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玉花 《重庆医学》2008,37(15):1759-1760
在产科工作中,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与医用输液、注射废弃针头、一次性乙肝疫苗注射器、一次性缝合针等医疗锐器接触,极易引发针刺伤,潘淑琴等[1]报道,每年平均100张床位发生37.1次锐器伤.随着一次性输注等医用用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占医疗废物的比例亦越来越大,医护人员对医疗锐器的终末处理,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本院采用了输液塑料瓶自作的利器盒专门收集暂存锐器性废物,这一方法行之有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消毒供应中心是集中处理、制作供应临床科室所需的医疗器械、敷料、一次性使用品的科室,担负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贮存、发放工作[1].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天与锐器接触,操作不慎就会造成工作人员健康损害,美国每年有8700名医务人员因针刺伤而导致职业性感染HBV[2].因此,为提高对锐器伤的重视和关注,现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锐器伤的常见原因进行总结报道,以期减少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据报道[1]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污染的针刺伤后,相应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0%~30%、0.4~0.6%、0.25~0.4%,针刺伤已成为严重影响护士的职业性健康问题.为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近年来,国内锐器盒的使用逐渐普及,但基层医院因资金限制,未能普遍推广使用,为此我院借鉴他院的经验,自制锐器盒来收集锐器,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院的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之一,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针刺伤可引起20多种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2].因此,认清针刺伤的危害性,加强防护教育,制定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针刺等锐器伤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输液结束后,护士会将拔下的输液针尖、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袋拿到处置室进行分类处理,在此过程中,针尖暴露在外面,很容易造成针刺伤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院遵循小巧便携,符合院感要求的原则,设计了流动式医疗废弃物处理车,以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麦小娟 《微创医学》2005,24(6):1001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的场所,也是一次性医疗物品用后回收、分类、毁形的地方.随着爱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性病、吸毒者的增加等等,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针刺伤则是医院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HCV)病毒和爱滋病毒(HIV)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医务人员相比,供应室人员更容易受到针刺伤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探讨相应防护策略。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院部分病区300名临床护士进行为期一年的针刺伤调查分析。结果 82%的护士在过去的1年发生过针刺伤,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伤口和挤压伤口。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护对策,有效避免锐器损伤.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5年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找出降低锐器损伤发生率的对策.结果 对临床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回收和毁型,发生锐器损伤的次数明显增加.结论 改进易发生锐器损伤意外的工作环节,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防护意识是消毒供应中心防止锐器损伤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新萍 《华夏医学》2004,17(5):820-821
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简称输注器)的使用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如何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注器已成为医院管理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标准进行控制,这对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防止废弃物流入社会,造成二次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护士针刺伤和  相似文献   

9.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三平 《中外医疗》2009,28(32):191-19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有创的检查、治疗不断增多,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各种医疗锐器损伤的机会也随之增多,针刺伤是导致护士发生血源性传染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针刺伤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危害性大,严重威胁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冯爱玲 《吉林医学》2013,(27):5643-5644
目的:通过针刺伤和锐器伤调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94名工作人员进行锐器伤基本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发生锐器伤最多的人员依次为护士(6人次)、工勤人员(4人次)、医生(2人次),发生锐器伤不同器具排列前三位依次为头皮钢针(6人次)、一次性注射器(2人次)、手术缝针(2人次)。结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发生锐器伤及时报告并规范处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招远市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2004年9月对招远市县级医院46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8.16%的医务人员曾经受到各种医疗锐器损伤,手术室医务人员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护理人员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中,针刺伤占44.39%,刀割伤占27.35%,安瓿等碎玻璃伤占15.25%。结论: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2.
陈迎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0):880-881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目前,国内的护理人员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危害,有报道证实,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国外52%,国内63.4%~64.5%[1],而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刺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0.4%~6.0%、0.25%~0.4%[1].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HBV、HCV、HIV等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更容易发生针刺伤[2].近两年国内有关针刺伤的报道不断增加,王红红[3]等对441名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现状调查:针刺伤发生率为81.8%,任小英[4]等对343名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结果:刺伤发生率为88.9%.而意大利报道外科护士、内科护士锐器刺伤率分别为11%和10.6%[5].美国报道护士医疗锐器刺伤发生率为10%~34%[6].显然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标准预防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临床部分护理人员发生的针刺伤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析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护理人员的护龄、对标准预防的准确掌握、操作环节、正确处理过程及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均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针刺伤的防护教育与管理,安全使用锐器,正确处理锐器,远离针刺伤害,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直接接触各种病原体和传染病,如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接触体液、血液、被各种锐器刺伤等,而针刺伤是各种锐器伤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体能经针刺伤传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经血液传播感染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因此,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减少或杜绝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晓琼 《中外医疗》2008,27(36):8-9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市3家二级(含二甲)以上医院的部分临床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医疗锐器伤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名护士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96.5%,其中1年内发生针刺伤508次,年刺伤率人均发生2.5次;安瓿损伤196次,人均发生1次; 其他锐器伤70次,人均发生0.35次.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医院存在制度不健全,补救措施不及时.  相似文献   

17.
锐器损伤是一种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深部意外伤害,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1].使用过的口腔锐利器械多被血液和唾液污染,针刺伤的发生增加了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给医务人员的身心带来伤害.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探讨相应干预对策,以降低口腔科医务人员锐器伤.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士针刺伤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彩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695-3695
临床第一线的护士防护意识淡薄,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液等病人的治疗工作,由于接触注射器、输液器及输血器等医疗锐器物机会多,发生针刺伤的机率也高,因此临床护士对针刺伤要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性伤害。  相似文献   

19.
麦小娟 《医学文选》2005,24(6):1001-1001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的场所,也是一次性医疗物品用后回收、分类、毁形的地方。随着爱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性病、吸毒者的增加等等,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针刺伤则是医院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H  相似文献   

20.
护士医疗锐器伤的情况调查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08-309
目的 了解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 对本院内科5个病区、外科5个病区、手术室、供应室、门诊小儿注射室、成人注射室14个护理单元的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害后所填写的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个护理单元的224名护士有189名发生过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84.4%。其中发生针刺伤644次,年人均被刺伤2.8次,安瓿玻璃伤672次,年人均3次,其他锐器伤10次。结论 护士面临医疗锐器伤的危险,要对护士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其操作行为,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收集箱,可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