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某部队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及甲硝唑硫磺软膏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学员中蠕形螨感染情况 ,并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学员进行蠕形螨检查 ,对阳性者用甲硝唑硫磺软膏进行治疗 ,三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4 2 3名学员中 ,蠕形螨感染阳性者 1 2 8人 ,阳性率为 30 .3%。用甲硝唑硫磺软膏治疗蠕形螨感染者 ,治愈率为 85.2 %。结论 :学员中蠕形螨感染率较高 ,用甲硝唑硫磺软膏治疗 ,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员中蠕形蠕感染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学员进行蠕形蠕检查,对阳性用甲硝唑硫磺软膏进行治疗,三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423名学员中,蠕形蠕感染阳性128人,阳性率为30.3%,用甲硝唑硫磺软膏治疗蠕形蠕感染,治愈率为85.2%。结论:学员中蠕形螨感染率较高,用甲硝唑硫磺软膏治疗,有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去螨灵外用治疗蠕形螨感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螨灵外用治疗蠕形螨感染的初步观察秦丽佳,赵云霞治疗蠕形螨皮炎的外用药目前常用10%硫磺软膏、2%灭滴灵冷霜及市售肤美灵等,其疗效一般均欠理想。1994年我们采用由蚌埠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提供的去螨灵(主要成分苯甲酸二丁酚)外用,治疗蠕形螨感染者36...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杀螨霜体外杀螨效果、治疗蠕形螨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确诊面部为蠕形螨病患者296例,随机分为三个组(杀螨霜组、2%甲硝唑软膏组和空白基质组),于每晚将药物涂于面部患处,连续用药3周,临床观察杀螨霜和2%甲硝唑软膏对蠕形螨病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体外用药3小时后,杀螨霜组螨虫全部死亡;2%甲硝唑软膏组杀螨率为44.71%及空白基质组杀螨率为82.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3.70.“P〈0.01”)。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7%,治愈率为68.24%,面部皮损消退率为9600%,且杀螨霜的疗效优于2%W硝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1”)。结论杀螨霜治疗蠕形螨病有效且疗效稳定、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院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莆田学院医学院一年级、二年级2124名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及脸部疾病等相关因素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同时采用透明胶带单粘过夜法进行蠕形螨检查.结果:蠕形螨总感染率为55.37%(1176/2124).一年级学生感染率为56.23%(681/1211),二年级学生感染率为54.22%(495/913),一、二年级学生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男生感染率为60.05%(445/741),女生感染率为52.86%(731/1383),男女生之间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皮脂蠕形螨感染人数占54.93%(646/1176),毛囊蠕形螨感染人数占43.88%(516/1176),混合感染人数占1.19%(14/1176).Ⅰ度感染者占76.79%(903/1176).结论:莆田学院医学生人体蠕形螨总感染比较普遍,男生更易于感染蠕形螨,多数为轻度感染,这与检测的时间、地理环境、学生居住环境卫生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卫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新生油性皮肤者面部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并分析人体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特定人群蠕形螨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油性皮肤者面部蠕形螨的感染进行检查,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查螨虫。胶带置于光镜下检查,阳性片计数虫数并进行虫种鉴定。结果共调查804名学生,其中油性皮肤者308名,占38.3%。油性皮肤者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如下,总感染率为34.4%(106/308),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占50.9%(54/106),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占20.8%(22/10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P〈0.01),混合感染占28.3%(30/106)。轻度感染占94.3%(100/106)。鼻侧感染54.7%(58/106)较额部47.1%(50/106)、鼻尖35.8%(38/106)高,前二者与鼻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P〈0.01)。结论该校新生油性皮肤者人体蠕形螨普遍,但以轻度感染为主,毛囊蠕形螨感染高于皮脂蠕形螨,感染以鼻侧、额部为主,感染与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体膜联合水杨酸软膏外用对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慢性湿疹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3例,采用中药体膜疗法联合10%水杨酸软膏外擦;对照组40例,采用卤米松软膏联合联合10%水杨酸软膏外擦.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疗效有显著性差异(=6.06,P〈0.05).结论 中药体膜联合水杨酸软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烨   《中国医学工程》2014,(8):47-47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治疗手足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手足癣患者按照随即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外用达克宁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外用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2.4%(42/58),总有效率98.3%(57/58);对照组痊愈率44.8%(26/58),总有效率74.1%(43/5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真菌清除率方面,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67.2%。停药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上升至100%,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特比萘芬治疗手足癣效果显著,且真菌清除率较高,是治疗手足癣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氯雷他定片,同时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1次/天,共4周;对照组40例患者单服氯雷他定片,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1次/天,共4周。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花公英汤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4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采用银花公英汤(3次/d)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2次/d)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用银花公英汤外用治疗,3次/d,疗程为10天,并在治疗3天后以及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有效率治疗组(90.32%)与对照组(87.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有效率治疗组(91.94%)与对照组(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花公英汤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缓解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薄荷油腹部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薄荷油腹部湿热敷,对照组给予番泻叶3~6 g泡水顿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排便时患者的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荷油腹部湿热敷操作简单,无副作用,不仅可以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保持大便通畅,而且可以减少因便秘引起的不适和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翼涂抹薄荷油对女性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8~10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术后返回麻醉恢复室(PACU)的女性患者1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8例)患者进入PACU后在两侧鼻翼涂抹薄荷油,B组(72例)患者不涂抹。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ASA分级、手术类型等信息。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恶心呕吐。结果 A组有11例患者发生PONV,发生率为19.0%(11/58),B组有32例患者发生PONV,发生率为44.4%(32/72)。A组患者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19.0%vs 44.4%,P=0.002)。结论鼻翼涂抹薄荷油可降低女性患者PONV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芍药苷(PF)的理化性质及考察薄荷油、桉叶油、油酸、氮酮4种促渗剂对PF凝胶中PF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促渗剂。[方法] 采用摇瓶法测定PF的表观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为模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拟合PF透皮吸收的累积透过量和透过速率。[结果] 7%薄荷油、5%薄荷油、4%桉叶油及3%油酸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PF凝胶中PF透皮吸收,其促渗效果顺序为7%薄荷油>5%薄荷油>4%桉叶油>3%油酸。[结论] 7%薄荷油为PF凝胶的最佳促渗剂。  相似文献   

14.
紫草油治疗乳头皲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草油对乳头皲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3~1998 年收治乳头皲裂200 例, 随机分2 组。治疗组110 例用紫草油外敷,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复方鱼肝油软膏外涂, 每日3 次;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达82 % ,总有效率97% ,对照组显效率61 % ,总有效率81% ,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差异,X2 =25 .3 ,P< 0.01;结论 紫草油治疗乳头皲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括约肌后侧位切断术配合紫草油纱条换药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44例肛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2例,治疗组用内括约肌后侧位切断术配合紫草油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用内括约肌后侧位切断术配合凡士林纱条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15例,治愈率94.3%;对照组治愈98例,治愈率80.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内括约肌后侧位切断术配合紫草油纱条换药治疗肛裂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姚林峰 《河北医学》2007,13(5):569-570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辅助治疗婴幼儿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至2005年我院治疗的38例患儿为治疗组,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另有1999年至2001年治疗的42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硫酸庆大霉素 а-糜蛋白酶 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7.3%(18/38),有效率39.5%(15/38),总有效率86.8%(31/38);对照组显效率21.4%(9/42),有效率26.2%(11/42),总有效率47.6%(20/42),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哮喘发作,方法简单、用药量少、起效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injection on greater occipital neuralgia.Methods:The 84 cases of greater occipital neural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42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bv 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injection.and 4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arbamazepine.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1.4%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rerence in the toh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 (P<0.05)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s: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injection is eriective for greater occipital neuralgia,better than the routine western medic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22例,采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真武汤加味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优于西药,且能克服西药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时澄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6,25(3):215-215,217
目的: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抗病毒、抗生素抗感染、氨茶碱平喘、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抗炎及化痰、补液、吸氧、纠酸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万托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每日两次,每次10~15 min,疗程5~7 d,对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4%,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显效率45.0%,总有效率68.8%,P<0.05,差异显著。结论:万托林联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缓解喘憋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温针疗法与电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肩周炎惠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疗法,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42.8%和78.6%(x2=7.0,P<0.01;x2=5.2,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青的治疗,温针疗法的疗效优于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