮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邪犯肺卫证、热毒炽盛证、热毒伤阴证、阴损及阳证,又根据不同的证型阶段给予治疗用药,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减轻患者的皮肤反应,降低皮炎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皮肤反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5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放疗期间照射部位皮肤状况观察放疗前及放疗前期除手术疤痕两组均无皮肤改变。放疗后,I度皮肤反应46例,占92.O%,均于5d内愈合;II度4例,占8.0%,其中3例7d内愈合,1例因溃疡面积较大(4cm×3cm)中断放疗,配合皮肤护理13d后愈合。未出现Ⅲ级及以上的皮肤反应。结论经过积极预防和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可有效地减少和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增强患者治愈信心,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自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4月 ,笔者用灭菌香油治疗各种皮肤损伤 3 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 3例中男 2 1例 ,女 1 2例 ;年龄 1 .5~ 89岁 ;其中摔伤 1 3例 ,烫伤 1 1例 ,刀割伤 5例 ,褥疮 4例。治疗方法将用香油浸湿的棉球盛入广口容器内 ,经高压灭菌后备用。摔伤患者经局部清创处理后 ,若无出血 ,可直接用香油涂擦 ;烫伤患者 ,若水泡未破 ,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泡中液体抽尽后涂香油 ,如水泡已破 ,且表皮脱落 ,则应在局部渗液停止后再涂 ;刀割伤应在清创缝合后 2~ 6 h检查伤口无裂缝时涂用 ;褥疮若局部有…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 1 995年至今用针灸配合频谱治疗落枕患者 1 37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 37例中男 1 2 1例 ,女 1 6例 ;年龄 1 7~ 35岁 ;其中 1 1 5例于发病当日来诊 ,2 2例于 2~ 3天后来诊。患者均表现为颈部疼痛 ,活动受限 ,一侧或两侧肌肉压痛明显 ,局部无明显红肿。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 ,充分暴露颈肩部 ,用周林频谱仪照射颈肩部 2 0~ 30 min,照射头与皮肤的距离不宜太近 ,以免灼伤 ,以使局部温热感适中为好。照射结束后 ,令患者起来活动一下颈部 ,取液门穴 (左右交叉取穴 ,双侧均痛者取双侧穴 ) ,用 2 .5寸毫针斜刺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局部放疗是否能引起全身急性荨麻疹;方法: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行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区局部放疗;结果:连续5天行左侧胸壁、锁骨上区局部放疗后出现红斑风团、伴搔痒的急性荨麻疹症状;结论:局部放疗后可出现全身急性荨麻疹症状,但具体发病原因不详,临床较少见。  相似文献   

15.
<正>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患者因接受放疗(χ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粒子、电子、中子和质子)而引起的常见的副反应。轻者局部皮肤暗红色、紧绷或出现水疱,有烧灼、刺痒感;重者局部皮肤溃疡、糜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在66例乳癌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6例,术后对66例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随访观察。结果:66例患者在随访第1~3年局部均未发现癌肿复发。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感觉均正常,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结论:乳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可避免患者的肢体感觉异常,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祝察湿润烧伤膏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宣教并从第1天放疗开始使用湿润烧伤膏)5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宣教)52例。两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射线,行面颈联合两野对穿等中心常规照射,对中、晚期患者进行同期放化疗。结果:两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00%,轻度放射性皮肤损伤(Ⅰ、Ⅱ度):观察组为88.0%,对照组为57.7%;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观察组为12.0%,对照组为42.3%;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皮肤损伤发生的时间:放疗开始后2—3周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中观察组仅13例,而对照组41例,观察组4例于放疗30天后才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而对照组均在30天内发生。结论:湿润烧伤膏能有效地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保证了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诊治的 10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保乳手术后放疗方法分为大分割放疗组、 常规分割放疗组,各 50 例,统计分析两组危及器官所受放疗剂量、急慢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情况、乳房美容效果。 结果:大分割放疗组患者的肺 V5、V20、V30,左乳心脏的 V30、V40、平均剂量,脊髓最大剂量, 右乳肝脏的 V20、V30、平均剂量均低于常规分割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 割放疗组患者的 Ⅰ 级急性皮肤反应、Ⅰ 级皮肤与皮下组织晚期反应、Ⅰ 级血小板减少、Ⅰ 级白细胞减少、Ⅱ 级乳房淋巴 回流性水肿、Ⅱ 级腺体萎缩、Ⅱ 级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乳房美容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较常规分割放疗更能杀伤癌细胞,放射 学优势更大。  相似文献   

19.
阳训武 《四川中医》2010,(1):102-10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亚甲兰局部注射、氦氖激光局部照射、醋酸肤轻松软膏涂于患处;对照组用1/5000pp粉溶液坐浴,亚甲兰局部注射、氦氖激光局部照射、醋酸肤轻松软膏外涂患处。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疗效满意,急慢性肛门湿疹均适用,方法简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委中穴刺络拔罐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亚光 《中国针灸》2003,23(6):348-348
治法 :患者俯卧位 ,暴露患侧委中穴 ,予TDP照射 2 0~40分钟 ,以不致烫伤为度。待皮肤潮红充血后 ,取 75 %的酒精棉球消毒委中穴及周围皮肤 ,局部皮肤干燥后 ,以委中穴为中心 ,快速用梅花针重叩 1 0~ 1 5次 ,然后在此处迅速拔罐(取大号火罐 ,罐口涂医用凡士林 )拔出瘀血 ,同时予TDP照射保暖 ,3~ 5分钟起罐 ,清洁皮肤后再行拔罐 1次。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嘱患者保持卫生以防感染。每周治疗 2次 ,共治疗 8~ 1 0次。结果 :治疗 66只患膝 (无糖尿病、肿瘤、血小板减少等疾病 ) ,平均年龄 62岁 ,病程最短 2 0天 ,最长 9年。痊愈 (膝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