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礼  雍良平 《四川医学》2000,21(9):763-764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及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平片及CT扫描资料。结果 71例为单椎体骨折,15例为多椎体骨折。椎楔形变(100%);椎体后缘线异常(89.5%);椎弓根间距〉4mm(81.4%);X线平片及CT扫描显示椎体后骨碎块分别为46.5%和83.0%(P〈0.001),附件骨折(58.5%)。结论 椎体后缘线异常和椎体后缘碎骨块是爆裂型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脊柱爆裂型骨折运用X线平片和CT影像检查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118例,均经X线平片检测和CT扫描,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CT影像检查的阳性率(93.22%)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的阳性率(6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CT影像检查结果准确,检出率高,故辅助诊断不能单纯依靠X线平片检测,应对复杂病变患者加以CT影像检查。  相似文献   

4.
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平片与CT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平片与CT对比研究ThecontraststudybetweenplainfilmandCTfortheburstfracturesofvertebra戴书华,申斌(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放射科)重庆,630037脊柱骨折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张凯  童三龙 《医学综述》2013,(19):3639-3641
目的 分析X线平片和CT影像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运用.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于通城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110例(共141处骨折),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X线平片与CT影像扫描.比较分析X线平片与CT影像的检查时间以及费用和检出结果.结果 CT影像骨折细节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的检出率,分别为97.16%和53.19%(P<0.05);X线平片的检查时间比CT检查时间短,且花费少(P<0.05).结论 针对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先拍摄X线平片作为诊断基础,若很难确定骨折的细节和椎管受累情况等,则可适当结合CT影像以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X线平片、CT与MRI的3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并总结这3种方法在各型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优劣势及特点。方法比较并分析已经确诊为脊柱骨折的7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平片观察脊柱序列、多椎体连续或跳跃骨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压缩骨折、椎体滑脱较为敏感。CT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对骨质破坏、小关节等方面的显示。MRI可以对整个脊柱的矢状位进行观察,其对软组织的成像优于X线平片、CT。结论 X线平片应作为诊断脊柱外伤患者的首要筛查方法,CT、MRI为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但要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必须将3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与CT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报道85例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与CT扫描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准确率为84.9%,CT为97.8%。并讨论了X线平片及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限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平片与CT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经手术确诊的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前均实施放射平片与CT诊断,将术后诊断结果作为参考,对比分析放射平片与CT诊断结果。结果 CT诊断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骨折片突入椎管、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等方面符合率均明显高于放射平片(P<0.01),但在其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采取CT诊断可取得较好的诊断结果,符合率高,若能结合放射平片,则能弥补其不足,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张建军 《中原医刊》2004,31(4):48-48
目的:认识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脊柱爆裂骨折病例进行X线及CT影像分析。男43例,女13例,年龄17~63岁。结果:56例骨折累及74个椎体。三柱骨折2l例,二柱骨折27例,单柱骨折8例。0度,正常椎管lO例;l度,椎管狭窄l/3,24例;2度,椎管狭窄2/3,17例;3度,椎管完全狭窄6例。结论: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各有所长。脊柱外伤需行平片检查,发现异常,首选CT扫描证实。CT与X线相结合,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在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中应用X线平片与CT影像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122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X线平片与CT影像检查,对比观察X线平片与CT影像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检查费用以及检查时间.结果 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疾病阳性检出率98.36%对比X线片诊断阳性检出率81.96%显著更高,CT影像诊断检查费用(612.32±52.35)元高于X线片诊断检查费用(109.54±12.54)元,CT影像诊断检查时间(8.23±1.11)min多于X线片诊断检查时间(3.11±0.57)min,两种检查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过程中诊断方法X线平片具有操作方便、时间短、费用低等优势可检查较轻病变患者,但是因检出率显著低于CT影像检查,CT影像检查阳性率较高,可获得准确检查结果,适合检查较重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1.
吴文学  郭文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20-2721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的MRI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本组41例,有15种MRI表现:脊髓肿胀;脊髓水肿;脊髓挫伤、出血;脊髓横断;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压迫;脊髓软化或空洞;脊髓瘘管;脊髓萎缩;椎管狭窄;椎间盘损伤;椎体骨折;椎体脱位;韧带损伤。结论:脊柱、脊髓损伤的MRI影像具有特征性,也是所有影像检查技术中最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改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鹏  贺永斌  曹树伟  王大伟 《吉林医学》2006,27(9):1053-105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左玉江 《海南医学》2004,15(9):57-57,56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评估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资料,与X线平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表现为终板骨折移位突入椎管内、椎板骨折、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脊髓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CT能较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尤其是对骨折线显示、小关节脱位、椎管损伤及稳定性的判断cT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对脊髓空洞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根据其病因及MRI表现,将基分为特发性脊髓空洞病5例(11.2%)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36例(87.8%),后者包括:①伴有Chiari畸形或者其它脊柱畸形脊髓空洞症(11例);②伴有肿瘤的脊髓空洞症(5例);③手术后脊髓空洞症(3例);④外伤后脊髓空洞症(17例)。结论:MRI对脊髓空洞症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38例转移瘤共涉及166个椎体,单发转移5例,多发转移33例,其中呈跳跃式分布22例。134个受累椎体呈长T1长T2信号,27个呈长T1短T2信号,5个椎体T1WI为低信号,T2WI上为混杂信号,STIR上139个受累椎体见高信号。合并压缩性骨折椎体数21个,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合并附件转移14例,无一例出现椎间盘受累征像。18例行增强扫描时,受累椎体、附件及相邻的软组织肿块均见轻—中度强化。结论:在低场强磁共振上脊柱转移瘤具有特征性表现,能有助于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肖林 《西部医学》2009,21(12):2102-2104
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CT、MRI表现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脊椎结核病人资料,CT20例,MR124例,其中10例病人进行了MRI、CT两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脊椎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死骨或钙化、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骨质破坏、骨髓水肿、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结论脊椎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表现各有特点,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骨髓水肿、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高运英 《中外医疗》2014,(10):16-17
目的:通过对影像的对比,探求X线平片、CT及MRI图像对脊椎转移瘤的位置、病症请款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9例脊椎转移瘤患者的三种不同设备的影像资料,并详细地对比分析。结果69例患者使用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测出非正常的椎体个数分别为84个、96个和165个。 MRI的诊断结果与X线平片对患者的诊断结果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如若遇到脊椎转移瘤患者,可以通过MRI诊断,以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