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针灸与低频经颅磁刺激进行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情况,测试治疗前后两组的睡眠参数[睡眠潜伏期(SL)、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变化,并评估治疗后的综合效果。结果 在试验期间,试验组因依从性较差脱落1例,对照组因个人申请脱落1例,未严格遵照医嘱治疗脱落2例,最终以试验组40例,对照组38例为有效样本纳入。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L、TST、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L均低于治疗前,TST、S... 相似文献
2.
刘俊平鲁雅琴缑毛毛王紫胭 《智慧健康》2022,(24):146-149
目的 研究渐进式催眠放松法和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失眠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住院的失眠病人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20例作为观察组,2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rTMS)治疗,观察组采用渐进式催眠放松加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HAMD-24评分及HAMA-14评分的差异。结果 PSQI评分、HAMD-24评分和HAMA-14评分在治疗之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SQI、HAMD-24、HAMA-14评分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A-14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式催眠放松法与rTMS治疗相结合治疗失眠症的治疗方式对失眠症患者的获益更多,可以明显减少PSQI、HAMA、HAMD得分,特别是HAMA得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收治的80例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LF-rTMS治疗,比较两组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在首发儿童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首发抑郁症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药物治疗史;采用平行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假性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验对两组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WCST评分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在首发儿童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认知功能,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念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接收的8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与试验组(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念训练),各44例。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行常规抗抑郁治疗的同时,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正念训练治疗,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残留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 观察组给予氟西汀+认知行为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自杀倾向, 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治疗后抑郁症残留症状及类型。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自杀意念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14.00%,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无残留症状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 可有效改善其抑郁残留症状, 提高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降低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rTMS治疗,参照组采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TE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7):887-888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GI评分和PANSS评分均下降,而研究组的CGI评分和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1 Hz伪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1 Hz真刺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幻听症状、精神病理症状以及总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听症状改善主要表现在:观察组患者的幻听声音大小以及频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病理症状和意志活动方面的阴性症状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Hz的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效果显著,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6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58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舍曲林结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分变化、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YBO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YBOCS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4 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335-1336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55例)和对照组(利培酮口服液治疗,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2 w、治疗4 w、治疗6 w的PRL水平。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治疗前、治疗2 w,两组患者的PR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 w、治疗6 w,联合组患者的PRL水平与治疗前、治疗2 w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PRL水平较治疗前、治疗2 w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PR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对患者的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并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中老年患者原发性失眠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在本院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50例中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为患者所实施的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为期半个月的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为期半个月的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经过阶段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相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结构更为正常,同时深度睡眠时间也更长,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8月收治的帕金森病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增加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分级量表(HAMD)及中枢静止期(C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及CSP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利于患者的康复,是临床上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33例)和磁刺激组(34例)。西药组采用利培酮+哌罗匹隆治疗,磁刺激组增加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效果及认知能力变化。同时,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社会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磁刺激组治疗1个月(45.26±8.56)分和3个月后PANSS评分(35.03±6.89)分显著低于西药组(59.67±9.68)分、(45.02±8.67)分,P<0.05。磁刺激组治疗1个月(275.26±45.20)分和3个月后RBANS评分(216.35±40.25)分显著低于西药组(326.75±39.68)分、(295.62±38.23)分,P<0.05。磁刺激组患者治疗1个月(6.29±1.52)分和3个月后SSDS评分(5.13±1.29)分显著低于西药组(10.28±1.39)分、(8.91±1.85)分,P<0.05;磁刺激组患者治疗1个月(81.03±5.39)分和3个月后KPS评分(86.79±7.39)分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2016年1-11月在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脑梗死伴有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rTMS组和常规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rTMS组同时给予rTMS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Fugl-Meyer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MEP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等指标,以评价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结果 rTMS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NIHSS评分、BI指数、Fugl-Meyer评分、MEP潜伏期、MEP波幅、CMCT、HAMA评分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rTMS组患者的BI指数[(69.43±7.85)%]、Fugl-Meyer评分[(65.20±6.84)分]和MEP波幅[(1.04±0.19) mv]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3.18±8.40)%]、[(60.88±7.47)分]和[(0.91±0.15) mv],NIHSS评分[(5.13±1.96)分]、MEP潜伏期[(23.72±0.43) ms]和CMCT[(10.11±0.49) ms]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72±1.88)分]、[(24.10±0.38) ms]和[(10.67±0.43) 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rTMS组患者的BI指数[(83.20±8.17)%]、Fugl-Meyer评分[(74.12±6.65)分]和MEP波幅[(1.15±0.16) mv]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94±9.35)%]、[(69.36±7.17)分]和[(0.96±0.18) mv],NIHSS评分[(3.27±1.05)分]、MEP潜伏期[(23.12±0.36) ms]、CMCT[(9.62±0.51) ms]和HAMA评分[(7.53±1.86)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的[(4.06±1.13)分]、[(23.70±0.47) ms]、[(10.01±0.64) ms]和[(8.96±1.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TMS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rTMS治疗;A组采用单纯左侧高频iTBS模式,B组采用左侧高频iTBS模式加右侧低频刺激模式。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睡眠相关指标、PSQI评分、SDS评分。结果治疗后,B组的睡眠时间长于A组,入睡时间、觉醒次数次均显著少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有效改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状况;双侧刺激可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及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吴松林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3,(14):31-33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甘氨酸(Gly)、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交变磁场疗法治疗)、观察组(接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各3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GABA、Glu、Gly、Cor水平及睡眠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BA、Gly、Cor水平升高,血清Glu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更大(均P<0.05)。结论 相对于交变磁场疗法,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神经递质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