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与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使得心肾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贫血不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 并发症之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亦非常常见,因此称之为心肾贫血综合征。贫血会显著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和死 亡风险,并促进肾脏病进展,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及铁 缺乏等均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治疗也应重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补充、低氧诱导因子-脯 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及补铁治疗。目前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需要更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心脏与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使得心肾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贫血不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
并发症之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亦非常常见,因此称之为心肾贫血综合征。贫血会显著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和死
亡风险,并促进肾脏病进展,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及铁
缺乏等均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治疗也应重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补充、低氧诱导因子-脯
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及补铁治疗。目前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需要更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心肾综合征特指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明显下降,而导致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将诊断标准确定为,在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清肌酐升高3.0~5.0 mg/d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5 ml/min以上.心肾综合征确切发病率仍不清楚,但有研究显示,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病率可达30%左右.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中心静脉淤血、神经内分泌激活、贫血、氧化应激和肾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能是导致心肾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心肾综合征的治疗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原则上首先应纠正心肾综合征的可逆性诱因;其次,需要确定患者肾灌注状态,保证收缩压在80mmHg以上,平均压在60mmHg以上,对于低心排血量患者,可尝试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此外,还需及时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具体讲,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液滤过、重组人B型利钠肽和加压素拮抗剂均可考虑应用.本文就心肾综合征的上述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有贫血、心力衰竭,贫血使心力衰竭加重,又使肾功能恶化,心力衰竭控制不好又使肾功能恶化、贫血加重,这三种状态构成心-肾贫血综合征.积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合理使用洋地黄制剂、降压药,适当使用碳酸氢盐透析、超滤纠正心力衰竭、肾衰竭,为临床处理心-肾贫血综合征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体内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肾功能异常分为单纯心力衰竭组(50例)及心肾综合征组(50例),本研究肾功能异常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另选取30例在我院健康体检正常的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不同组别,不同心功能患者的CysC、Hcy、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心肾综合征组及单纯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CysC、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肾综合征组患者血清CysC、血浆Hcy水平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的患者(P<0.05);心肾综合征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CysC及血浆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CysC及血浆Hcy水平变化与LVEF水平变化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表明CysC及Hcy对诊断心肾综合征有意义(AUC分别为0.610、0.707,95%CI分别为0.500~0.652、0.596~0.812,P=0.001)。结论血清CysC及血浆Hcy水平有助于2型心肾综合征诊断,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心肾贫血综合征是Silverberg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基本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贫血之间存在恶性循环。值得重视的是Silverberg等对心肾贫血综合征患者采取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素和静脉注射铁剂并用的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地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前脑啡肽原(PENK)及其受体在人体内广泛分布。脑啡肽具有心脏抑制性且难以直接检测。PENK是一种可以替代检测的脑啡肽分解物,与肾功能呈负相关。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肾综合征常见且提示预后不良。目的:评估PENK水平对AH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决策的等级划分及心肾综合征的预测功能。方法:多中心研究检测1908例AHF  相似文献   

8.
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是特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现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在CHF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且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其预测意义至少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相等.目前心肾综合征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是特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现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在CHF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且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其预测意义至少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相等。目前心肾综合征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和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这两种疾病的相伴出现即“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会加重单个器官的衰竭程度,预后极差。新近的研究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氧化应激反应、炎症、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认为是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紊乱都会导致心肾综合征恶性循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常并存,可以互为因果,临床上称此状态为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共分五类,其中3型和4型心肾综合征分别由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心力衰竭。我院对一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表明,肾功能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检测对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以心脏疾病为基础病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患者人院时血肌肝(Ser)是否≥133mmol/L分为单纯慢性心力衰竭组26例和慢性心肾综合征组28例。结果慢性心肾综合征组的BNP的水平(1321.5±93.88)pg/L明显高于单纯慢性心力衰竭组(865.4±120.32)pg/L(P〈0.05)。两组患者的BNP水平均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BNP检测对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诊断、病情的判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成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5):1510-1511
目的探讨贫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老年CHF患者118例,按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和重度贫血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常规控制心力衰竭治疗情况下,分析贫血对其心功能分级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随着贫血程度增加,心脏射血分数下降(P〈0.05);CHF时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5.6%;随着心脏射血分数的下降,肾功能障碍亦逐渐增加且程度加重(P〈0.05)。反映肾功能的各项指标随贫血严重程度的加剧,恶化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老年CHF合并贫血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障碍恶化明显,且贫血的程度越重,其病情也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心脏和肾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心力衰竭与肾功能衰竭常常合并存在并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这两者共存的情况称为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阐明.当心力衰竭与肾功能衰竭两者并存时,不仅处理困难,而且预后亦差.现着重对于心肾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治疗策略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肾综合征一词已广泛用于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肾功能下降。为了概括心脏与肾脏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心肾综合征分为5种临床亚型:Ⅰ型:急性心肾综合征;Ⅱ型:慢性心肾综合征;Ⅲ型:急性肾心综合征;Ⅳ型:慢性肾心综合征;Ⅴ型:继发性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力衰竭中治疗的难题,现就心肾综合征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Ⅰ型心肾综合征是指急性心功能恶化导致急性肾脏损伤,也是临床心肾综合征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较高,预后差。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本文阐述总结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及治疗进展,以期为心肾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提供价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衰弱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新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心力衰竭与衰弱常共存,导致出现多种不良临床结局。深入研究此类患者的发病机制、总结影响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极为重要,因此,本文结合相关的研究近况对其病理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对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制定针对老年心力衰竭伴衰弱人群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心肾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出现肾功能不全即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注意。广义上讲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是特指CHF引起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通常认为是CHF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种表现。心肾综合征发生率高、预后差,对其发生机理所知甚少,尚无有效治疗措施。本就近年来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治疗等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贫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Scopus、OVI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贫血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10日, 由两名评审员按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最初检索的1 399篇文献中, 13篇9 54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 平均年龄70.3岁, 合并贫血2 872例(30.1%), 非贫血患者6 668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贫血与非贫血患者比较, 贫血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RR=2.28, 95%CI:1.74~3.00), 同时亦增加缺血(RR=1.36, 95%CI:1.13~1.64)和出血事件(RR=2.18, 95%CI:1.59~3.01)的发生风险(均P<0.05)。结论贫血增加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风险, 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现肾功能不全即心肾综合征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的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是特指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进行性肾脏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通常认为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终末期的一种表现。近年来,随着老年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内外科治疗的进展使许多心血管疾病病人在疾病的急性期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病情发展到终末期的病人也明显增加,并常存在肾功能不全,出现心肾综合征,预后差。现将湖北省当阳市长坂坡医院2001年-2005年收治的40例心肾综合征病人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