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韩成龙 《河北医药》2011,33(22):3390-339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抗旋转髓内钉(PFNA)组和动力髋内钉(DHS)组,分别给予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DHS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评分及Hatris髋关节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总分恢复优于DHS组(P〈0.05),2组活动范围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DHS组30%高于PFNA组的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可减少创伤,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8例)和DHS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DHS组比较,人丁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床活动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统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DHS组14例,PFLCP组23例,PFNA组24例,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手术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PFNA组切口长度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手术优良率(79.1%)高于DHS组(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FLCP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手术优良率(82.6%)高于D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FLC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低于于PFNA组(16.7%)和DHS组(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时,PFNA和PFLCP优于DHS,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患者出血量。PFLCP固定术可降低患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6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对DHS手术治疗的32例以及非手术治疗的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进行追踪研究。结果DHS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非手术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手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随机分为动力髋关节螺钉(DHS)组和PFNA组各21例。比较两组的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情况。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优良率为95.2%,DHS组优良率为76.2%,PFNA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相比,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26例和动力髋螺钉(DHS)组21例。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DHS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问等手术情况。结果2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时间短于DHS组,出血量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疗效,与DHS内固定相比,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负重时间早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7年8月-2012年6月收治的31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DHS组(129例)、锁定钢板组(134例)、PFNA组(48例)和关节置换组(5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比较前3组患者术前情况、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术后获得7~22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DHS组、锁定钢板组、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结果:关节置换组评分最高,为(91.7±13.1)分,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骨折,内固定选择多样。对于不稳定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骨折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术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8.
叶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4,(1):74-75,78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骨折内固定组(火0.05)。Harris评分示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87.5%,显著高于骨折内固定组的62.5%(P〈0.05)。髋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2.5%)和再手术率(0)显著低于骨折内固定组(41.9%及37.5%)(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确切.能显著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与动力髋加压螺钉(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两者的优缺点。方法68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8例( PF-NA组)和动力髋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30例( DHS组)。比较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六项指标的差异。结果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在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FNA内固定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有明显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下地早、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髓外固定系统与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26例。比较两组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优良率为92.3%,DHS组优良率为88.5%,两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与DHS两种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与DHS相比,PFNA系统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PFNA组患者采取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DHS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跟踪随访9.18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DHS组,术后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DHS组早;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PFNA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运动范围及综合评分手术前后的增加值均高于DHS组,而髋关节畸形评分增加值则较DHS组低。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3例),明显低于DHS组的26.0%(13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优于DHS,PFNA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地负重行走时间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与DHS比较,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可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HS组和PFNA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DHS组,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半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5.1%(39/41)]高于DHS组[80.5%(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临床疗效优于DHS,特别适用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其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9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分为滑动髋螺ST(DHS)、骨股近端髓内钉(PFN)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各30例,各组病例均随访平均约15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关节置换术术后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关节功能评价,各手术组间的优良率分别为90.0%、96.6%、1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置换与DHS、PFN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疼痛轻,恢复快,能早期下地,可减少并发症。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特别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不能闭合复位、预计内固定术后不能早期下地活动及内固定物容易失效的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陈文学  齐越峰  郑移兵  张雷 《中国医药》2014,(12):1787-1789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其中DHS治疗组43例,PFNA治疗组46例.评价2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早期疗效等.结果 术后随访9 ~18个月,平均(11.6±2.2)个月.DHS组手术切口长度(9.8±1.3)cm,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5.2±0.9)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手术时间(85±16) min,PFNA组手术时间(46±11)min,DHS组术中出血量(150±30)ml,PFNA组术中出血量(50±11) 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为4.8% (2/42),DHS组为15.0%(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DHS组为75.0%(30/40),PFNA组为90.5%(3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抗旋转、抗切割等优点,但在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情况下,DHS及PFNA都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刘如月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500-150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PFNA)与动力髋螺钉( DH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PFNA组46例、DHS46例,分别给予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分别为(58.3±19.7) min、(7.4±4.1) d、(16.1±6.2) d、(97.6±34.7)mL、(64.7±12.4) mL,均优于DHS组的(81.3±20.4) min、(11.4±3.8) d、(19.7±5.8) d、(206.3±35.4)mL、(75.2±12.8)mL(t=5.500、4.853、2.875、14.872、3.996,均P<0.01);术后1年PFNA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8.5±6.2)分,高于DHS组的(84.3±5.8)分(t=3.355,P<0.01),髋关节功能良好率为93.5%,显著高于DHS组的73.9%(χ^2=6.45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1,P>0.05)。结论 PFNA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基础上以较小的创伤、较短的时间完成手术,患者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具有明显作用,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过程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可及时恢复,在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但无法完全代替内固定手术,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肥胖患者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取平卧位与侧卧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采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26 kg/m^2)43例,根据体位不同分为平卧位组(21例)与侧卧位组(22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转子顶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侧卧位组手术时间、转子顶端切口长度较平卧位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平卧位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位组并发症发生率(13.6%)明显低于仰卧位组(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肥胖患者,侧卧位下行PFNA内固定术能充分暴露术区、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较平卧位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左朝友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47-48,5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FN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与对照组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PFN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微创、骨折固定牢固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优于DH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