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PF方案化放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Gu Z  Wei Q  Huang K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5):392-394
目的探索用PDD/5-Fu方案化放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1989年12月~1990年12月间,选择76例Ⅲ、Ⅳ期鼻咽癌患者,先作3周期PDD(20mg(m2)-1d-1,iv,第1~5天)和5-Fu[700mg(m2)-1d-1,连续静脉滴注,第1~5天]诱导化疗,随后尽快作放疗,此为综合治疗组。以1989年作单纯放疗的8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作对照组。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分割均相同。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9.3%,完全缓解率为18.4%。综合治疗组(综合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48.7%,对照组为33.7%(P>0.05)。综合组T2N3和T2~4N3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4.1%和3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6%及20.4%(P<0.05)。结论PF方案化放治疗提高了T2~4N3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后,连续3天腹腔内注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之后,分别切取肿瘤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测定和蛋白质代谢分析。结果表明,TNF治疗组肿瘤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少,肿瘤蛋白分段合成率(25.3%±3.5%·d-1,对照组42.9%±2.7%·d-1,p<0.01)、蛋白合成率(0.20±0.05g·d-1,对照组1.14±0.20g·d-1,P<0.001)和分段生长率(24.3%±2.1%·d-1,对照组35.8%±2.3%·d-1,P<0.01)均显著降低,肿瘤蛋白分段降解率则无明显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表明,TNF治疗组在5’-溴脱氧尿苷注射6小时后,肿瘤细胞标记指数(30.8%±4.2%,对照组44.7%±4.2%,P<0.01)和G1期增长率(6.0%±13%,对照组12.2%±2.5%,P<0.01)均显著减少,相对移动率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提示,TNF在荷瘤大鼠中抗肿瘤作用的代谢机理,在于减少肿瘤细胞DNA和肿瘤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200例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者自1992年1月至1994年6月收治晚期鼻咽癌患者200例,分4组作综合治疗研究。A组:白细胞介素-2+放射治疗;B组:辅助化疗+放射治疗;C组:辅助化疗+IL-2+放射治疗;D组:单纯放射治疗。结果表明:A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鼻咽肿瘤消退率为88%、90%和92%,颈淋巴消散率82%、86%和88%,1年生存率92%;B组鼻咽肿瘤消退率86%、88%和90%,颈淋巴消散率80%、84%和86%,1年生存率90%;C组鼻咽肿瘤消退率88%、90%和92%,颈淋巴消散率82%、86%和88%,1年生存率94%;D组鼻咽肿瘤消退率78%、80%和82%,颈淋巴消散率76%、78%和80%,1年生存率82%,综合治疗组鼻咽肿瘤和颈淋巴转移灶消退率明显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P<0.05)。全身及局部副反应的发生率:A组为6%和10%,B组为46%和12%,C组为30%和10%,D组为24%和14%,采用IL-2治疗组全身和局部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我们认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加快肿瘤消散,减少治疗副作用,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作者进行了新型光敏剂叶绿素衍生物CPD4和脉冲铜激光泵浦染料激光,对小鼠CT26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和杀伤深度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630nm激光照射后10天肿瘤体积为0.45±0.5cm3,对照组为10±0.68cm3(P<0.01),抑瘤率为55%。正交试验设计的18只受治疗小鼠中,同时符合激光功率≥280mW/cm2、照光时间≥10分钟、CPD4(iv)≥50mg·kg-1的8只鼠均被治愈,生存期均超过半年,而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仅为28.2天。结果还显示,其它条件一定(光能量120J/cm2),CPD4为光敏剂时,510、630和670nm激光的杀伤深度分别为1.8±0.5、2.8±1.1和4.9±1.0mm(P<0.01);YHPD为光敏剂时,分别为2.8±1.2、2.3±0.3和0mm。我们还观察了受照后移植瘤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20例胃癌病人根治术后化疗前血像及免疫指标接近正常人水平,但化疗后上述指标下降非常显著(P=0.05~P<0.001);且年轻胃癌组较年老组下降幅度更明显(WBC:3.2±1.0×109/L对2.1±1.0×109/L,P<0.05;NK活性121.5±12.7%对13.5±13.7%,但P>0.05).提示年轻胃癌患者对化疗耐受性差。术后早期应开展免疫监视和进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6.
CD3AK对晚期肝癌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鎏达  陈成伟 《肿瘤》1997,17(1):14-16
目的观察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治疗的效果。方法58例晚期HCC患者分为三组,A组[CD3AK+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22例,B组(CD3AK)15例,C组(TACE)21例。结果部分缓解率(PR)A,B,C组分别为45.5%、13.3%(P<0.05)和14.3%(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月、4.9月(P<0.01)和4.1月(P<0.01),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依次为68.2%,33.3%(P<0.05)和23.8%以及40.9%、6.6%(P<0.05)和9.5%(P<0.05)。结论本组结果表明CD3AK+TACE治疗晚期HCC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7.
1993年1月~1994年3月,作者将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期12例,Ⅳ期60例),随机分为足叶乙甙加高剂量顺铂组(简称(E/HD-DDP)和足叶乙甙加分割式低剂量顺铂(简称E/LD-DDP)组成的EP方案化疗组。两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47.1%(16/34)及39.5%(15/3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 ̄2=0.17,P>0.10).在毒副作用方面,前组延缓性呕吐发生率高(P<0.01),后组骨髓抑制明显(P<0.05),但肾毒性无显著性差异(P>0.10)。作者指出,含分割式低剂量顺铂的EP方案不需要水化,消化道反应轻微,费用相对便宜,较适合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姑息性治疗,但仍须注意预防其肾毒性和骨髓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放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2月~1988年2月,作者开展了前瞻性食管腔内微波加温合并体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研究。随机分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照射(R+H)和单纯照射(RT)两组,R+H组外照射DT40Gy,腔内加温每周1~2次,每次45分钟,要求肿瘤表面温度>43℃。RT组仅体外照射DT60Gy,每次2Gy,每周5次。近期疗效显示,R+H组CR率达46.0%,RT组为24.0%,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R+H组分别为81.2%、42.4%、23.7%,RT组为59.0%、24.2%、16.7%,两组比较,1、3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加温热剂量T90<43℃者定为加温不合格,仅将平均T90≥43℃的病例进行计算,其5年生存率为26.9%。因标本数较少,与RT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加温次数与疗效无明显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随机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Xu G  Rong T  Lin P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228-230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疗效。方法70例Ⅰ~Ⅲ期NSCLC患者在根治术后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辅助化疗组,于手术后3~4周开始接受辅助化疗:环磷酰胺300mg/m2;长春新碱1.4g/m2;阿霉素50mg/m2,第1天;顺铂20mg/m2,第1~5天;环己亚硝脲50mg/m2,第1天(COAPC方案)。每4~6周重复疗程,共4疗程。此后开始口服喃氟啶200~300mg,每天3次,连用1年或至肿瘤复发止。另一组为单纯手术组。结果辅助化疗组和手术组总的(Ⅰ~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48.6%和31.4%,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和20.8%,差异有显著性(P<0.025)。Ⅰ~Ⅱ期病例分别为60.0%和54.5%(P>0.75)。结论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其5年生存率有一定提高,其中Ⅲ期病例的5年生存率,辅助化疗组优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10.
CHEP和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J  Wang Z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209-211
目的评价CHEP和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毒性。方法1989年10月~1996年6月应用CHE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足叶乙甙、强的松)或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治疗52例NHL,每组26例。疗效和毒性用卡方检验。结果CHEP组有效率76.9%(20/26),其中初治10例中,完全缓解(CR)7例;CHOP组有效率65.4%(17/26),初治17例中,CR8例(P>0.05)。随访至1996年8月底,CHEP组存活16例,CHOP组存活15例,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和20个月。初治CR者,1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0.0%和23.5%,差异有显著性(P<0.05),2~5年DFS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毒性均可耐受。结论CHEP治疗NHL,初治1年DFS率显著优于CHOP组(P<0.05),两组毒性相似,但CHEP组无末梢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1.
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化疗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Zhang B  Cai Y  Zhang Q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77-280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可手术的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537例,分为两组:术前化疗组(A组)253例;术后辅助化疗组(B组)284例。A组术前联合化疗,每周一次共4次,休2周行根治性手术。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内开始化疗、化疗方案和完成化疗周期相同。结果(1)Ⅲ期患者,A组5年总生存率(OS)59%,无病存活率(DFS)54.9%,均明显高于B组28.3%和20.8%(P<0.05)。(2)Ⅱ期患者,A组8年OS81.4%,DFS76.3%,均高于B组67.4%和62.9%(P<0.05)。Ⅲ期患者,A组8年OS46.9%,DFS40.6%,也高于B组20.7%和13.3%(P<0.05)。(3)A组T3、T4和转移淋巴结数≥4个的患者,5年、8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可手术的Ⅲ期乳腺癌,术前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8年生存率,明显改善Ⅱ期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将含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NA的不同逆转录病毒载体(LNS-tnfα、L-tnfαSN及LNC-tnfα)和质粒型真核细胞载体(pSVK3-tnfα),分别用磷酸钙法导入肝癌细胞SMMC-7721中,观察TNF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型表达载体pSVK3-tnfα表达好,24小时开始分泌TNFα(50U/ml),48~72小时达最高值(90U/ml),96小时后下降(40U/ml)。将pSVK3-tnfα重组DNA用磷酸钙包裹后直接进行瘤内注射,发现裸鼠外周血TNFα水平有一过性增高,3周后测量瘤体大小,发现实验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5±1.6cm比3.2±1.8cm,n=6,P<0.05),实验组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亦明显延长(44.0±3.3d比28.2±2.0d,n=6,P<0.01)。结果表明,应用TNFα基因转移进行肝癌的基因治疗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HSS介导化疗药物阿霉素(ADM)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作用及其对c-met癌 基因的影响。方法裸鼠移植瘤腹腔内注射化疗药物及HSS2周,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查c-met癌基因。结果中剂量ADM(0.25ug/gbw)联合HSS抑瘤率达72%(P<0.01),单用大剂量ADM(0.50ug/gbw)无明显作用(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单用HSS无抑瘤及刺激增生作用。裸鼠移植瘤组织表达c-met癌基因,HSS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6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A组(36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B组(25例)行TACE结合外放射综合治疗,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2.3%、4.5%,平均生存期7.5个月;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2%、21.2%、17.2%,平均生存期13.5个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  相似文献   

15.
低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1例肺癌患者大剂量化疗40例次,采用配对法分成加用低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治疗组及不加用的对照组(二组均为20例次)。结果表明,低剂量GM-CSF明显缩短化疗所致白细胞低下的时间:治疗组为14.5±9.49天,对照组为19.4±8.85天(P=0.02),同时提高白细胞下降最低值:治疗组为3.35×109/L±1.37×109/L,对照组为2.9×109/L±1.18×109/L。低剂量GM-CSF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80%)及肌痛、骨痛(10%)。结果提示:低剂量GM-CSF能支持癌症患者的大剂量化疗及连续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对肺癌的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模型1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恩度联合顺铂组。治疗结束第2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测微血管密度(MVD)及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4 684.9±499.3)mm、(3 903.4±327.4)mm、(2 689.6±232.9)mm和(2 007.9±317.3)mm<0.05)。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3.5%、18.9%和35.1%(<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肿瘤MVD低于其他各组(<0.05);用药组VEGF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恩度与顺铂联合抗肿瘤作用较单药明显增强,能够有效地抑制肺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中晚期食管癌15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手术和放疗以及综合治疗疗效,回顾分析了1992年7月至1997年12月间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155例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手术28例,单纯放疗58例,术后放化疗53例,放化疗16例。放疗剂量65~70Gy。采用PFB(DDP+5Fu+BLM)方案治疗。结果显示1a,3a,5a生存率分别为60.0%,34.2%和20.6%。术后放化组5a生存率(28.3%)比单纯手术组(21.4%)高,放化组5a生存率(25.0%)比单纯放疗组(12.1%)高,但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中晚期食管癌术后辅以放化疗可减少和延缓肿瘤复发和转移,放疗和化疗对治疗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程加卡铂后程野中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材料与方法自1991年10月至1993年6月对9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常规放射治疗组(常规组)和前程加卡铂后程野中野加速超分割放疗组(前化后超组)各45例。两组临床资料相近,具备可比性。常规组每周照5次,每次2Gy,总量60~70Gy;前化后超组前3周放疗同常规组,配合卡铂每周两次,每次100mg,总量600mg。第4,5周在原照射野中设小野(同病变长度),每次1.5Gy,每周5次,上午照大野,下午照小野,总量5周65Gy,其中大野5周50Gy,小野后两周15Gy。结果放疗结束时X线改善前化后超组病灶全消和消失1/2以上86.7%(39/45),常规组57.8%(26/45)(P<0.01)。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5.6%、53.3%、42.2%、33.3%和55.6%、31.1%、20.0%、15.6%。前化后超组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前程配合卡铂后程大野套小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显著提高食管癌1,2,3,4年生存率,病人能顺利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19.
DLF方案加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自1995年3月至1998年4月以DLF方案(顺铂、醛氢对酸,5-氯脲嘧啶)加与不加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晚期食管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8.7%,而对照组为43.3%,差异显著(P〈0.05)。主要毒副作用为纳差、恶心或呕吐,其发生率为85.3%,但多为1~2级;白细胞下降在治疗级和对照组分别为82.4%和63.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相似文献   

20.
放化疗同步及序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放化疗同步及序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992年6月至1997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对140例食管癌进行放化同步及序贯治疗,并与118例单纯放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放化疗同步组、放化疗序贯组有效率为91%和83.3%,单纯放射治疗组75.7%(P<0.05);前两组1、2年生存率为82%、52%和80%、47%,后组为51%、27%(P<0.05)。中位生存期放化疗同步组与序贯组为17.5与14.5个月,单纯放疗组为8.6个月。前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后组。结论放化疗同步、序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与单纯放射治疗组相比可明显提高有效率,1、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并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但对3、4年生存率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