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检测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支架上的早期粘附状况,研究其基本生物学性能.方法将具有良好生物性能的蚕丝蛋白通过气流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成纳米纤维,并且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骨髓基质细胞在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支架表面的早期粘附进行观察.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对气电纺蚕丝蛋白无纺织物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细胞在材料表面4h即形成了稳定的粘附,并有部分细胞开始在材料表面铺展,铺展细胞数与粘附细胞数的比率为75.9%,而对照组仅为49.63%.结论气电纺蚕丝蛋白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提示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氧化锌/聚乙烯醇(zinc oxide/polyvinyl alcohol,ZnO/PVA)纳米纤维作为新型创伤敷料的可行性,考察其性能及对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 以溶液-凝胶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粒,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有氧化锌纳米粒(1%、3%、5%)的ZnO/PVA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交联,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氧化锌纳米粒和纳米纤维进行观察,同时检测ZnO/PVA纳米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水率,考察ZnO/PVA纳米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和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毒性;建立大鼠皮肤创面模型,观察ZnO/PVA纳米纤维对创面的愈合作用.结果 氧化锌纳米粒粒径为(64.69±20.47)nm,ZnO/PVA纳米纤维直径为(324.22±144.80) nm,纳米纤维直径较细且较为均一,交联效果明显;ZnO/PVA纳米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水率均优于无纺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ZnO/PVA纳米纤维对金葡萄的抑制作用较强;1%的ZnO/PVA纳米纤维无细胞毒性;ZnO/PVA纳米纤维能够促进创伤愈合,其促愈合作用优于创可贴(P<0.05).结论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ZnO/PVA纳米纤维透气性好,吸水性强,抑菌作用较强,作用安全,能够促进创伤的愈合,有望成为理想的新型创伤敷料.  相似文献   

3.
静电纺丝技术(简称"电纺")是一种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形成超细纤维的聚合物加工技术。通过控制电纺过程的各种参数可以制得性能不同的纳米纤维支架。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纺纳米纤维支架在皮肤、血管、骨、肌腱、神经等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沈梅  张晶晶  刘洁 《四川医学》2020,41(11):1204-1207
<正>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形成喷射流,拉伸从而形成纤维的技术。电纺丝技术最初被用于纺织工业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纺丝纤维直径越来越小,甚至可以达到纳米级。静电纺丝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电纺丝材料可以是多种材料的复合体,从而达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同轴及混纺载积雪草总苷的纳米纤维膜,研究其形貌及体外释药行为,为深Ⅱ度烧伤提供新型功能性敷料.方法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芯层载积雪草总苷的同轴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进行处方工艺优化,包括壳层、芯层中聚合物浓度、制备工艺等,同时制备海藻酸钠/聚乙烯醇混纺载积雪草总苷纳米纤维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纳米纤维.考察载积雪草总苷混纺和同轴纳米纤维膜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载积雪草总苷同轴纳米纤维膜的最优处方是壳层由0.8%海藻酸钠、7%聚乙烯醇混合溶液制备,芯层由含2.5%积雪草苷的3%壳聚糖溶液制备.最优工艺是静电电压23 kV,针头和接收屏距离15 cm,壳层溶液推注速度0.8 ml/h,芯层溶液推注速度0.2 ml/h.混纺纳米纤维膜与同轴纳米纤维膜的处方和工艺类似.同轴纳米纤维膜有明显壳核结构,其芯层直径为99.2nm,整个纤维直径为166.8 nm.与混纺纳米纤维比较,同轴纳米纤维膜有药物缓释效果,机制以Fick's扩散为主.结论 同轴纳米纤维膜有明显药物缓释效果,有利于积雪草苷发挥促愈合效果,可用于深Ⅱ度烧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在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上,研究BMSCs的生长及成神经分化情况。方法用家蚕丝素、柞蚕丝素分别与聚乳酸共混制成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将第5代大鼠BMSCs培养其上,于24h后通过活细胞工作站观察细胞的黏附情况,并进行表型鉴定及存活检测。接种后待细胞长至60%左右,用bFGF/BHA诱导细胞成神经分化,并设多聚赖氨酸组进行对照。在诱导5h和维持48h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Nestin,β-Ⅲ-Tubulin和NCAM的表达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BMSCs在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上的黏附情况良好,细胞生长于纳米纤维上。存活检测中几乎未发现死细胞,多数细胞在材料上可存活。神经分化的形态学改变与多聚赖氨酸组一致,并且培养在纳米纤维上的细胞分化时出现的突起可缠绕在纺丝纤维上。神经特异标志的表达情况与多聚赖氨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电纺丝素/聚乳酸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支持BMSCs的黏附及成神经分化,且对细胞生存无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构建糖尿病小鼠创面模型,观察组使用电纺纳米纤维包扎创面,对照组使用涂药纱布包扎创面,自愈组不做处理。比较3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qRT-PCR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缺氧诱导因子-1α、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CCK-8和划痕实验明确静电纺丝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自愈组比较,观察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提高,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降低,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水平升高(P<0.05~P<0.01)。采用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处理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增强(P<0.05和P<0.01),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纳米静电纺丝纤维可改善糖尿病创面愈合情况,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鑫 《中外医疗》2008,27(32):154-154
静电纺丝是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简便方法,通过调节电压,流速,接收距离,溶液浓度及溶剂种类等纺丝工艺条件,可以稳定地制备连续等截面的纳米纤维,且纤维形貌,直径大小与分布及其表面织构也可以得到控制.采用特殊的喷丝口结构,运用不同种类材料, 可以制备具有"皮-芯"结构的同轴纳米纤维,并经过一定处理获得空心纤维.在组织工程支架和药物控释等生物医用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静电纺丝可制备出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物支架材料,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作为静电纺丝原料可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将PCL电纺纳米纤维与无机材料组合,可以改善支架材料亲水性和机械性能,调控降解性能,增强生物矿化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对PCL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基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聚丙烯腈-聚丙烯酸丁酯嵌段共聚物(PAN-b-PBA),用核磁共振、凝胶色谱、热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热性能及相结构,利用静电纺丝制备了纳米纤维原丝,对原丝进行稳定化、碳化制备纳米碳纤维。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具有微相分离结构;静电纺丝得到了直径均一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纳米纤维;稳定化、碳化后得到多孔纳米碳纤维,孔的贯穿性可以通过调节PAN和PBA链段的质量比来控制。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a novel polyurethane membrane, modified by superfine silk-fibroin powder, was prepared for small-diameter vascular graft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histocompatibility of this polyurethane membrane. The polyurethane membrane was compared with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aterial. A pseudomembrane and gap formed betwee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and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and no cells infiltrated or grew into th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aterial. On the contrary, superfine silk-fibroin powder/polyurethane blend membrane merged tightly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without gaps, and cells infiltrated and grew into the material. Moreover,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uperfine silk-fibroin powder/polyurethane blend membrane on cells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it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ounterpart.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superfine silk-fibroin powder/polyurethane blend membrane has better histocompatibility tha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embran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perfine silk-fibroin powder/polyurethane blend membrane is a promising biomaterial for small-diameter prosthe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Poly(CL-EC)]共聚物混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采用静电纺的方法构建纳米支架并检测其生物学性能。方法  按照EC/CL共聚物比例为1∶9、1∶6、1∶4,Poly(CL-EC)浓度分别为5%、10%、15%电纺纤维膜,分析电纺纤维膜的表征和力学性能。然后将VEGF按照0 ng/g、10 ng/g、100 ng/g、1 μg/g的质量比与Poly (CL-EC)溶液混合,电纺制备纳米支架。对混纺膜进行细胞增殖和黏附试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试验、间接溶血试验和皮下植入试验等检测。结果  根据Poly (CL-EC)电纺纤维膜的表征和力学性能,我们选用EC/CL比例为1∶6的10% Poly(CL-EC)与VEGF构建混合电纺膜。细胞增殖和黏附试验证实Poly(CL-EC)/VEGF电纺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LDH释放试验、接触溶血试验和体内植入试验显示该材料无细胞毒性、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很低的异物反应。结论  静电纺构建的Poly(CL-EC)/VEGF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能够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自行研制羟基磷灰石/聚左旋乳酸(PLLA/HA)复合材料支架,测试机械力学性能;制备PLLA/HA复合纳米纤维膜,观察纤维膜的结构形态。方法将一定比例HA复合于PLLA中,制膜切丝,自制支架,测试支架力学性能;电纺丝法行支架电纺丝覆膜,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果 PLLA/HA复合材料电纺丝覆膜支架的力学性能良好,结构形态符合组织工程材料要求。结论 PLLA/HA复合材料电纺丝覆膜支架可以满足气管内支架置入要求,是气管内支架的一种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4.
布洛芬聚乙二醇-b-聚L-乳酸电纺超细纤维毡的药物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同时包载有布洛芬的聚乙二醇-b-聚L-乳酸纤维毡,并在纤维中添加月桂酸,考察月桂酸是否对纤维中药物的释放行为有影响。方法以聚乙二醇嵌段聚乳酸为载体材料,有机溶液高压静电法纺丝法制得同时包载布洛芬和月桂酸的纤维毡,采用ESEM、WAXD和DSC对其进行表征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布洛芬在含有蛋白酶K的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ESEM结果显示得到添加有月桂酸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纤维药物释放体系,WAXD扫描显示纤维表面无药物结晶析出,说明其对布洛芬和月桂酸完全包封,药物体外释放表明添加月桂酸后,药物释放速率加快明显。结论在聚乙二醇-聚乳酸超细纤维添加月桂酸可加快纤维中布洛芬的释放,蛋白酶K的降解也可加快布洛芬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ibility tha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em-bran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perfine silk-fibroin powder/polyurethane blend membrane is a prom-ising biomaterial for small-diameter prosthesis.  相似文献   

16.
邹蕊  宋锦璘  牛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8):578-580,637,638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支架对大鼠成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评价PLGA-胶原复合支架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静电纺丝法和粒子洗出法制备PLGA-胶原复合支架与大鼠成肌细胞复合培养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①两种方法制备的PLGA-胶原支架对大鼠成肌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无不良影响。②MTT结果显示,电纺法制备的PLGA-胶原支架对复合培养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①PLGA-胶原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②相比于粒子洗出法,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LGA-胶原复合支架更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正常升主动脉者、升主动脉瘤样扩张者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离(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结构特点,为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发生机制奠定结构基础。方法 收集34例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其中TAAD 16例,升主动脉瘤样扩张10例,心脏移植供体心脏正常升主动脉8例。采用HE染色法、弹力和胶原纤维复染法及TUNEL法对升主动脉血管组织的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HE染色与弹力和胶原纤维复染示正常升主动脉者与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升主动脉结构相似,具有完整的血管结构即内膜、中层和外膜,但是瘤样扩张者血管弹力纤维变细甚至缺失,肌肉成分增生,靠近内膜处病变较重,靠近外膜处形态相对正常;TAAD患者升主动脉大体标本可见夹层撕裂破口的位置,光镜下可见弹力纤维变细、减少、断裂,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细胞成分。TUNEL结果显示,TAAD升主动脉血管组织可见大量的细胞核呈棕褐色及固缩的凋亡细胞,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及正常升主动脉中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 TA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中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稀疏、减少、断裂,结构紊乱,血管组织中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探讨担载紫杉醇纤维毡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缓释效应及作用的有效性。方法:以聚左旋乳酸-聚乙二醇750(PLLA-PEG750)作为载体材料,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成载药率为2.5%紫杉醇纤维毡,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纤维毡药物释放情况。将其分为实验组(2.5%紫杉醇纤维毡组)、纯药组(紫杉醇作用于SKOV3组)及对照组(不加药同期培养的SKOV3组)3个组,采用MTT法筛选并计算紫杉醇纤维毡对卵巢癌SKOV3的抑瘤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实验组进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药物释放基本符合零级动力学;担载紫杉醇纤维毡体外抑瘤率达94.59%±1.16%,接近或达到纯药组;流式细胞术表明,实验组作用于SKOV3 48 h后, G2/M 期 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48 h实验组凋亡率为20.02%±0.96%,而对照组凋亡率为8.09%±0.5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结论:担载紫杉醇纤维毡具有明显缓释效应,体外作用于卵巢癌细胞SKOV3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止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比较应用不同参数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型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纳米纤维缓释膜片的可行性,检测其表面特性以及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不同参数制备纳米纤维膜,扫描电镜观察膜片表面形态;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LDCs)培养及鉴定后接种于空白膜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膜的附着情况,以MTT[3-(4,5-dimethylthiaozol-2-yl)-2,5-dip henyltetrazolium bromide]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随着PLGA流量增加,纳米纤维直径增加;细胞与PLGA膜复合后粘附良好且增殖状态无明显变化;不同浓度材料浸提液对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不同参数静电纺丝制备的新型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进一步作为多种药物及细胞因子载体构建缓释型支架,从而用于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或者牙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常伴有视觉功能障碍,这可能与视神经的变性改变相关.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早期AD患者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值,探讨患者的RNFL厚度变化与AD的相关性.方法 检查AD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扩瞳孔眼底检查,排除内眼疾病后,对89名AD患者以及6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眼底视乳头周围OCT检查,获得其RNFL厚度值.结果 AD患者组的RNFL厚度(96.68±27.45)较对照组(105.86±2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组乳头上方的RNFL厚度(116.97±12.36)较对照组(130.26±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视乳头下方、鼻侧与颞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AD患者的RNFL厚度出现变薄,提示早期AD患者可能存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及视神经的退行性改变.其中,视乳头上方RNFL厚度出现的变薄,可能是AD患者在视神经方面的病变中较早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