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156例在我院进行两对半检验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并采取其血清标本,使用金标法来开展两对半检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在156例患者中,小三阳患者39例,占25%,大三阳患者65例,占41.67%.结论:乙肝病毒性患者主要以大三阳为主,其次是小三阳.通过分析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可以提高临床防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其两对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6例患者中,检出大三阳78例,占全部患者41.94%;43例为小三阳,占23.12%;HBsAg、HBcAb为阳性者占4.30% (8例);17例患者HBcAb、HBsAb为阳性(9.14%);HBcAb、HBeAb为阳性者占6.99%(13例);27例患者HBsAb、HBcAb、HBeAb均为阳性(14.52%).HBV-DNA检测结果阳性121例,阳性率为65.05%.结论:通过检测患者的两对半对临床判断乙肝及其病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实现早期预防及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群体中"乙肝两对半"检测工作的结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均接受乙肝两对半诊断检查,针对全部患者的检验结果实施系统性统计分析。结果:在针对参与本次研究的200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组织实施乙肝两对半诊断检查条件下,发现有81例患者获得"大三阳"检查结果,患者数量占比为41.50%;有47例患者获得"小三阳"检查结果,患者数量占比为23.50%;有5例患者的Hbs Ag生理指标项目和Hbc Ag生理指标项目同时呈现阳性,患者的数量占比为2.50%;有9例患者的HIbs Ab生理指标项目和Hbc Ab生理指标项目同时呈现阳性,患者数量占比为4.50%;有7例患者的Hbe Ab生理指标项目和Hbc Ab生理指标项目同时呈现阳性,患者数量占比为3.50%;有18例患者的Hbe Ab生理指标项目、Hbc Ab生理指标项目,以及Hbs AB生理指标项目同时呈现阳性,患者数量占比为9.00%;有65例患者的HBV-DNAs生理指标项目的检查结果呈现阳性,患者数量占比为32.50%。结论:通过针对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组织实施乙肝两对半检查诊断,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群体中存在的"大三阳"病理类型患者和"小三阳"病理类型患者,为检验医师实现对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基础病理类型的及时准确诊断确认,建构和提供基础性的支持保证条件,提升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是当今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之一,相当一部分乙肝携带者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炎,需要接受病毒治疗.目前多以其血清感染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及HBV-DNA定量,作为临床分析和判断乙肝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的主要依据,但由于两对半的组合模式复杂多样,导致部分患者的HBV感染复制状况难以判断,而HBV-DNA是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特异性指标,是表明其具有传染性的最有力的证据.但是受到实验室要求较高的严格限制,尚无法普及检测,为了进一步探讨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定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本文对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比较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脐带血乙肝两对半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的婴儿脐带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了解婴儿乙肝感染率及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为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降低乙肝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 1 233例脐带血中乙肝两对半全部为阴性的705例,占57.18%,能检测出一项(或多项)为阳性的共计528例,总感染率为42.82%,将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进行列表并与同期我室所检测的5 572例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模式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P值<0.01,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婴儿脐带血乙肝两对半模式与临床血清标本乙肝两对半模式有较大差别.脐带血中HBeAb与HbcAb阳性者126例,占感染率的23.86%,为主要模式,HBeAg与HbcAb阳性者58例,占感染率的10.98%,为较次要模式,与临床血清标本相应模式比较P<0.01,亦与文献报道[1]的检验标本两对半模式出现率差异巨大.脐血中HBsAg阳性总数128例,占感染率的24.24%,阳性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乙肝感染者母亲在孕娠期间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采用其他针对性防治措施进行母婴阻断[2]的积极结果,也使控制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降低乙肝感染率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02~2017-10期间收治的携带乙肝病毒患者986例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均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测,分析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影响因素,为此后临床检测提供依据。结果:986例患者均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测,共935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包含HBsAb(+)阳性者763例、HBsAg(+)阳性者74例、HBeAg(+)阳性者55例、HBeAb(+)阳性者20例、HBcAb(+)阳性者23例。结论:建议临床检测乙肝病毒可采用乙肝两对半检测方式,且检测过程中尽量排除干扰性因素,如操作、实际、标本采集和处理等因素,以确保鉴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乙肝五项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份本卫生服务中心对152例人员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乙肝两对半共检查人员152例,其中大三阳2例,占1.32%;小三阳5例,占3.29%;一五阳8例,占5.26%;二五阳16例,占10.53%;单五阳(抗HBc阳性)15例,占9.87%。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是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科学规范的检测操作对保证日常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学检测特点,探讨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深圳地区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Bc-IgM,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进行HBV基因分型,并对检验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2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测定出HBV基因分型179例(89.5%),B型121例(60.5%),C型58例(29.0%).HBeAg、抗-HBc-IgM、HBV DNA与基因分型无关.B型多见于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型多见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HBV基因分型具有特异、敏感、简单和实用的特点,HBV复制强弱与病毒基因分型无关.HBV基因分型与HBeAg、抗-HBc-IgM、HBV DNA检验可相互补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131-1132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乙肝"两对半"、HBV病毒载量及ALT的关系。方法对50例HBs Ag ELISA检测双试剂阳性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HBV-DNA定量及ALT检测,分析不同乙肝"两对半"模式下年龄、性别、ALT和HBV-DNA定量结果的关系。结果 50例乙肝献血者中"小三阳"占86%(43/50)、"大三阳"占12%(6/50)。"大三阳"献血者HBV-DNA检出率为100%,高于"小三阳"组的47%(P<0.05)。HBV献血者中98%ALT在正常范围。"大三阳"组在年龄、ALT、HBs Ag定量、HBc Ab定量、HBV病毒载量及HBV病毒检出率上均高于"小三阳"组(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乙肝"两对半"模式多为"小三阳",肝损害程度相对较轻,这大大降低了HBV输血传播的风险,更有利地保障了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0.
陈敏静  李珩  宁秋 《现代医院》2006,6(5):63-64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人工肾病区的病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调查其感染情况并分析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5年10月在本院人工肾病区进血液透析的患者共205例,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与其入院时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可能感染的原因及感染情况。结果初始血透治疗前感染乙肝病毒者共56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为89例。现检测结果为:56例乙肝患者不变,但是89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中有15例出现HBsAg阳性,占16·8%,其余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15例出现HBsAg阳性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2年,13例有输血史,与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可能与其血透过程及输血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3047名新生HBsAg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为掌握我校新生乙肝感染情况,1991年以来每届新生入学体检均检测HBsAg,阳性再检测其抗一HBsAg、HBeAg、抗-HBe及抗一HBC(乙肝两对半),现将199l~1995年检测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治疗的72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两对半检验,同时对检验结果进行研讨。结果:检验后,大三阳患者32例,占总人数的44.4%。小三阳患者30例,占总人数的41.7%,其他类型患者10例,占总人数的13.9%,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中,患者进行两对半检验,可准确对患者病症进行预判,同时按时实施两对半检验,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性肝炎,能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伟 《中国校医》2010,24(9):657-657,65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PreS2Ag)与乙肝两对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131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PreS2Ag和传统两对半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在HBeAg阳性组中PreS2Ag阳性率与其有明显伴随关系,但PreS2Ag阳性率较HBeAg阳性率高。结论 PreS2Ag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了病毒的复制情况,PreS2Ag与乙肝两对半随意合检测能更好地对HBV感染者进行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14.
吴敏  戴依群  许文忠  费洁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3):432-432,434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目前重点防治和监测的急性传染病之一 ,因其感染后病程长、易慢性化、预后差等特点 ,严重危害人们、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为进一步了解嘉定区重点人群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状况 ,科学地评估以往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 ,本文对嘉定区中小学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结合计划免疫有关调查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定我区黄渡和方泰镇的小学及中学的 33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1.2 方法 采集静脉血 5 m l,离心后分离 ,- 2 0℃保存待检。乙肝两对半检测均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大连口岸出入境人员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为实施口岸传染病监测,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做好旅行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3年2月-2004年1月在大连口岸进行体检的出入境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AV-IgM,HBV标志物(两对半),同时检测血清ALT,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9 746名出入境人员中HAV-IgM阳性者仅一例;乙肝病毒感染者1 332例,阳性率4.48%.其中远洋船员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率为6.2%,远洋渔工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率高达9.32%,而无一例HAv-IgM阳性者. 结论 应加强对远洋船员(尤其是远洋渔工)病毒性肝炎的监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卫生保健知识,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此病症的主要传播方式及途径为病毒感染、母婴传播、性传播等,患者通常表现出肝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身体乏力、肝质地变硬等相关临床症状,对其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等均产生严重影响。在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前,通常需对患者进行高效临床检测,进而促使临床治疗质量及效率得到有效保障。当前乙肝检测主要分为定性检测、半定量检测与定量检测,定量检测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检测方式。其中,在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全自动酶免仪检测和免疫发光仪检测,不同检测方法,其检测原理、检测侧重点、检测结果等均存在一定差异。文章通过进行全自动酶免仪和免疫发光仪检测乙肝两对半定量的研究进展思路分析,以期有效加深人们对其了解深度,进而及时选择正确、合理、高效的临床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到103岁人群乙肝两对半检测数据进行统计,了解这些人群中乙肝感染率与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方法:收集新生儿到103岁人群乙肝两对半检测数据,对乙肝两对半各个指标的检查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人群中乙肝感染与乙肝两对半模式的情况.结果:17509个案例中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共有19种,各模式中仅HBSAB为阳性,各指标均为阴性,HBSAG、HBEAB、HBCAB三个指标为阳性的三种模式的比例最高.乙肝两对半各个指标阳性率分别为HBSAG阳性率为11.10%,HBSAB阳性率为52.53%,HBEAG阳性率为2.00%,HBEAB阳性率为20.16%,HBCAB为阳性率19.1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生HBV感染状况,为高校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大学2002-2006级本科新生23 961人检测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ALT.结果 新生HBsAg阳性率平均为13.03%,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小三阳"检出率分别为6.65%和5.4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05%和9.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级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4%和1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HB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HBsAg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新生入学时普查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张海燕 《工企医刊》2014,27(6):1117-1118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就诊乙型肝炎患者共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血清两对半,并根据检测结果的阳性和阴性情况分为A、B、C、D、E五组;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乙肝DNA浓度,综合分析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B、C、D、E五组患者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33%、50.79%、84.62%、40.00%、0.00%,而HBV-DNA的平均含量则分别为(8.67±1.25)、(5.67±1.04)、(7.89±1.12)、(4.82±0.98)、(0.00±0.00),可见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乙肝DNA浓度密切相关。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和HBV-DNA浓度检测均能有效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因此两者联合检测可为乙肝疾病的确诊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7—2011年我国法定病毒性肝炎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我国共报告法定病毒性肝炎发病数6 948 438例,在五种类型肝炎中,乙肝发病数最多,共5 673 039例,占81.645%。结论乙肝发病数高,仍是今后病毒性肝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