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提高浅表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价值,降低其超声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术后病理确诊的46例浅表神经鞘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结果:46例患者彩超诊断为神经鞘瘤40例,准确率为87.0%。结论:浅表神经鞘瘤在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要注意与淋巴结鉴别,避免误诊漏诊。超声检查浅表神经鞘瘤检出率及准确性较高,应成为临床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外周神经鞘瘤的患者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点.结果 20例外周神经鞘瘤多为单发,偶为多发,以实质性为主,部分可为囊性或囊实性,边界清,多有包膜,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 神经鞘瘤在超声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是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健源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115-116
目的提高浅表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价值,降低其超声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3例浅表神经鞘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分析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与误诊情况。结果23例超声检出率100%,超声诊断为神经鞘瘤20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7.0%,超声误诊为淋巴结3例,误诊率13.0%。结论浅表神经鞘瘤的声像图有一定特征,但要注意与淋巴结鉴别,避免误诊漏诊。超声检查浅表神经鞘瘤检出率及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发生于浅表部位的神经鞘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浅表神经鞘瘤资料.结果 依据内部回声特点分为2型:实质型和混合型;本组血流信号较少,Ⅰ、Ⅱ级占82.3%;本组超声检出率100%,超声诊断准确率88.2%.结论 浅表神经鞘瘤在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是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高频多普勒超声在外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浅表神经鞘瘤资料.③结果 依据内部回声特点分为2型:实质型和混合型;本组超声检出率100%,超声诊断准确率88.4%.④结论 利用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外周神经鞘瘤作出诊断,在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探头检测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神经鞘瘤患者,检测肿块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其血流情况,并追踪扫查肿块与周围神经干关系。结果:外周神经鞘瘤典型的声像图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低回声团块,长轴一端或两端可见神经干尾丝状低回声。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符合43例,误诊7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外周神经鞘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疑似乳腺纤维瘤和髓样癌的患者94例,对其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对乳腺纤维瘤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94.44%,在对乳腺髓样癌进行诊断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92.5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时,乳腺髓样癌组的清晰包膜检出率,血流信号检出率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检出率均高于乳腺纤维瘤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诊断区分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肢体神经鞘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7月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 18例肢体神经鞘瘤中超声检出率100%,其中低回声型13例,混合回声型3例,无回声型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44.4%(8/18),其中2例误诊为神经纤维瘤,2例误诊为肌纤维瘤,1例误诊为血肿,1例误诊为腱鞘囊肿,4例性质待定.结论 肢体神经鞘瘤声像图有其特征性,但需与神经纤维瘤、肌纤维瘤、血肿、腱鞘囊肿等疾病鉴别,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用于诊断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神经鞘瘤患者,25例患者均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描检查,检查范围包括肿块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分布情况,并仔细观察肿块与周围神经干的关系.结果 肢体周围神经鞘瘤的典型声像图特点为椭圆形或圆形低回声实质性团块,其长轴两端可见“鼠尾样”神经干回声相连.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符合22例,误诊3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诊断肢体周围神经鞘瘤,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生于浅表部位的神经鞘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浅表神经鞘瘤声像图特点与临床表现.结果 依据内部回声特点分为2型:实质型和混合型;CDFI显示本组血流信号不丰富,Ⅰ、Ⅱ级占82.3%.本组超声检出率100%,超声诊断准确率86.5%.结论 浅表神经鞘瘤在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是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肺周边局灶性炎症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周边局灶性炎症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肺周边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肺周边局灶性炎症患者的声像图,与其他病变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将病灶边界清晰度、回声类型、脏胸膜继发改变、病灶内表面成角、病灶内支气管气相作为自变量,病灶性质是否为周边局灶性炎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病理结果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获得。结果病灶内表面成角和病灶内支气管气相对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有显著影响(P0.01)。以病灶内表面成锐角作为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的标准,与穿刺活检结果对比,超声检查对肺周边局灶性炎症诊断的准确率为82.6%,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84.7%,阳性预测值为51.0%,阴性预测值为93.4%。结论病灶内表面成锐角及病灶内支气管气相对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有一定价值。床旁超声可以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  相似文献   

12.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附22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22例。结果:22例颈部神经鞘瘤病人中,13例位于颈动脉间隙,6例位于胸锁乳突肌下方,2例位于颈静脉孔区,1例位于梨状窝,CT平扫可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增强扫描病变区呈无强化、中等程度增强化到明显强化。结论:CT检查对颈部神经鞘瘤定位准确,对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孤立性有包膜的特殊类型肿瘤。本文报告我院近10年来手术切除及病检确诊的42例神经鞘瘤。男女各21例。朝族29例,汉族13例。发病年龄以21~60岁较多。病理上以Antoni A型者多占66.7%,AntoniB型占33.3%。由于本瘤术前不易诊断,术前只6例诊断正确,治疗以早期手术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肢软组织良性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良性神经鞘瘤的MR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平扫扫描,应用T1WI、T2WI、脂肪抑制T2WI和脂肪抑制PDWI加权序列作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结果 16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梭形或类圆形肿块,沿神经走行方向生长,均为单发。在T1WI上10例呈均质稍低信号,6例为不均质低-中等信号强度。在T2WI及PDWI像上16例均呈不均质高信号。8例可见束状征,7例可见靶征,8例可见神经出入征,10例可见脂肪分离征,4例同时出现以上4种征象。结论 MR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靶征、神经出入征、脂肪分离征的存在有助于四肢良性神经鞘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病理组织学所见及MRI表现。结果:11例MRI检查均清晰显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形态,信号特征,其中8例在硬膜内,2例居硬膜内外,1例位于硬膜外,1例为多发,增强后瘤体明显强化。结论: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眼眶肌锥内视神经鞘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跟眶肌锥内神经鞘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神经鞘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的声像及血流信号各有特点,7例神经鞘瘤均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而13例海绵状血管瘤内部均未见彩色血流信号;动态检查时加压及解压过程中海绵状血管瘤有7例显示彩色血流信号。结论:结合肿瘤内部回声与血流信号特点有助于对眼眶神经鞘瘤与海绵状血管瘤进行鉴别诊断,并对手术治疗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肺原发性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本文报告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分别位于气管和右支气管腔内,4例发生在肺实质,依据病理观察分为3类4型,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和X线所见肺内神经鞘瘤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其临床症状由肿瘤的位置来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术后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治疗的17例颈总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神经鞘瘤组)和76例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临床特征相似。神经鞘瘤组手术时间较短[(94±31)min比(159±53)min,P < 0.01],术中出血量较少[(110±96)mL比(356±239)mL,P < 0.01],需要切除颈外动脉概率较小(11.8%比68.4%,P < 0.01)。两组患者均完整切除肿瘤。神经鞘瘤组无恶性病变,颈动脉体瘤组恶性病变5例(6.6%)。神经鞘瘤组的肿瘤直径较颈动脉体瘤组大[(4.5±1.4)cm比(3.1±1.0)cm,P < 0.01]。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颈动脉分叉部神经鞘瘤与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临床表现类似,但颈动脉体瘤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颈外动脉切除率较高,瘤体恶性病变的概率较高,临床处理时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9.
蒲敬泽  宋建军 《实用医技》2008,15(3):321-322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行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包括外院)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为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肿瘤呈明显均匀或环状强化,伴或不伴肿瘤内分隔。结论: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多数肿瘤可作处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行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包括外院)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结果:椎管内神经鞘瘤TIWI为等或(和)低信号,T2WI多为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数肿瘤呈明显均匀或环状强化,伴或不伴肿瘤内分隔。结论:MRI是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椎管内神经鞘瘤的部位、形态、信号及增强后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多数肿瘤可作处准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