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植骨与人工异体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至2013年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成自体植骨组和人工异体植骨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术后一般情况、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评价患者总恢复情况。结果 自体植骨组在切口干燥时间和愈合时间均小于人工异体植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引流量,自体植骨组明显小于人工异体植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5,P=0.036)。对90例患者进行了12~18个月的随访,对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第4个月和第8个月的Böhler角、Gissane角、轴长、体宽、丘部总高和水平全长进行测量,发现两组患者在这5个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öhler角、Gissane角和丘部总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较大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大于95%。自体植骨组有1例患者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并延迟愈合,1例腓肠皮神经损伤;人工异体植骨组2 例切口流出淡黄色液体,延迟愈合,2例皮肤坏死,1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结论 自体植骨与人工异体植骨在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中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距骨颈骨折手术中植骨与否对其缺血坏死发生率及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9例距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距骨骨折坏死率及功能预后情况,其中术中行自体骨移植(A组)25例,Hawkins-Canale分型分别为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5例;术中未行植骨术(B组)24例,Hawkins-Canale分型分别为Ⅱ型7例、Ⅲ型13例、Ⅳ型4例;术前经AOFAS评价两组损伤程度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按Hawkins标准评价距骨坏死率及功能预后。结果 49例患者随访12~32个月,平均18.7个月,19例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A组6例、B组13例),距骨缺血坏死率分别为A组24.0%,B组54.2%,其中7例需处理,3例行踝关节融合,2例行距下关节融合,2例行减压植骨;另外12例踝关节、距下关节功能良好,无距骨塌陷及骨性关节炎表现。根据Hawkins足部评分标准,优14例(A组9例)、16例(A组11例)、可12例(A组2例)、差7例(A组2例);优良率分别为A组80.0%、B组41.7%。结论距骨颈骨折(Hawkins-Canale分型为Ⅱ~Ⅳ型)术中使用自体骨移植内固定明显优于单纯复位内固定,术后距骨颈骨折缺血坏死率明显降低,且患肢功能明显优于未植骨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12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微骨折手术组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踝关节VAS、AOFAS踝-后足评分、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AOFAS踝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VAS均有所下降,AOFAS踝关节评分均升高,且微骨折术组踝关节VAS高于移植术组,但AOFAS踝关节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骨折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移植术组。结论: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相对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均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分别将3个同种异体骨块及2个术中切取的棘突骨块植入已打开的5个椎板间隙.术前及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状态,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12个月JOA评分比术前增加[(14.9±1.2)points vs.(9.8±0.8)points](P<0.01);术后各节段椎管矢状径皆超过14mm.术后6个月,同种异体骨完全融合及部分融合率低于自体骨融合率(53.3%vs.85.0%)(P<0.01);术后12个月,两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vs.92.5%)(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在颈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可以替代自身作为一种椎板间隔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不连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术中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应用锁定钢板接内固定,术后随访患者记录,患者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624个月随访,19例骨不连患者术后324个月随访,19例骨不连患者术后37个月平均5个月痊愈;1例胫骨骨不连患者再次住院进行植骨手术7个月后完痊愈合。无感染、畸形、下肢无不等长、取骨区无疼痛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髂骨植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植骨块的成骨块效应,使植骨迅速成活,从而达到治愈四肢骨不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涉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7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行解剖钛钢板内固定,部分行植骨术。结果本组患者随访5个月~5年,平均(14.8±4.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4±0.3)个月。并发症:切口延迟愈合3例,感染及皮肤坏死各2例,畸形愈合2例,距下关节炎1例,跟骨痛及跟骨高压1例。优良率为89.4%。骨折全部愈合。结论涉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经手术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路 《天津医药》2013,(12):1219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空心螺钉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伴有跟骨塌陷的晚期距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科应用经皮空心螺钉、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有跟骨塌陷的晚期距下关节炎患者12例(13足),对比手术前后的Bohl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Gissane角,统计术后跟距关节融合率,并根据美国足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AOFAS)对患者足踝功能及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经过6~29(13.1±1)个月随访,12例(13足)跟距关节均得到骨性融合,术后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足与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功能评分60~100分,平均85.5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足弓基本恢复正常,Bohler角由术前的平均5.47°±0.37°恢复至术后平均19.89°±1.28°,Gissane角由术前的平均154.60°±4.35°恢复至术后平均120.28°±2.48°。结论 对于伴有跟骨塌陷的晚期距下关节炎行跟骨结节上方经皮空心螺钉、取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重建距下关节稳定性,恢复Bohler角及Gissane角,本方法具有创伤较小,可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融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朱俊  王培  李文祥 《安徽医药》2018,39(1):105-107
目的 比较2种手术方案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距下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小切口组(n=22)及传统外侧切口组(n=23)。微创小切口组患者采取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传统外侧切口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按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手术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测定患者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Morrey法评价术后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结果 微创小切口组AOFAS评分优良率(90.91%)比传统外侧切口组(73.9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小切口组患者切口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跟骨交叉角随时间不断增加,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角度均大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术后VAS评分随时间逐渐下降,且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P<0.05);微创小切口组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中度以上受限率40.91%,低于传统外侧切口组的78.26%(P<0.05)。结论 微型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在修复骨折损伤的同时,能够达到更佳的复位效果,改善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受限程度,对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手术植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和异体骨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组胫骨平台塌陷处植入自体髂骨,异体骨组胫骨平台塌陷处植入异体骨。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6个月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自体髂骨组术中出血量(62.70±3.34)ml多于异体骨组的(44.50±3.03)ml,手术时间(86.50±5.87)min、骨折愈合时间(18.40±3.20)周长于异体骨组的(77.30±2.98)min、(14.80±2.2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个月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2/37),与自体髂骨组的8.1(3/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4):34-37
目的探讨分析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自体植骨与锁定钢板非植骨疗法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中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予以锁定钢板非植骨疗法,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自体植骨疗法;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Bohler、Gissane角、跟骨高度、长度、高度及Maryland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及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非负重下地时间及出院时间分别为(65.1±10.3)m L、(4.7±2.1)d、(13.6±1.2)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0.3±8.2)m L、(8.5±1.6)d、(16.1±0.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取骨区疼痛,与观察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后的Bohler、Gissane角、跟骨高度、长度及高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Bohler、Gissane角、跟骨宽度、长度及高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ryland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自体植骨疗法与锁定钢板非植骨疗法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好的复位效果及跟骨功能恢复,但锁定钢板非植骨疗法具有术后恢复更快的优势,且无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自体植骨疗法导致的取骨区疼痛等不良反应,故锁定钢板非植骨疗法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顺利 《医药世界》2010,(7):694-695
目的评价跟骨骨囊肿手术治疗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刮除、瘤腔灭活和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合并病理骨折应用跟骨金属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8~24(平均20)个月。术后自体骨移植3个月、异体骨移植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块与周围正常骨质基本融合,但异体骨移植仍能看到植骨块影的轮廓。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跟骨骨囊肿瘤体刮除、瘤腔灭活和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合并病理骨折应用跟骨金属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打压植骨法在胫骨平台骨缺损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48例胫骨平台骨缺损患者,在行膝关节置换术中采取自体打压植骨方法进行修复,对手术前后患者的主动屈伸度与KS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自体打压植骨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48例患者的主动屈伸度及KSS评分均较低;手术后6个月,患者的主动屈伸度及KSS评分均有显著上升,且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打压植骨法在胫骨平台骨缺损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术后关节部分功能改善和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异型钢板加植骨手术与单纯异型钢板手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骨折异型钢板+植骨术),对照组25例(单纯骨折异型钢板术),术后随访18个月,就手术后BOlher及Gissane角度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等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BOlher及Gissane角度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优于对照组的单纯异型钢板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跟骨粉碎性骨折,是否需植骨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骨折缺损较大、复位螺钉固定不牢、维持跟骨形态不良时,特别是对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建议行植骨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植骨加红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术后萎缩性骨不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应用微创植骨加自体红骨髓移植配合中医药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开放自体骨移植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060 min,出血量5060 min,出血量50110 mL,住院2110 mL,住院23 d,术后无感染病例,23 d,术后无感染病例,25个月达骨性愈合;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植骨加红骨髓移植配合中药治疗萎缩性骨不连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植骨方式在胸腰椎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脊柱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结核病灶清除骨缺损采用颗粒骨植骨融合,对照组患者结核病灶清除骨缺损采用块状骨植骨融合。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9、12个月的植骨融合例数分别为13例(43.3%)、24例(80.0%)、30例(100.0%)。对照组术后6、9、12个月的植骨融合例数分别为5例(16.7%)、14例(46.7%)、28例(93.3%)。观察组患者术后6、9个月的植骨融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灶清除骨缺损采用颗粒骨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植骨融合效果好、融合率高,手术出血量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5例,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手术情况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结果 55例患者共121个颈椎节段接受手术减压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2.4±0.3)h,术中出血量为(217.2±16.3)ml。患者术前JOA评分为(8.02±1.03)分,术后3个月为(12.72±0.88)分,6个月为(13.56±1.04)分,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脊椎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孙亮  李益明  凡进  周浩  余利鹏  殷国勇 《江苏医药》2013,(18):2150-2152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分为椎间融合植入Cage组(A组,36例)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组(B组,11例)。应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Oswestry伤残指数评定(ODI)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的JOA、ODI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手术前后的JOA、ODI和VAS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B组[(14.11±3.90)分vs.(11.45±2.70)分、(48.20±8.81)分vs.(40.75±12.43)分和(5.36±1.25)分vs.(4.09±1.38)分](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椎间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张玉期  王勇 《淮海医药》2008,26(5):395-396
目的探讨使用开放复位可塑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24足)以后关节突移位为主的跟骨骨折,行跟骨外侧入路、开放复位可塑形钛钢板螺钉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术(3例)。结果术后经平均10.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参照Mary-land food score评分,对患足是否疼痛、步态、距下关节及踝关节活动度、是否支架辅助、术后X线摄片等加以评估,16例足疗效为优、7足为良、1足可。手术切口皮缘坏死1例,换药后自愈。结论对于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塑形钛板固定,必要时植骨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行颗粒自体骨与块状自体骨植骨手术的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块状自体骨植骨手术,观察组实施颗粒自体骨植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6个月、9个月)、住院时间。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的植骨融合率为46.67%,对照组为2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个月后的植骨融合率为88.33%,对照组为6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胸腰椎结核治疗中,颗粒自体骨植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块状自体骨植骨手术的疗效,术后出血量少,植骨融合率较高,所以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植骨与非植骨 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8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7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时取自体髂骨块植骨治疗,B组21例单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两组比较,经t检验P>0.05,显示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宜采用自体植骨 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