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人体某个部分、脏器由于疾病或创伤引起苦楚不适、挛急绞痛的感觉,可见于许多急慢性疾病之中。一、常见疼痛病证:疼痛多以其发病部位而命名,常见有以下几种:1.头痛: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上犯头部,以致阳气滞塞,经脉痹阻,均可发生头痛。一般外感头痛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分,病程短暂,病势较剧,多属实证。而内伤头痛有虚有实,实证有肝阳、寒滞、痰浊、血瘀;虚证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病程较久,病势较缓。2.胸痛:多因外感温热之邪,内伤痰饮,以致胸阳不通,心血瘀滞,肺络受阻而发生胸。一般本病之初多为实证,病久则伤及脏腑,出现各种虚证。由于胸为心肺之居处,所以其病变与心肺经脉密切相关。3.胁痛:指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而言。多因外感  相似文献   

2.
一、温肺化饮解表散寒法 [案例]李××,女,40岁。1980年12月25日初诊。患慢性咳喘已有十余载,每年发作三、四次。此因前日沐浴,感受风寒,旧恙又作,咳嗽喘息,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咯痰量多,色白清稀,形寒背冷,恶风喜热饮,舌苔白滑,脉细弦滑。证属痰饮内伏,肺阳虚弱,卫阳不固,外感风寒,引动肺中寒饮,肺气失于宣畅。治予温肺化饮,  相似文献   

3.
咳喘证为肺系疾病中的常见病,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咳嗽”、“哮证”、“喘证”、“痰饮”、“肺胀”等范畴。然此证病因病机复杂,证到错综,治疗上必须审证未因,悉心推究,力求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方能正中肯素。笔者临证探索治疗咳喘证的规律与方药,归纳有十法,现作一简述。1宣肺散寒法适用于冬令或春令暴冷,风寒袭表束肺,卫气被遏,肺夫宣肃。症见咳喘痰鸣、胸闷、咳痰白清稀,初病兼恶寒,头痛,无汗,口不渴,舌首薄白,脉浮紧等。治宜丰温宣肺。方选麻黄场等。药用麻黄、杏仁、桂枝、苏子、艾叶、旋复花、桑白皮等。例1:张…  相似文献   

4.
<正>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正邪相争时机体的一种反应,在许多疾病中均可以出现。在中医辨证时,发热应包括使用体温表,按手足、肌肤等测得的发热表现,也包括病人自觉发热而测体温并不高的发热现象。根据发热的性质,一般外感发热多属实热,而内伤发热则属虚热。一、常见发热病证常见的发热病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外感发热:六淫之邪侵袋肌表,正气拒邪相争,营卫失和,阳气浮越于外,是外感发热的主要病机。按其病情进展一般是由表传里,由皮毛而传至经  相似文献   

5.
<正> 泻痢,即泄泻和下痢。指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一般地讲,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临床多合称为“泄泻”。泄泻是由于风寒、湿热内犯肠胃,饮食不节,脾胃内伤等原因引起。可分为溏泄、泄泻、鹜溏、飧泄等,包括现代医学的消化不良,各种肠炎、肠结核、食物或药物中毒等病。如便中见脓血,则属“痢疾”范围。下痢则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为其特征。此病是由于肠胃内壅,摄食生冷以致湿热内蕴,毒滞肠中引起。根据症状可分为“时疫痢”、“休息痢”,  相似文献   

6.
7.
心乃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有二:主血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又主神明,为情志思维活动之中枢,故在十二官中被喻之为“君主之官”。心之疾患,复杂多变,往往危及其他脏腑。因此,对心病的治疗,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籍此特归纳为治心十法,分述如后。一.滋养心阴即滋养心之阴液的方法,针对心阴亏损而设。心阴不足,失于濡养,每致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阴虚无以制阳,多呈阳亢火旺之象,如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常用生地、熟地、麦门冬、阿胶、玉竹、百合、玄参、天门冬等药,以滋阴清热,俾阴不虚,阳不亢,阴阳相对协调,诸证随之消除。代表方如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等。  相似文献   

8.
兹将贺老近年来临床治疗咳喘有效病案,其中包括有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疾患,归纳整理为“十法”介绍如下: 一、宣肺法:用于外感风邪,肺气失宣所致之咳喘。临床根据外感风寒邪气与风邪化热的不同,分别选用下列方剂。1、新加三拗饮,证属风寒郁肺者。方药:麻黄9克,杏仁9克,金沸草18克,  相似文献   

9.
咳喘是呼吸系疾病的常见症状 ,即现代医学的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炎等肺病所讨论的范畴 ,以喘憋、气逆、咳嗽、咯痰、心慌、气短、呼吸急促为主症 ,其主要病理机制为肺失肃降 ,肺气上逆 ,肺气雍塞不通 ,宣降失常而致咳喘。按祖国医学分为痰浊型 ,风寒型 ,肺热型和虚型。本文对 5 4例咳喘的患者除按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护理外 ,还采用中医辨证的观点分型辨证施护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1 资 料本组患者 5 4例 ,其中男 3 6例 ,女 18例 ;年龄 12~ 81岁 ,平均年龄 5 2 .3岁。痰浊型咳喘 19例 ,风寒型 16例 ,肺热型咳喘 12例 ,虚型咳喘 7…  相似文献   

10.
咳喘病人的气候护理钱永华乌兰察布盟医院(012000)1994年8月12日收稿咳喘是北方地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均属咳喘范畴。此病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每因气候变化、节令交换,而诱发病情加重,严重地...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咳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由于感受外邪及脏腑本身病变或他脏病变而致病。结合临床表现,老年性咳喘以虚证多见,大多发于秋冬季节,遇寒加重。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护能促进本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小儿咳喘从肝论治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喘是小儿常见病,历代医家治疗上多从肺、脾、肾三脏入手进行治疗。笔者根据小儿特殊生理病理特点,从肝论治小儿咳喘,收效良好。现将笔者的有关认识及从肝论治十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发汗宣肺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风寒外束、卫闭营郁的太阳伤寒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促、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等。本证喘促乃风寒外束,腠理闭塞,肺气失宣而成。治宜麻黄汤发汗宣肺,方中,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桂枝通阳解肌;杏仁宣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四药同用,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2 解肌降气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风寒外袭、卫强营弱、肺气上逆的太阳中风兼喘逆证,其临床表现有恶风发热、头  相似文献   

14.
钱林超 《四川中医》2004,22(10):16-17
把《伤寒论》中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归纳整理为解表调中、调理寒热、化痰开结、温阳化饮、健脾温阳、通腑泄热、温中散寒、和少健中、健脾理气、疏肝理脾十法进行探讨,阐述其代表方、适应证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咳喘灵系余祖父经验方,经临床验证,对各型咳喘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确有立竿见影之效。基础方:鱼腥草30克(鲜品100克),广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治喘十法:散饮降逆散寒宣肺、降逆化痰逐水通阳,止咳平喘滋阴润肺;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清热泄肺;排脓解毒;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解表化饮;峻下逐饮等法。  相似文献   

17.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4):F003-F003
29 丝虫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丝虫病是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的寄生虫病。2 9.1 诊断依据2 9.1.1 四肢、腹股沟及肘部淋巴结肿大胀痛 ,局部出现自上而下的红线并有疼痛灼热。常伴有精索炎、附睾炎和睾丸炎。2 9.1.2 伴恶寒发热 ,咳嗽 ,哮喘 ,肢体关节酸  相似文献   

18.
一、风温案马××,男,4岁。1984年4月20日初诊。患儿因发热、头痛伴微咳二天,在他院经用辛凉解表剂无效而来诊,其时身热不解,面赤口干,咽喉肿痛,腹痛,大便三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苔黄腻少津,舌质红,指纹紫滞达气关。检查:体温39.1℃,咽充血,扁桃体Ⅲ°肿大,有黄色分泌物,心肺(—),腹软,左下腹有压痛。血检:白细胞16300,中性81,淋巴19。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  相似文献   

19.
关于病证、证候的概念,迄今未有共识,兹以有关文献为据,稍事探讨。1 “病证”之名始于《伤寒论》由“病”字构成的词组,《内经》已屡见不鲜。如病形、病机、病能(态)等。但“证”字在《内经》中极为少见,故当时尚无“病证”之名。“病证”一词首见于《伤寒论》,凡五见:1.“变为他病者,当以后坏病证而治之。”2.“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3.服一剂尽,  相似文献   

20.
蝉蜕用于咳喘、耳鸣、水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蝉蜕为临床常用的熄风止痉药。现代研究认为,蝉蜕有镇静、抗惊厥、降低横纹肌紧张度并阻断神经节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上,除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夜啼、破伤风、风热外感、麻疹、目疾、风疹瘙痒等证外,还常用于咳喘、耳鸣、水疝。喘咳痰多:如患儿张某,男,1岁,患支气管肺炎周余,经抗生素、激素等治疗不佳。来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