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 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 湿阻遏,湿热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 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 特征的病证.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泻的病因多由感受风、寒、暑、湿之邪,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或内伤乳食,损伤脾胃或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下趋力弱而致,可分有感冒伤食泻、肾虚泻、惊泻、热泻、寒泻、脾肾阳虚泻、湿热伤阴泻和脾虚泻。根据辨证分型,采用清、消、补、泻和循径取穴等推拿疗法治疗,常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1.1 一般资料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究其致泻之因,不外伤风,感寒,受暑,夹食。小儿肠胃嫩脆,脾气未充,易受风寒侵袭,食物停滞,以致肠胃正常消化功能失调,脾阳被扰,清气下陷,症见肠鸣水泻,知为风寒犯脾,“久风人中,则为肠风飧泄”。胃阴被遏,浊气上干,症见胸膈痞胀,知其积滞在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俱伤,胃纳脾运皆失常度,升降乖违,腹  相似文献   

4.
治泻十法     
泄泻又称腹泻,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胃肠道病证之一。泄者,泄漏之义,指大便稀薄,时作时止;泻者,指大便直下,如水倾注,病势急迫。两者微有不同,而病因病理相仿,故合称为泄泻。凡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命门火衰等原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大肠传导失司,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皆能形成泄泻,其病位以脾胃大小肠为主,而与心肝肾亦有关系。前人有“无湿不成泻”和“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治疗往往以健脾化湿为主。然人体素质有强弱,起居饮食有差异,外感寒湿暑热等不同的邪气侵袭,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腹泻属中医泻泄范畴,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调护失宜,外感风寒,而致脾胃虚弱,升降失调.寒湿内停,则见大便稀溏,甚则下利不止.  相似文献   

6.
因证配膳湿热泄泻:多因湿热之邪侵袭胃肠,使升降传导失调,清浊不分而致泻。症见泻下急迫,势如清水,肛门灼热,粪色黄褐热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此类病人宜多饮水,多食蔬菜,如冬瓜、苦瓜等清热除湿之品;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还可食用适量大蒜、马齿苋(煎水服)等。忌食肥甘油腻,辛辣、煎、炒等助热动火之品。食滞泄泻:皆因饮食不节,恣食油腻生冷,损伤脾胃致宿食停滞中焦,运化失常而作泻。临床上可见腹痛、腹胀,泻下秽臭,泻后痛减,兼见脘腹痞满、嗳腐、厌食等症,这类病人应暂禁食,当胃脘胀满或嗳腐症状缓解后再少量进食,并注意饮…  相似文献   

7.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症证.  相似文献   

8.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症证.  相似文献   

9.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症证.  相似文献   

10.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症证.  相似文献   

11.
四逆散浅谈     
<正> 四逆散证见于张仲景《伤寒论》318条少阴病的少阴类证。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方证是由于肝郁不舒,气机不宣,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末,由于气郁致厥的证治。其咳是由于肝郁不舒,气机不宣,水饮内停,犯肺则咳,凌心则悸。或因气机失宣,水道通调失常而小便不利。或因木横侮土,脏气虚寒而见腹中痛。或因肝气郁滞,而见泄利下重。治则以疏  相似文献   

12.
慢性腹泻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下元虚损,使之脾胃运化失常,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内经》明确指出:“胃脉实则胀,虚则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湿盛则濡泻”。故《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论》也曾告戒:“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可见泄泻病机所在当为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而慢性腹泻又与肝肾有关。所以,治疗慢性腹泻,常从肝脾同治和脾肾同治两法入手。  相似文献   

13.
小儿消化不良,中医称为“食积”、“积滞”,多发生在夏秋季。患儿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呕吐泻泄、消瘦为主症。本疒多因小儿脾胃薄弱,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干心)受外邪,损伤脾胃,以致运化失常而发疒。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我们学习外单位的  相似文献   

14.
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如水样而言。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故临床以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者最为常见。笔者临症20余年,治疗小儿泄泻,常以湿热、伤食和脾虚辨证分型,应用自拟处方施治,疗效较为满意,现略述如下:1、湿热泻:此症湿热俱盛,内蕴肠胃,致使脾胃升降失常,肠胃运化失司。症见:泻下稀薄,色黄而臭,烦躁口渴,呕吐,腹满而痛,或壮热,舌红苔白腻微黄,脉滑数。甚则齿唇干燥等。宜用1号方。甚则此方加葛根、山药、竹茹解肌除热,分别清浊,化湿泄热和胃止呕。若吐泻日久,精神不振,阴虚身热者,宜用1号方加白芍、山药敛阴止泻,银柴胡、知母清虚热。如泄泻伤阴,风痰内动,咬牙弄舌、气逆喘  相似文献   

15.
经久难愈的顽固性慢性腹泄,病因集合因虚、因寒、因湿,中州气机长期困滞;因而脾失健运,气机失常,致使腹泄缠绵不愈。故凡见泄即为止泻治之,可谓不可取。  相似文献   

16.
腹泻,中医称为“泄泻”或“下利”。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呈水样便。严格地说,泄泻有程度上的不同,泄是大便溏薄似酱,泻是大便泻下如水。在《内经》中有濡泄、洞泄、飧泄、溏泄、注泄等名称。其发病部位与脾胃、大小肠病变有关。引起这些脏腑病变的致病原因多与感受寒、湿、暑等外邪或饮食不节或其他脏腑虚损等有关。在临床上常根据症状差异、进行审因论治。  相似文献   

17.
脾肾阳虚泄泻是久泻的一种,大多由于急性泄泻失治、误治迁延所致。素体脾肾虚弱、中寒湿盛之人最易患此病。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外感病邪侵袭或内伤脏腑机能失调使脾胃受病,水谷吸收消化发生障碍,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形成泄泻,而慢性泄泻,或为脾胃虚弱,运行迟滞;或为肾虚而釜底无薪。肾为先天之本,内  相似文献   

18.
痰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作为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痰饮有广义、狭义之分,历代医家对痰与饮有分论者。饮之生成,因外受之邪,内伤水饮,致脾胃运化失常,水饮停聚而成。痰之形成,因六淫侵袭者,或因其化热,煎熬津液致痰;或因其化痰,津液凝聚为痰。因内伤而致者,诸如饮食过伤,劳倦至极,  相似文献   

19.
因外感或内伤致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水谷之气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秽下浊饮.临床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簿,甚至如水样,或挟有不消化食物者,称为腹泻.中医有"下利"、"泄泻"、"溏泻"、"飧泻"等病名.  相似文献   

20.
韩碧群 《海南医学》1995,6(1):50-51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类质据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下水样而言。古有将大便清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者称为泻。现在临床上统称为泄泻,泄泻是内科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引起泄泻病因很多,但是脾胃功能失调是泄泻的主要环节。因胃主腐熟水谷,牌上运比精微,如脾胃受病,则水百不能消化吸收,水及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六i而下,以致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2·辨证施护原则2·IL护反护;正护.是泄泻的临床失现和它的本质相~致时.采取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