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四肢动脉急性栓塞或血栓形成的治疗及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 32例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结果  6例保守治疗 ,3例行截肢术 ,2 3例行动脉或人工血管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后死亡 3例 ,截肢 5例。结论 尽早的治疗对此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6年6月收治一例术后第3天发生髂外动脉血栓形成及术后第11天发生脑栓塞的患者,经过及时治疗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贠军  王岭  凌瑞  边杰芳  姚青  王廷  易军  李小军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1):1017-1019
目的 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89条患肢)Fogarty导管取栓的疗效。结果 治愈78例,患肢血供保持良好,治愈率87.6%;4例(4.5%)好转;5例截肢(5.6%),其中2例死亡(2.3%)。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为防止误诊,对疑有肢体动脉栓塞者应施行超声多普勒检查;一经确诊,尽早手术取栓可减少肢体坏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血栓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5年来我们共对 6 9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病例实施了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6 9例中 ,栓塞组 40例 ,其中男 19例 ,女 2 1例 ;栓塞部位肱动脉 2例 ,髂动脉 6例 ,股动脉 2 8例 ,动脉 4例 ;栓子来源于心房纤颤 2 1例 ,风湿性心瓣膜病 5例 ,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9例 ,心梗 2例 ,胸主动脉瘤及腹主动瘤各 1例 ,来源不明1例。血栓形成组 2 9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4例 ,发生部位股动脉 2 6例 ,骼动脉 3例 ;合并高血压病 2 0例 ,肢体动脉硬化 18例 ,糖尿病 3例 ,未发现伴随病变 6例。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所做的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手术进行分析:全组30例患者,36条肢体,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下肢动脉情况及病变范围。急性缺血行取栓术22例。慢性缺血行动静脉转流术即静脉动脉化手术8例。结果 术后第1天足背动脉恢复搏动15条肢体,血运恢复20条肢体,静息痛消失8条肢体。除1例肢体截肢外,余35条肢体随诊2月~2a,效果良好。结论 动脉取栓术治疗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及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安全有效的。手术的关键是重建肢体远端的血供及术后的通畅。  相似文献   

6.
急性动脉栓塞30例诊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以来 ,共收治急性动脉栓塞病人 3 0例 ,其中属右动脉栓塞者 2例 ,现将本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 0例患者中 ,男 16例 ,女 14例。年龄 45~84岁 ,平均 5 8岁。发病 8h内就诊者 11例 ,占 3 7% ,发病在 8h以上、2 4h以内就诊者 5例 ,占 17% ,就诊时间超过 2 4h者 14例 ,占 46%。 3 0例患者中 ,有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 2 4例 ,患高血压心脏病 5例 ,原因不明 1例。左股动脉栓塞 16例 ,右股动脉栓塞 12例 ,右侧动脉栓塞 2例。 3 0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突发性下肢剧烈疼痛和肢体苍白发冷 ,…  相似文献   

7.
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动脉栓塞的经验,方法 于股三角处显露股动态,横行切开股动态,近端采用5F Fogarty导管取栓,远端选3F导管取栓,近端取栓成功的标志是有高压血流喷出,取栓成功后远端注入尿激酶、肝素及罂粟碱。结果 3例发病50小时内手术者疗效良好,1例发病10天后手术,取栓失败。结论 对急性髂股动脉栓塞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术前明确栓塞部位及发病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发病72小时内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9.
马敏  马燮峰 《护理与康复》2007,6(5):328-329
总结1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提供全面的治疗信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注重患肢和卧位的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护、肢体血运及出血的观察护理,并重视肢体功能锻炼.10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按Cooley标准,优5例,良4例,差1例.  相似文献   

10.
11.
取栓加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外科急症,如诊断延误,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截肢乃至死亡之严重后果。我院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围手术期药物溶栓、抗凝治疗10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除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坏死而死亡外,余均获痊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临床表现均有典型的突发性患肢疼痛,麻木,皮温降低,皮肤苍白或暗紫,但无水泡发黑等明显坏死现象,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小腿及足部皮肤感觉、痛觉迟钝或消失。3例尚存足下垂。2例入院前3~4小时有再度患…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2006年8月,我们共收治9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均行Fogartr导管取栓术,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栓性单脐动脉(UAT)发病原因,UAT和差异性脐动脉(DUA)超声图像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测筛查孕晚期的脐动脉数目减少或内径变细的病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UAT组和DUA组,从超声影像、新生儿情况、胎盘病理、脐带标本、母体妊娠期疾病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 899个病例中检出UAT 7例、DUA 5例。UAT组胎死宫内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DUA病例组预后良好,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UAT组内高凝血状态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4例,DUA组凝血功能异常4例、GDM 1例,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螺旋的脐带在两组之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UAT组均出现胎盘灌注异常,DUA组内2例检出了灌注异常,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孕期双侧脐动脉形态及晚孕期是否检出异常回声充填(血栓图像)的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回顾中孕期脐动脉内径差异及晚孕期血栓栓塞的特异度声像图是UAT与DUA的鉴别要点。UAT普遍存在胎盘灌注异常,预后情况较DUA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采用导引导管取栓和局部溶栓的方法,治疗下肢股浅动脉支架放置术后急性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4月,8例下肢股浅动脉支架放置术后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接受介入引导管取栓及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全组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DSA下导引导管取栓和局部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支架急性血栓形成,疗程短、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溶栓药物治疗 9例肢体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病人共 15个肢体 ,对其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应用链激酶和栓体舒两种溶栓制剂 ,通过静脉给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除一例因肌肾代谢综合症、肾衰、心衰死亡和一个肢体部分截肢以外 ,其余肢体都得到挽救 ,其中三个肢体末端动脉恢复搏动。无一例出现出血等副作用。结论 链激酶和栓体舒静脉溶栓治疗肢体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是一种快速、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可和介入、手术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6.
四肢动脉血栓栓塞多见于动脉闭塞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1] 。栓塞肢体有明显的缺血症状、功能异常。近年来微创导管材料不断改进 ,血管腔内PTA、支架植入、局部溶栓[2 ] 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我院引用OASIS导管吸栓 ,对四肢动脉血栓栓塞血管开通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4 1~ 68岁 ,平均年龄 5 7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 5例 ,心功能Ⅲ~Ⅳ级 ;高血压 180 / 10 0mmHg以上 5例 ;糖尿病 2例。股动脉及动…  相似文献   

17.
例1女,34岁。左侧肢体活动障碍5h入院。MRI示:右基底节,脑岛,颞叶,顶叶脑梗死,颈部血管超声示:右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可见一条索状等回声,近端附着于动脉壁,远端游离,随动脉搏动飘动(图1)。化验检查示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沉增快。经溶栓和抗凝治疗3d后复查超声颈总动脉内飘动回声消失。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97-1398
将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住院部接收的6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纳入研究并按照其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患者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作不规则性的肝叶切除手术;B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C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取栓术;D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术中取栓术和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1、2、3年的总生存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1、2、3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较A组显著提高(P<0.05);而D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门静脉癌栓取出术与术后辅助肝动脉栓塞化疗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3月~2 0 0 3年2月,我科采用血管扩张成形术联合动脉内留置导管,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72h注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动脉血栓形成13例,经过细致、周密的护理,血管开通率10 0 % ,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1例,年龄4 9~77岁。右下肢9例,左下肢4例。临床主要症状为患肢疼痛、麻木、发冷、皮肤苍白或紫绀;间歇性跛行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病程2~92d。13例行动脉造影均显示股动脉中下段完全闭塞。1 2 治疗方法。将病人送入介入治疗室,常规准备,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送入5~6F导管行造…  相似文献   

20.
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发达中国家它是死亡的重要原因,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都与它密切有关。据估计每年有1‰的人发生静脉血栓,其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增加1%犤1犦。重要的是如何才能鉴别个体是处于血栓的危险状态?早期鉴别、忠告和预防性的治疗可大大地减少血栓病的发生率。遗憾地是目前尚没有一个特异的试验可准确诊断动脉和静脉血栓。许多研究者正致力于这个热门课题,发展了一批新的试验,下面介绍的试验对血栓病的临床诊断可有重要的帮助。1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通过流行病学研究,现在有可能提出一个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