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血浆内皮素(ET-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4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卡维地洛组。两组患者均充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和小剂量地高辛口服治疗,有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者联用硝酸酯类药物,对照组采用低剂量(2.5~5mg)到靶剂量(20mg)的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个月后测定心功能及血浆ET-1、CG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能显著降低心率(P<0.001),缩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P<0.001),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E/A值(P<0.001),降低血浆ET、CGRP水平(P<0.001),但以卡维地诺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除血浆CG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外,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更好减轻心脏耗氧,改善心室重塑和左室功能,降低血浆ET水平,阻断神经体液因素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者为治疗组。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心率逐渐加大剂量,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率变化。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可改善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SNS)过度激活,心室功能恶化及心室重塑为特征的综合征。大量实验证实,β受体阻滞剂对CHF有治疗作用,可改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王瑛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22-22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hBNP)治疗老年慢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CHF)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心衰患者随即分为rhBNP组及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3个月测定心功能及左室内径等指标、结果:rhBNP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胫(LVESD)下降显著,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显著,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rhBNP治疗老年慢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能迅速逆转心衰过程.改善左室重构,全面启动心脏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F患者72例,随机分为心衰常规治疗组(35例)和卡维地洛治疗组(37例),后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渐增至最大耐受量,疗程6个月,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均使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6min步行距离,心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CHF患者用卡维地洛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F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6min步行距离增加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心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6个月后,心率稳定,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CHF,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缩小心室,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人参强心滴丸对慢性心衰(CHF)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CH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人参强心滴丸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心宝丸对照组。测定大鼠血浆ET-1、CGRP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1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浆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降低ET-1含量,升高CGRP含量(P〈0.01)。结论:人参强心滴丸通过调节CHF大鼠ET-1和CGRP的分泌和释放以达到抗CHF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重症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或)硝酸酯类药物,卡维地洛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左室后壁厚度(LVP)、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相比,HR明显减慢,LVP,IVS厚度明显减小,LVEDD、LVESD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加。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重症心力衰竭6个月后,具有逆转左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重症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或)硝酸酯类药物.卡维地洛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左室后壁厚度(LVP)、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相比,HR明显减慢,LVP、IVS厚度明显减小.LVEDD、LVESD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加。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重症心力衰竭6个月后,具有逆转左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美托洛尔和雷米普利对大鼠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和血浆脑钠素水平(BNP)的影响及其发生时间。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应用美托洛尔和雷米普利治疗,分别观察1和4周,测定血浆BNP水平和心室重构指标(相对心室重量、左房直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在急性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美托洛尔未能发送左室重构,但显著地降低了血浆BNP(P〈0.05);与美托洛尔相比,雷米普利不仅进一步降低了血浆BNP水平(P〈0.01),并且显著改善了心室重构。在慢性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美托洛尔和雷米普利均显著改善了心室重构并降低了血浆BNP水平(P〈0.0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美托洛尔和雷米普利治疗1和4周均可降低心肌梗死大鼠BNP水平。在雷米普利治疗1和4周均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而美托洛尔仅在4周时改善了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具有轻度扩血管作用的第3代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对国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浆可溶性Fas(sFas)对治疗的反应。方法 CHF患者35例随机分为:①常规治疗组(18例):予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及/或硝酸盐类扩血管药物治疗;②卡维地洛治疗组(1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2.5mg/d,逐渐增加到最大耐受量。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及血浆sFas。结果 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均有显著改善。卡维地洛组心率减慢,心肌氧耗指数显著降低(P<0.001);左室舒张末径与射血分数,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常规治疗组仅EF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sFas均显著高于正常,与EF负相关(r=-0.73,P<0.01),治疗3月后卡维地洛组sFas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卡维地洛对国人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和心室重构的干预作用比常规治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安慰剂组、假手术稳心颗粒干预组、心衰安慰剂组和心衰稳心颗粒干预组。用主动脉瓣返流致容量超负荷联合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超负荷制作CHF兔模型。四组在腹主动脉缩窄或其假手术后8周分别观察心率和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家兔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结果心衰安慰剂组心脏重量/体重(HW/BW)、肺湿重/体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假手术安慰剂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低于后者(P〈0.05);心衰稳心颗粒组的HW/BW、肺湿重/体重,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心衰安慰剂组(P〈0.05),LVEF、LVFS高于后者(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心衰时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胡健  张汝  李改丽  王建  王晓湘 《西部医学》2010,22(7):1206-1207,120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BNP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疗程6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血浆BNP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常规治疗心衰药物能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住院与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解痉、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2.5mg,bid,1周后增至5mg,bid,以后每2周倍增至目标剂量20mg,bid,随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的改变,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VESD、LVEDD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LVEF有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明显。结论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有效的,但应严格掌握剂量,同时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及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脏病CHF64例,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A组,32例)和卡维地洛组(B组,32例),A组和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基础上分别加用倍他乐克和卡维地洛,调整剂量稳定,随访3个月后回医院检测各项指标。结果卡维地洛组和倍他乐克组均能有效降低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左心室LVEDD、LVESD,但前者的LVESD较后者低(P〈0.05),Dd值较后者高(P〈0.05)。倍他乐克组可以明显地减少CO和CI,而卡维地洛组CO和CI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可提高每搏输出量和LYEF值,但与治疗后倍他乐克组比较,卡维地洛组有较高的每搏输出量(P〈0.05)和LVEF值(P〈0.01).结论卡维地洛比倍他乐克的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HF新药。  相似文献   

14.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接受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直到目标剂量,对照组不用卡维地洛,其余治疗措施相同。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周后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欣  张志明 《甘肃医药》2014,(4):241-243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此为基础,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法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被改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降低幅度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CHF,可改进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CHF患者87例,分卡维地洛治疗组(B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A组)43例。随访6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者心功能指标和血浆BNP浓度。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3个月时下降更明显。3个月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S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同期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51,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3,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CHF患者BNP水平的变化早于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高鹏  仲宁 《疑难病杂志》2010,9(8):569-57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卡维地洛。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型尿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8%vs 58.3%,P<0.05)。LVEDD及BNP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LVEF、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降低BNP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邱晓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633-1635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患者心功能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住的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192例,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NYHAⅡ级)、B组(NYHAⅢ级)和C组(NYHAⅣ级),检测血尿酸(U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以及与LVEF、LVEDD的相关性。并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分为高血压病组和血压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结果:A、B、C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363.82±102.36)、(433.23±112.02)、(568.78±170.78)μmol/L,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26,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351,P<0.05);高血压病组与血压正常组患者尿酸水平分别为(438.81±129.28)、(381.33±143.2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可应用于临床评价心功能。高血压病组尿酸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提示血尿酸升高是高血压病发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儿茶酚抑素(CST)含量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诊治CHF患者128例。入院后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及用药情况,测定血浆CST水平,并对患者出院后常规随访18个月,失访8例,依据随访期内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与否分为MACE组(n=84)与非MACE组(n=36),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寻CST对于CHF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性别、收缩压、血肌酐(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H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C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T、NT-proBNP、LVEF、LVEDD是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ACE组CST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69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784,P<0.05)。使用ROC曲线判定CST预测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几率,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 0.7740.886,P<0.05),CST水平为0.83μg/L时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69.41%,特异度为82.2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CST水平≥0.83μg/L的CHF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ST水平<0.83μg/L者(X0.886,P<0.05),CST水平为0.83μg/L时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69.41%,特异度为82.22%。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CST水平≥0.83μg/L的CHF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ST水平<0.83μg/L者(X2=3.89,P<0.05)。结论血浆CST水平升高是CHF患者18个月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CST水平可对CHF患者的预后转归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0.
沈保祥  苗忠 《黑龙江医学》2009,33(11):817-818
目的通过检测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和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变化,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入选者(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EF<40%)随机分成80例试验组和80例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人均充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口服,试验1年。治疗前后查血浆BNP和超声心动图。结果治疗组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均有明显改变,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室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肌细胞,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