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效果。方法 从许昌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5日—2023年1月15日收入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中,选取11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9)采取常规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n=59)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的评分、血压、肾功能各项指标、心功能各项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1)治疗前,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的评分、血压、肾功能各项指标、心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的评分、血压、Scr、BUN、BNP的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SV、CO、LVEF的水平均有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与对照组的83.0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可对患者病情、心功能和肾功能改善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何春艳 《北方药学》2014,(5):131-13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疗效。方法:选择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均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三天的NT-proBNP、BUN及Cr水平以及平均住院日。结果:治疗前两组NT-proBNP,BUN和Scr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治疗3d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T-proBNP,BUN和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日治疗组(7.3±2.8)d,对照组(12.6±6.2)d,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心功能不全合并肾功能不全是一种有效的、简单的、快速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周期,减轻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CBP治疗12例难治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尿量、尿素氮、血肌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持续性低效率血液透析滤过(SLEDD-F)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有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 SLEDD-f 治疗,对照组采用连续性静脉血液过滤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1.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LEDD-f 较连续性静脉血液过滤的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净化的时机、血管通路建立选择、治疗的效果、预后及生存时间。方法 31例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在有明确的肾脏替代治疗指征的情况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脱离血液净化,26例患者肾功能未恢复,透析维持时间平均4.5个月。结论恶性肿瘤并发急性肾损伤时及时行血液净化治疗能改善症状,延长生命,但是预后差,患者存活时间多较短。  相似文献   

6.
<正>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已经成为抢救和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1]。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优势是缓慢超滤、有效控制体液平衡、改善内环境、减轻器官水肿、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特别是合并肾衰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2)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4.17%(1/24),明艟低于对照组21.74%(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阳 《北方药学》2015,(3):133-134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呼吸困难明显减轻28例(48.3%)、可以平卧10例(17.2%)、胸闷8例(13.8%)、血压下降4例(6.9%)、心率减慢或减轻8例(13.8%),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应该重视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各项因素,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做到及时治疗、及时发现、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罹患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并研究血液净化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月1我院收治的120名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将其分为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研究组和不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对照组,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20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病因为肾前性的75例,占62.5%;肾性的22例,占18.3%;肾后性23例,占19.2%。研究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前性因素是老年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对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好转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联合用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30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个体差异逐渐调整地高辛、依那普利、美托洛尔、氢氯噻嗪、螺内酯的用药剂量,长期随访观察2年。结果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长期联合用药治疗,随访显示,心功能明显改善(P〈0.001),未加重肾功能损害(P〉0.05),病死率下降。结论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长期联合用药治疗,并根据血清肌酐清除率及地高辛浓度调整用药剂量,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不加重肾功能损害,并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透析时必须使用抗凝剂,临床上常用肝素钠以确保体内血液肝素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并发脑出血后,则不能正常使用肝素以抗凝.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完善,无肝素透析技术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 不全合并全身出血或有严重出血倾向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2002年2月到2007年1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脑出血16例患者进行98例次的无肝素血液透析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4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0%,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血浆置换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对7例确诊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1例第4天死亡,其余6例患者5天内溶血均停止,1例60天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5天内肝功、肾功、心功及胰功均恢复正常。结论我们应用血浆置换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采用血浆置换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对7例确诊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的患者进行血浆置换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1例第4天死亡,其余6例患者5天内溶血均停止,1例60天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余15天内肝功、肾功、心功及胰功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血浆置换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肖琳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59-2361
目的探讨肾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血液净化治疗48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资料,患者均首先在局部麻醉下行颈内静脉穿刺术,再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每周治疗2~3次,每次2~3h,治疗时间2~8min。治疗后均复查血肌酐、尿素氮和电解质,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者食欲增加、头晕等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血液净化疗法能降低肾衰竭患者体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可改善患者的尿毒症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因此,做好透析护理工作对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9):194-19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收治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利尿剂强化治疗,试验组给予标准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APACHEⅡ得分、肌酐、尿素氮、葡萄糖及钾的水平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APACHEⅡ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24、72h血清肌酐、尿素氮及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6、24、72h血清葡萄糖水平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能有效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同时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48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不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心功能III级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较心功能IV级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较好,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理和适当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肾功能不全患者,对症处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ICU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标本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BP治疗组,每组30例,CB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CBP治疗。以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为检测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CBP治疗后患者血压降低,心率及呼吸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血浆脑利钠肽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增加,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结论 CBP能有效纠正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明显改善心功能,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5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抗压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爆发性中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患者,53例患者分别应用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等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结果:血液净化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本组53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治疗平均康复率均达70%以上。结论: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血液净化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未来的重症监护病房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情况,逐步强化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以确保患者及早恢复身体健康,免受疾病困扰。  相似文献   

20.
肾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BN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肌酐清除率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或不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羧基端活性段脑钠肽的影响变化规律。方法研究对象为82例因心功能不全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8例肾功能正常和54例肾功能不全),测定血清NT-proBNP、BNP、血肌酐等。结果方差分析示: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血清NT-proBNP逐渐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XBNP在正常组、肾衰竭代偿组、肾衰竭失代偿组和肾衰竭组无明显差别(P〉0.05),尿毒症组稍高于肾衰竭期(卢0.0475XNT—proBNP/BNP在各组中比较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biT—proBNP浓度随着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升高,BNP受到肌酐清除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