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来源的一氧化氮(NO)对共培养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脂多糖(LPS)和γ素(INF-γ)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iNOS基因的表达产生过量NO为实验模型,通过噻唑蓝(MTT)试验、蛋白质印迹分析、荧光分析、流式细胞术(FCM)、透射电镜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分析技术,观察No对共培养的HL60细胞存活率、bcl-2和bax蛋白表达、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RAW264.7巨噬细胞中iNOS来源的No对共培养HL60细胞能造成氧化损伤,降低细胞的存活率;bcl-2表达明显下降,而bax表达增加;激活Caspase-3和促进DNA的降解。结论 巨噬细胞中iNoS来源的No在诱导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巨噬细胞在机体稳态的调节和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巨噬细胞可通过两种方式活化,即在感染、炎症等情况下由Th1细胞活化产生的经典型巨噬细胞活化(M1型巨噬细胞活化),和在创伤修复等情况下由Th2细胞活化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对巨噬细胞的诱导作用, 分析活化巨噬细胞对间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   目法   人正常胃腺上皮细胞系GES-1及人低分化胃癌细胞系SGC-7901与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共培养, 诱导后者分化, 研究后者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MR-sv5的损伤作用及分子机制。   结果   胃癌细胞诱导THP-1形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M1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显著下调, 而M2表型的表面抗原明显上调, 细胞形态也发生明显改变。TAM显著抑制正常间皮细胞生长, 促进间皮细胞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   结论   胃癌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发生表型和功能转化, 进而导致间皮细胞发生EMT和凋亡, 促进形成腹膜转移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iR-130b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人白血病单核THP-1细胞,通过PMA使其诱导为Mφ巨噬细胞,然后加入LPS诱导为M1或加入IL-4诱导为M2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物比例;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特异性标志物和目的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特异性分泌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Mφ巨噬细胞比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CD86高表达,TNFα和IL-1β表达和分泌水平均增多,符合M1巨噬细胞特征;IL-4诱导的巨噬细胞中CD206的阳性表达率升高,CCL22、CCL17表达和分泌水平均增多,符合M2巨噬细胞特征;M1细胞中miR-130b表达明显高于M2细胞(P<0.05);miR-130b过表达后的M2细胞中,CCL22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IL-1β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PPAR-γ的蛋白表达降低。结论:MiR-130b可能通过靶向抑制PPAR-γ表达调节巨噬细胞极化。  相似文献   

5.
一、巨噬细胞在肿瘤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大部分肿瘤部位与固有间质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细胞反应,一般认为巨噬细胞(Mφ)是首先参与肿瘤组织中局部免疫反应的活性细胞。研究表明,单核巨噬细胞系具有异质性。巨噬细胞由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分化而来:人体单核细胞体外培养3天就已成为巨噬细胞;培养第6和第8天的巨噬细胞与原先(0天)相比,其细胞直径增加了一倍、粘附能力显著增加、胞浆内泡沫状物质增多,说明了细胞分化、结构、功能均有改  相似文献   

6.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一1(VCAM-1)是一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的细胞粘附分子,其配体主要是整合素家族的α4β1/VLA一4(非常晚出现抗原一4).近年来发现VCAM一1亦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上有表达,但目前对其在这些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上表达的性质和作用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发现VCAM一1是组成性地表达在巨噬细胞上,并且其表达可在抗原、TNF-a作用后上调;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发现VCAM-1/VLA-4在巨噬细胞活化T细胞中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抗VCAM一1和抗VIA一4单抗的阻断能降低混合培养上清中IL-2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提示VCAM—1的表达不仅有助于巨噬细胞与其它细胞的粘附接触,而且在通过VLA-4共刺激活化T细胞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抗菌肽LL-37在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采用Transwell(R)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共培养人巨噬细胞和卵巢癌细胞株SKOV3、3AO和HO-8910.采用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巨噬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和SKOV3细胞中LL-3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LL-37中和抗体抑制LL-37的功能活性,观察LL-37在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 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显示,SKOV3细胞与巨噬细胞以1∶0.5的比例共培养4d后,SKOV3细胞的数量从(6.0±0.5) ×104个增加为(11.8±1.3) ×10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共培养的巨噬细胞比例的增加,SKOV3细胞的数量也随之升高(P<0.05).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3AO和HO-8910细胞的数量变化趋势与SKOV3细胞相似.BrdU-ELISA法检测的结果与细胞计数法一致.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在与卵巢癌SKOV3细胞共培养后,巨噬细胞中LL-3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增加,但其在SKOV3细胞中的表达并未增强.BrdU-ELISA法检测的结果显示,经LL-37处理后,HO-8910和3AO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加;但加入LL-37中和抗体后,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对SKOV3、3AO和HO-8910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这3株细胞的吸光度分别从2.95 ±0.11降至1.45 ±0.04,3.39±0.36降至1.32±0.09,3.93 ±0.17降至1.68±0.23(均P<0.05).结论 在与卵巢癌细胞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巨噬细胞通过增强抗菌肽LL-37的表达和分泌促进了卵巢癌细胞的增殖.LL-37在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体外实验中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金克炜 《癌症》1996,15(2):115-117
利用小鼠肺腺癌细胞母系与巨噬细胞混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及3H-TdR掺入,观察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共培养12小时时,巨噬细胞呈活跃状态包绕瘤细胞,瘤细胞的细胞溶解率在共培养12及24小时时分别为72.5%和93.8%,表明,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有抑制和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香烟对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NCI-H520细胞株增殖的影响以及巨噬细胞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answell? Inserts”细胞培养室培养系统共培养人原代巨噬细胞或分化为巨噬细胞的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和NCI-H520细胞。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凝胶电泳迁移实验检测NF?B通路的激活;应用NF?B -p65 shRNA干扰质粒抑制U937细胞p65 表达;利用BrdU ELISA分析香烟抽提物(CSE)对NCI-H520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分析炎症细胞因子TNF?和IL-6的释放。结果 共培养及香烟刺激增强了人巨噬细胞的NF?B -p65的入核,以及同靶基因结合的活力。与对照组相比, NCI-H520细胞经不同浓度CSE单独处理,并没有发现肺癌细胞增殖明显加快(p〉0.05);而经过与人原代巨噬细胞或分化为巨噬细胞的U937细胞共培养4天,不仅发现巨噬细胞明显促进NCI-H520细胞的增殖(p〈0.01),而且观察到CSE的刺激显著增强这一效应(p〈0.01)。NF?B -p65shRNA干扰质粒明显抑制了U937细胞的NF?B -p65表达,抑制了NF?B通路的激活,减弱了CSE对NCI-H520细胞增殖的影响(p〈0.01),同时也抑制了炎性因子IL-6和TNF?释放(p〈0.01)。结论 香烟通过巨噬细胞的中介促进NCI-H520细胞的增殖。采用RNA干扰技术阻断巨噬细胞的NF?B通路显著地抑制香烟促进的肺癌细胞的增殖,削弱香烟引起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释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acidic secreted protein ,SPARC)和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基质成分,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肿瘤的各种生物学行为变化。SPARC通过维持细胞外基质紧密结构,减少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的浸润,或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向M2 功能表型方向转换,抑制肿瘤进展;另一方面,M2 型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吞噬SPARC,从而消除SPARC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此外,巨噬细胞还可通过自身分泌的SPARC抑制肿瘤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将就SPARC维持细胞外基质紧密结构,减少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的浸润;抑制巨噬细胞向M2 功能表型方向转换,从而发挥抑瘤作用;M2 可以通过吞噬SPARC,消除SPARC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巨噬细胞来源SPARC决定细胞外基质沉积,抑制肿瘤迁移和增殖;SPARC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5 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巨噬细胞来源SPARC对肿瘤不同生物学行为的调节的作用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观察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的诱导作用,并检测再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方法: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经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为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M2型),以T4噬菌体对M2型巨噬细胞再极化诱导;Real-time PCR检测IL-4诱导极化及T4噬菌体再极化后巨噬细胞中〖STBX〗IL-12、TNF-α、Arg-1、TGF-β、IL-10和iNOS〖STBZ〗基因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内iNOS和Arg-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T4噬菌体再极化巨噬细胞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侵袭的作用效果。结果:RAW264.7细胞经IL-4处理后被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其〖STBX〗iNOS和IL-12〖STBZ〗 mRNA表达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1/2.5和1/6.2,而〖STBX〗Arg-1和IL-10〖STBZ〗 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161.2和120.3倍。M2型巨噬细胞经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处理后,〖STBX〗IL-12、TNF-α、iNOS〖STBZ〗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逆转上调,〖STBX〗IL-10、TGF-β、Arg-1〖STBZ〗则明显逆转下调,呈现M1型特征;其中突变型T4噬菌体的诱导作用显著强于野生型。野生型和突变型T4噬菌体诱导M1再极化的巨噬细胞致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率较M2型巨噬细胞显著增高[(35.3±2.44)%、(39.1±208)% vs (4.68±0.56)%;均P<0.01)],同时,显著抑制了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细胞数:(43.8±7.51)、(23.2±4.33)个 vs (1775±12.33)个;均P<0.01]。结论:T4噬菌体能够诱导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再极化,并增强巨噬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临床及基础研究已经发现,巨噬细胞能够诱发肿瘤并促进其恶化进程。巨噬细胞的聚集提示肿瘤预后不佳;在肿瘤起始阶段,巨噬细胞创造炎症环境,致细胞突变并促进其生长。随着肿瘤的发展,巨噬细胞在肿瘤即将转移至的部位,为肿瘤细胞的到来提前制造转移前生态位;继而,巨噬细胞又在肿瘤转移后的初始增殖中发挥重要的营养作用。目前,随着对巨噬细胞相关研究的不断进展,相信必然能为肿瘤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浸润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索miR-99a对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检测EC组织中巨噬唾液酸蛋白(macrosialin)CD68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人EC细胞系HEC-1B、RL95-2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单核细胞U937向TAM(M2型巨噬细胞)分化;将人工合成的miR-99a模拟物片段转染至诱导后的巨噬细胞,转染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CD68、CD163以及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CD206表达量变化,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IL-12、IL-4和IL-10分泌量变化;将转染miR-99a的诱导后巨噬细胞与EC细胞共培养,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法检测其对E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EC组织CD68高表达并与肿瘤肌层浸润及血管生成呈正相关;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成功诱导单核细胞向M2型TAM极化。转染miR-99a后单核细胞组CD68及CD163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1),而CD20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证实上述表达变化;ELISA结果发现,转染miR-99a诱导后巨噬细胞中IL-12分泌增多(P<0.01),而IL-4、IL-10分泌减少(P<0.01),提示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受抑制。将诱导后巨噬细胞与EC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后E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增加,而转染miR-99a模拟片段至诱导后巨噬细胞能够抑制其对增殖(P<0.01)及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诱导后巨噬细胞中过表达miR-99a后细胞中mTOR及其通路受到抑制。结论:EC间质巨噬细胞浸润与肿瘤肌层浸润及血管新生相关,miR-99a能够逆转单核细胞向M2表型极化,并抑制EC细胞介导TAM的促EC细胞生长和侵袭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TOR通路产生。  相似文献   

14.
过继免疫治疗是肿瘤生物疗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转输单核 巨噬细胞与细胞因子联合应用是过继免疫治疗中比较有潜力的方法。本文采用噻唑蓝 (MTT )测定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后K5 6 2细胞活性的方法观察了用新城鸡瘟病毒L系 (NDV L)和IL 2激活人外周血单核 巨噬细胞(MΦ)对K5 6 2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将对数生长期K5 6 2白血病细胞调至所需浓度 ,作为靶细胞。MΦ :随机采取正常 10例外周血 10~ 2 0ml肝素抗凝制成单个核细胞 ,洗涤 2次 ,以 1× 10 6/ml细胞浓度置 6孔培养板底 ,在 37℃ ,5 %CO2 饱和湿度下…  相似文献   

15.
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可塑且多样, 在宿主防御、组织稳态和修复、发育以及各种病理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功能。虽然经典活化巨噬细胞(M1)和替代活化巨噬细胞(M2)是被广泛认可的巨噬细胞活化表型, 但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巨噬细胞多表现出介于M1和M2两个极端活化表型之间的中间表型。近年来, M1和M2巨噬细胞调控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初步阐明了细胞代谢重编程在其活化中的作用以及糖酵解酶在调控炎症型巨噬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为阐明巨噬细胞功能表型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具有显著特点,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为相关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6.
朱萌  徐远义  张宁  马会忠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461-2465
目的:探讨人胃癌细胞种植到大网膜后巨噬细胞的动态表达和形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动物模型制备人胃癌转移后的裸鼠大网膜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大网膜标本中巨噬细胞F4/80的表达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大网膜巨噬细胞表达率和形态改变存在差异。自第3天始,实验组和对照组巨噬细胞表达率即出现差异,实验组巨噬细胞表达强;实验组不同种植时间巨噬细胞表达率有差异,对照组则否。实验组大网膜巨噬细胞F4/80表达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强,两者呈正相关(P<0.001),对照组大网膜巨噬细胞F4/80表达率不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实验组大网膜巨噬细胞较对照组变化多。结论:大网膜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和形态改变最终作用是为胃癌细胞的种植转移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杀瘤效应以及与 PKC 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两种巨噬细胞系 P388D1和 RAW264.7用 LPS 刺激、或先用 PMA 长期处理下调 PKC 表达、或用 L-NAME 阻断 iNOS 后再以LPS 刺激,检测其杀伤肿瘤细胞系 P815(MTT 法)及分泌 IL-1,TNF-α(ELISA 法)和 NO(Griess 试剂)的作用;并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 PMA 长期作用后两株细胞系中 PKC 亚型的表达。结果 LPS 刺激的 RAW264.7细胞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而 P388D1几乎没有杀伤作用。PMA 预处理(1μg/mL,24h)后可明显抑制 LPS 诱导的杀瘤作用。因上述结果提示 PKC 在巨噬细胞杀瘤活性中可能的重要作用,比较了 PMA 处理后两株细胞 PKC 亚型的表达: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 PKCα,β1,β2,δ及ε5种亚型中,在 P388D1细胞均有表达,而在 RAW264.7细胞仅有 PKCα,PKCβ1,PKCδ表达;1μg/mL PMA 作用24h 后明显下调了 RAW264.7细胞 PKCα,PKCβ1和PKCδ的表达,在 P388D1则有 PKCα、PKCδ和 PKCε下调,而 PKCβ1和 PKCβ2不被下调。结合 LPS 诱导的与 PKC 活化有关的 IL-1、TNF-α及 NO 的产生,发现在 P388D1细胞几乎不产生 NO,而在 RAW264.7细胞,NO 合成酶抑制剂 L-NAME 不仅能阻断 LPS 诱导的 NO 的产生,而且明显抑制 LPS 诱导的杀瘤活性。结论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杀瘤作用主要是 NO 的杀伤作用来完成而非巨噬细胞直接与瘤细胞作用所致;而该作用与 PKCβ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癌症易感基因19(the cancer susceptibility 19,CASC19)在维持巨噬细胞M1型极化状态中的作用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诱导单核细胞型淋巴瘤细胞Thp1分化为未极化的M0巨噬细胞,进一步诱导M0极化为经典活化的M1巨噬细胞和替代性活化的M2巨噬细胞;采用RT-qPCR检测M1和M2相关分子标记和CASC19的表达,明确巨噬细胞分化状态及CASC19转染效率;使用敲降CASC19的M1型巨噬细胞上清(M1 SI-CM组)及其阴性对照上清(M1 NC-CM组)刺激结直肠癌细胞SW480,采用活细胞实时动态成像、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巨噬细胞诱导极化成功,且CASC19在M1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M0型和M2型(P<0.05);与M1 NC-CM组处理相比,CASC19敲降的M1 SI-CM处理组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更弱(P<0.001);敲降M1型巨噬细胞中的CASC19后M1分子标记CD40、IL-1β的表达均降低,而M2分子标记CD206、IL-10、CD163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敲降CASC19能减弱M1型巨噬细胞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功能,可能是通过解除CASC19对巨噬细胞M1极化状态的维持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香烟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 NCI-H520细胞株增殖的影响以及巨噬细胞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answell Inserts细胞培养室共培养人类原代巨噬细胞或分化为巨噬细胞的人类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和NCI-H520细胞.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凝胶电泳迁移实验检测NFκ B通路的激活;应用NF κ B-p65 shRNA干扰质粒抑制U937细胞p65表达;利用BrdU ELISA分析香烟抽提物(CSE)对NCI-H520细胞的促增殖效应;ELISA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的释放.结果 共培养及香烟刺激增强了人类巨噬细胞的NFκ B-p65的入核以及同靶基因结合的活力.与对照组相比,NCI-H520细胞经不同浓度CSE单独处理,并没有发现肺癌细胞增殖明显加快(P>0.05);而经过与人类原代巨噬细胞或分化为巨噬细胞的U937细胞共培养4d,巨噬细胞明显促进NCI-H520细胞的增殖(P<0.01),且CSE的刺激显著增强这一效应(P<0.01).NF κ B-p65 shRNA干扰质粒明显抑制了U937细胞的NFκ B-p65表达,抑制了NFκB通路的激活,减弱了CSE对NCI-H520细胞增殖的影响(P<0.01),同时也抑制了炎性因子IL-6和TNF释放(P<0.01).结论 香烟通过巨噬细胞的中介促进了NCI-H520细胞的增殖.采用RNA干扰技术阻断巨噬细胞的NFκB通路显著地抑制了香烟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削弱香烟引起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释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杀瘤效应以及与PKC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两种巨噬细胞系P388D1和RAW264.7用LPS刺激、或先用PMA长期处理下调PKC表达、或用L-NAME阻断iNOS后再以LPS刺激,检测其杀伤肿瘤细胞系P815(MTT法)及分泌IL-1,TNF-α(ELISA法)和NO(Griess试剂)的作用;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MA长期作用后两株细胞系中PKC亚型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而P388D1几乎没有杀伤作用。PMA预处理(1μg/mL,24h)后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杀瘤作用。因上述结果提示PKC在巨噬细胞杀瘤活性中可能的重要作用,比较了PMA处理后两株细胞PKC亚型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PKCα,β1,β2,δ及ε5种亚型中,在P388D1细胞均有表达,而在RAW264.7细胞仅有PKcd,PKCα,PKCβ1,PKCδ表达;1μg/mL PMA作用24h后明显下调了RAW264.7细胞PKCα,PKCβ1和PKCδ的表达,在P388D1则有PKCα、PKCδ和PKCε下调,而PKCβ1和PKCβ2不被下调。结合LPS诱导的与PKC活化有关的IL-1、TNF-α及NO的产生,发现在P388D1细胞几乎不产生NO,而在RAW264.7细胞,NO合成酶抑制剂L-NAME不仅能阻断LPS诱导的NO的产生,而且明显抑制LPS诱导的杀瘤活性。结论 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杀瘤作用主要是NO的杀伤作用来完成而非巨噬细胞直接与瘤细胞作用所致;而该作用与PKCβ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