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导航下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在治疗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在导航下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随访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导航误差平均1.3mm,重要结构和痛变定位满意;内窥镜观察下,发现肿瘤残余7例,予以刮除.本组27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者24例(88.89%),次全切除者3例(11.11%),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减轻.术后一过性尿崩5例(18.52%),脑脊液漏2例(7.4%).术后随访13个月~5年,2例(7.51%)复发.结论 导航下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手术定位准确,扩大了手术视野,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全切率提高,是处理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以前手术多为开颅手术,手术风险高。并且传统手术切口大,失血多,术后患者反应常较重,恢复慢,住院周期一般在3~4周。随着显微外科的普及,经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此种方法手术和麻醉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致死率低,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迅速发展,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已成为垂体腺瘤手术的首选入路.现将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4年4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25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程敏 《安徽医药》2011,15(3):389-390
目的介绍垂体腺瘤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垂体腺瘤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鼻腔出血,脑脊液鼻漏、尿量多等相关并发症,并积极进行对症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内窥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路简捷、损伤较小。术后加强护理,多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50例垂体腺瘤患者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其中38例肿瘤获得全切,12例获大部切除,1例死亡。结论经鼻蝶窦显微手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可作为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垂体腺瘤是一种良性的颅内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由于鞍区特殊的解剖特点,经鼻蝶人路微创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病例明显增多,其中包括利用显微镜或神经内镜2种医疗设备单独实施手术。本科自2010年5月-2014年2月期间经鼻蝶入路使用德国目乐-900显微镜联合蛇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3例,收到一定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泌乳素(PRL)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今收治20例泌乳素腺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术前血PRL水平分成3组进行手术疗效对比分析,分别为:<100ng/mL、100ng/mL~200ng/mL及>200ng/mL。结果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术中术后未见出血、无脑脊液鼻漏、无发热、无视力下降等并发症。肿瘤全切除率95.0%(19/20),次全切除率5.0%(1/20)。术前是否服用溴隐亭的患者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术后20例患者中12例PRL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3组患者术后PRL恢复正常率分别为100%、83.3%、12.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泌乳素腺体瘤的有效手段,其中术前PRL水平是影响手术疗效和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术前是否服用溴隐亭对手术疗效未见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腺瘤患者50例通过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肿瘤全切除42例(84.0%),次全切除8例(16.0%)。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平均住院7d,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24.0%),其中出现尿崩症状4例(8.0%),垂体功能低下2例(4.0%),视力减退2例(4.0%),均对症处理,3个月后恢复正常。病理学检查:50例患者均行光镜检查,42例为嫌色细胞瘤,8例为嗜酸性细胞瘤。结论: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切除肿瘤范围大、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了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术中配合技巧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4-6月期间我科进行了2例内窥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包括术前访视、特殊器械及用物准备、手术体位、术中特殊配合等提出了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例病人都能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手术,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内窥镜手术主要依...  相似文献   

10.
我科率先在云南省引进神经导航技术,自2004年11月份以来应用神经导航切除肿瘤达20余例,其中在神经导航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4例,在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期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155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神经内镜组和显微镜组.神经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而显微镜组采用显微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激素恢复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组患者肿瘤全切率为93.6%,显著高于显微镜组的44.2%;神经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0.9±4.5)ml、(85.9±10.0) min、(6.0±1.5)d,均显著低于显微镜组的(92.4±8.9)ml、(145.7±17.0) min、(9.5±2.0)d,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显微镜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的激素水平好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具有肿瘤全切率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60例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2例,近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9例,活检2例.并发症包括:术中脑脊液漏9例,术中海绵窦出血3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1例,脑脊液漏2例,脑膜炎1例;均治愈.术后病理:非功能性腺瘤26例,生长激素腺瘤16例,泌乳素腺瘤1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6例.结论 术者对神经内镜下解剖的熟悉和手术器械的熟练使用与降低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与比较单鼻孔经蝶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对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8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患者给予内镜手术,显微组患者则给予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总体治疗效果、相关临床参数与并发症.结果 内镜组患者有效切除率明显高于显微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显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显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单鼻孔经蝶内镜手术对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超凤 《河北医药》2009,31(12):1534-1535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其中外科治疗包括经颅、经蝶2种手术方式。我科多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此法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改善、内分泌功能缓解率高。但由于手术直视范围小,对部分垂体腺瘤及附近的视神经、血管、下丘脑等结构不能完全直视,且经过鼻腔黏膜,属沾染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若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我科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57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近年来国内外进开展的一项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内镜下操作具备创伤小,视野广阔,手术入路路径短,不损伤鼻腔黏膜,术后恢复快,手术简便、省时,术前不需剃头,术后不留瘢痕等优点[1].我科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对收治的40例垂体腺瘤患者用该术式实施手术切除,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收治的97例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功能性、肿瘤侵袭性、肿瘤生长类型(是否突破鞍膈)、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长为可能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内镜下操作具备创伤小,视野广阔,效果满意等优点。而且手术入路路径短,不损伤鼻腔黏膜,术后恢复快,手术简便、省时,术前不需剃头,术后不留疤痕等优点。我科对收治的40例垂体腺瘤患者用该术式实施手术切除,现将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岳震  朱凤仪 《江苏医药》2015,(4):460-461
目的评价再次经鼻蝶入路切除复发或残留垂体腺瘤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复发或残留的32例垂体腺瘤再次经鼻蝶行肿瘤切除,其中5例为计划性二期手术。结果 9例患者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16例为大部分切除。术后17例患者症状缓解,1例患者视力减退较术前加重,无死亡病例。结论再次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1907年Schloffer和Hirsch首创经蝶手术治疗人垂体腺瘤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方法先后经Cushing、Hardy和Fahlbusch等不断改进,目前经蝶手术已为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所采用,并且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经蝶入路的基本要求是手术经由蝶窦,打通鞍底,显露垂体前叶,探查并切除肿瘤组织。近年来,现代垂体外科要求全切肿瘤、保留残余正常垂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