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经过院前急救(观察组),26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后至获得救治平均时间为(25±10)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预后良好率为3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9%(P<0.05);重度伤残及死亡率(65.6%)低于对照组(73.1%)(P<0.05).结论 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损失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对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实施院前急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对照组不实施院前急救。记录两组患者从受伤到接受救治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从受伤到接受救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所占比例(63.75%)高于对照组(36.25%),重度残疾和植物状态所占比例(23.75%)低于对照组(37.50%),死亡率(12.50%)低于对照组(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痊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3d、15d,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人住本院的4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57.14%)高于对照组(23.81%),死亡率(19.05%)低于对照组(47.62%),并发症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可以作为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抢救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接诊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通过120急救系统接诊的60例为观察组,由亲属和交警等人员送至急诊科的4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运过程中,患者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0,P <0.05);观察组转运及抢救过程中,总病死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1.8%(χ2=5.200,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重度颅脑损伤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其病死率,提高抢救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采用传统治疗结合颈托和采用传统治疗两种不同模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急性脑血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传统治疗结合颈托的模式救治;对照组33例,给予传统治疗的模式救治。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用传统治疗结合颈托的模式优于传统治疗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胡林旺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02-2303
目的:研究并分析损伤控制理念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共有96例患者被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救治手术。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抢救,观察组患者在术中运用控制损伤理念,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救治。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存活率、预后效果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优者占比、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结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中运用控制损伤理念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救治,术后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较好,存活率更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对于减轻患者脑组织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常规手术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脑水肿、GCS评分、GO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颅内压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脑水肿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的GCS评分及治疗3个月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 d的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上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obb角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治疗后均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obb角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治疗后随访发现,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手术治疗总体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14岁哮喘患儿15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采用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其余76例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进行雾化治疗,并标记为观察组.0.5%沙丁胺醇以微量气泵的方式吸入,每次吸入量为0.02 ml/kg,观察组患儿同时将0.025%的异丙托溴铵溶液0.5 ml与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并以微型气泵吸入,5 ml/次,2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为31.6% (24/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 (10/80)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64/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56/8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明显改善,哮喘发作频率降低,日间、夜间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能明显降低小儿哮喘的发作频率,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进行常规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多学科联合治疗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ADL、GCS评分以及死亡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89.36±15.33)分,GCS评分为(14.12±1.22)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为(62.37±10.28)分,GCS评分为(9.89±1.58)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12.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以及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BMSCs动员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间格拉斯哥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伤后治疗14d、28d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4+CD133+占外周血单核细胞比率治疗3w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自体BMSCs动员可安全有效的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损伤修复,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相继去骨瓣减压在重症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度残疾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硬膜下积液和术后再出血的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较缓和的降低颅内压,避免了再次出血的和硬膜下积液,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症状与实施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对我院收治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随机平分为研究组(A组)与对照组(B组),分别进行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二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GCS评分为(7.0±1.4),B组为(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42%、21.05%、(5.1±3.3),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危险事故发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安全保障,降低了患者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降温仪对缓解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体温升高以及颅内压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ICU收治的5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分组研究。两组均采用常规ICU护理,对照组降温使用物理冰袋,观察组降温使用降温仪。观察两组患者降温隋况以及治疗前后颅内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降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颅内压亦以观察组下降较为显著(P〈0.01)。结论降温仪能够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体温升高、颅内压较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治疗,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观察2组患者梗死部位和抢救情况。结果 2组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急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分别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和传统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感染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及随访6个月的总体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32.4%)明显低于对照组(46.7%)(x2=1.946,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23.7±2.4)d]明显短于对照组[(36.3±2.9)d](t =9.247,P<0.05);观察组院内病死率、随访6个月的总体病死率分别为27.6%、56.8%,对照组分别为26.8%、55.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86、0.484,均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评分4~5分(37.2%)明显高于对照组(19.8%)(x2=6.407,P<0.05).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