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对佛山地区的骨性Ⅱ类错(牙合)颅面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该人群骨性Ⅱ类错(牙合)的致病机制.方法 按照ANB角度大小选择骨性Ⅱ类错(ANB>5°)样本,按照FMA大小将其分为高角型(FMA>34°)、均角型(24°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例恒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正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规律,为临床设计与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1~14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8例,采用标准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拔牙矫治,矫正前后进行头颅侧位片测量,数据做统计分析和配对 t 检验。结果矫正后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颌骨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改变均不显著,但下颌骨有后下旋转的倾向。上下唇基角无明显改变,上下唇倾角,鼻唇角有明显的增大。结论固定矫正主要通过牙的移动进行掩饰性治疗,颌骨畸形并未矫正,提倡早期进行功能矫正以改善骨骼畸形。  相似文献   

3.
骨性Ⅱ类错(牙合)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是由下颌发育不足或后缩引起.目前临床上强调对其进行二期矫治,即青春期先作生长改良治疗,然后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调整咬合关系.因此骨性Ⅱ类错(牙合)的治疗应以促进下颌向前生长,改善上下颌骨间的三维关系和颌面侧貌为重点[1].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ANB角、Wits值、APDI指数、Bata角4个指标评估骨性Ⅱ类错(牙合)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的相关性和变异系数.方法:随机选择6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同时测量ANB角、Wits值、APDI指数、Bata角4个指标,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度和变异程度分析.结果:4项指标之间均显著相关,APDI指数变异系数最小,Wits值变异系数最大.结论:ANB角、Wits值、APDI指数、Bata角均可作为骨性Ⅱ类错(牙合)颌骨矢状关系的评价指标,APDI指数更具可靠性,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安氏Ⅱ1类错(牙合)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减数治疗后,软、硬组织的突度变化. 方法: 选择26 例11~16岁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病例,用方丝弓矫治技术, 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 正畸治疗后,SNA减小1.1°,⊥-NA角度减小13.3°, ⊥-T角度增加19.9°,上唇倾角增加10.4 °,下唇倾角增加5.9°,上下唇角增加15.8°,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氏Ⅱ1类拔牙矫治可取得明显的软、硬组织突度的改变,主要是上颌及上颌前牙突度减小和上下唇突度减小.  相似文献   

6.
安氏Ⅱ1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1/3,唇部突出明显,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而下唇明显增厚,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8.
秦朴  杜跃华  肖遥  赵蔚萍 《重庆医学》2007,36(4):312-313
目的 评价前庭盾对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25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上颌骨向前生长受到抑制,下颌骨生长得到充分表达,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得以改善.上颌第1恒磨牙伸长并向远中移动,上颌切牙唇倾角度减小,第1恒磨牙关系恢复至中性(牙合),覆(牙合)、覆盖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同时发现,腭平面角、腭平面角、下颌平面角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庭盾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有明显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9.
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Ⅱ类牵引调整前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及磨牙关系。结果:15例患者在平均8个月的Ⅱ类牵引中,前牙的覆(牙合)覆盖都调节到了正常,磨牙关系都调整到中性。结论:Ⅱ类牵引能使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调整到正常,磨牙关系调整到中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颅颌面形态和牙弓宽度的联合研究,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50例13~18岁(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26例和个别正常牙合者24例)未正畸治疗患者取记录模型和拍摄头颅侧位片.在记录模型上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宽度和牙冠宽度.计算Pont指数;头颅侧位片采用WinCeph 8.0软件系统测量相关的15项骨性指标,对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模型测量显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组患者的上下颌尖牙段和前磨牙段的宽度均明显小于个别正常(牙合)组(P<0.05),同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组的前磨牙Pont指数明显大于个别正常耠组(P<0.05).头颅侧位片分析显示∠SNB,A.P.D.I.ANS-Me,ANS-Me/N-Me(%)小于个别正常(牙合)组,O.D.I.和Pog-NB大于个别正常(牙合)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尖牙及前磨牙段牙弓宽度发育不足,下颌牙槽骨及面下1/3发育不足而颏部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Enlow颅面部配对分析的方法,比较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生长型之间下颌升支相关颅面结构的特征指标.方法:选取90例处于生长高峰前期或生长高峰早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其中平均生长型、垂直生长型及水平生长型各30例,根据Enlow的配对分析理论,运用Winceph v7.0软件进行测量项目数据编程,对3组患者数字化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各组间下颌升支相关颅面形态特征.结果:下颌升支后缘与下颌骨体部下缘交角(RP-MP)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垂直生长型组最大,水平生长型组最小.垂直生长型组与其它2组比较,下颌升支位置(Xi-Cc-PM)明显前移(P<0.05);下颌升支高度(Go-Cd)显著减小(P<0.01);下颌升支宽度(R1-R2)明显缩窄(P<0.05).颅中基底角(Ba-SE-PM)垂直生长型组与水平生长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不同垂直生长型中,下颌升支相关颅面结构形态特征存在差异,可能与不同生长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肌激动器矫治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探讨其作用机理和效果.[方法]对3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Angle 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肌激动器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片的17个硬组织测量项目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硬组织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早期的功能矫治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少.[结论]大多数患者在矫治后X线头影测量值接近正常,下颌骨长度增加,但部分患者仍需进行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程红江  龚昕 《黑龙江医学》2005,29(12):895-897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争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类错聆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14.
高角型Ⅲ类错(牙合)非拔牙矫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角型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探讨MEAW对Ⅲ类错(牙合)伴开(牙合)非拔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高角型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并行破除舌不良习惯、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和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待牙齿基本稳定后改用Hawley保持器保持.结果:SNB平均减小了3°,ANB平均增加了4°,U1-SN平均增加了7.5°,U1-NA平均增加了5°,患者面型明显改善,磨牙和尖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平均疗程21.5个月.结论:应用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是一种矫治高角型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7种水平向头影测量指标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颌骨水平向关系的可靠性。方法选择10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男50例,女50例)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投影测量分析,对SNA角、SNB角、ANB角、APDI、上下齿槽座角、面角、颌凸角7项测量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NA角、SNB角、ANB角、APDI、上下齿槽座角、面角、颌凸角测量项目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结论综合运用SNA、SNB、ANB角、APDI、上下齿槽座角、面角、颌凸角等指标评价安氏Ⅱ类错牙合颌骨水平向位置,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采取拔牙与不拔牙矫治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且现在仍然是争论的问题之一.笔者对7|7尚未萌出的此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采用不拔牙进行矫治:用直丝弓矫治器,通过推上磨牙向后的方法,矫治其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以及磨牙远中(牙合)关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不同垂直类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颅面部垂直向各标志点的定量关系方程,并将不同性别患者测量值用同一公式表达。方法:选取10~18岁未经治疗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共155例,根据下颌平面角(FH-MP和SN-MP)值分为高角组50例、均角组58例和低角组47例。每组随机选取5例作为检验样本,其余为实验样本。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参数测量[前面高(N-Me)、上面高(N-Ans)、前鼻棘至上中切牙切缘垂直距离(Ans-U1)、下中切牙切缘至颏下点的垂直距离(L1-Me)、下面高(Ans-Me)、后面高(N-Go)、鼻根点至蝶鞍点的垂直距离(N-S)、蝶鞍点至关节点的垂直距离(S-Ar)、关节点至下颌角点的垂直距离(Ar-Go)、蝶鞍点至下颌角点的垂直距离(S-Go)、下颌角(∠Go)、面角(Facial angle)和后面高前面高比(S-Go/N-Me)]。确定与颅面结构相关的影响因子,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方程参数获得相关方程,将优化方程所得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误差比较。结果:高角、均角和低角组组内不同性别患者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同一类型不同性别组合并进行组间比较,大部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角组患者,年龄与Ans-U1呈正相关关系(r=0.470),N-Me与Ans-Me呈正相关关系(r=0.964),Ans-U1与Ans-Me呈正相关关系(r=0.805)、与面角呈负相关关系(r=-0.023),N-Go与N-Me呈正相关关系(r=0.926),L1-Me与Ans-Me呈正相关关系(r=0.898)、与∠Go呈负相关关系(r=-0.468);均角组患者,年龄与N-Me呈正相关关系(r=0.531),Ans-U1与Ans-Me呈正相关关系(r=0.878)、与面角呈负相关关系(r=-0.262),Ans-Me与N-Me呈正相关关系(r=0.920)、与N-Ans呈负相关关系(r=-0.560)、与Ar-Go呈负相关关系(r=-0.652),N-Go与S-Go呈正相关关系(r=0.867)、与N-Ans呈正相关关系(r=0.252)、与L1-Me成正相关关系(r=0.754),S-Ar与S-Go呈正相关关系(r=0.671)、与Ar-Go呈负相关关系(r=-0.250)、与L1-Me呈正相关关系(r=0.552);低角组患者,年龄与S-Go呈正相关关系(r=0.602)、与下颌角呈负相关关系(r=-0.346)、与L1-Me呈正相关关系(r=0.576),N-Me与Ans-Me呈正相关关系(r=0.869)、与N-Go呈正相关关系(r=0.859)、与面角呈负相关关系(r=-0.177),N-Ans与N-Me呈正相关关系(r=0.605)、与Ans-U1呈负相关关系(r=-0.113),Ans-Me与N-Me呈正相关关系(r=0.869)、与面角呈正相关关系(r=0.070)、与Ans-U1呈正相关关系(r=0.785),N-Go与N-Me呈正相关关系(r=0.859)、与S-Go呈正相关关系(r=0.829)。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不同垂直类型骨性Ⅱ类患者颅面部垂直向各标志点的定量关系方程。高角组,年龄=5.8836+0.269×Ans-U1,N-M=22.0266+1.4945×Ans-Me,Ans-U1=34.9594+0.4545×Ans-Me-0.4097×Facial angle,N-Go=-4.5882+0.4724×N-Me,L1-Me=-12.5905+0.5322×Ans-Me+0.1243×∠Go;均角组,年龄=-2.9441+0.1468×N-Me,Ans-U1=18.917 0+0.4764×Ans-Me-0.2302×Facial angle,Ans-Me=-0.6205+1.0145×N-Me-0.9741×N-Ans-0.0576×Ar-Go,N-Go=1.6311+0.8978×S-Go+0.9197×N-S+0.1688×L1-Me,S-Ar=-1.8231+0.8453×S-Go-0.8670×Ar-Go+0.2024×L1-Me;低角组,年龄=11.7406+0.1527×S-Go-0.1699×∠Go+0.2525×L1-Me,N-Me=61.1530+0.9643×Ans-Me+0.6286×N-Go-0.6892×Facial angle,N-Ans=-4.9492+1.0658×N-Me-2.3165×Ans-U1,Ans-Me=-25.1800+0.4184×N-Me+0.2803×Facial angle+0.4776×Ans-U1,N-Go=8.6842+0.4099×N-Me+0.4033×S-Go。遗传算法建立方程的预测值与实测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不同垂直类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颅面部垂直向的方程可以表明其垂直向定量关系,并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生长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总结矫治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临床正畸医生矫治此类错牙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骨性指标、牙性指标及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矫治后,垂直向骨性测量指标N-ANS、ANS-ME、MP/SN及MP/FH明显增加,牙性测量指标U1-NA、U1/NA、U1/SN、L1-NB、L1/NB及L1/MP显著增加,软组织测量指标UL-LL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非拔牙矫治可以很好地解除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前牙闭锁牙合和颌骨的垂直向不调,对软组织侧貌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