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检查程序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总结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检查的扫描及后处理过程和影像特征。结果 9例输尿管癌均经SCT平扫、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多平面与三维重建,病灶得到清晰显示,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结论 完善有序的SCT检查方法应该包括检查前的准备、扫描后的后处理,这对输尿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检查程序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总结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检查的扫描及后处理过程和影像特征。结果9例输尿管癌均经SCT平扫、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多平面与三维重建,病灶得到清晰显示,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结论完善有序的SCT检查方法应该包括检查前的准备、扫描后的后处理,这对输尿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肾盂移行上皮癌:螺旋CT分期(附2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肾盂移行上皮癌的分期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上皮癌患者术前均经螺旋CT扫描,参照Buckley等的方法对其分期,A期(TNM:0-Ⅱ):CT表现为肾盂中央肿瘤或肾盂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紧邻但不侵犯肾实质,肾盂外脂肪层完整;B期(TNM:Ⅲ):肾盂外脂肪层密度不均,有条片状高密度影或肾盂外脂肪层消失,或可见肾实质内肿块,正常肾结构扭曲,密度不均匀;C期(TNM:Ⅳ):局灶性性肾外侵犯,淋巴结涉及,远处转移等为判断指标。将全部病例的术前螺旋CT扫描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3例肾盂癌患者行CT扫描后,术后经病理证实,A期12例,B期7例,C期4例。A期12例中,CT分为A期8例,误为B期4例,其中3例有明显肾盂积水,1例为肾盂内出血,B期7例中,CT分为B期6例,误为A期1例;C期4例中,CT分期均与之符合。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肾盂癌分期价值很高,但在肾积水时,对肿瘤的分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7例经病理证实为输尿管息肉患者,行静脉肾盂造影及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并行各期多平面重建及延迟期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2例逆行肾盂造影。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5例静脉肾盂造影显示梗阻段输尿管扩张,其内可见多种形态充盈缺损。2例患侧肾盂输尿管未显影,行逆行造影,其中1例发现病变,另1例导管未能通过。7例CT多期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及延迟期MIP三维重建均发现病变,4例显示腔内软组织密度影,3例显示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合并高密度结石。增强扫描动脉期中度增强,静脉期及延迟期明显持续增强。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肾功能情况,并对病变性质做出初步诊断,提高输尿管息肉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盂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癌35例,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分为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延迟期,将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表现分3型:病灶局限于肾盂内者25例;超出肾盂范围与肾实质分界不清6例;4例仅表现为肾孟肾盏积水扩张,但壁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皮质期肿瘤轻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及排泄期13例病灶强化程度几乎没有改变,与相邻肾实质相比肿瘤呈低密度,14例延迟增强扫描见肾盂内不规则强化.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可提高肾盂移行上皮癌的诊断正确率,但更应重视肾延迟期的CT扫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原发性输尿管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13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3D),全部患者行平扫加动脉期、实质期、平衡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输尿管癌中,肿瘤发生在右侧输尿管9例,左侧输尿管4例。多期增强扫描后,肿瘤及病灶呈渐进性轻到中度强化。MPR和CPR重建对显示肿瘤部位和病灶位置、纵向侵犯情况、输尿管壁增厚情况及肿瘤与周围组织毗邻更为清晰、直观。排泄期CT尿路造影(CTU)可显示输尿管排泄情况,是否合并输尿管狭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直观立体地显示病灶,结合轴位CT增强扫描,可极大提高输尿管癌诊断的正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输尿管癌与输尿管转移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与输尿管转移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及8例输尿管转移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所有病例常规进行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并采用CT尿路成像(CTU)、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等方法重组,观察输尿管癌和转移癌的影像特点、强化方式及两者的CT表现差别.结果 12例输尿管癌多数发生于左侧;病理为移行细胞癌11例,鳞癌2例;CT表现为输尿管梗阻端管腔内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以静脉期强化较明显,MPR及CPR显示输尿管腔内充盈缺损或管腔中断,并伴有梗阻端以上输尿管、肾盂的轻中度扩张积水;8例输尿管转移癌表现为输尿管管壁增厚或管腔中断以及输尿管周围软组织肿块影,部分病例可合并有管腔内充盈缺损征象,其梗阻上方输尿管明显扩张;增强扫描病变段输尿管的强化程度与原发肿瘤基本一致,CTU显示对比剂通过困难或不能通过,病变输尿管僵硬.结论 多层螺旋CT 3期增强扫描结合CTU、MPR、CPR等后处理技术在原发性输尿管癌及输尿管转移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及输尿管畸形诊断的最佳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方法,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行MSCTU多期扫描的集合管系统及输尿管畸形患者159例,分别计算MSCTU平扫+多平面重组(MPR)、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对泌尿系各种畸形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159例患者中MSCTU平扫+MPR和增强三期扫描(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轴位+图像后处理技术(MPR、MIP、VR)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63.49%、79.37%、87.30%、95.24%);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7.54%、29.82%、29.82%、92.98%);单纯输尿管囊肿(73.33%、73.33%、73.33%、100%);肾外型肾盂(66.67%、66.67%、66.67%、83.33%).MSCTU平扫可显示合并的结石,MSCTU增强扫描排泄期MPR图像可分段追踪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等,且MIP及VR图像可直观、全貌显示泌尿系管道系统.结论 MSCTU平扫对泌尿系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有限,MSCTU多期相的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儿童泌尿系集合系统和输尿管畸形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武淮昌  韩靖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12):1436-143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在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常规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部分病例加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仿真内镜重建(VE)。结果:①发生部位:肿瘤发生右侧输尿管12例,左侧输尿管9例,其中发生于上段输尿管3例,中段3例,同时累及中下段6例,下段9例;②6例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向管腔内外浸润生长,形成软组织肿块,15例肿瘤沿输尿管内壁爬行生长;③强化特征:肿瘤呈中度强化,CT值较平扫增加约20~30HU;④伴随征像:病变侧肾盂输尿管扩张,肾脏输尿管显影延迟19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MSCT可准确显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发生部位、病变范围、形态、病侧输尿管积水扩张和周围侵犯情况,增强扫描间接评价患侧肾脏及对侧肾脏肾功能情况,为外科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指导依据;MPR和CPR图像在显示病变全貌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在诊断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输尿管病变。所有病例均用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进行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结果28例输尿管病变中,输尿管肿瘤15例,炎性病变6例,结石2例,先天畸形2例,输尿管外病变3例。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6层螺旋CTU诊断老年原发性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技术诊断老年原发性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人CTU检查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输尿管与3例肾盂移行细胞癌的CTU影像特点,年龄69~82岁,病例均采用10mm层厚和层间距行腹盆部CT增强扫描,并获得原始图像,图像经1.25mm层厚和50%的重叠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42例CTU成功率93%,16层螺旋CTU能够清晰显示尿路肿瘤的大小、形态、范围和与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螺旋CT扫描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16排螺旋CTU具有扫描速度快、憋气时间短、侵袭性小的特点,同时可多平面、多方位、立体地显示尿路病变,特别适用于老年性尿路疾病的诊断和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U结合常规CT在2.0cm以下肾盂移行细胞癌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cm以下肾盂移行细胞癌31例常规CT和CTU表现,研究两种方法对本瘤检出率。结果肿瘤位于肾盂15例,肾盏9例,肾盂与输尿管交接部7例。肿瘤呈结节状充填肾盂或肾盏28例,沿肾盂表面浸润生长3例。肿瘤最大直径1.1-2.0cm,其中1.5cm以下8例,1.6-2.0cm20例,仅见肾盂壁界限性结节状增厚3例。敏感度常规CT为80.6%,CTU为90.3%;准确度常规CT为54.8%,CTU为77.4%。结论本组研究显示CTU结合常规CT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影像诊断价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检查方法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经IVP、超声、MRI、螺旋CT检查,分析其敏感性。结果:静脉肾盂造影21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8例,可疑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3例,占52.4%。超声检查20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8例,发现肾窦分离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5例,占65.0%。MRI检查21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3例,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5例,占85.7%。螺旋CT检查28例中直接诊断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19例,提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可能6例,占89.3%。增强19例中11例轻度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结论: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的生长位置主要影响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肿瘤的生长方式是主要影响超声的诊断。无论在肾盂移行上皮细胞癌癌灶的发现还是定性方面,螺旋CT和MRI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优于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CT与MR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MR泌尿系造影对肾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评估MR泌尿系造影(MRU)对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435例,诊断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37例,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演算。结果37例移行细胞癌中,肾盂癌10例,输尿管癌22例,多中心癌5例。影像表现共同征象是:充盈缺损,腔内肿块与管壁相连,病变以上的肾盂和集合系统扩张。移行细胞癌具有多发中心的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对肾实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初步研究螺旋CT肾盂造影实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肾癌18例,肾囊肿14例,肾血管平均肌脂肪瘤3例共35例作前瞻性增强研究,注射对比剂80-100ml后延迟4分30秒行肾脏输尿管上段螺旋CT扫描,回顾性重建间隔2.5mm,重建图像传送至工作站。采用多轴向多方位重建(multiplanar projection volumetic reconstruction,MPRV)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果 肾盂显示佳,观察病灶与肾盂关系更为明确,病灶形态显示更为全面。结论 螺旋CT肾造影有助于肾实质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1次检查中可达到多种目的。  相似文献   

16.
肾盂移行细胞癌MS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震  胡道予  夏黎明  关键  肖明  彭莉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2009,24(9):1026-102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盂移行细胞癌MSCT和MR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3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32例术前行MSCT双期增强扫描,15例行MR扫描,9例同时进行CT和MR扫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肾盂内肿块型19例,CT见肾盂内软组织肿块,增强轻中度强化11例,明显强化5例。MR大多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轻中度强化。肿块浸润型13例,CT见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增强不均匀强化,外周强化要明显高于内部。MR见T1WI混杂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见伴坏死囊变的不均匀强化。肾盂壁增厚型6例,CT为肾盂壁不规则增厚影,增强少许强化。MR为轻度强化。结论:肾盂移行细胞癌的CT和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和MR均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并进行分型分期。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其诊断价值.8例患者均行IVP和CT检查,其中3例做了输尿管三维重建,3例做了逆行肾盂造影检查,1例做了MRI检查.结果IVP检查对8例患者未作出明确诊断,逆行造影诊断3例,CT扫描诊断8例,MRI诊断1例.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诊断输尿管癌,CT扫描并三维重建对肿瘤的明确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CT表现及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其中6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平扫,1例逆行尿路造影后行CT平扫。结果:平扫肿块呈轮廓不清的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更清晰;肿块纵向蔓延范围大于横向,MPR或CPR显示更直观。结论: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确诊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必不可少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We present a rare case of primary amyloidosis involving the ureter and renal pelvis. Histologic examination is required to distinguish this condition from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of amyloidosis by frozen section may allow for a conservative surgic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