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软骨损伤评估、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2010 年 1 月—2016 年 1 月,收治 17 例膝关节骨软骨损伤患者。男 2 例,女 15 例;年龄 15~33 岁,平均 19.3 岁。致伤原因:扭伤 14 例,膝关节过伸、内翻暴力致伤 3 例。骨软骨骨折部位:髌骨 8 例,股骨外髁 4 例,股骨内髁 1 例,胫骨平台 4 例。新鲜骨折 15 例,陈旧性骨折 2 例。术前膝关节 Lysholm 评分为(31.6±2.3)分。14 例骨软骨骨折切开复位后,根据骨质情况分别选择可吸收棒(9 例)、可吸收软骨钉(3 例)或可吸收缝线(2 例)固定;3 例骨块位于胫骨内侧平台边缘非负重区直接取出。结果术后 1 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再次清创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 个月~2 年,平均 13 个月。14 例行内固定患者中,13 例骨折愈合良好,1 例髌骨骨软骨骨折未愈合;3 例非负重区骨软骨取出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变窄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术后 1 年,膝关节 Lysholm 评分为(91.3±1.1)分,较术前明显改善(t=7.136,P=0.001)。 结论对于膝关节骨软骨损伤,骨软骨骨块带有全层松质骨时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带点状松质骨时可直接取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osteochondral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OAT)治疗青年及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08 年 1 月—2016 年 8 月接受 OAT 治疗的 43 例(43 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20~40 岁 23 例(青年组)、40~60 岁 20 例(中年组)。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20,P=0.001);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以及软骨损伤侧别、部位、面积、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采用 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MRI 检查观察术后供区及受区的修复情况。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8 年,平均 3.6 年。 两组术后 2 年膝关节 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前及术后 2 年时,青年组 Lysholm 评分及 IKDC 评分明显优于中年组(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年,MRI 复查示两组受区、供区修复良好。 结论根据患者软骨质地、厚度、弹性及损伤面积,关节镜下 OAT 可用于治疗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早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5例(37足)大龄儿童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临床资料。其中,19例(20足)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钢板组),16例(17足)行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及类型、受伤至入院时间以及术前跟骨Gissane角、Böhler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情况,跟骨Gissane角及Böhler角,以及踝关节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 术后钢板组1足发生切口皮肤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9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钢板组愈合时间为(2.65±0.71)个月,克氏针组为(2.24±1.3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1,P=0.253);末次随访时跟骨Gissane角、Böhler角均恢复正常,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于术后11~22个月,平均16.8个月取出钢板。末次随访时,钢板组AOFAS踝-后足评分为(91.2±5.1)分,高于克氏针组(86.9±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6,P=0.027);其中钢板组获优15足、良4足、可1足,克氏针组获优14足、良3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12,P=0.092)。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闭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前者术后患儿足踝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啮齿动物颈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啮齿动物颈部SCI模型的文献,从其建模方法以及行为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颈部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可用挫伤、挫伤压迫、骨折脱位、脊髓牵拉、脊髓横断等模型进行模拟,继发性损伤可用光化学模型及兴奋性毒性模型进行模拟。模型建立及研究过程中常使用行为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组织学等评估方法。结论不同的啮齿动物颈部SCI模型各有优势及应用方向,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对颈部SCI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膜诱导技术治疗合并骨缺损的股骨远端Gustilo-Anderson ⅢB型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例合并骨缺损的股骨远端Gustilo-Anderson ⅢB型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19~70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5例。骨缺损部位:干骺端11例,干骺端近端干部9例。受伤至一期手术时间为4~28 h,平均11 h。一期根治性清创术后骨缺损长度为3~12 cm、平均6 cm,于骨缺损部位植入含抗生素的骨水泥诱导生物膜产生;一期术后34~56 d(平均45 d)行二期手术,在形成的诱导膜中植骨修复骨缺损,16例患者采用自体松质骨和同种异体骨混合植骨,4例采用自体松质骨植骨。记录二期术后植骨愈合时间;比较二期植骨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Lysholm评分,评价患肢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记录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一期术后均无再次翻修,1例行皮瓣转移覆盖术者术后皮瓣成活良好。二期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个月。二期术后所有患者骨断端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10个月,平均8.4个月。无骨不愈合及供区相关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5.6±4.1)、(1.7±0.8)分,与二期植骨前 [分别为(42.7±4.6)、(7.1±0.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410,P<0.001;t=21.962,P<0.001)。膝关节屈曲活动度60°~120°,平均95°;伸直受限0°~10°,平均5°。 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合并骨缺损的股骨远端Gustilo-Anderson ⅢB型损伤,可有效控制感染和修复局部骨缺损,恢复患者良好肢体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合并无骨折脱位型下颈髓损伤的特点、机制和诊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 2007 年 6 月—2015 年 10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7 例齿状突骨折合并无骨折脱位型下颈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37~71 岁,平均 51.4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2 例,摔伤 2 例,击打伤 3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2 h~3 d,平均 9 h。齿状突骨折采用 Anderson-Grauer 分型,ⅡA 型 1 例,ⅡB 型 3 例,ⅡC 型 2 例,浅 Ⅲ 型 1 例。颈髓损伤受累节段:C4、5 1 例,C4~6 2 例,C5~7 4 例。颈椎退变程度:轻度 2 例,中度 3 例,重度 2 例。无骨折脱位型下颈髓损伤采用下颈椎损伤分型系统评分(SLIC)为 4~6 分,平均 5.1 分。枕颈部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8±1.0)分。神经功能采用 ASIA 分级,B 级 1 例,C 级 4 例,D 级 2 例;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9.2±3.9)分。齿状突骨折采用前路螺钉固定术 4 例,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 3 例;下颈髓损伤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 4 例,椎间盘切除 Cage 植骨融合术 3 例。 结果手术时间 178~252 min,平均 210.2 min;术中出血量 60~140 mL,平均 96.5 mL,均未输血。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7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66 个月,平均 18 个月。均未出现与颈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植骨均完全融合,融合时间 6~9 个月,平均 7.7 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松动、脱落。末次随访时枕颈部疼痛 VAS 评分为(1.7±0.7)分,JOA 评分为(15.1±1.7)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8.064,P=0.000;t=–7.066,P=0.000)。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 ASIA 分级为 D 级 5 例,E 级 2 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0,P=0.011)。 结论复合暴力和下颈椎退变是齿状突骨折合并无骨折脱位型下颈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据齿状突骨折的类型与下颈髓的损伤状态制定并实施一期手术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距骨骨软骨病损(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 OLT 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各种外科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结果OLT 的外科治疗方案较多,主要包括骨髓刺激术、骨软骨移植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生物制剂辅助治疗等修复或重建技术。各种方案均有不同的适应证和局限性。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治疗 OLT 的临床疗效也会逐步改善。结论OLT 的治疗仍存在许多难点和争议,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钴铬颗粒刺激制备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 8 周龄雄性 SCID 小鼠 24 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12),于右后肢膝关节胫骨近端髓腔植入钛钉,以模拟人工关节假体置换;其中实验组植入钛钉前于髓腔内注入钴铬颗粒悬液。术后观察小鼠存活情况;术后即刻、2 d 及 5 周时行影像学检查(X 线片、CT 及 Micro-CT 骨扫描),观察钛钉位置及胫骨近端骨密度;5 周时行生物力学测试以及组织学染色,观察胫骨周围骨组织溶解程度。 结果术后实验组 2 只小鼠死亡,其余小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影像学检查示对照组钛钉无明显移位,钛钉周围有新生骨痂;实验组钛钉周围存在明显骨溶解。术后 5 周实验组小鼠右胫骨近端骨密度值为 91.25%±0.67%、钛钉-骨界面最大剪切力为(5.93±0.85)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02.07%±1.87%、(16.76±3.09)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2,P=0.041;t=3.760,P=0.046)。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钛钉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对照组无明显炎症细胞且有明显骨组织生成。 结论采用钴铬颗粒刺激能成功制备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与跟骨内移钢板、空心拉力螺钉比较,探讨自行设计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阶梯钢板固定跟骨截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 6 具自愿捐赠的新鲜足部标本,于跟骨处行截骨处理后,随机选择内固定顺序,行镍钛记忆合金阶梯钢板(A 组)、跟骨内移钢板(B 组)、空心拉力螺钉(C 组)固定。固定后行生物力学测试,首先给予 20~600 N 载荷,速度 20 N/s,记录最大位移、弹性位移、最大负荷。随后进行疲劳试验(频率 5 Hz,循环 3 000 次),再给予相同载荷并记录以上指标。计算疲劳试验前、后轴向压缩刚度。结果组内比较:3 组疲劳试验前、后轴向压缩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疲劳试验前、后,A 组轴向压缩刚度均明显大于 B、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镍钛记忆合金阶梯钢板固定跟骨截骨模型后,其抗轴向压缩能力优于跟骨内移钢板及空心拉力螺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类型、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过伸型膝关节损伤的一种,是膝关节在过伸位(<0°)遭受暴力导致的特殊骨折类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 4 种类型,即胫骨平台边缘撕脱骨折、前内侧平台压缩骨折、前外侧平台压缩骨折和双髁骨折。损伤结构遵从对角线机制,即前侧压缩、后侧牵张。胫骨平台前侧的骨折范围越小,则伴发后侧韧带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过伸型胫骨平台单髁骨折以前内侧面压缩(边缘小片骨折或大块骨折)和后外侧角牵张破裂为特征,治疗上需同时兼顾骨折和韧带损伤。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以后侧干骺端皮质的张力性破裂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反屈和压缩为特征,恢复正常的后倾角是手术治疗关键。结论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尚无统一公认的治疗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时保留腓骨或截断腓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09 年 4 月—2014 年 4 月,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并随访达 1 年以上的 41 例(41 足)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19 例术中保留腓骨(A 组),22 例术中行腓骨截骨(B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分期、病因以及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踝关节骨关节炎量表(AOS)疼痛及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胫骨远端关节面角(tibial articular surface angle,TA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胫骨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TC)、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截骨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临床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测量结果。 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6~55 个月,平均 36.6 个月。A、B 组各 1 例因疼痛及活动受限,行踝关节融合术,排除末次随访评价。X 线片复查示,患者截骨处均获骨性愈合,A 组愈合时间(3.6±0.4)个月,B 组为(3.9±0.7)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12)。末次随访时,两组 TAS、TLS、TT、T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B 组 TT、TC 改善程度优于 A 组(P<0.05)。两组 AOFAS 评分、AOS 疼痛及功能评分、踝关节 RO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 Takakura 分期,A 组改善率为 55.6%,B 组改善率为 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 结论对于腓骨相对较长或影响术中胫距关节复位者,踝上截骨术中同时行腓骨截骨后 TT 及 TC 改善程度优于单纯踝上截骨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两种去抗原异种骨支架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和煅烧骨的理化性能、免疫原性及成骨能力。方法取成年猪股骨,通过除去异种骨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的方式,分别制备异种 DBM 和煅烧骨。测量并计算两种材料的密度、pH 值,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形貌并测量孔径,全自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材料的表面接触角;并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成骨细胞增殖实验、DNA 残留检测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两种材料的安全性、成骨活性及免疫原性。将两种材料分别植入 6 周龄雄性 SD 大鼠颅骨直径 5 mm 全层缺损(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术后 4、8 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Micro-CT 扫描和 HE 染色观察评价材料对大鼠颅骨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煅烧骨比较,DBM 密度较小,亲水性较差;两种材料 pH 值在 5.5~6.1 之间,孔径介于 160~800 μm 之间。两种材料均无细胞毒性且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培养 1、4、7 d 成骨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 DBM 组均显著大于煅烧骨组(P<0.05)。两种材料 DNA 残留量远低于 50 ng/mg 干重,且均不会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术后 4 周 DBM 组和煅烧骨组新生骨体积百分比(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煅烧骨组显著高于 DBM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8 周,3 组间 BV/T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 染色示,术后 4、8 周,空白对照组缺损部位被纤维结缔组织填充,缺损明显,未见骨长入;DBM 组和煅烧骨组缺损均已被不同程度修复,可见大量新骨生成,DBM 组材料降解性优于煅烧骨组。 结论两种异种骨支架理化性能及降解性略有差异,无免疫原性,且均能促进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 Ilizarov 技术近弧形骨块滑移同期治疗创伤性跟骨骨髓炎并缺损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 年 1 月—2020 年 8 月,结合 Ilizarov 技术使骨块近弧形滑移同期治疗创伤性跟骨骨髓炎并缺损畸形 6 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40~61 岁,平均 49.3 岁。病程 2~72 个月,平均 16.1 个月。均为外伤导致跟骨骨髓炎,其中高处坠落伤 4 例、交通事故伤 1 例、砸伤 1 例。感染波及距跟关节 4 例,距跟关节已融合或部分融合 2 例。拆除外固定架后采用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足部功能,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踝-后足功能,并与术前评分比较。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5~26.0 个月,平均 16.3 个月。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复发,均未行二期植骨融合等手术。跟骨骨髓炎伴缺损畸形一期截骨滑移 5 例,跟骨骨折感染清创术后原骨块病灶清除后直接滑移 1 例;骨块滑移时间 28~62 d,平均 38.7 d;滑移距离 3.1~5.2 cm,平均 3.6 cm。1 例患者因术后时间较短,跟骨滑移部骨质尚未愈合,未拆除外固定架(未参与临床评分),但足部外形、复查 X 线片及带架行走等情况满意。其余 5 例带架时间为 6~8 个月,平均 6.5 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后可见足部恢复三点着力负重,纵弓可见不同程度恢复,未出现明显内外翻。Maryland 评分为(80.8±4.7)分,较术前(33.6±4.3)分显著改善(t=−35.782,P=0.000),获优 3 例、良 2 例;AOFAS 踝-后足评分中位数为 84 分,四分位数间距为(79,86)分,较术前评分[中位数为 33.5 分,四分位数间距为(21.3,37.5)分]显著改善(Z=−2.023,P=0.043),获优 4 例、良 1 例。其中疼痛、步行距离、摆脱助行工具、上下楼梯、畸形等方面较术前明显改善,距下、足跗关节活动度较差或消失。 结论应用 Ilizarov 技术近弧形骨块滑移同期治疗创伤性跟骨骨髓炎并缺损畸形可以优化手术方式,减少手术次数,尽量模拟跟骨原形态重建,是一种有效、经济、新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ÿ   &#x;   &#x;       ý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10):1200
目的观察带蒂筋膜瓣包裹国产多孔钽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选取 6~8 月龄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60 只,雌雄不限,体质量 2.5~3.0 kg;制备兔右侧桡骨中段连同骨膜 1.5 cm 骨缺损模型。实验分为 2 组,每组 30 只。实验组于兔右侧前肢切取皮下带蒂筋膜瓣(30 mm×20 mm)包裹多孔钽棒植入桡骨缺损处,对照组于右侧桡骨骨缺损处植入单纯多孔钽棒。于术后当日及 4、8、16 周行 X 线片观察,术后 4、8、16 周取材切片行 HE 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术后 16 周行三点弯曲生物力学测定标本最大载荷力及抗弯曲强度,并行 Micro-CT 检测及定量分析骨缺损处新生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比较两组多孔钽棒体内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 4、8、16 周 X 线片可见两组植入物与宿主骨界面结合越来越牢固,无明显位移,骨折线逐渐消失。HE 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示两组钽-骨界面新生骨组织数量逐渐增多,并沿多孔钽孔隙长入材料内部,骨组织由幼稚到成熟。术后 16 周,两组三点弯曲试验测定结果示,实验组最大载荷力和抗弯曲强度分别为(96.54±7.21)N、(91.26±1.76)MPa,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82.65±5.65)N、(78.53±1.16)MPa](t=3.715,P=0.004;t=14.801,P=0.000)。Micro-CT 扫描观察两组植入物界面、表面均有大量骨组织覆盖,内部不同程度新生骨组织填充;实验组新生骨 BV/TV 为 32.63%±3.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5.07%±4.34%(t=3.299,P=0.008)。 结论带蒂筋膜瓣包裹国产多孔钽可增加局部血运,增强材料骨传导能力,促进节段性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改良胫骨结节下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modified distal tibial tubercle-high tibial osteotomy,DTT-HTO)和内侧开放楔形 HTO(open-wedge HTO,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 月 采用 HTO 治疗的 80 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40 例采用 DTT-HTO(DTT-HTO 组)、40 例采用 OWHTO(OWHTO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侧别、病程、骨关节炎 Kellgren-Lawrence 分级,以及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下肢负重力线比率(weight-bearing line ratio,WBL)、Blackburne-Peel 指数(Blackburne-Peel index,BPI)、Caton-Deschamps 指数(Caton-Deschamps index,CDI)、Insall-Salvati 指数(Insall-Salvati index,IS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KSS 评分、HSS 评分、VAS 评分综合评价疗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膝关节低冲击运动能力恢复情况。X 线片复查截骨愈合情况,测量 HKA、PTS、WBL 以及髌骨高度相关指数(BPI、CDI、ISI)。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OWHTO 组手术时间长于 DTT-HTO 组(P<0.05),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OWHTO 组发生外侧合页骨折 2 例,DTT-HTO 组发生外侧合页骨折 1 例、平台骨折 2 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4 年,平均 2.8 年。两组术后 HSS 评分、KSS 评分、VAS 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术后随时间延长均进一步改善,组内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HTO 组术后 3 个月 HSS 评分、KSS 评分、VAS 评分优于 OWHTO 组(P<0.05),术后 6 个月及 1、2 年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OWHTO 组膝关节低冲击运动能力恢复达优 8 例、一般 25 例、差 7 例,DTT-HTO 组达优 7 例、一般 26 例、差 7 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5,P=0.475)。X 线片复查示两组截骨均愈合,OWHTO 组愈合时间为(4.52±1.23)个月,DTT-HTO 组为(4.23±1.5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359)。术后即刻两组 HKA 和 WBL 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间手术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WHTO 组 PTS 较术前增加(P<0.05),而 DTT-HTO 组 PTS 较术前减小(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WHTO 组 BPI 和 CDI 较术前下降(P<0.05),而 ISI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T-HTO 组上述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 BPI 和 CDI 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I 手术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 HTO 术式均能改变下肢力线并取得良好疗效,其中 DTT-HTO 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更快,能避免 OWHTO 存在的 PTS 增大和低位髌骨问题;但两种术式均不能使患者恢复理想的膝关节低冲击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重建方式的相关文献,从保留踝关节术及非保留踝关节术两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的修复重建,除了常规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复合带血管腓骨移植、瘤段灭活回植、牵张成骨及骨搬运技术外,临床已逐渐开始应用膜诱导成骨技术、人工肿瘤干假体、3D 打印金属骨小梁假体、踝关节融合术、人工肿瘤踝关节置换术。另外,因胫骨下段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较长,骨缺损修复重建后的功能恢复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结论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修复重建方式已获得长足进步,但对于最佳方式仍存在争议。随着近年来 3D 打印技术及各类术前模拟技术的出现,个性化、精准化修复重建胫骨下段大段瘤性骨缺损成为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搬运联合锁定钢板(bone transport with a locking plate,BTLP)与Ilizarov支架或Orthofix支架行传统骨搬运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9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BTLP(BTLP组,n=20)、Ilizarov支架(Ilizarov组,n=23)、Orthofix支架(Orthofix组,n=17)进行骨搬运治疗。3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胫骨骨折分型、骨缺损长度以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外固定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重建完成(拆除支架)后,采用Ilizarov方法应用研究学会(ASAMI)评价标准评定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45个月,平均20.4个月。BTLP组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短于Ilizarov组,骨搬运支架带架时间及外固定指数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zarov组骨折愈合22例、延迟愈合1例,Orthofix组分别为16、1例,BTLP组分别为18、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4)。骨重建完成后根据ASAMI 评价标准,BTLP组骨愈合评价优于Orthofix组,功能评价优于Ilizar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LTP组4例(20%)、Ilizarov组18例(78%)、Orthofix组12例(70%)发生并发症,BTL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lizarov组和Orthofix组(P<0.05)。 结论BTLP治疗胫骨骨缺损安全、有效,并且在截骨延长术手术时间、外固定指数、患肢功能恢复方面较传统骨搬运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