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铭  王伯钧 《华夏医学》2009,22(6):1164-1165
小儿唇腭裂整复术在基层医院已得到广泛开展,但由于小儿年龄较小,诸多生理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在治疗中容易发生并发症,特别以手术后麻醉苏醒期最为危急,不及时发现或处理可造成死亡[1].因此,对小儿唇腭裂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科自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共行小儿唇腭裂整复手术393例,其中11例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出现并发症,因发现处理得当无1例发生不良后果.现将对小儿唇腭裂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字形半紧闭式高频喷射通气模式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整复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唇腭裂整复术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十”字形衔接管,将高频通气半紧闭式呼吸回路系统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整复术麻醉中。对照组术中采用紧闭式常频通气。观察两组气道峰压及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缺氧、呛咳、躁动、支气管痉挛、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气道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字形半紧闭式高频通气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畸形整复术麻醉中的呼吸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朱冬敏 《广西医学》2012,34(3):340-342
本文主要对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进行小儿唇腭裂整复术中的麻醉方法、药物剂量以及麻醉期间呼吸管理等进行综述.经过效果评价得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安全可靠,麻醉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271例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唇裂整复术均采用分离麻醉或基础加局麻。双唇裂及唇腭裂整复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中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SaO2及生命体征,听诊器置于心前区监听呼吸及心率。术毕充分吸引呼吸道及咽腔分泌物。结果 本组病例麻醉经过顺利,术后如期康复出院。结论 重视术前访视及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严格掌握麻醉适应证。麻醉期间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术毕留观患儿至完全清醒才送回病房,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小儿唇腭裂整复手术的安全、经济的麻醉方法.方法小儿唇腭裂整复手术38例,年龄在18个月到13岁,ASAⅠ~Ⅱ级,术中以丙泊酚静脉输注辅助间断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效果,持续监测ECG、HR、SPO 2.结果手术结束后10分钟内全部清醒,无拔管后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结论丙泊酚静脉输注辅助间断吸入安氟醚用于小儿唇裂整复手术麻醉时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将对行小儿唇腭裂整复术患儿给予临床分组研究,从而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在小儿唇腭裂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小儿唇腭裂整复术麻醉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最终保障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唇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2两组。研究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后及拔管后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情况,并对其手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唇腭裂手术患儿气管插管后与拔管后在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为(9.89±2.63)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为(25.64±7.56)min,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且(P<0.05),两组患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能够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患儿不良反应较少,生命体征稳定,苏醒时间较快,是临床较为满意的小儿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种慈善组织的进入,推动了我国唇腭裂的治疗,在唇腭裂整复术围术期麻醉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由于接受唇腭裂整复术的病人年龄均较小,以婴幼儿居多,而我们过去的麻醉方法简单,未插管,效果差。所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确保每个接受手术的患儿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期。总结我院2000-01~2012-0950例唇腭裂整复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文  徐颖  舒仕瑜 《重庆医学》2007,36(6):524-525,529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整复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1~3岁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30):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组),分别以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或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诱导及维持麻醉.采用大脑状态监测(Cerebra State Monitor, CSM)仪监测麻醉深度及清醒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诱导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20min(T4)及清醒拔管(T5)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呼吸抑制、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R组与F组清醒时间分别为(5.5±2.1)min、(10.4±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整复术优于芬太尼静脉复合异丙酚麻醉,可加快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缩短手术室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唇腭裂残疾患儿80例,分A、B两组麻醉。A组以氯胺酮诱导,七氟醚吸入等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插管用肌松药,术中控制呼吸。B组采用以七氟醚诱导维持,另加局部麻醉,辅以少量芬太尼并肛纳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联合镇痛,插管不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结果:B组患儿完全清醒和气管拨管时间明显早于A组(P0.05),且该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复合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安全可靠,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患儿清醒快,气管导管拔除早,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正>唇腭裂整复术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患儿年龄小,手术操作集中在唇部和口腔内进行。为便于术中呼吸道的管理,麻醉方法的选择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较为安全可靠[1]。但由于小儿气道及口腔科手术的特殊性,普通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1.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体会兰医一院麻醉科侯娟我院采用氯胺酮、羟丁酸钠、安定复合全身麻醉行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1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2例,年龄10月 ̄12岁,其中单纯唇裂15例,单纯腭裂12例,其余为唇腭裂,均为择期手术,术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0例在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氯胺酮+异丙酚;B组氯胺酮+异氟醚.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氯胺酮用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清醒时间分别为(18.40±5.70)min,(9.81±4.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氯胺酮用量比A组少,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氯胺酮复合异氟醚麻醉是小儿唇腭裂修复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许琼  蔡林苹 《吉林医学》2004,25(2):17-19
目的:探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本组365例(其中272例为"国际微笑行动"资料),术前2~3h经心理辅导室辅导,术毕转入麻醉复苏室监护其呼吸、循环、神经系统至稳定,特别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治愈344例;死亡2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19例.结论:加强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患儿进食困难或多系统发育不全影响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医学》2018,(4):314-315
目的通过对比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七氟烷和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中的效果,为小儿唇腭裂修补术前麻醉方案提供可靠资料。方法选取2017年1—6月间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唇腭裂修补术的患儿271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七氟烷组(n=141)和丙泊酚组(n=130),术前常规麻醉诱导及麻醉后,分别使用七氟烷和丙泊酚对患儿进行维持麻醉,在诱导麻醉前10 min(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手术开始时即刻(t2),气管拔管后即刻(t3)记录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数据、经皮血氧饱和度(Sp O2)以及术后气管插管的拔管时间、患儿清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情况。结果t0时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及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其余3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烷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比丙泊酚组短且术后不良反应也少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中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的麻醉方法在唇腭裂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将108例不同时期的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按麻醉方法分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52例和七氟醚吸入全麻组(S组)56例。K组,氯胺酮20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 S组,2~3vol%七氟醚持续吸入,保留自主呼吸。观察比较麻醉期间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HR比较,术前、术中、术后均有显著差异 同组内HR比较,K组术中明显高于术前,而S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SPO2比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和术后无差别(P〉0.05) 而两组内术中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术期喉痉挛、低氧、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七氟醚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是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唇腭裂患儿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后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2%,对照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6.42%,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给予患儿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  相似文献   

17.
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琼  蔡林苹 《吉林医学》2004,25(3):17-19
目的 :探讨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本组 36 5例 (其中 2 72例为“国际微笑行动”资料 ) ,术前 2~ 3h经心理辅导室辅导 ,术毕转入麻醉复苏室监护其呼吸、循环、神经系统至稳定 ,特别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治愈 344例 ;死亡 2例 ;围手术期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1 9例。结论 :加强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患儿进食困难或多系统发育不全影响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刘小平  钟廷惠 《四川医学》2011,32(6):842-844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6个月~6岁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即刻(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及清醒拔管(T5)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癫痫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95例小儿癫痫患者行手术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麻醉诱导及术中管理.结果 所有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术后患儿各项生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恢复自主呼吸,带气管导管送回监护室.结论 认真的术前评估、合理的小儿麻醉方案、完善的术中监测及处理,是小儿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陈本然  赵强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4):369-369,372
唇腭裂手术在我国开展已相当普遍,麻醉方法国内时有报道,多采用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慢诱导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而使用新型静脉麻醉药快诱导,术中行循环紧闭麻醉的报道甚少。我院自2002年4月~2003年2月共收治14岁以下小儿唇腭裂患者286例,我科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临床实践,为临床麻醉的选择提供参考。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